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位扩张皮瓣在面颊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设计与应用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dlcp05030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易位扩张皮瓣在修复面颊部皮肤缺损中的设计方法及应用.方法 将扩张的易位皮瓣分为单纯易位扩张皮瓣、易位-推进-易位扩张皮瓣和旋转-推进-易位扩张皮瓣3种.对135例面颊部血管瘤、瘢痕、色素痣患者,根据其皮肤缺损的形态、位置,应用此3种易位扩张皮瓣修复.单纯易位扩张皮瓣若长宽比例大于2:1,则需行延迟术.结果 本组共形成139个易位扩张皮瓣,其中单纯易位扩张皮瓣17个(皮瓣延迟15例).易位-推进-易位扩张皮瓣69个,旋转-推进-易位扩张皮瓣53个.有6个易位扩张皮瓣出现远端血运障碍(0.5~2 cm),其中单纯易位扩张皮瓣2个,其他类型易位扩张皮瓣4个.其余皮瓣良好,修复效果满意.结论 对于颊部皮肤缺损的修复,根据缺损的形态和位置恰当地设计应用各种易位扩张皮瓣修复.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2001年3月至2006年5月,我们应用组织扩张术结合补片(聚丙稀单丝网,美国巴德公司产品)修复烧伤后瘢痕并发腹壁疝3例,取得良好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3例,均为男性,年龄25~52岁.致伤原因:电击伤2例,CO中毒昏迷后火炉烧伤1例.部位:上腹部2例,下腹部1例.烧伤后早期切痂清除坏死皮肤、皮下组织及肌肉,尽可能保留间生态组织,创面以戊二醛猪皮覆盖,待肉芽生长后行自体邮票状皮片移植。
期刊
目前认为唇裂患儿的最佳手术时期为3~6个月、腭裂为12~18个月[1],也有学者[2-6]主张在婴儿期同时修复唇、腭裂.1997年1月至2008年1月,我们同期修复婴儿唇、腭裂554例,术后发生呼吸困难112例,发生率(20.2%)较高,我们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供了处理方法。
期刊
1 病例介绍  患儿男,出生7 h,娩出时即发现呼吸困难,在当地医院给氧无改善,急转来我院.检查:张口呼吸,口唇紫绀,口内有巨大肿块阻塞不能闭口;口咽部、口腔大部被肿瘤占据(图1);未发现其他阳性体征.CT显示颅底有一骨性肿物突出于口咽部,大小为8.5 cm×6.0 cm×1.6 cm的不规则肿块影像(图2),几乎占据全部口咽腔.入院后备血急诊手术。
期刊
患者女,20岁,7个月时右睑部出现米粒般大小肿物,随年龄增长肿瘤进行性增大并逐渐影响进食,患者出现头痛、头胀、右眼视力丧失,右耳听力下降及肿物破溃等症状,于2007年12月3日入院。
期刊
患者男,65岁,高位截瘫20余年致臀部褥疮,自行换药1年余不愈,创面却逐渐加大、增深,共出现4处褥疮继发感染.检查:T 37.5℃,P80次/分,R20次/分,BP14.5/10kPa.专科情况:臀部共4处溃疡,大小约为5cm×4 cm~14 cm×9cm,表面为脓性分泌物,有轻度异味,部分形成肉芽组织且水肿明显,其中面积最大位于骶尾部及左臀下方,部分骶骨裸露。
期刊
目的 探讨婴儿单侧完全性唇裂鼻畸形同期整复术方法,并初步观察其对鼻部发育的影响.方法 对27例单侧完全性唇裂鼻畸形患儿在婴儿期行唇裂鼻畸形同期整复术,术后随访6~8年,采用人体测量学方法定量分析患者术后照片,对所定的各标志点进行测量、分析和评价.结果 27例患儿中,10例鼻外形远期效果为优,良14例,差3例.结论 在了解鼻部血供解剖的基础上,应用适宜的手术方法进行婴儿单侧完全性唇裂鼻畸形同期整复,
目的 利用三维CT研究海南黎族人颅面骨的结构及特征.方法 CT扫描和三维重建能客观显示两点间距离及三点间角度,并可将三维影像放大增加精确度,通过对80名黎族成年人颅面骨进行三维测量分析,并与汉族人进行比较.结果 黎族人颅面骨数据在性别间存在较大差异,与汉族人相比,黎族人具备眶宽、颅头宽及面阔的面部特征.结论 CT测量及三维重建可准确表述颅面三维结构特征,而颅面骨数据为黎族人进行颌面部整形手术提供了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局部注射对治疗小鼠尾部阻塞性淋巴水肿的作用,探讨治疗淋巴水肿的新方法.方法 应用RT-PCR、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重组pcDNA3.1-VEGF-C质粒在成纤维细胞和COS细胞中表达和蛋白分泌情况;通过手术方法建立小鼠尾部慢性阻塞性淋巴水肿模型;pCDNA3.1-VEGF-C质粒尾部注射,测量鼠尾直径、鼠尾淋巴管显影、组织学检测及L
患者男,17岁,因右面颊部逐渐肿大3年半就诊.检查发现右面颊部隆起,大小约7 cmx8 cm,上起下睑缘,下至上唇,内至鼻中隔,外与颧骨外侧持平,侧面观见肿物仅稍低于鼻尖,肿物呈囊性,表面光滑,囊壁硬有弹性,有类似于压乒乓球的感觉;鼻子向对侧偏歪,鼻腔检查见右鼻腔已被肿物压迫堵塞;口腔检查发现右上颌尖牙和第一双尖牙缺如,该处牙齿不连贯,右上颌牙槽骨已遭破坏,从该处可触及肿物囊壁。
期刊
1995~2005年我科共收治各类头皮缺损及颅骨失骨膜外露16例,分别应用局部邻近头皮瓣、头皮扩张术及游离皮瓣修复,效果满意.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4例,女2例,年龄6~58岁;致伤原因:电击伤8例,烧伤4例,恶性肿瘤术后2例,良性肿瘤1例,外伤1例;伤后就诊时间:2 h~30年;缺损部位:颞顶部7例,顶枕部4例,顶部3例,额顶部2例;头皮缺损面积:3.1cm×2.0 cm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