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多媒体网络技术已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也改变了我们一些传统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我认为如果能把美术课堂教学与多媒体网络技术结合起来,创新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改变传统美术欣赏课教学模式的一些不足,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在实际的教学中,我针对性地开展了此课题的教学实验,这里将自己的一些感受和所得阐述一下。
一、美术鉴赏课中运用网络教学的优势
(一)在美术鉴赏课中运用网络教学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美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通过学习美术,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以及美术的实践能力,达到能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多年来,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我们的教学每一环节,教师们在备课中较注重向学生说些什么、让学生思考些什么、回答些什么、做些什么练习等内容,在实际的教学实施中十分的死板,严重遏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视野的拓展。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网络,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资源的帮助,主动地通过搜索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这样既能促进学生感、知觉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开展更多体验性、探究性学习,拓展学生的视野,也能够通过实际动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二)美术鉴赏课中运用网络教学有利于师生互动,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促进教学
在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中,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接受能力的差异,千篇一律地使用同一种教学方法,学生缺乏一种主动思考的状态,难以激发每一个学生求知的潜能和欲望。特别是美术鉴赏课作为一个视觉艺术学科,更加应该注重课堂的活跃性和开放性,开展师生之间的互动,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网络能够很好的做到这一点。
在多媒体电脑网络环境中教学,教师可将教师机的屏幕转播给全班,进行演示操作、示范指导。教师可以监看、控制每位学生的屏幕,进行个别辅导,也可以把每位同学的屏幕分别转播给全班,进行作业交流和点评,学生有问题,可以通过电子提示,及时得到帮助,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主参与的学习环境。同时,网络媒体信息多样性和开放性使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主动安排学习环境,他们可以向教师学习,也可以进行网上搜索,查找合理的答案。这就使学生接受知识的活动范围更加广泛,学习的方式更灵活,这种新的课堂学习模式结束了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使教育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使学习的主动权回到学生手里,实现了创新、发展、开放自主的教学。
(三)美术鉴赏课中运用网络教学,有利于丰富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
美术作为一门视觉艺术,许多“美术语言”需要用眼睛去看,用心灵去感受,因此美术教学必须提供直接的视觉观察,使学生产生直接的审美体验。把具有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作为教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演示学生才能清楚辨认材料性能、操作方法、制作步骤和作品效果,这是靠传统教学中光听讲解所得不到的。在网络教学模式中,网络世界为课堂提供了大量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音乐、动画、色彩、视频图像等相关的信息集合于一体,为教学提供逼真的表现效果,使枯燥抽象的学习内容变得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极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宽了视野,激发了兴趣,优化了学习过程,例如,美术课中的《史前艺术》这一课的讲授上要帮助学生体会劳动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艺术作品是劳动的结晶。仅靠教材中这方面的讲解内容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们在课堂上通过网络带领学生参观中外的历史博物馆,使他们知道美术在人类发展史以及在不同国家、民族文化环境中的价值。例如大量的洞窟壁画、岩画是我们人类最早的美术作品,它们都是以描写劳动为主题的作品。其中原始人是如何猎杀动物充饥的、如何生活和交往的,这些内容都是学生很感兴趣的。浏览这些岩画能让学生明白绘画与劳动的关系,即劳动中产生了绘画,绘画记载了人类的劳动。更多的美术作品(绘画、雕刻、建筑、工艺美术)都反映出劳动与人类的文明息息相关。
二、运用网络化教学需要处理的问题
在美术鉴赏课中实行网络化教学能够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新课改的要求。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处理好一些相关的问题、做好准备工作。
(一)网络化教学课堂教学环境的创设
1 硬件设施
教师在运用此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可以在学校的微机室开展,并安装网络教学的一些应用软件,以便于在课上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能够互动,开展评价。
2 学校网络资料库的建立
教师备课时可根据主题内容进行搜索,选择合适的欣赏文字、图片、声、音、像等资料,平时也可上传充实学校的素材库,可有光盘、录像、图库、声音等素材。教师可根据需要自行在课上调用,也可以根据教学及学生的实际随机点击。
3 课前的准备工作
教师课前开展集体备课,要给学生制定每节课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而且要针对教材有针对性、科学性,要具有高效获取信息,熟练、批判性地评价信息,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信息,运用多媒体形成、表达信息,创造性在课堂上使用信息、驾驭信息的能力。
(二)美术鉴赏课网络化教学过程的组织
1 在课堂网络中,利用特定的软件,建立一个师生共同展示、交流和评价搜索成果的平台,校园里可以通过M00dlc这个信息平台交流软件来达到这种教学效果,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能提高课堂效率,如在引导学生对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蒙娜丽莎》进行了解的时候,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预设问题: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物肖像画作品与这个时代之前的作品有何改变?然后让学生在下面通过自己的计算机在网络中搜索整理这个问题的结果上传到课堂交流平台上。同时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也上传上去,对学生的看法进行评价,学生也能在平台中看到我的分析,能够在平台相互学习,交流拓展。
2 教师在网络化教学中对于学生在完成预设任务的过程中,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组织,并监督学生对预设任务完成的落实到成效,网络化教学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因此对于学生的规范上网要及时注意监督,可以2个学生为一组,给与学生以特定的预设任务和完成时间。
3 对学生的上传成果要给予及时的评价、总结、交流。一方面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预设任务,通过网络搜索所得出成果,教师要及时地给与评价,这样能够使学生心理形成成就感,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把预设问题的正确答案与学生的上传搜索成果在平台中展示、交流,既能使学生知道自身成果的不足,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又能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交流,高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美术鉴赏课是一门开放性比较强的学科,这就需要我们在师生互动、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拓展学生视野上开展深入的研究,试验证明在美术课堂上运用网络化教学能够达到这些教学效果,也能够充分合理的利用起学校的多媒体硬件设施,使学生在鉴赏美的同时培养动手动脑的创新能力,但其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还需要我们在运用这种教学模式的同时进行探索更多的教学方法,来充实我们的网络化教学模式。
一、美术鉴赏课中运用网络教学的优势
(一)在美术鉴赏课中运用网络教学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美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通过学习美术,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以及美术的实践能力,达到能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多年来,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我们的教学每一环节,教师们在备课中较注重向学生说些什么、让学生思考些什么、回答些什么、做些什么练习等内容,在实际的教学实施中十分的死板,严重遏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视野的拓展。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网络,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资源的帮助,主动地通过搜索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这样既能促进学生感、知觉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开展更多体验性、探究性学习,拓展学生的视野,也能够通过实际动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二)美术鉴赏课中运用网络教学有利于师生互动,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促进教学
在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中,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接受能力的差异,千篇一律地使用同一种教学方法,学生缺乏一种主动思考的状态,难以激发每一个学生求知的潜能和欲望。特别是美术鉴赏课作为一个视觉艺术学科,更加应该注重课堂的活跃性和开放性,开展师生之间的互动,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网络能够很好的做到这一点。
在多媒体电脑网络环境中教学,教师可将教师机的屏幕转播给全班,进行演示操作、示范指导。教师可以监看、控制每位学生的屏幕,进行个别辅导,也可以把每位同学的屏幕分别转播给全班,进行作业交流和点评,学生有问题,可以通过电子提示,及时得到帮助,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主参与的学习环境。同时,网络媒体信息多样性和开放性使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主动安排学习环境,他们可以向教师学习,也可以进行网上搜索,查找合理的答案。这就使学生接受知识的活动范围更加广泛,学习的方式更灵活,这种新的课堂学习模式结束了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使教育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使学习的主动权回到学生手里,实现了创新、发展、开放自主的教学。
(三)美术鉴赏课中运用网络教学,有利于丰富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
美术作为一门视觉艺术,许多“美术语言”需要用眼睛去看,用心灵去感受,因此美术教学必须提供直接的视觉观察,使学生产生直接的审美体验。把具有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作为教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演示学生才能清楚辨认材料性能、操作方法、制作步骤和作品效果,这是靠传统教学中光听讲解所得不到的。在网络教学模式中,网络世界为课堂提供了大量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音乐、动画、色彩、视频图像等相关的信息集合于一体,为教学提供逼真的表现效果,使枯燥抽象的学习内容变得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极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宽了视野,激发了兴趣,优化了学习过程,例如,美术课中的《史前艺术》这一课的讲授上要帮助学生体会劳动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艺术作品是劳动的结晶。仅靠教材中这方面的讲解内容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们在课堂上通过网络带领学生参观中外的历史博物馆,使他们知道美术在人类发展史以及在不同国家、民族文化环境中的价值。例如大量的洞窟壁画、岩画是我们人类最早的美术作品,它们都是以描写劳动为主题的作品。其中原始人是如何猎杀动物充饥的、如何生活和交往的,这些内容都是学生很感兴趣的。浏览这些岩画能让学生明白绘画与劳动的关系,即劳动中产生了绘画,绘画记载了人类的劳动。更多的美术作品(绘画、雕刻、建筑、工艺美术)都反映出劳动与人类的文明息息相关。
二、运用网络化教学需要处理的问题
在美术鉴赏课中实行网络化教学能够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新课改的要求。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处理好一些相关的问题、做好准备工作。
(一)网络化教学课堂教学环境的创设
1 硬件设施
教师在运用此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可以在学校的微机室开展,并安装网络教学的一些应用软件,以便于在课上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能够互动,开展评价。
2 学校网络资料库的建立
教师备课时可根据主题内容进行搜索,选择合适的欣赏文字、图片、声、音、像等资料,平时也可上传充实学校的素材库,可有光盘、录像、图库、声音等素材。教师可根据需要自行在课上调用,也可以根据教学及学生的实际随机点击。
3 课前的准备工作
教师课前开展集体备课,要给学生制定每节课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而且要针对教材有针对性、科学性,要具有高效获取信息,熟练、批判性地评价信息,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信息,运用多媒体形成、表达信息,创造性在课堂上使用信息、驾驭信息的能力。
(二)美术鉴赏课网络化教学过程的组织
1 在课堂网络中,利用特定的软件,建立一个师生共同展示、交流和评价搜索成果的平台,校园里可以通过M00dlc这个信息平台交流软件来达到这种教学效果,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能提高课堂效率,如在引导学生对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蒙娜丽莎》进行了解的时候,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预设问题: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物肖像画作品与这个时代之前的作品有何改变?然后让学生在下面通过自己的计算机在网络中搜索整理这个问题的结果上传到课堂交流平台上。同时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也上传上去,对学生的看法进行评价,学生也能在平台中看到我的分析,能够在平台相互学习,交流拓展。
2 教师在网络化教学中对于学生在完成预设任务的过程中,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组织,并监督学生对预设任务完成的落实到成效,网络化教学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因此对于学生的规范上网要及时注意监督,可以2个学生为一组,给与学生以特定的预设任务和完成时间。
3 对学生的上传成果要给予及时的评价、总结、交流。一方面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预设任务,通过网络搜索所得出成果,教师要及时地给与评价,这样能够使学生心理形成成就感,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把预设问题的正确答案与学生的上传搜索成果在平台中展示、交流,既能使学生知道自身成果的不足,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又能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交流,高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美术鉴赏课是一门开放性比较强的学科,这就需要我们在师生互动、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拓展学生视野上开展深入的研究,试验证明在美术课堂上运用网络化教学能够达到这些教学效果,也能够充分合理的利用起学校的多媒体硬件设施,使学生在鉴赏美的同时培养动手动脑的创新能力,但其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还需要我们在运用这种教学模式的同时进行探索更多的教学方法,来充实我们的网络化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