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解剖了100具重庆地区成年整尸(男、女尸各50具),对其第10肋前端的连接类型、第10肋与第12肋的肋长、以及胸骨(柄—体)长度等进行了观测记录,并作统计学分析。所获结果如下: 1.第10肋前端连接的型式有浮肋型与肋弓型两大类别:浮肋型有肌型与条带型之分;肋弓型再分纤维型与关节型两种。 2.浮肋型第10肋见于156侧(78.0±2.93%),计双侧性72例(72.0±4.49%;男31,女41),单侧性12例(12.0±3.25%;男10,女2)。无论左(u=11.17,P<0.01)或右(u=8.16,P<0.01)侧,浮肋型第10肋都非常显著地较肋弓型为多见;而且,女性例也显著地多见于男性例(x~2=4.96,P<0.05)。 3.第10肋肋长不超过腋前线者,浮肋型达91.52%(87/95)。 4.女性双侧浮肋型第10肋多数不达腋前线。 5.双侧浮肋型第10肋例中,其双侧或一侧第12肋未能在骶棘肌外侧缘以外扪及者,占35.41%。 6.女性双侧浮肋型第10肋尸体的胸骨(柄—体)长度,按第12肋在骶棘肌以外扪及与否分组比较时,显示有显著差异(t=2.06,P<0.05)。 7.肋弓型第10肋共44侧(22.0±2.93%),有双侧性16例(16.0±3.67%),单侧性12例。其中绝大部分为纤维型,但作者在一男一女尸中见各有一侧为关节型。 8.肋弓型第10肋大多超过腋前线,其同侧第12肋基本上都能在骶棘肌以外扪及。作者认为人体第10肋前端连接的正常型式是浮肋型,其出现可溯源于种系发生与个体发生,并且与呼吸运动功能有关。对于浮肋型第10肋的意义及临床应用,作者同时进行了讨论。本文部分统计学分析承卫生学教研室吴逸人同志指导,照片部分由张宝庆、金隆林同志协助,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