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基反演TEC与地基GNSS TEC数据融合可行性分析

来源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iaoxi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卫星测高、DORIS(Doppler Orbitography and Radio-positioning Integrated by Satellite)和无线电掩星等星基观测技术具有不受地表形态限制的全球观测范围,能够作为地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电离层反演在海洋区域的补充观测。然而星基观测电离层高度范围仅限于低轨卫星轨道面以下,无法覆盖整个电离层高度范围,因此不能直接用于与地基GNSS反演的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otal
其他文献
针对现有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空间覆盖优化研究中存在融合过程时空联合关联特征考虑不全面(仅考虑AOD产品间的时间关联,而忽略了AOD产品间的空间关联关系)、估算结果不确定性未加以约束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不确定性约束下的AOD空间覆盖时空随机效应(spatio-temporal random effects,STRE)建模优化方法,并以2013-01-20
针对北斗导航与广域差分服务分区综合改正数缺失和切换造成的用户端定位精度恶化和重新收敛,提出一种同时适用于系统端改正数生成和用户端定位的分区综合改正数拟合算法。通过多个临近分区的分区综合改正数与待拟合分区的改正信息之间的双差残差对待拟合分区综合改正数进行拟合,可有效填补分区综合改正数的中断弧段。利用MGEX(Multi-GNSS Experiment)监测站的数据对拟合出的分区改正参数进行定位效果评
准确探测和预防干旱事件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重力场恢复和气候实验(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GRACE)卫星自发射以来被广泛用于探测包括陆地水储量变化在内的地球质量迁移情况,但两代GRACE卫星数据任务之间存在空白。Swarm卫星搭载了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接收机和加速度计等设备,可
变形数据特征提取与分析是建筑物变形预测、预警及机理解释中的关键问题。基于改进变分模态分解算法(improved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IVMD)构建变形特征提取及分析新方法。利用样本熵、中心频率比及相关系数确定变分模态分解的K值建立IVMD,并应用于仿真信号、桥梁变形特征提取及分析。实验结果表明,IVMD能准确地提取仿真信号中包含的分量信号,各项指标均优于经
利用多星座实验(the multi-GNSS experiment,MGEX)监测网的观测数据分别从可见卫星数、精度衰减因子(dilution of precision,DOP)、多路径效应、信噪比、静态/动态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几个方面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准天顶卫
为了探索尼泊尔地震前后中国西藏西南部地区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时序特性的变化,选取位于西藏西南部7个GPS站2013—2018年的坐标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区域GPS网的共模误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进行提取。在垂直分量上,PCA第一主成分的贡献率由震前的48.87%上升到64.39%,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