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话是一门艺术,它需要将内部言语转化为外部有声言语。而能进行正确转化、能在合适的环境正确表达则是每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从小学低年级起就重视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说话训练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变讲台为舞台,树立自信
对于刚刚入校的小学生来说,老师在他们眼中是最伟大的,而老师所站的讲台更是神圣无比的。抓住他们的这一心理,我经常会将讲台这个神圣的地方让给学生,让他们站在这里展示自己。例如,让他们站在讲台上讲讲自己的家庭、说说他们的兴趣爱好、背背他们熟悉的儿歌……刚开始的时候,大部分孩子不太会说,有些甚至不敢说,但经过长期的训练,他们的胆子慢慢大了,句子也说得越来越完整了,并且越来越会说话了,很多孩子都能自信地展示自己。
二、变说话为倾听,学会表达
倾听和表达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听话,可以学习大量的说话技巧,获取大量词汇和知识,促进说话水平的提高。而在交流中,会听才能抓住对方表达的意图和主旨,然后有针对性、有效地同对方交流。因此,听是说的前提,会说话就要先会听话,当然,会说的人肯定也是非常会听话的。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听的习惯尤为重要。学会听便能高效地接受老师上课所讲授的内容;学会听便能很快捕获同伴交流中有价值的信息;学会听便能掌握很多说话的技巧。所以,教孩子会听话在某种程度上要比教他们说话更为重要。
三、变课本为资源,尽情发挥
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实践证明,把说话教学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在阅读中不失时机地渗透说话训
练,对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提高学生的说话水平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引导学生阅读时一定要注意朗读训练
因为读是说的基础,在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准确的普通话,积累规范、丰富的语言,学会一些恰当的表达方式。这就给他们正确地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大量读的时间,让他们在反复多样的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说话能力。如教学《小柳树和小枣树》时,教师可以先范读,让学生在静心聆听中体会其中的情感,然后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指导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再给学生充分的自读品悟时间,让他们在读中理解故事的寓意。
2.指导阅读时一定要让学生思考交流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切合时机地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将自己的理解转化为语言,再大胆地表达出来,从而提高他们的说话能力。如教学《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时,阅读前提问:“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小燕子一共‘看’了几次?”这几个问题,让学生在听完范读课文后回答,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听读课文时认真思考,又能让他们多说话,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在学习课文时提问:“小燕子三次看到的情况一样吗?有哪些不一样?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几个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再给他们充分的交流时间,并且要求他们在交流时能把话说完整、说清楚,这样,学生不仅自主理解了课文,培养了学习能力,也有效地训练了他们的说话能力。
3.合理利用课文插图,训练说话能力
小学语文课本图文并茂,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往往让人入情入境,所以,教学时可以抓住这些契机引导学生说话。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有序地观察,还能提高他们的说话能力。直观的事物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有着很强的吸引力。一方面,教材中一幅幅色彩鲜艳、画面生动的插图,为培养学生说话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这些插图进行说话训练。在交流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四、变说为说写结合,综合提高
低年级说话训练的一个主要形式就是看图说话,就是让学生在充分观察图画、思考图意的基础上进行口头表达训练。在看图写话前,首先指导学生看好图、说好话。注意遵循“看—想—说”这一顺序,在学生明确图意要求后,让学生说说图画的主要意思,抓住重点,尤其是针对图中想象部分的描述鼓励孩子敢想敢说。当孩子在口述内容时,说得不清楚、不具体的地方,老师和家长可以适当地加以点拨,这样做既可以使大家互相交流对图的理解,相互填补彼此头脑中的空白,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写就是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把说的内容写出来。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我刚开始要求他们只用几句话写清“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干得如何”就行了。慢慢地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的提升。我要求学生不仅要写完整,更要写具体、生动。当然,要针对学生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多鼓励,多表扬,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的写话兴趣。这样说写结合,学生的表达能力就能得到有效提高。
总之,低年级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它需要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潜心研究、积极创造,结合教育实际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获益最多。
参考文献:
郭艳娥.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说话训练[J].学周刊,2013(26).
一、变讲台为舞台,树立自信
对于刚刚入校的小学生来说,老师在他们眼中是最伟大的,而老师所站的讲台更是神圣无比的。抓住他们的这一心理,我经常会将讲台这个神圣的地方让给学生,让他们站在这里展示自己。例如,让他们站在讲台上讲讲自己的家庭、说说他们的兴趣爱好、背背他们熟悉的儿歌……刚开始的时候,大部分孩子不太会说,有些甚至不敢说,但经过长期的训练,他们的胆子慢慢大了,句子也说得越来越完整了,并且越来越会说话了,很多孩子都能自信地展示自己。
二、变说话为倾听,学会表达
倾听和表达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听话,可以学习大量的说话技巧,获取大量词汇和知识,促进说话水平的提高。而在交流中,会听才能抓住对方表达的意图和主旨,然后有针对性、有效地同对方交流。因此,听是说的前提,会说话就要先会听话,当然,会说的人肯定也是非常会听话的。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听的习惯尤为重要。学会听便能高效地接受老师上课所讲授的内容;学会听便能很快捕获同伴交流中有价值的信息;学会听便能掌握很多说话的技巧。所以,教孩子会听话在某种程度上要比教他们说话更为重要。
三、变课本为资源,尽情发挥
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实践证明,把说话教学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在阅读中不失时机地渗透说话训
练,对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提高学生的说话水平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引导学生阅读时一定要注意朗读训练
因为读是说的基础,在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准确的普通话,积累规范、丰富的语言,学会一些恰当的表达方式。这就给他们正确地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大量读的时间,让他们在反复多样的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说话能力。如教学《小柳树和小枣树》时,教师可以先范读,让学生在静心聆听中体会其中的情感,然后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指导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再给学生充分的自读品悟时间,让他们在读中理解故事的寓意。
2.指导阅读时一定要让学生思考交流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切合时机地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将自己的理解转化为语言,再大胆地表达出来,从而提高他们的说话能力。如教学《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时,阅读前提问:“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小燕子一共‘看’了几次?”这几个问题,让学生在听完范读课文后回答,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听读课文时认真思考,又能让他们多说话,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在学习课文时提问:“小燕子三次看到的情况一样吗?有哪些不一样?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几个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再给他们充分的交流时间,并且要求他们在交流时能把话说完整、说清楚,这样,学生不仅自主理解了课文,培养了学习能力,也有效地训练了他们的说话能力。
3.合理利用课文插图,训练说话能力
小学语文课本图文并茂,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往往让人入情入境,所以,教学时可以抓住这些契机引导学生说话。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有序地观察,还能提高他们的说话能力。直观的事物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有着很强的吸引力。一方面,教材中一幅幅色彩鲜艳、画面生动的插图,为培养学生说话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这些插图进行说话训练。在交流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四、变说为说写结合,综合提高
低年级说话训练的一个主要形式就是看图说话,就是让学生在充分观察图画、思考图意的基础上进行口头表达训练。在看图写话前,首先指导学生看好图、说好话。注意遵循“看—想—说”这一顺序,在学生明确图意要求后,让学生说说图画的主要意思,抓住重点,尤其是针对图中想象部分的描述鼓励孩子敢想敢说。当孩子在口述内容时,说得不清楚、不具体的地方,老师和家长可以适当地加以点拨,这样做既可以使大家互相交流对图的理解,相互填补彼此头脑中的空白,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写就是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把说的内容写出来。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我刚开始要求他们只用几句话写清“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干得如何”就行了。慢慢地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的提升。我要求学生不仅要写完整,更要写具体、生动。当然,要针对学生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多鼓励,多表扬,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的写话兴趣。这样说写结合,学生的表达能力就能得到有效提高。
总之,低年级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它需要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潜心研究、积极创造,结合教育实际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获益最多。
参考文献:
郭艳娥.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说话训练[J].学周刊,20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