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永晨与“绿家园”

来源 :侨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83885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虽然已过知天命之年,但她性格依然率真,而且常为老百姓和保护生态仗义直言。2008年,她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世界环境英雄”。她就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民间环保组织——“绿家园”召集人汪永晨。
  
  让家园充满绿
  
  汪永晨的环保情结缘于两件事。1993年她到青藏高原采访,看到湛蓝的天空飘着无瑕的云朵,清澈的河水在悠然地流淌,鱼跃鸟翔,芳草萋萋,野牦牛、藏羚羊、白唇鹿在忘情地奔跑。这清爽的气息把人的心肺洗涤得透亮,她惬意极了。可很快,她看到挖金之后高原上被破坏的山坡,特别是一头刚被人枪杀的野牦牛,它的血一滴滴地砸在原本温馨的土地上,惊恐、愤怒、无奈的眼神好像在向苍天发问:人类为什么要杀我?那情景深深刺痛了汪永晨的心。那一刻,她心里暗暗发誓——作为媒体人,不但有责任把大自然的美告诉人们,还要把人类对大自然造成的悲剧告诉人们。
  第二年她到江苏采访,发现一所农村小学的孩子们尽管贫穷,却爱护小鸟,打破了她以往“有钱人才做环保”的印象。
  就这样,1996年汪永晨和中国环境科学院的金嘉满一起,共同发起了“绿家园志愿者”,成为中国早期的环境NGO之一。”绿家园”的宗旨是“沒有口号,没有说教,没有功利,有的只是对自然的一片赤诚”。“绿家园”早期的工作旨在培养公众的自然遗产意识。此后,他们组织志愿者,凝聚起集体的信念和智慧,自费开展了一次次环保活动。
  4年后,汪永晨又组织了“绿家园环境记者沙龙”。在每月一次的沙龙上,宣讲涉及生态补偿、动物福利、清洁能源、城市保护、公众参与等方面的专题。主讲既有著名的环境教育专家、学者,又有多部门的政府官员。原环保总局副局长汪纪戎、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局长徐锭明、原江水资源保护局局长翁立达等政府官员,都曾是沙龙的座上宾。沙龙为参与的记者们建立了培养环保信念、获得绿色知识、交流心得体会、掌握环境动态的平台。
  当然,沙龙也是发现环境问题的引擎。有一次,沙龙得到消息,云南昭通有些百姓在自己节衣缩食的情况下,仍然积极保护在那里越冬的黑颈鹤。他们马上做出回应,扶助当地贫困孩子上学,在媒体上声援护鹤行动。还有一次,沙龙得到消息,有关单位要在北戴河一个重要湿地上筹建国际会议中心,对经此迁徙的东北亚鸟类构成威胁。记者们分别写稿疾呼,最后建设项目被河北省叫停。经过沙龙记者的努力,北京郊区一个被定为高尔夫球场的湿地被保护下来,成了未来北京的第一个湿地公园。
  
  江河保卫战
  
  从2003年起,汪永晨又关注起中国江河的命运。因为不少江河由于肆意排污、疯狂挖砂采金、过度捕捞、航运量增加,还有盲目建坝等原因,河水变得越来越脏、越来越少。想想那些百姓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母亲河,如今已伤痕累累,污浊的水体仿佛是风蚀者的满腔泪水,汪永晨再也坐不住了。
  这一年,当汪永晨得知怒江要修十三级水电站后,在外地的她焦急万分。因为发电的方式可以选择,而一旦建大型发电站将使沿岸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另外,与澜沧江、金沙江并流而行的怒江(世称“三江并流”)于2003年7月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自然遗产,这里生活着22个少数民族,是世界民族文化多样性最为富集、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地区之一,而大规模开发无疑就要移民,这些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就要飘零甚至散失她急忙让沙龙记者去参加当年9月国家环保总局召开的“怒江流域水电开发活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专家座谈会”。接着,她又在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联合六十多位各界人士签名,呼吁有关部门手下留情。在“两会”期间,他们又向代表委员提交相关建议。此外,还通过举办论坛、讲座、展览等方式,引起更多人特别是决策层的重视。
  由于汪永晨等人的多方努力,2004年温家宝总理在国家发改委上报国务院的《怒江中下游水电规划报告》上批示:“对这类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且有环保方面不同意见的大型水电工程,应慎重研究,科学决策。”汪永晨听到这个消息后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2006年11月,“绿家园”又开始了一项大型环保活动——“江河十年行”。目标锁定中国西部主要江河。因为那里应该是中国最靓美、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方之一。但由于没有很好的规划开发,情况已不容乐观。汪永晨计划用10年时间走完这里,其路线是:始于都江堰,沿着大渡河到康定木格措,穿过雅砻江的锦屏峡谷、攀枝花的二滩,然后走进云南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他们要真实、客观记录那早的现状,包括江河开发的现状、水质水量的变化、两岸景观的变化、两岸百姓的生活,来捍卫公众的知情权,保护江河的生态环境。
  这个活动有时有些外来资助,没有资助时大家只好AA制。
  运作几年来,他们知道了那里环境的喜与忧、百姓的苦与乐,每年都产生了大量新闻报道,对公众关注自然河流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一些专家还将考察后的意见提交到有关部门,甚至上书国家领导人,影响到决策层。大渡河一些支流上的水电站因此停工,一些河流卜的水坝开闸放水。
  
  “环保超人”
  
  汪永晨爱好广泛,游泳、唱歌、打球、赛跑样样拿得起来。可这些年,在熟人的眼里她就是“狂热的环保主义者”,环保几乎就是她的“情人”。她忙于组织“绿家园乐水行”,即引导北京居民了解河流生态、监督水污染、关注水资源的徒步考察活动:还有汶川地震时的绿丝带活动,26度空调活动……她经常一天只休息三四个小时,这还不够,她还拼命地卖书和演讲。
  汪永晨义卖的都是有关保护环境的书籍,有她写的,也有她主编的。“义卖”的目的是让人们“知绿”,更为了给怒江小学建阅览室。为了多筹款,本身腰疾缠身的她走到哪就将书背到哪。如今“绿家园”已用相关收入为怒江小学捐献了37个阅览室,还在这些小学开设了电影课。
  汪永晨自称是演讲狂,哭着喊着要给人家讲课。给平民百姓讲、给大学生讲,也给企业家讲、给政府官员讲,讲中国所面临的环境危机,讲百姓所遭遇的生态灾难,讲人类是如何祸害自己的地球母亲。一次,她去矿业大学演讲,只有4个学生听众,他们一边听一边哭,最后都成了“绿家国”的志愿者。每次演讲,她都能赢得经久不息的掌声。一位记者听后坦言: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召着所有热爱环保、热爱生命的人。
  多年来以后,汪永晨的“绿家园”会员和志愿者发展到三万多入,成为国内最大的民间环保组织之一。她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在获得“地球奖”、“中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奖”等奖项后,2007年她又被国家七部委评为“200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2008年12月获得人民网“改革开放30年环保贡献人物”等殊荣。
  “为我们的将来存钱,为大自然储蓄明天。”带着这种信念,汪永晨仍在引领着“绿色粉丝”们,快鞭催马营造着共有的“绿家园”。
其他文献
日前,《经营者竞争合规指南》上海市地方标准正式发布(以下简称《指南》).该《指南》是上海强化竞争政策实施试点的最新成果,也是全国首个引导企业全方位开展竞争合规建设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