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为调控主体,优化配置资源,由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基础地位,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认真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对打造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县域经济对全市经济发展的作用表现
菏泽所辖八县和牡丹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市的98%以上,常住人口占全市的95%以上。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实施了县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大项目建设观摩评比等一系列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各县区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县域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为全市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县域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大
2011年,全市八县和牡丹区共完成县域生产总值1274.78亿元,是2007年2倍,年均可比增长15.0%,高出全市GDP年均增速0.5个百分点;占全市的比重达到86.5%。全市县域GDP平均达到141.64亿元,比上年增加24.0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28.3:46.7:25.0调整为2011年的17.7:53.7:28.6,二三产业比重提高10.6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提高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3.6个百分点。
(二)县域财政收入明显增加,提高了全市经济发展的质量
全市县域地方财政收入由2007年的33.07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88.32亿元,年均增长27.8%,高于全市年均增速0.2个百分点;占全市的比重达到79.1%,比2007年提高0.6个百分点。2011年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6.93%,比2007年提高1.71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43个百分点,有力的促进了全市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
(三)县域争先进位成效明显,为全市经济综合实力的增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2007年和2011年各县区在全省140个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排名的变化情况看,除定陶外,其他县区均实现了位次前移,单县上升了23个位次,郓城上升了22个位次,巨野上升了19个位次,曹县上升了18个位次,东明上升了13个位次,牡丹区上升了12个位次,成武上升了3个位次,鄄城上升了1个位次。
(四)县域工业化进程加快,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各县区突出发展工业,推进工业化进程,县域基地经济对整个工业发展的支柱作用越来越明显。2008-2011年,县域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8%;2011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6.2%,比2007年提高7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75个百分点;拉动县域GDP增长8.9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1.9%。2011年,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57.92亿元,是2007年8.1倍,年均增长68.7%,占全市的89.6%;实现利税412.29亿元,是2007年7倍,年均增长62.6%,占全市的90.2%。
(五)县域服务业快速发展,为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做出了积极贡献
继2009年县域服务业增加值首次突破200亿后,2011年又一举跨越300亿元大关,达到364.13亿元,是2007年的2.3倍,年均可比增长17.0%,高出同期县域GDP增速2.6个百分点。县域服务业增加值占县域GDP比重从2007年的25.0%提高到2011年的28.6%,年均提高0.9个百分点,为经济结构调整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纵看,县域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横向比较,当前我市县域经济发展在全国、全省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产业结构、生产要素和发展环境等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一)县域经济实力仍较薄弱
2011年,全市县域GDP总量平均为141.64亿元,仅为全省140县市区平均水平的47.8%,少154.59亿元;GDP总量最大的郓城县在全省140个县市区中仅处第91位。全市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平均为9.81亿元,低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5.27亿元。
(二)县域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2011年,县域一产比重占17.7%,高出全省县域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三产占比为28.6%,低于全省水平10.4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大多为传统加工制造业,产品附加值较低、科技含量不高,产业链条短、利润低,缺乏航母式的终端型龙头带动,市场竞争力不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较快,但总体规模较小,市场成熟度不够高,对经济的贡献率仍然偏低。受工业化、城镇化相对滞后的影响,传统服务业仍占主导地位,现代服务业还没有真正破题,短期内难有大的突破和质的飞跃。
(三)县域缺大少强问题较突出
2011年,全国500强企业中,山东省有52家,菏泽只有1家;全省纳税100强企业中,菏泽只有2家。县域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企业仅有东明石化、玉皇化工2家,而滨州一个邹平县就有5家。缺少大项目带动、大企业支撑,已成为制约我市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最根本因素。
(四)县区发展不平衡
受资源状况、产业基础、交通条件等各种因素影响,县区发展存有较大差距。2011年,GDP最高的郓城县达到179.44亿元,但最低的定陶县为85.79亿元,仅占郓城县的47.8%;地方财政收入最多的郓城县达到13.39亿元,但最少的定陶县为4.37亿元,仅占郓城县的32.6%,相差悬殊较大。从2007年和2011年各县区在全省140个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排名的变化情况看,位次前移最多的单县由119位上升到96位,上升了23个位次;定陶县仍为139位,位次未变。
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探讨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要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列入国家战略的机遇,努力成为蓝色经济区后方重要的加工基地、能源基地和人力资源基地,积极融入中原经济区,促进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推动全市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尽快实现打造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的战略目标。 (一)深化经济结构调整
当前,推进县域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深度破解我市县域经济结构性矛盾的必然选择。一是深化所有制结构调整。要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核心任务,培育和发展更多的小微型企业,形成多元化的经济主题,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二是深化城乡二元结构调整。目前,县域调整城乡二元结构,要在产业集聚和融合上做文章,加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对接,把农业现代化、城镇工业集群化和服务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三是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各县域的产业基础、资源禀赋不同,决定了县域产业发展的差异性。要准确把握县域经济的区域化和特色化特征,把区域内的资源、区位、环境、资金等比较优势,作为调结构的第一准则,培育内源性特色经济发展优势。
(二)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工业强县”战略。一是加大骨干企业培育力度。进一步强化对“60强”企业的扶持,启动实施“1226”重点企业发展计划,迅速膨胀规模总量。二是加快产业集群建设。以“抓龙头、带产业、促集群、扬特色”作为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基本着力点,按照“特色取胜、形成集群、错位发展”的要求,各县区要明确几个主导产业重点培植,集中力量膨胀发展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机电设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以自主创新为动力,加快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整合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加快培育壮大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培育一批高新技术骨干企业、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全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把城镇化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紧紧围绕完善设施、增强功能、提升品位,全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遵循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工业化进程相协调的规律,把城镇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工业化进程结合起来,对经济发展真正达到“双轮驱动”。加快形成以中心城区、县城、重点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四个层次的城镇化体系;强化中心城市地位,增强城市对县域经济的聚集能力和辐射能力;按照中等城市标准,着力膨胀县城规模,增强区域辐射带动能力。按照小城市标准,提升镇驻地规划建设水平,大力发展镇域特色经济,加快建设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强镇、旅游名镇,支撑县域经济发展。
(四)繁荣发展服务业
把繁荣发展服务业作为推动县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集中力量突出抓好重点城区、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四大载体”建设,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着力推进巨野港口、东明石油化工、菏泽(鄄城)物流园等10大物流园区建设;围绕传统服务业改造,加强市场设施建设,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整合10大专业批发市场,重点抓好牡丹商贸城、山东万隆国际批发城等市场建设;发展提升一批大型特色批发市场,重点抓好鄄城中药材、曹县庄寨林产品等市场建设;规划开发一批大型综合批发市场,重点抓好牡丹区新世界国贸中心、巨野华泰农贸市场等市场建设。
一、县域经济对全市经济发展的作用表现
菏泽所辖八县和牡丹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市的98%以上,常住人口占全市的95%以上。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实施了县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大项目建设观摩评比等一系列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各县区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县域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为全市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县域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大
2011年,全市八县和牡丹区共完成县域生产总值1274.78亿元,是2007年2倍,年均可比增长15.0%,高出全市GDP年均增速0.5个百分点;占全市的比重达到86.5%。全市县域GDP平均达到141.64亿元,比上年增加24.0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28.3:46.7:25.0调整为2011年的17.7:53.7:28.6,二三产业比重提高10.6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提高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3.6个百分点。
(二)县域财政收入明显增加,提高了全市经济发展的质量
全市县域地方财政收入由2007年的33.07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88.32亿元,年均增长27.8%,高于全市年均增速0.2个百分点;占全市的比重达到79.1%,比2007年提高0.6个百分点。2011年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6.93%,比2007年提高1.71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43个百分点,有力的促进了全市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
(三)县域争先进位成效明显,为全市经济综合实力的增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2007年和2011年各县区在全省140个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排名的变化情况看,除定陶外,其他县区均实现了位次前移,单县上升了23个位次,郓城上升了22个位次,巨野上升了19个位次,曹县上升了18个位次,东明上升了13个位次,牡丹区上升了12个位次,成武上升了3个位次,鄄城上升了1个位次。
(四)县域工业化进程加快,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各县区突出发展工业,推进工业化进程,县域基地经济对整个工业发展的支柱作用越来越明显。2008-2011年,县域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8%;2011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6.2%,比2007年提高7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75个百分点;拉动县域GDP增长8.9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1.9%。2011年,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57.92亿元,是2007年8.1倍,年均增长68.7%,占全市的89.6%;实现利税412.29亿元,是2007年7倍,年均增长62.6%,占全市的90.2%。
(五)县域服务业快速发展,为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做出了积极贡献
继2009年县域服务业增加值首次突破200亿后,2011年又一举跨越300亿元大关,达到364.13亿元,是2007年的2.3倍,年均可比增长17.0%,高出同期县域GDP增速2.6个百分点。县域服务业增加值占县域GDP比重从2007年的25.0%提高到2011年的28.6%,年均提高0.9个百分点,为经济结构调整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纵看,县域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横向比较,当前我市县域经济发展在全国、全省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产业结构、生产要素和发展环境等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一)县域经济实力仍较薄弱
2011年,全市县域GDP总量平均为141.64亿元,仅为全省140县市区平均水平的47.8%,少154.59亿元;GDP总量最大的郓城县在全省140个县市区中仅处第91位。全市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平均为9.81亿元,低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5.27亿元。
(二)县域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2011年,县域一产比重占17.7%,高出全省县域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三产占比为28.6%,低于全省水平10.4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大多为传统加工制造业,产品附加值较低、科技含量不高,产业链条短、利润低,缺乏航母式的终端型龙头带动,市场竞争力不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较快,但总体规模较小,市场成熟度不够高,对经济的贡献率仍然偏低。受工业化、城镇化相对滞后的影响,传统服务业仍占主导地位,现代服务业还没有真正破题,短期内难有大的突破和质的飞跃。
(三)县域缺大少强问题较突出
2011年,全国500强企业中,山东省有52家,菏泽只有1家;全省纳税100强企业中,菏泽只有2家。县域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企业仅有东明石化、玉皇化工2家,而滨州一个邹平县就有5家。缺少大项目带动、大企业支撑,已成为制约我市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最根本因素。
(四)县区发展不平衡
受资源状况、产业基础、交通条件等各种因素影响,县区发展存有较大差距。2011年,GDP最高的郓城县达到179.44亿元,但最低的定陶县为85.79亿元,仅占郓城县的47.8%;地方财政收入最多的郓城县达到13.39亿元,但最少的定陶县为4.37亿元,仅占郓城县的32.6%,相差悬殊较大。从2007年和2011年各县区在全省140个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排名的变化情况看,位次前移最多的单县由119位上升到96位,上升了23个位次;定陶县仍为139位,位次未变。
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探讨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要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列入国家战略的机遇,努力成为蓝色经济区后方重要的加工基地、能源基地和人力资源基地,积极融入中原经济区,促进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推动全市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尽快实现打造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的战略目标。 (一)深化经济结构调整
当前,推进县域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深度破解我市县域经济结构性矛盾的必然选择。一是深化所有制结构调整。要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核心任务,培育和发展更多的小微型企业,形成多元化的经济主题,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二是深化城乡二元结构调整。目前,县域调整城乡二元结构,要在产业集聚和融合上做文章,加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对接,把农业现代化、城镇工业集群化和服务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三是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各县域的产业基础、资源禀赋不同,决定了县域产业发展的差异性。要准确把握县域经济的区域化和特色化特征,把区域内的资源、区位、环境、资金等比较优势,作为调结构的第一准则,培育内源性特色经济发展优势。
(二)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工业强县”战略。一是加大骨干企业培育力度。进一步强化对“60强”企业的扶持,启动实施“1226”重点企业发展计划,迅速膨胀规模总量。二是加快产业集群建设。以“抓龙头、带产业、促集群、扬特色”作为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基本着力点,按照“特色取胜、形成集群、错位发展”的要求,各县区要明确几个主导产业重点培植,集中力量膨胀发展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机电设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以自主创新为动力,加快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整合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加快培育壮大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培育一批高新技术骨干企业、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全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把城镇化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紧紧围绕完善设施、增强功能、提升品位,全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遵循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工业化进程相协调的规律,把城镇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工业化进程结合起来,对经济发展真正达到“双轮驱动”。加快形成以中心城区、县城、重点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四个层次的城镇化体系;强化中心城市地位,增强城市对县域经济的聚集能力和辐射能力;按照中等城市标准,着力膨胀县城规模,增强区域辐射带动能力。按照小城市标准,提升镇驻地规划建设水平,大力发展镇域特色经济,加快建设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强镇、旅游名镇,支撑县域经济发展。
(四)繁荣发展服务业
把繁荣发展服务业作为推动县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集中力量突出抓好重点城区、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四大载体”建设,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着力推进巨野港口、东明石油化工、菏泽(鄄城)物流园等10大物流园区建设;围绕传统服务业改造,加强市场设施建设,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整合10大专业批发市场,重点抓好牡丹商贸城、山东万隆国际批发城等市场建设;发展提升一批大型特色批发市场,重点抓好鄄城中药材、曹县庄寨林产品等市场建设;规划开发一批大型综合批发市场,重点抓好牡丹区新世界国贸中心、巨野华泰农贸市场等市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