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工业化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自改革开放之后走上了超高速的工业化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不得不说,过快的速度使我国工业化发展存在着诸多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带来了诸多难以调和的矛盾。在这种经济形势下,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高质量工业化势在必行。
【关键词】工业化;高速度;高质量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发展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经济现象像工业化一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如此巨大的改变。虽然工业化的进程只有二三百年,但它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却超过了以往各个时代的总和。我国为实现工业化开始努力应当从“一五”计划算起,至今只有半个多世纪,但已经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建设成为了拥有独立且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工业化国家,还成为了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谓是超高速的工业化。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现今要转变经济增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高速度工业化现状及问题
改革开放后的40年间,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总趋势背景下,我国充分发挥廉价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价格优势,工业化取得了令世界惊叹的发展成果。以数据为证, 2016年,我国的GDP是74.4127万亿元,而1978年是0.3645万亿元,38年间增长了 204倍。而且1979年至2013年间,我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9.8%,远远超过世界同期为2.8%的平均水平,实现了“世界迈一步,中国迈三步”的跨越式发展。
在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同,我国工业化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4个方面:
1.区域发展不平衡
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已经逐步形成了东部地区一马当先、中部地区加快发展、西部地区积极推进、东北地区重振雄风的的发展趋势,但由于历史、制度、文化、人口、地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区域经济差距明显,区域贫富差距也很明显。以GDP占全国比重为例,东部地区占比50%以上,超过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之和。从工业化进程上来看,东部大部分省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后期,而地处内陆的中西部省份则基本仍处于工业化中期。
2.产业结构不平衡,低水平产能过剩,而创新和高端产业则发展不充分
产能过剩是指实际生产能力超过了市场需求,我国出现产能过剩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我国长期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一些低技术含量的产品产量过多,并且由于价格机制扭曲,过度进入和重复建设的现象也经常出现,加上信息不对称,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投资于市场上暂时盈利较高的产业,投资上容易出现潮涌现象。此外,政府的政绩考核往往会导致地方政府盲目投资,大力推动项目建设,特别是偏好引进重化工业项目,以显示地方政府的政绩,这也为产能过剩埋下了伏笔。
3.工业化速度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不平衡,绿色经济发展不充分
我国在绿色经济发展方面,无论是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经济快速的发展使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早已奠定,粗放式制造业扩张到了极限,这导致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极为严重,存在着无论是从空间上还是在地域上都很广的特点,污染程度也很高,水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都很严重,特别是近些年个别地区的雾霾现象严重程度堪比臭名昭著的伦敦大雾。
4.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不平衡
我国实体經济近几年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逐渐下降,呈现出一定的“脱实向虚”倾向,已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近些年来,我国虚拟经济发展迅速,其规模已超过实体经济,成为了与实体经济相对独立的经济范畴。由于虚拟经济具有高度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四个方面的特点,它的过度发展已经给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一定阻力,并且介于虚拟经济最终目的应该服务于实体经济的特质,这种不平衡的发展关系势必需要得到调整。
二、新时代的高质量工业化
面对国际环境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中国工业现代化发展也势必要顺势而行,转变过去过于追求高速度的发展模式,逐渐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高质量方向过渡。
1.向高质量工业化转变要将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
近年来,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迎来了发展的浪潮,并成为了推动工业化持续发展的新动力。我国工业化与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差别就是发达国家是在完成工业化的基础上迎来信息化的,而我国是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赶上了信息化的浪潮。这一现实要求我国需要把工业化与信息化进行结合,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推动工业化革新,建立新型的“互联网+”产业模式。
2.向高质量工业化转变要将工业化与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结合起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要获得世界真正的认可就必须推动整体技术进步,真正实现从劳动力、资金密集型主导向技术密集型主导转变的过程,并且要克服我国工业化过程中长期积累的低端产能过剩和高端产能短缺的结构性矛盾。这就要求中国工业化推陈出新,由追求规模速度向追求质量效率转变,着力在能够有效提升产业链升级的产品研发设计、品牌的培育、营销的策略、供应链的管理等方面取得突破。不仅在传统产业要优化升级,同时还要推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发展,不断拓展、提升、完善产业链,促进产业向中高端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3.向高质量工业化转变要将工业化与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结合起来
与我国的工业化程度相比,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要明显滞后,这显然不利于工业化持续发展。因此推进新型城市化,统筹城乡发展,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我国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然。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这无疑是对我国工业资源配置在地区之间的又一次分配,将使这些地区的人们有更多机会参与工业化进程,分享工业化成果,加快从贫穷走向富裕的步伐。
4.向高质量工业化转变要将工业化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实体经济作为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基础,是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柱,是强国之本、富民之基。我国通过高速工业化成为了实体经济大国,但却不是实体经济强国。因此,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提高实体经济质量上,改革供给侧结构,提升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技术、质量、标准、效率、效益和竞争力,是我国不断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一步。
5.向高质量工业化转变要将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工业化道路已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血的教训。在新时代,有必要也必须将工业化地推进跟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工业化模式的新型道路,降低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比重,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工业化发展的方方面面,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小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因此,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如果仍然盲目通过各种政策刺激推高经济增长速度,只会导致产能过剩难以出清、房地产泡沫和库存持续增加、债务杠杆率持续提高等问题,孕育出更大的金融经济风险,对我国总体经济发展有害无益。而要持续保持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就必须推动经济增长模式从简单追求速度转向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从高速度工业化向高质量工业化转变,这不仅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顺应新时代新型工业化内涵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黄群慧.从高速度工业化向高质量工业化转变[N].人民日报,观察, 2017-11-26.
[2]费洪平,滕飞. 以六个“结合”推进新型工业化[N].人民日报,观察, 2017-11-26.
[3]赵昌文. 把握新时代新型工业化的新内涵[N].人民日报,观察, 2017-11-26.
【关键词】工业化;高速度;高质量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发展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经济现象像工业化一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如此巨大的改变。虽然工业化的进程只有二三百年,但它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却超过了以往各个时代的总和。我国为实现工业化开始努力应当从“一五”计划算起,至今只有半个多世纪,但已经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建设成为了拥有独立且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工业化国家,还成为了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谓是超高速的工业化。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现今要转变经济增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高速度工业化现状及问题
改革开放后的40年间,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总趋势背景下,我国充分发挥廉价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价格优势,工业化取得了令世界惊叹的发展成果。以数据为证, 2016年,我国的GDP是74.4127万亿元,而1978年是0.3645万亿元,38年间增长了 204倍。而且1979年至2013年间,我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9.8%,远远超过世界同期为2.8%的平均水平,实现了“世界迈一步,中国迈三步”的跨越式发展。
在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同,我国工业化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4个方面:
1.区域发展不平衡
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已经逐步形成了东部地区一马当先、中部地区加快发展、西部地区积极推进、东北地区重振雄风的的发展趋势,但由于历史、制度、文化、人口、地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区域经济差距明显,区域贫富差距也很明显。以GDP占全国比重为例,东部地区占比50%以上,超过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之和。从工业化进程上来看,东部大部分省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后期,而地处内陆的中西部省份则基本仍处于工业化中期。
2.产业结构不平衡,低水平产能过剩,而创新和高端产业则发展不充分
产能过剩是指实际生产能力超过了市场需求,我国出现产能过剩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我国长期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一些低技术含量的产品产量过多,并且由于价格机制扭曲,过度进入和重复建设的现象也经常出现,加上信息不对称,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投资于市场上暂时盈利较高的产业,投资上容易出现潮涌现象。此外,政府的政绩考核往往会导致地方政府盲目投资,大力推动项目建设,特别是偏好引进重化工业项目,以显示地方政府的政绩,这也为产能过剩埋下了伏笔。
3.工业化速度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不平衡,绿色经济发展不充分
我国在绿色经济发展方面,无论是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经济快速的发展使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早已奠定,粗放式制造业扩张到了极限,这导致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极为严重,存在着无论是从空间上还是在地域上都很广的特点,污染程度也很高,水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都很严重,特别是近些年个别地区的雾霾现象严重程度堪比臭名昭著的伦敦大雾。
4.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不平衡
我国实体經济近几年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逐渐下降,呈现出一定的“脱实向虚”倾向,已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近些年来,我国虚拟经济发展迅速,其规模已超过实体经济,成为了与实体经济相对独立的经济范畴。由于虚拟经济具有高度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四个方面的特点,它的过度发展已经给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一定阻力,并且介于虚拟经济最终目的应该服务于实体经济的特质,这种不平衡的发展关系势必需要得到调整。
二、新时代的高质量工业化
面对国际环境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中国工业现代化发展也势必要顺势而行,转变过去过于追求高速度的发展模式,逐渐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高质量方向过渡。
1.向高质量工业化转变要将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
近年来,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迎来了发展的浪潮,并成为了推动工业化持续发展的新动力。我国工业化与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差别就是发达国家是在完成工业化的基础上迎来信息化的,而我国是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赶上了信息化的浪潮。这一现实要求我国需要把工业化与信息化进行结合,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推动工业化革新,建立新型的“互联网+”产业模式。
2.向高质量工业化转变要将工业化与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结合起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要获得世界真正的认可就必须推动整体技术进步,真正实现从劳动力、资金密集型主导向技术密集型主导转变的过程,并且要克服我国工业化过程中长期积累的低端产能过剩和高端产能短缺的结构性矛盾。这就要求中国工业化推陈出新,由追求规模速度向追求质量效率转变,着力在能够有效提升产业链升级的产品研发设计、品牌的培育、营销的策略、供应链的管理等方面取得突破。不仅在传统产业要优化升级,同时还要推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发展,不断拓展、提升、完善产业链,促进产业向中高端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3.向高质量工业化转变要将工业化与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结合起来
与我国的工业化程度相比,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要明显滞后,这显然不利于工业化持续发展。因此推进新型城市化,统筹城乡发展,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我国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然。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这无疑是对我国工业资源配置在地区之间的又一次分配,将使这些地区的人们有更多机会参与工业化进程,分享工业化成果,加快从贫穷走向富裕的步伐。
4.向高质量工业化转变要将工业化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实体经济作为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基础,是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柱,是强国之本、富民之基。我国通过高速工业化成为了实体经济大国,但却不是实体经济强国。因此,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提高实体经济质量上,改革供给侧结构,提升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技术、质量、标准、效率、效益和竞争力,是我国不断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一步。
5.向高质量工业化转变要将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工业化道路已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血的教训。在新时代,有必要也必须将工业化地推进跟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工业化模式的新型道路,降低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比重,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工业化发展的方方面面,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小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因此,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如果仍然盲目通过各种政策刺激推高经济增长速度,只会导致产能过剩难以出清、房地产泡沫和库存持续增加、债务杠杆率持续提高等问题,孕育出更大的金融经济风险,对我国总体经济发展有害无益。而要持续保持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就必须推动经济增长模式从简单追求速度转向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从高速度工业化向高质量工业化转变,这不仅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顺应新时代新型工业化内涵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黄群慧.从高速度工业化向高质量工业化转变[N].人民日报,观察, 2017-11-26.
[2]费洪平,滕飞. 以六个“结合”推进新型工业化[N].人民日报,观察, 2017-11-26.
[3]赵昌文. 把握新时代新型工业化的新内涵[N].人民日报,观察, 2017-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