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楠演替过程中叶功能性状特征及其可塑性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zhi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闽楠林不同演替时期的叶功能性状特征及其变异,揭示闽楠在演替过程中调整适应环境的机制以及对生存资源的利用方式。【方法】以闽楠演替过程的4个阶段为研究对象,测定叶长(LL)、叶宽(LW)、叶面积(LS)、比叶面积(SLA)、叶厚度(LT)、叶片含水率(LWC)、叶主脉直径(MVD)、叶初级脉密度(PPD)、叶碳含量(LCC)、叶氮含量(LNC)、叶磷含量(LPC)、叶钾含量(LK)、叶钙含量(LCa)、叶镁含量(LMg)等14个功能性状指标在演替中的变化规律和变异特征,分析叶功能性状间相互关系和主成分。【结果】LL、LW、LA、LP、MVD的可塑性指数均演替阶段Ⅲ最大,LT可塑性指数在演替阶段II表现为最大,SLA、PPD则在演替IV阶段最大,闽楠叶结构功能性状可塑性指数整体表现为叶形态性状大于叶脉功能性状。各闽楠叶结构性状变异系数CV表现为LA> LT> SLA> LW> PPD> LL> MVD> LWC,闽楠叶可塑性指数PI值表现为LA> LT=SLA> LW> LL> PPD> LWC> MVD。【结论】闽楠在幼苗期间叶片薄、比叶面积大等特征,获得更强捕获光能力,相对生长速率高和养分资源获取等能力,有利于演替初期提升生长速率和资源获取能力。随着闽楠演替过程第Ⅲ和IV阶段,闽楠在群落中占据更多的资源与优势,叶片长度变短,叶厚变厚,比叶片面积变大,这些闽楠叶片功能性状变异,表明随着演替阶段的深入,性状变异从种间竞争的作用转变到将碳水化合物用于提升养分储存效率以获得竞争优势。
其他文献
近年来,预制菜因为便捷性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加之我国供应链越来越完善,预制菜行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在食品行业占据了一席之地。虽然预制菜行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是也存在一定问题,如国家相关的预制菜标准尚不够完善,这些都限制了预制菜行业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预制菜行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措施。
期刊
学位
一般认为,光纤激光器模式不稳定效应主要来自于泵浦源量子亏损和增益光纤泵浦吸收所产生的热效应。理论分析了光纤中的热源,发现诱发模式不稳定的热效应主要来源于泵浦吸收、其次是量子亏损;利用课题组开发的仿真软件SeeFiberLaser对该结论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泵浦吸收系数越低,光纤中的最高温度和温度梯度越低,越有利于抑制热致折射率光栅的形成,提高模式不稳定阈值。搭建了纤芯/包层直径为30/400μ
期刊
本文设计了一种覆盖2G/3G/4G/5G频段的双极化共口径基站天线。该天线包括工作于2G/3G/4G频段内偶极子天线和工作于5G频段内的微带缝隙耦合天线。低频天线是基于共享对称阵子臂原理设计的偶极子天线,工作频带为1.7~2.7 GHz。该天线通过双极化阵子臂共享复用大幅缩减尺寸,相比传统偶极子天线尺寸缩减了50%。另外针对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应用特点,设计了工作在3.4~3.6 GHz频段内
会议
报纸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