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隧道施工建设应用的技术与工艺不断进步,防控地表坍塌是海床塌陷浅埋暗挖海底隧道施工的重点内容,如果出现海床塌陷海水将大面积管涌到隧道中,引发非常严重的后果。由此,需对地表塌陷发生机制以及原因进行明确,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研究表明,严格按照基本原理与技术进行隧道施工能达到预期控制效果,对地表塌陷预防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地表塌陷;控制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2-0172-02
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将对岩石或者土体结构造成扰动,极易引发底层变形或者压力增大,变形超出限度时将对周围建筑物或者地下管线使用造成不便,地表坍塌一旦发生将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更会影响到施工企业收益,对隧道结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威胁到社会生产与建设。
1 工程概述与地表塌陷
1.1 工程概况
某地铁区间隧道位于某市国贸大厦西部位置,隧道之上交通量大,两侧建筑物密集排列,地下管线分布广、布设密集。隧道常使用双线单孔洞重叠法,隧道断面宽与高分别为5.8 m、 12 m,是高边墙体的一种。预支护注浆使用小导管,初期支护使用网喷混凝土与格栅法,使用混凝土型号为C20,钢筋主筋为20 mm、锚杆L=2.5 m,间距控制在650 mm×700 mm联合支护法,旋喷与注浆联合法对地层加固。混凝土支护使用二次衬砌,各个台阶使用临时横撑钢架,对混凝土进行网喷处理,挖掘建造3个台阶,保持台阶长度在12~25 m范围。
隧道从上至下的地层依次为:全新人工堆积层、海冲积层以及第四系残积层等,地层深度层面还有下伏侏罗系凝灰层、震旦系花岗片麻层。隧道洞由全风化层、中风化层以及黏土层构成,拱部位置1.2 m以上为砂土层,围岩具有上层软、下层硬的特征,软围岩中除了粉质黏土以及全风化层以外还有其他土层,具有较强的透水性,地下水深埋长度为1.30~4.00 m,变化幅度在2.00~1.60 m以内。隧道施工前需开挖25 m,但此次工程连接时发生了几次坍塌事故[1]。
1.2 地表塌陷事故描述
在距洞口8 m距离的位置处砂层部分侵入到了隧道拱顶处,使用地表旋喷法进行加固止水处理。旋喷加固法的应用需开挖一个台阶,使用小导管超前加固,小导管直径控制在 38 mm,长度设定为3.5 m,纵向间距保持2.0 m,并留出0.5 mm的环向间距,需结合具体施工要求使用小导管预先灌注浆。在开挖过程中,比较稳定的是掌子,地层变化幅度也不是非常大,在拱顶位置会积存少量渗水[2]。
一旦台阶累计开挖了8.5 m,掌子面将出现涌砂或者涌泥引发非常严重的地层变形现象,甚至造成地表坍塌,坍塌段位长度在SK1+32.5~SK1+366.7,坍塌范围长、宽为8.7 m、3.5 m,深度为3.0 m。
2 地表塌陷的原因
在素填土下部存在淤泥層,并且分布较广,厚度在1~5.8 m,其中夹杂着粗砾砂与粉细砂砾,灵敏度适中,工程性质一般;淤泥土层粉质黏土层存在不均匀的粉砂与中性砂、这些砂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地下埋放表浅,松散性较大,如果处理不好将出现管涌或者流砂等问题;洞中有压缩性残积层,还有局部中等风化基岩,风化岩一旦遇水将失去稳定性,砂层将沿着渗流方向移动[3]。工程勘察研究表明,该工程出现坍塌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地层松散、含水量高、空洞较多。隧道上覆盖层中砂层厚度达5.6~8.5 m,流动淤泥质粉土厚度为3~5 m,具有较差稳定性;粉质黏土则在下层,当与水混合时将变得异常松软,在某段黏土层中厚度仅为1~3 m,隧道开挖造成涌水也是坍塌的主要原因,一旦出现浸水软化的情况会降低岩体稳定性与强度,坍塌就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两次地表坍塌都表明,涌水涌砂以及压力是造成坍塌的关键要素。
按照上文所述,在地层具体条件下施工需保持开挖高度低于3.25 m,此时,上覆地层将形成一个压力拱,在这种条件下,压力拱稳定性非常差,非常容易遭到外力破坏;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缺少对隧道上方路面沉降的监测,不能针对沉降做出有效评估,路面本身就是一个结构体,路面大面积变形或者脱开时路面依然可以保持稳定,但使用监测法不能对下方地层运动状态做出准确判断[4]。
3 地表塌陷控制对策与应用
3.1 地表塌陷控制对策
部分土体松软或者移动性较强,地层压力失稳,由此,隧道施工中需及时监测是否存在塌方,如果监测到塌方需及时处理,防止压力拱失稳,使事态恶化,防止塌方面积进一步增大;施工会接触到不同地层,地层中涌水或者涌砂是不可避免的,也是造成塌方的关键要素,由此,施工需加强对其的重视度,可以使用旋喷法封堵水流,防止出现涌砂造成的隧道塌方;因为地层压力拱结构失稳时拱脚会最先遭到破坏,由此,拱脚变形的预防是重点监测的内容,还要加强对已经塌方段位的加固与预防,初期支护需及时补充浆液;突发性是地表塌陷的一个主要特征,地表在发生塌陷前不会出现明显的沉降,由此,需对地表塌陷段位位移情况进行监测,还要做好洞内的监测,确保在沉降发生时及时预报,只要有塌陷征兆就要迅速做出处理,防止发生更为严重的坍塌[5]。
3.2 地表塌陷控制方法的应用
首先,使用钻孔探测法对前方地层情况进行探测,结合探测结果,在SK1+366~SK1+402段位使用垂直加固方法,而在SK1+482~SK1+500段位的首个台阶全面注浆处理,加强对地下水的封堵,对地层也要加固处理;初期格栅间距控制在 400 mm,目的是将开挖步距减少,使隧道工作面无支护空间减少,还能够使循环时间缩短,将支护强度与刚度提高;设置 40 mm锁脚注浆锚管,长度设定在2.8 m,在第一个台阶设置3根,而在二、三台阶分别设置1根,向其中灌注水玻璃浆液,对拱脚加固处理;对隧道超前支护进行调整,距离调整为3.5 m为宜,灌注时使用小导管,长度控制在3.0 m,将长短结合起来以超前加固处理;将初期支护格栅间距调整为400 mm以内,能够将开挖步距缩短,使隧道工作面无支护空间得以降低[6]。通过采取以上方法,不同里程段均在旋喷加固后强度增强,减少了拱顶渗水,注浆小短管加固掌子面稳定性增强,锁脚注浆锚的作用也更加显著,后期开挖也没有出现塌陷[7]。
4 结 语
本文主要对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坍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探究了地表坍塌对整个隧道工程开展造成的不利影响,结合这些不利条件以及坍塌原因提出了几点预防坍塌事故的对策。在隧道施工中,防止坍塌的方法不仅要做好地面监测工作,还要做好地下水、岩土层监测与处理,确保隧道工程获得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建设.某城市地铁暗挖隧道地表塌陷原因分析及处理技术[J].隧道建设,2010,(4).
[2] 苏小敏,兰天仕.打括隧道浅埋暗挖及穿越民房段预防地表塌陷施工技术[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2,(2).
[3] 杨长庚.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塌陷分析及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3).
[4] 方仁应.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塌陷分析及其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5).
[5] 方应仁.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塌陷分析及其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0).
[6] 王剑晨,张顶立,张成平,等.浅埋暗挖隧道近距施工引起的上覆地铁结构变形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1).
[7] 袁云辉,杨平,江天堑,等.复杂环境下浅埋暗挖隧道穿越薄富含水层冻结温度场研究[J].岩土力学,2010,(Z1).
关键词: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地表塌陷;控制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2-0172-02
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将对岩石或者土体结构造成扰动,极易引发底层变形或者压力增大,变形超出限度时将对周围建筑物或者地下管线使用造成不便,地表坍塌一旦发生将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更会影响到施工企业收益,对隧道结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威胁到社会生产与建设。
1 工程概述与地表塌陷
1.1 工程概况
某地铁区间隧道位于某市国贸大厦西部位置,隧道之上交通量大,两侧建筑物密集排列,地下管线分布广、布设密集。隧道常使用双线单孔洞重叠法,隧道断面宽与高分别为5.8 m、 12 m,是高边墙体的一种。预支护注浆使用小导管,初期支护使用网喷混凝土与格栅法,使用混凝土型号为C20,钢筋主筋为20 mm、锚杆L=2.5 m,间距控制在650 mm×700 mm联合支护法,旋喷与注浆联合法对地层加固。混凝土支护使用二次衬砌,各个台阶使用临时横撑钢架,对混凝土进行网喷处理,挖掘建造3个台阶,保持台阶长度在12~25 m范围。
隧道从上至下的地层依次为:全新人工堆积层、海冲积层以及第四系残积层等,地层深度层面还有下伏侏罗系凝灰层、震旦系花岗片麻层。隧道洞由全风化层、中风化层以及黏土层构成,拱部位置1.2 m以上为砂土层,围岩具有上层软、下层硬的特征,软围岩中除了粉质黏土以及全风化层以外还有其他土层,具有较强的透水性,地下水深埋长度为1.30~4.00 m,变化幅度在2.00~1.60 m以内。隧道施工前需开挖25 m,但此次工程连接时发生了几次坍塌事故[1]。
1.2 地表塌陷事故描述
在距洞口8 m距离的位置处砂层部分侵入到了隧道拱顶处,使用地表旋喷法进行加固止水处理。旋喷加固法的应用需开挖一个台阶,使用小导管超前加固,小导管直径控制在 38 mm,长度设定为3.5 m,纵向间距保持2.0 m,并留出0.5 mm的环向间距,需结合具体施工要求使用小导管预先灌注浆。在开挖过程中,比较稳定的是掌子,地层变化幅度也不是非常大,在拱顶位置会积存少量渗水[2]。
一旦台阶累计开挖了8.5 m,掌子面将出现涌砂或者涌泥引发非常严重的地层变形现象,甚至造成地表坍塌,坍塌段位长度在SK1+32.5~SK1+366.7,坍塌范围长、宽为8.7 m、3.5 m,深度为3.0 m。
2 地表塌陷的原因
在素填土下部存在淤泥層,并且分布较广,厚度在1~5.8 m,其中夹杂着粗砾砂与粉细砂砾,灵敏度适中,工程性质一般;淤泥土层粉质黏土层存在不均匀的粉砂与中性砂、这些砂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地下埋放表浅,松散性较大,如果处理不好将出现管涌或者流砂等问题;洞中有压缩性残积层,还有局部中等风化基岩,风化岩一旦遇水将失去稳定性,砂层将沿着渗流方向移动[3]。工程勘察研究表明,该工程出现坍塌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地层松散、含水量高、空洞较多。隧道上覆盖层中砂层厚度达5.6~8.5 m,流动淤泥质粉土厚度为3~5 m,具有较差稳定性;粉质黏土则在下层,当与水混合时将变得异常松软,在某段黏土层中厚度仅为1~3 m,隧道开挖造成涌水也是坍塌的主要原因,一旦出现浸水软化的情况会降低岩体稳定性与强度,坍塌就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两次地表坍塌都表明,涌水涌砂以及压力是造成坍塌的关键要素。
按照上文所述,在地层具体条件下施工需保持开挖高度低于3.25 m,此时,上覆地层将形成一个压力拱,在这种条件下,压力拱稳定性非常差,非常容易遭到外力破坏;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缺少对隧道上方路面沉降的监测,不能针对沉降做出有效评估,路面本身就是一个结构体,路面大面积变形或者脱开时路面依然可以保持稳定,但使用监测法不能对下方地层运动状态做出准确判断[4]。
3 地表塌陷控制对策与应用
3.1 地表塌陷控制对策
部分土体松软或者移动性较强,地层压力失稳,由此,隧道施工中需及时监测是否存在塌方,如果监测到塌方需及时处理,防止压力拱失稳,使事态恶化,防止塌方面积进一步增大;施工会接触到不同地层,地层中涌水或者涌砂是不可避免的,也是造成塌方的关键要素,由此,施工需加强对其的重视度,可以使用旋喷法封堵水流,防止出现涌砂造成的隧道塌方;因为地层压力拱结构失稳时拱脚会最先遭到破坏,由此,拱脚变形的预防是重点监测的内容,还要加强对已经塌方段位的加固与预防,初期支护需及时补充浆液;突发性是地表塌陷的一个主要特征,地表在发生塌陷前不会出现明显的沉降,由此,需对地表塌陷段位位移情况进行监测,还要做好洞内的监测,确保在沉降发生时及时预报,只要有塌陷征兆就要迅速做出处理,防止发生更为严重的坍塌[5]。
3.2 地表塌陷控制方法的应用
首先,使用钻孔探测法对前方地层情况进行探测,结合探测结果,在SK1+366~SK1+402段位使用垂直加固方法,而在SK1+482~SK1+500段位的首个台阶全面注浆处理,加强对地下水的封堵,对地层也要加固处理;初期格栅间距控制在 400 mm,目的是将开挖步距减少,使隧道工作面无支护空间减少,还能够使循环时间缩短,将支护强度与刚度提高;设置 40 mm锁脚注浆锚管,长度设定在2.8 m,在第一个台阶设置3根,而在二、三台阶分别设置1根,向其中灌注水玻璃浆液,对拱脚加固处理;对隧道超前支护进行调整,距离调整为3.5 m为宜,灌注时使用小导管,长度控制在3.0 m,将长短结合起来以超前加固处理;将初期支护格栅间距调整为400 mm以内,能够将开挖步距缩短,使隧道工作面无支护空间得以降低[6]。通过采取以上方法,不同里程段均在旋喷加固后强度增强,减少了拱顶渗水,注浆小短管加固掌子面稳定性增强,锁脚注浆锚的作用也更加显著,后期开挖也没有出现塌陷[7]。
4 结 语
本文主要对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坍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探究了地表坍塌对整个隧道工程开展造成的不利影响,结合这些不利条件以及坍塌原因提出了几点预防坍塌事故的对策。在隧道施工中,防止坍塌的方法不仅要做好地面监测工作,还要做好地下水、岩土层监测与处理,确保隧道工程获得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建设.某城市地铁暗挖隧道地表塌陷原因分析及处理技术[J].隧道建设,2010,(4).
[2] 苏小敏,兰天仕.打括隧道浅埋暗挖及穿越民房段预防地表塌陷施工技术[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2,(2).
[3] 杨长庚.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塌陷分析及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3).
[4] 方仁应.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塌陷分析及其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5).
[5] 方应仁.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塌陷分析及其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0).
[6] 王剑晨,张顶立,张成平,等.浅埋暗挖隧道近距施工引起的上覆地铁结构变形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1).
[7] 袁云辉,杨平,江天堑,等.复杂环境下浅埋暗挖隧道穿越薄富含水层冻结温度场研究[J].岩土力学,2010,(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