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原则和策略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vhto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充满乐趣与神秘感的物理探究中学习,这样就不但能够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能使他们感受到物理学的奥秘,从而为物理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帮助。
  关键词:物理教学 实施 探究式教学 原则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3(b)-0000-00
  
  物理探究式教学是指在物理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启发和诱导下,通过独立思考,以探究、构建的方式去学习和理解物理学科知识、思想及方法的一种教学方式。物理探究式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让学生在充满乐趣与神秘感的物理探究中学习,不但能够塑造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能使他们感受到物理学的奥秘,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物理探究式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学生学习的引导着、帮助者,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体来讲,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物理情景、准备物质条件,鼓励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使整个课堂充满浓厚的物理色彩。对学生来讲,必须做到以下两点:在思想方面,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对物理问题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并能围绕物理问题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在操作方面,学生要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操作、结果论证等步骤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
  
  1 物理探究式教学设计的原则
  1.1 科学性原则
  探究式教学必须坚持科学性原则,也就是说教师所设计的探究活动的程序、原理和探究方法必须与物理理论知识和物理实验方法论相一致。探究式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主动的建构知识。但这些活动绝不是随意的、盲目的,要根据探究发生的条件、过程来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事件。另外,探究式教学的整体设计以及操作过程、每个活动的设计都必须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完成,要确保探究活动的合理性、科学性。
  1.2 平等性原则
  物理教学中物理问题的提出是探究式教学得以有效展开的核心要素,因此,要使物理问题具有实效性,教师就必须尊重学生、使探究问题具有平等性。按照物理问题的来源,可将其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物理问题由学生提出。那么,探究问题的平等性是指每个学生有平等的提出问题的机会,同时教师还要平等的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有所偏颇。第二种情况,物理问题由教师提出。这时,物理问题的平等性又指此问题对每个学生在思维理解上是平等的,也就是说,每个学生都能理解教师提出的问题,不会对问题很茫然。
  1.3 量力性原则
  探究式教学是通过模拟科学探究的过程来实现的。对于物理探究式教学来说,就是希望学生经历与科学家相似的探究过程,从而理解物理的本质,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愉快地学习。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有些教师不管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味地让学生探究,这样不但不能达到探究的目标,反而与其背道而行。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设计时,首先要选择那些体现物理学科基础性和综合性的内容,这样的内容不仅需要学生通过探究获得,而且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其次,探究的问题要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如果探究的内容太简单,学生会缺乏兴趣;但是如果太难,他们又力不从心,会产生挫败感。另外,要根据学生探究活動能力的不同,设计开放程度不同的探究计划,这些探究计划的实施既让学生面对一定难度的问题,而又不产生严重的挫折感;同时也要根据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特点,及时提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专注于目前的探究任务,克服外界干扰,勇于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势。
  1.4 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有两层涵义:首先指的是教师设计探究活动的开放性。探究的内容不能只局限于教科书所指定的内容,教师还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广泛的搜集与物理知识、学生实际生活、社会实际相关的资料,通过细心分析这些资料组织探究活动。另外,要正确看待探究式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的关系,诸如掌握学习、合作学习、启发式教学等等,这些先进的教学方式都是在反省传统教学中过分注重灌输知识的背景下产生的,实质上也含有探究的某些因素,要善于从中汲取它们的独到之处,对探究式教学本身不断反省,以促进探究式教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其次,开放性还包含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开放性。
  
  2 探究式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2.1 强调学生主体参与,使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学生逐步形成我要学的积极态度。探究式教学理论认为通过外界有意义的信息与学生原有知识和思维方式相互作用,产生新知识。外界的信息要受到学习者的注意、选择,与原有知识建立并相互作用,构思检验其含义,最后内化到知识结构中,整个过程必须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得以实现。要充分发挥师生、生生的交流与互动,有利于探究式教学的实施效果,有利于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教师要激励学生会主动参与探究。但是,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会导致不同学生在判断问题、比较和选择实验方案、分析数据、综合和概括结论方面也都会有差异。为此,教师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加大师生、生生互动的力度,达到对探究方案、探究方法、探究结果的思想碰撞与交汇。
  2.2 教师要注重教学的组织策略,在物理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做课堂的调控者、教学的设计者和组织者
  首先,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教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还要运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调每一个教学阶段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目标的确立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其次教师要从开展探究式教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由浅至深、由易到难的实施进程中,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要深浅有序、循序渐进。探究式教学的活动方式多种多样,教师要以丰富的而有新意的活动方式,加强外界信息的导入,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探究思维的拓展。
  2.3 发挥综合评价效能,客观地评价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升
  物理探究式教学注重过程、方法,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交流合作、科学精神和创新实践,因此教师要改变评价观念、评价机制和评价方法,在物理教学评价中要采用开放和多元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导向和激励等功能。师生、生生评价的着眼点在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让学生发现自己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反思出现的问题。评价关注的内容是学生知识技能获取的过程和方法,教师对学生发现和提出的问题,要给予客观的评价,以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并对学生收集整理信息和交流合作的能力也要给予激励的评价和科学的引导。
  
  参考文献
  [1] 封小超,王力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李新乡,张德启,张军朋.物理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邢同海.物理教学科学方法[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各院校的计算机教学结合基础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时开设办公自动化课程,重在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为目标,根据办公自动化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少问题,文章从办公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