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术界,石齐是一位引人注目,也是颇具争议的人物。说他引人注目,是因为他在全国性的展览会上得过奖,近十几年来,不断创新,画风变化大。在展览会上,石齐的画很耀眼:色彩强烈,造型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大概正因为后一点,对他的“2006年5月23日星期二”作品有不同的议论,就是很自然的了。
石齐在70年代中期的全国性展览会上推出自己的作品《飞雪迎春》,1979年展出《泼水节》,逐渐在画界树立自己的形象。可以设想,假如他按照这两件作品的路子走下去,他的艺术不会引起大的争论,因为他使用的语言是大家已经习惯了的和公认的。石齐在进入80年代之后,一心思变,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变化的幅度越来越大,这就受到一些人的非议。
显然,石齐感到传统的模式阻碍了他主观感情的表达,强烈地想变,变的目的在于加强绘画语言的表现力,变的手段则在全面地提高修养,增长见识的基础上,寻求手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他说,在1980年后的5年中。他几乎不再画传统的中国画,每天除了信手画15幅连环画外,就是在宣纸上把原来的画法拆散、改装,从多方面寻找适合自己的新风格。大概正是在这时,石齐才逐渐悟到艺术的本质不在于摹拟生活的表象,而在于个性和心灵的表现,才悟到画家自我的重要。
画画是技艺、技巧,又远不在技艺和技巧。境界的大小,格调的高低,远不是技巧所能决定的,画中有“道”,要悟到这“道”绝非易事,看来,画风变革的过程,正是画家悟“道”的过程,我看石齐80年代后期的画,深感他在悟“道”过程中的喜悦和痛苦。
石齐跳出了“具象”,不为具象所束缚,可他依然依恋这具象,即使在相当抽象的构图中,也隐隐约约显示出具象的痕迹,他把古今中外的各种表现手法归纳为三大体系,即“三象”——具象、印象和抽象,他没有说自己是属于三大体系中的哪一系。据我看,他在三象中游动、选择和探索,其实,不论具象、印象还是抽象,都是手段,它们与人的视觉映象不同,造型的方法有异,可在感觉性的要求上却有共同之处。美学,感觉学也。艺术的意义是培养和提高感觉力的一种手段,绘画,雕塑,音乐,戏剧,从根本上是一种有意义的精力耗费,它们的意义正在于有助于人们感觉力的培养。不管石齐自己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他全面地运用具象、印象和抽象的绘画语言,正在充分表现自己的感觉力,并以此来影响别人。看石齐近十年的画,发现他越来越善于敏锐地捕捉自己的感觉,越来越善于表达他内心世界微妙的感觉。也正因为他把表达自己的感觉放在重要的目标,绘画语言的具象、印象和抽象,就自然而然地沦为一种手段,而不为它们所拘。他尽情地在点、线、面中陶醉,为了更细致、广阔、深邃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激情,有一阶段,他更注重色的块面。近年来,他又加强线的运用,黑线、色线,相互穿插、交织,触动人的心灵。他用色很大胆,有时甚至不怕别人议论“俗”和“生”,用大块洋红渲染。石齐的画,犹如他的为人,天马行空,我行我素。常听有人对他的画提出非议:这也是中国画?其实,石齐所追求的,正是要跳出传统中国画的圈子,为中国画的多种表现途径探索新路。石齐非常重视偶然效果,他作画时倾尽全部精力和热情,对于画面上稍纵即逝的映象,善于立即抓住,善于把出现的苗头加以引发、升华和提炼。不同于许多现代派画家的是,石齐有坚实的写实造型能力。他表现上的自由性、随意性,紧紧地和他所追求的目标相联系,紧紧地以生活经验和感情体验为基础。这样,自由性、随意性以及与之相伴的偶然效果,就成为他画面上的闪光点,而整个构思,却以其完整性和深度给人视觉和心理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石齐从不使自己停留在某一点上,即使在他的创作最顺利,最得心应手之时,也是如此,半抽象的绘画语言,已经使他从同辈中跳出,成为一位很有特色的画坛高手。(特邀编辑/郭文卿)
(邵大箴,中国美术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美术》月刊主编,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授)
石齐在70年代中期的全国性展览会上推出自己的作品《飞雪迎春》,1979年展出《泼水节》,逐渐在画界树立自己的形象。可以设想,假如他按照这两件作品的路子走下去,他的艺术不会引起大的争论,因为他使用的语言是大家已经习惯了的和公认的。石齐在进入80年代之后,一心思变,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变化的幅度越来越大,这就受到一些人的非议。
显然,石齐感到传统的模式阻碍了他主观感情的表达,强烈地想变,变的目的在于加强绘画语言的表现力,变的手段则在全面地提高修养,增长见识的基础上,寻求手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他说,在1980年后的5年中。他几乎不再画传统的中国画,每天除了信手画15幅连环画外,就是在宣纸上把原来的画法拆散、改装,从多方面寻找适合自己的新风格。大概正是在这时,石齐才逐渐悟到艺术的本质不在于摹拟生活的表象,而在于个性和心灵的表现,才悟到画家自我的重要。
画画是技艺、技巧,又远不在技艺和技巧。境界的大小,格调的高低,远不是技巧所能决定的,画中有“道”,要悟到这“道”绝非易事,看来,画风变革的过程,正是画家悟“道”的过程,我看石齐80年代后期的画,深感他在悟“道”过程中的喜悦和痛苦。
石齐跳出了“具象”,不为具象所束缚,可他依然依恋这具象,即使在相当抽象的构图中,也隐隐约约显示出具象的痕迹,他把古今中外的各种表现手法归纳为三大体系,即“三象”——具象、印象和抽象,他没有说自己是属于三大体系中的哪一系。据我看,他在三象中游动、选择和探索,其实,不论具象、印象还是抽象,都是手段,它们与人的视觉映象不同,造型的方法有异,可在感觉性的要求上却有共同之处。美学,感觉学也。艺术的意义是培养和提高感觉力的一种手段,绘画,雕塑,音乐,戏剧,从根本上是一种有意义的精力耗费,它们的意义正在于有助于人们感觉力的培养。不管石齐自己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他全面地运用具象、印象和抽象的绘画语言,正在充分表现自己的感觉力,并以此来影响别人。看石齐近十年的画,发现他越来越善于敏锐地捕捉自己的感觉,越来越善于表达他内心世界微妙的感觉。也正因为他把表达自己的感觉放在重要的目标,绘画语言的具象、印象和抽象,就自然而然地沦为一种手段,而不为它们所拘。他尽情地在点、线、面中陶醉,为了更细致、广阔、深邃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激情,有一阶段,他更注重色的块面。近年来,他又加强线的运用,黑线、色线,相互穿插、交织,触动人的心灵。他用色很大胆,有时甚至不怕别人议论“俗”和“生”,用大块洋红渲染。石齐的画,犹如他的为人,天马行空,我行我素。常听有人对他的画提出非议:这也是中国画?其实,石齐所追求的,正是要跳出传统中国画的圈子,为中国画的多种表现途径探索新路。石齐非常重视偶然效果,他作画时倾尽全部精力和热情,对于画面上稍纵即逝的映象,善于立即抓住,善于把出现的苗头加以引发、升华和提炼。不同于许多现代派画家的是,石齐有坚实的写实造型能力。他表现上的自由性、随意性,紧紧地和他所追求的目标相联系,紧紧地以生活经验和感情体验为基础。这样,自由性、随意性以及与之相伴的偶然效果,就成为他画面上的闪光点,而整个构思,却以其完整性和深度给人视觉和心理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石齐从不使自己停留在某一点上,即使在他的创作最顺利,最得心应手之时,也是如此,半抽象的绘画语言,已经使他从同辈中跳出,成为一位很有特色的画坛高手。(特邀编辑/郭文卿)
(邵大箴,中国美术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美术》月刊主编,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