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多年对葡萄灰霉病的调查、观察与防治试验,摸清了该地区葡萄灰霉病的为害症状和发病规律,总结了灰霉病在该地区的发病条件,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葡萄;灰霉病;发生规律;防治措施
葡萄灰霉病是为害葡萄的主要病害之一,几乎每个葡萄产区都会发生。发生严重时,会造成花序坏死、果实腐烂,树势消弱,影响果品产量和质量。我地区由于是葡萄老产区,近年来灰霉病始终是重点防治病害之一。该病防治难度大、复发率高,严重时会造成绝收。为了有效彻底地控制灰霉病,笔者通过观察和试验,摸清了葡萄灰霉病在该地区的为害症状和发病规律、发病条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一套成功防治葡萄灰霉病的技术。现介绍如下:
1 为害症状
葡萄灰霉病主要为害花序和果实,有时也为害芽体、新梢、叶片和果梗。症状如下:
1.1 花序和刚落花后的小果穗
发病初期,花序幼果感病后,被害部位產生淡褐色、水浸状病斑,后变暗褐色软腐。天气潮湿时,感病处产生一层鼠灰色霉状物。此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天气干燥时,腐烂的病穗逐渐失水干缩,最后干枯脱落。
1.2 果实
幼果发病一般在果蒂附近出现软腐,并逐渐扩大,严重时引起整果整穗腐烂。成熟的果实被害,初始时用手指轻轻一抹,果皮破损,而果肉完好。中期果面上出现凹陷的病斑,很快扩展全果而腐烂,其上长出鼠灰色霉层,果梗变褐色,不久长出黑色块状菌核,最终扩展后整穗长满霉层且果实全部腐烂。
1.3 芽体、新梢和叶片
春季葡萄在萌芽、展叶期即可感染此病,患病的芽体和新梢上会变褐色最后干枯。叶片被害时,产生淡褐色不规则病斑。病斑有时出现不明显的轮纹,也能长出鼠灰色霉层。
2 发病规律
葡萄灰霉病菌是一种寄主范围很广的兼性寄生菌,可以在多种水果、蔬菜、花卉上侵染,葡萄上主要在病枝、树皮和僵果中越冬。第二年春天形成分生孢子侵染花序及幼叶。分生孢子借风雨甚至空气流动传播,病菌侵入后常常潜伏不发病,待条件具备时侵染,造成大流行。但在盛夏,随着高温季节的到来,该病又停止流行,直到气温转凉时再度发病。一年中灰霉病有3次发病高峰,第一次在开花前后,5月中旬至6月上旬,主要为害花和幼果,常引起花序腐烂、干枯和脱落,并进一步侵染果穗和穗轴;第二次发病在果实转色至成熟期,病菌最易从伤口侵入,果粒、穗轴上出现凹陷病斑,很快果穗软腐、果梗变黑,形成鼠灰色霉层;第三次在采后贮藏过程中,若管理不当会发生灰霉病,发病有明显的鼠灰色霉层,造成果穗腐烂,损失极大。
3 发病条件
3.1气候条件
该病发生要求多雨潮湿和较凉的气候条件。发病流行的适宜温度为15~23℃的范围。故在开花期和果实成熟期,如果天气雨水较多或空气潮湿,则易诱发该病发生大流行。
3.2 果园条件
果园低洼高湿,植株枝叶郁闭,棚架过低,通风透光不良,排水系统不畅,容易积水等条件差的果园发病较重。管理粗放,施肥不足或伤害(虫伤、机械伤等)较多葡萄园易发此病。
3.3 品种条件
各葡萄品种对灰霉病的抗性不等,如红地球易染病,而龙眼、赤霞珠次之,玫瑰香、北醇较抗病。
4 防治措施
4.1 科学建园
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综合多方面因素,科学建园。尽量适当放宽行距,调整为行向与主风向相平行,棚架不要过低,以保证通风透光,如此可有效地预防或减轻灰霉病的发生。
4.2 加强果园管理
(1)秋冬季节,清除田间病残体和修剪下来的各种枯枝、落叶和病果,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病菌来源。
(2)春季萌芽前,及时去翘皮,仔细剪除病芽、病梢,减少越冬病源。生长季节合理修剪和管护,及时去除多余枝梢,特别是近地面的枝梢,以保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对发病的花序和果穗要彻底剪除,以防再侵染。
(3)做好排灌,果园缺水时灌水,雨后过涝及时排水,以降低地面湿度,减少病菌初侵染机会。适当控制氮肥的用量,增施磷钾肥、多种微量元素和有机肥料,使树体健壮生长,增强植株自身的抗病力。
4.3 药剂防治
在葡萄灰霉病的防治过程中,化学药剂的使用不可避免,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进行规范用药。一般掌握开花前、套袋前和果实近成熟期喷施1~2次药剂,可有效地防治葡萄灰霉病。无病症时选用保护剂,如科博、福美双和波尔多液等。一旦发现有症状,立即喷施治疗剂,如50%腐霉利(速可灵)1000倍液、40%嘧霉胺1000倍等药剂较好。
在发病较重葡萄园中,一般以治疗剂与保护剂交替使用为好。在使用药剂防治时,除了抓住关键期、对症用药外,还要保证药剂真实、优质。喷药做到均匀、周到,重点喷施易感病部位,这样,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葡萄;灰霉病;发生规律;防治措施
葡萄灰霉病是为害葡萄的主要病害之一,几乎每个葡萄产区都会发生。发生严重时,会造成花序坏死、果实腐烂,树势消弱,影响果品产量和质量。我地区由于是葡萄老产区,近年来灰霉病始终是重点防治病害之一。该病防治难度大、复发率高,严重时会造成绝收。为了有效彻底地控制灰霉病,笔者通过观察和试验,摸清了葡萄灰霉病在该地区的为害症状和发病规律、发病条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一套成功防治葡萄灰霉病的技术。现介绍如下:
1 为害症状
葡萄灰霉病主要为害花序和果实,有时也为害芽体、新梢、叶片和果梗。症状如下:
1.1 花序和刚落花后的小果穗
发病初期,花序幼果感病后,被害部位產生淡褐色、水浸状病斑,后变暗褐色软腐。天气潮湿时,感病处产生一层鼠灰色霉状物。此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天气干燥时,腐烂的病穗逐渐失水干缩,最后干枯脱落。
1.2 果实
幼果发病一般在果蒂附近出现软腐,并逐渐扩大,严重时引起整果整穗腐烂。成熟的果实被害,初始时用手指轻轻一抹,果皮破损,而果肉完好。中期果面上出现凹陷的病斑,很快扩展全果而腐烂,其上长出鼠灰色霉层,果梗变褐色,不久长出黑色块状菌核,最终扩展后整穗长满霉层且果实全部腐烂。
1.3 芽体、新梢和叶片
春季葡萄在萌芽、展叶期即可感染此病,患病的芽体和新梢上会变褐色最后干枯。叶片被害时,产生淡褐色不规则病斑。病斑有时出现不明显的轮纹,也能长出鼠灰色霉层。
2 发病规律
葡萄灰霉病菌是一种寄主范围很广的兼性寄生菌,可以在多种水果、蔬菜、花卉上侵染,葡萄上主要在病枝、树皮和僵果中越冬。第二年春天形成分生孢子侵染花序及幼叶。分生孢子借风雨甚至空气流动传播,病菌侵入后常常潜伏不发病,待条件具备时侵染,造成大流行。但在盛夏,随着高温季节的到来,该病又停止流行,直到气温转凉时再度发病。一年中灰霉病有3次发病高峰,第一次在开花前后,5月中旬至6月上旬,主要为害花和幼果,常引起花序腐烂、干枯和脱落,并进一步侵染果穗和穗轴;第二次发病在果实转色至成熟期,病菌最易从伤口侵入,果粒、穗轴上出现凹陷病斑,很快果穗软腐、果梗变黑,形成鼠灰色霉层;第三次在采后贮藏过程中,若管理不当会发生灰霉病,发病有明显的鼠灰色霉层,造成果穗腐烂,损失极大。
3 发病条件
3.1气候条件
该病发生要求多雨潮湿和较凉的气候条件。发病流行的适宜温度为15~23℃的范围。故在开花期和果实成熟期,如果天气雨水较多或空气潮湿,则易诱发该病发生大流行。
3.2 果园条件
果园低洼高湿,植株枝叶郁闭,棚架过低,通风透光不良,排水系统不畅,容易积水等条件差的果园发病较重。管理粗放,施肥不足或伤害(虫伤、机械伤等)较多葡萄园易发此病。
3.3 品种条件
各葡萄品种对灰霉病的抗性不等,如红地球易染病,而龙眼、赤霞珠次之,玫瑰香、北醇较抗病。
4 防治措施
4.1 科学建园
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综合多方面因素,科学建园。尽量适当放宽行距,调整为行向与主风向相平行,棚架不要过低,以保证通风透光,如此可有效地预防或减轻灰霉病的发生。
4.2 加强果园管理
(1)秋冬季节,清除田间病残体和修剪下来的各种枯枝、落叶和病果,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病菌来源。
(2)春季萌芽前,及时去翘皮,仔细剪除病芽、病梢,减少越冬病源。生长季节合理修剪和管护,及时去除多余枝梢,特别是近地面的枝梢,以保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对发病的花序和果穗要彻底剪除,以防再侵染。
(3)做好排灌,果园缺水时灌水,雨后过涝及时排水,以降低地面湿度,减少病菌初侵染机会。适当控制氮肥的用量,增施磷钾肥、多种微量元素和有机肥料,使树体健壮生长,增强植株自身的抗病力。
4.3 药剂防治
在葡萄灰霉病的防治过程中,化学药剂的使用不可避免,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进行规范用药。一般掌握开花前、套袋前和果实近成熟期喷施1~2次药剂,可有效地防治葡萄灰霉病。无病症时选用保护剂,如科博、福美双和波尔多液等。一旦发现有症状,立即喷施治疗剂,如50%腐霉利(速可灵)1000倍液、40%嘧霉胺1000倍等药剂较好。
在发病较重葡萄园中,一般以治疗剂与保护剂交替使用为好。在使用药剂防治时,除了抓住关键期、对症用药外,还要保证药剂真实、优质。喷药做到均匀、周到,重点喷施易感病部位,这样,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