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已成为学校别具特色的力量,发挥着传统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开创着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新篇章。但在其应用环境下的一些问题,特别是与教学管理制度相关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缘起教学常规检查中的反思
案例一:打印教案
在学期初的一次教学常规检查中,我发现有三个小学四年级的语文始页教案都是打印稿,仔细一比较,几份教案相同。经询问,教师回答是在片区备课中,一位担纲教师把资源库中的资料稍作调整后,给同科教师打印下发的。很明显,这样的集体备课是失败的,但这样对资源进行简单加工,完成备课环节是很不可取的。
案例二:“回锅课”
一次,在办公室和教师聊天,一位语文教师说:“最近上了几节多媒体课,课堂学生兴趣盎然,效果非常好。今天进行单元测试,却大跌眼镜,学生知识掌握很一般,只好用传统方式又上了三节课,不但事倍功半,劳力伤神,而且使教学进度也受到了影响,还是要老调来上。”显然,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还有个适应过程。 但消极应用或应用可有可无是不行的,必须从制度上加以规定。
案例三:“半拉课”
一次,学区组织老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公开课,一位老同志上《曹冲称象》,运用的是下载的课件资源。随着一个接一个画面的闪现,师生配合自然,教学环节井然有序。当屏幕上出现“再见”,离下课还有10分钟,教师宣布了下课。显然,这堂课是不完整的,是教师机械地运用课件,没有进行拓展思维训练,缺乏利用信息技术灵活驾驭课堂的机智与能力。
案例四:教案和作业如何评
在假期教师民主生活会上,对于过去我们教学常规月考核的教学评优和作业批阅评优,大家意见不一。有的认为,这两项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检查考核内容,应坚持;而有的认为,过去的评优成为形式,其实是大家轮流“坐庄”,应取消……教案如何评,如何衡量,尤其利用信息技术资源的备课环节,如何评价?课中的训练达标加强后,课后的延伸应怎样评价?这是教学常规检查与考核应重视解决的问题。
案例五:“谁更先进”
学年末的一次确定先进的班子会上,对于两位民主推荐人选大家发生了争议。有的同志说:“年轻的张老师工作热情高,上进心强,负责片区的信息技术工作,还有相关的论文获奖。”还有的同志说:“年长的李老师工作经验丰富,对学生认真负责,经常利用休息时间辅导学生,教学成绩要好于张老师。”我则认为:教学成绩并不是衡量教师工作好坏的全部,评选先进应该既重结果,也重手段。虽然李老师的成绩略高于张老师,但两人都达到了规定的责任指标。从教师的专业成长来看,谁的技能突出,效果明显,谁就优先。
以上五个案例都是在远程教育环境下,教师们如何利用资源而出现的问题,解决的途径很简单,就是依托远程教育平台,加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实现教师自身与教材、课堂,与学生实际之间的协调整合。但对于一个教育教学管理者来说,引发的更深层次的思考是: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传统的教学管理制度已不适应。常规的教学管理应把握的“点”是什么,“度”是什么,如何更有效的评价与考核教师的教学环节,把好过程质量关。
从实践中谈构建
针对在变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在管好,用好远程教育设备的基础上,对原来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了深入的解剖,加入了大量体现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能力的考核要求,重新构建了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的教学管理制度。
1.备课,重在资源整合
我们建立了学校、教研组、备课组三级教研网络,坚持“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调整,课后反思”的备课制度。在借鉴远程教育“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同年级、同学科教师集思广益,共备教案。采取“两案”备法,“公案”采取集体电子备课,建共同的电子教案库。“个案”采取书备,传统备法,结合班级实际和自己的教学风格,可繁可简,体现出自己的教学特色。职能部门检查和考核突出三点:一是学习方式,尤其是实现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二是分层分类要求,让学生有选择性参加不同的学习活动,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学生自愿参与,各得其所;三是看是否及时反思,善于反思。“两案”备法的最终目的是“合一”,既要资源共建共享,解放教师,又注重切合实际的学习过程设计,使学生在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下自主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实现体验式学习。
2.上课,重在方法创新
实施远程教育的根本是让优质教育资源走进课堂,服务教学,使农村师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但资源中的教案和课件,不是简单的照搬照用,而要进行二次开发运用于教学之中。同样的课件资源,不同的教师和不同的学生,应是不同的方法。因此,对于课堂教学评价来说,我们坚持的着力点是多样化,戒模式化。因为这样会束缚教师的手脚,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我们突出三点:一是方法的有效性,贯彻处方教学原则,对症下药。二是学生体验学习的参与度,信息技术构建的虚拟环境可以让学生进行体验学习,主动探究、勤想、多问。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学生是否学得主动活泼,都是课堂评价的重要指标。三是思想教育的渗透性。我们把学科性德育目标或德育方案中的目标是否渗透到学科教学当中,纳入到教师的考核之中,以努力形成全面育人的格局。
3.训练,旨在减负增效
在以前的课堂上,教师训练的多,学生被动的练,无轻重主次。现在老师利用资源中提供的参与式练习,训练量大了,学生乐此不疲,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为避免“回锅”课,教师要戒训练的花架子,华而不实,既要注重当堂参与式训练的实效,又要注重课后追踪式的巩固。我们评价一堂课,一看当堂训练的量和效果;二看课后巩固练习分层布置的落实和尝试性活动的安排及效果。
4.课后,应再分类拓展
远程教育资源中,有趣多样的活动或训练是学生学习的好帮手,对于学生的能力训练和知识巩固如虎添翼。课堂的训练量大了,效率高了,相应的课后的作业量就少了,学生的空闲空间就大了,应加强开发和拓展。我们的做法是:一是书面作业分层布置,分层批阅,学生月报考核。二是拓展性学科活动进教案,第二课堂活动进课表,实践性活动进安排,分项考核。三是利用视频资源抓好专题安全、法制、禁毒等专题教育,教育效果非常明显。
5.评价,本在激励提高
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最重要的是发挥它的应用效果,应用的关键是教师。我们积极创新校本培训,以形成性评价在教学管理上作了一些硬性规定,以此来提高教师素质。一是把教师运用资源上课作为“能”的基本要求,每月规定课时,上课表予以考核。二是坚持网上和身边的优秀教师上“示范课”,突出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和引领作用。三是重视“反思”。我们把是否反思,能否反思作为一项管理检查项目,每课后书案要有反思,每月一次反思交流评比。四是建立了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考核奖罚制度。鼓励教师积极撰写资源应用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论文,考评结果与责任书挂钩,与评优树模挂钩,突出奖优罚劣。在“老黄牛”和“千里马”孰是孰非上,我们需要发扬“老黄牛”吃苦耐劳和勤于耕耘的精神,但我们需要更多的“千里马”式的人才,有为成长,有为进取。
缘起教学常规检查中的反思
案例一:打印教案
在学期初的一次教学常规检查中,我发现有三个小学四年级的语文始页教案都是打印稿,仔细一比较,几份教案相同。经询问,教师回答是在片区备课中,一位担纲教师把资源库中的资料稍作调整后,给同科教师打印下发的。很明显,这样的集体备课是失败的,但这样对资源进行简单加工,完成备课环节是很不可取的。
案例二:“回锅课”
一次,在办公室和教师聊天,一位语文教师说:“最近上了几节多媒体课,课堂学生兴趣盎然,效果非常好。今天进行单元测试,却大跌眼镜,学生知识掌握很一般,只好用传统方式又上了三节课,不但事倍功半,劳力伤神,而且使教学进度也受到了影响,还是要老调来上。”显然,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还有个适应过程。 但消极应用或应用可有可无是不行的,必须从制度上加以规定。
案例三:“半拉课”
一次,学区组织老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公开课,一位老同志上《曹冲称象》,运用的是下载的课件资源。随着一个接一个画面的闪现,师生配合自然,教学环节井然有序。当屏幕上出现“再见”,离下课还有10分钟,教师宣布了下课。显然,这堂课是不完整的,是教师机械地运用课件,没有进行拓展思维训练,缺乏利用信息技术灵活驾驭课堂的机智与能力。
案例四:教案和作业如何评
在假期教师民主生活会上,对于过去我们教学常规月考核的教学评优和作业批阅评优,大家意见不一。有的认为,这两项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检查考核内容,应坚持;而有的认为,过去的评优成为形式,其实是大家轮流“坐庄”,应取消……教案如何评,如何衡量,尤其利用信息技术资源的备课环节,如何评价?课中的训练达标加强后,课后的延伸应怎样评价?这是教学常规检查与考核应重视解决的问题。
案例五:“谁更先进”
学年末的一次确定先进的班子会上,对于两位民主推荐人选大家发生了争议。有的同志说:“年轻的张老师工作热情高,上进心强,负责片区的信息技术工作,还有相关的论文获奖。”还有的同志说:“年长的李老师工作经验丰富,对学生认真负责,经常利用休息时间辅导学生,教学成绩要好于张老师。”我则认为:教学成绩并不是衡量教师工作好坏的全部,评选先进应该既重结果,也重手段。虽然李老师的成绩略高于张老师,但两人都达到了规定的责任指标。从教师的专业成长来看,谁的技能突出,效果明显,谁就优先。
以上五个案例都是在远程教育环境下,教师们如何利用资源而出现的问题,解决的途径很简单,就是依托远程教育平台,加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实现教师自身与教材、课堂,与学生实际之间的协调整合。但对于一个教育教学管理者来说,引发的更深层次的思考是: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传统的教学管理制度已不适应。常规的教学管理应把握的“点”是什么,“度”是什么,如何更有效的评价与考核教师的教学环节,把好过程质量关。
从实践中谈构建
针对在变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在管好,用好远程教育设备的基础上,对原来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了深入的解剖,加入了大量体现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能力的考核要求,重新构建了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的教学管理制度。
1.备课,重在资源整合
我们建立了学校、教研组、备课组三级教研网络,坚持“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调整,课后反思”的备课制度。在借鉴远程教育“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同年级、同学科教师集思广益,共备教案。采取“两案”备法,“公案”采取集体电子备课,建共同的电子教案库。“个案”采取书备,传统备法,结合班级实际和自己的教学风格,可繁可简,体现出自己的教学特色。职能部门检查和考核突出三点:一是学习方式,尤其是实现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二是分层分类要求,让学生有选择性参加不同的学习活动,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学生自愿参与,各得其所;三是看是否及时反思,善于反思。“两案”备法的最终目的是“合一”,既要资源共建共享,解放教师,又注重切合实际的学习过程设计,使学生在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下自主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实现体验式学习。
2.上课,重在方法创新
实施远程教育的根本是让优质教育资源走进课堂,服务教学,使农村师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但资源中的教案和课件,不是简单的照搬照用,而要进行二次开发运用于教学之中。同样的课件资源,不同的教师和不同的学生,应是不同的方法。因此,对于课堂教学评价来说,我们坚持的着力点是多样化,戒模式化。因为这样会束缚教师的手脚,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我们突出三点:一是方法的有效性,贯彻处方教学原则,对症下药。二是学生体验学习的参与度,信息技术构建的虚拟环境可以让学生进行体验学习,主动探究、勤想、多问。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学生是否学得主动活泼,都是课堂评价的重要指标。三是思想教育的渗透性。我们把学科性德育目标或德育方案中的目标是否渗透到学科教学当中,纳入到教师的考核之中,以努力形成全面育人的格局。
3.训练,旨在减负增效
在以前的课堂上,教师训练的多,学生被动的练,无轻重主次。现在老师利用资源中提供的参与式练习,训练量大了,学生乐此不疲,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为避免“回锅”课,教师要戒训练的花架子,华而不实,既要注重当堂参与式训练的实效,又要注重课后追踪式的巩固。我们评价一堂课,一看当堂训练的量和效果;二看课后巩固练习分层布置的落实和尝试性活动的安排及效果。
4.课后,应再分类拓展
远程教育资源中,有趣多样的活动或训练是学生学习的好帮手,对于学生的能力训练和知识巩固如虎添翼。课堂的训练量大了,效率高了,相应的课后的作业量就少了,学生的空闲空间就大了,应加强开发和拓展。我们的做法是:一是书面作业分层布置,分层批阅,学生月报考核。二是拓展性学科活动进教案,第二课堂活动进课表,实践性活动进安排,分项考核。三是利用视频资源抓好专题安全、法制、禁毒等专题教育,教育效果非常明显。
5.评价,本在激励提高
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最重要的是发挥它的应用效果,应用的关键是教师。我们积极创新校本培训,以形成性评价在教学管理上作了一些硬性规定,以此来提高教师素质。一是把教师运用资源上课作为“能”的基本要求,每月规定课时,上课表予以考核。二是坚持网上和身边的优秀教师上“示范课”,突出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和引领作用。三是重视“反思”。我们把是否反思,能否反思作为一项管理检查项目,每课后书案要有反思,每月一次反思交流评比。四是建立了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考核奖罚制度。鼓励教师积极撰写资源应用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论文,考评结果与责任书挂钩,与评优树模挂钩,突出奖优罚劣。在“老黄牛”和“千里马”孰是孰非上,我们需要发扬“老黄牛”吃苦耐劳和勤于耕耘的精神,但我们需要更多的“千里马”式的人才,有为成长,有为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