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北大学播音主持专业的大四毕业生王开朗绝对算是个未雨绸缪的人。刚上大一,周围很多人还抱着先玩够了再说的心态时,他已经在计划四年后的职业路。压力大、竞争激烈、没有实践经验,日后很难胜任高强度的工作,可他一个普通大学生,上哪去找实习单位呢?一筹莫展时,他忽然看到了一篇报道。
自创的求职路径
那篇新闻报道中说每年的寒暑假媒体编辑都会陷入尴尬的“用人荒”,因为一到寒暑假,学生们不是回家就是去参加社会实践,编辑们为找不到合适的实习生头疼。想想自己是武汉本地人,寒暑假都留在本市,王开朗觉得这似乎是一个突破口,但没有熟人引荐又如何获得去媒体实习的机会呢?他忽然在广播里听到主持人正在播报关注节目加QQ群的信息,王开朗一拍脑门,对啊,找到了QQ群不就能联系上内部人员了嘛。他马上上网打开QQ,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QQ群搜索栏敲下“《大武汉》杂志”的字样,果不其然,还真有这么个群,只不过这是个内部交流群,王开朗一连加了好多次都没有通过对方的验证,情急之下,他只好先加了群主的QQ,跟群主聊了好几次后,对方终被他的诚心打动,同意了他的实习请求。事后这位编辑告诉他,他很惊讶竟然有人会通过QQ群的方式寻找实习机会,他觉得很新鲜,作为媒体人本身就需要具备发现新鲜事物的能力,这样才能找到一些有趣的选题做出好看的新闻来。
在《大武汉》杂志实习了半年,王开朗参与了好几个大选题的策划和制作,渐渐地,他发现纸媒在走下坡路,北上广那样的一线城市还好,但自己身处的武汉属于二线城市,资源相对少,但竞争却异常激烈,随着新媒体的冲击,纸媒的广告量更是惨淡,采编待遇可想而知,半年时间,他已经亲见了好几个编辑被裁员。王开朗的新闻理想第一次发生了动摇。
想去网媒看看的心愿占了上风,同样是通过QQ群的办法,王开朗来到了“大楚网”,网编的工作跟纸媒记者有很大不同,虽然少了很多写稿的压力,但他很快就发现,网站编辑除了基本的新闻素养,还需要对网络运营有一定的了解,同时需要有很强大的心理素质。网友的投稿良莠不齐,所收稿件中充斥着大量的血腥、色情、黄色、暴力,每天看到这些信息令王开朗感到十分郁闷,他害怕太多的负能量让自己意志消沉,终于有一天一组暴力血腥图片让他看清自己适应不了网媒的工作状态。
能在电视上露脸是一件很光彩的事,相比较网络对其他媒体的冲击而言,电视媒体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又一次通过QQ群,王开朗获得了第三份实习,他来到湖北卫视的《生活帮》和《新闻说书》节目组,因为文笔不错,一去节目组就开始给编导写稿子,几期稿子写下来,获得普遍的赞誉,最高峰时期,节目组七个老师用他一个实习生,他因此变得异常忙碌。大概是因为性格温和,又不好意思拒绝别人,后来,有位编导甚至让他干起了自己家的活儿,刷碗、拖地,当保姆般使唤。王开朗拒绝了。没成想,这位老师居然拿实习证明要挟他,“虽然是实习生,但我们的人格是平等的,如果学不到东西又得不到尊重,还有什么留下的必要呢?”从电视台离开后,王开朗几乎对去媒体失去了信心,想想自己还有广播电台没有尝试,就做最后一次尝试吧。
独挑大梁做节目
王开朗的第四份实习工作在武汉经济广播电台(原长江广播),这份实习是他历次实习中时间最长的一份,一干就是一年半。一开始他做的是现场采访,跑一些社会新闻,然后是编辑,五个月后,由于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较强的业务素养,台里的领导对他很是器重,甚至给了他开了一档民生类的新闻节目,和一位电台的资深老师做搭档。不但要完成节目的播报,节目的采编也由他一人完成,难度可想而知,但这一次王开朗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子,干得特别起劲儿。
虽然相对于其他媒体而言,广播是最稳定的,但纸媒可以编辑,网媒可以筛选,电视节目可以剪辑,而广播则是直接面对听众,这使得它对主持人的反应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王开朗介绍,因为电波的干扰,广播如果有6秒钟不出声,就可以算作是一个事故,会受到严重的责罚,因此工作中要保持高度的戒备,声音一停,主持人必须马上作出反应。
刚做节目不久,王开朗就犯过一次小错误,之前一天的节目单有调整,但王开朗当天播报结束后并没有撤换成新的节目单,结果导致在他之后的节目主持人放错了备播带,节目一经播出后,马上接到了听众的投诉电话,领导狠狠地批评了他,他还差点受到处分,这件事之后,王开朗谨慎了很多,他发现原来电波那头有那么多双耳朵在聆听着监督着自己的工作,丝毫不能懈怠。
由于自己的节目在早间的6:00~7:00时段,之前的一个小时广告时间也交给王开朗来播,这意味着他每天必须四点钟起床来电台,实习期间,他还在读大三,白天有一天的课,每天只能休息三四个钟头,睡眠严重不足,但王开朗却没有耽搁一期节目。
一期特别节目
做民生节目,听众定位在街坊百姓,王开朗想做出自己的品牌来,他很是用心,每天上节目之前会浏览武汉当天所有的报纸,把所有有用的信息记录下来,比如公交线路调整了,菜价的变动,白蚁怎么防治?哪里有自行车租赁服务?他都门儿清。“有了这些实用信息,听众对我们的信任度会增强,我们的听众才会越来越多。”王开朗思路很清晰。其实一开始,他却很排斥,觉得自己一个大小伙子整天关注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太婆婆妈妈、很奇怪,但时间久了,他发现这是一个最快拉近与陌生人之间距离的方式。每次出去街访时,他变得得心应手,节目中接热线,也跟大爷大妈们有了更多的话题可以聊。拉家常的时候,他会主动询问听众需要获得哪方面的信息,再给出建议,一开始节目没什么热线,到后来每天热线多得接不完,还需要排队等候。王开朗说,他的听众大多是一些不太会上网的老人家或残障人士,他们不懂得玩微博、微信,听广播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他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他希望自己能做一个好的陪伴者。
让王开朗印象深刻的是一次热线,打电话来的是一位阿姨,说起自己的儿子满是自豪之情,没想到她接下来的话却把王开朗吓到了,原来阿姨的独生子在一场车祸中不幸遇难,这位含辛茹苦的单亲妈妈自此失去生活中最重要的依靠,万分苦闷的阿姨只好把自己的故事讲给陌生人听,王开朗意识到这是一位失独老人,需要被关注,为了开导阿姨,王开朗主动讲起了自己家的一件伤心往事,希望借此鼓励阿姨,事后,他有一点后悔,他担心自己说出的往事会伤到妈妈的心,但一想到那位失独老人的痛苦,他觉得自己应该有所反应。当天的节目反响热烈,不断有听众打热线进来要安慰失独老人,王开朗临时决定同时开两路热线,阿姨的热线不切断,同时切入另一条听众热线,他希望能让阿姨直接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
节目结束后,很多阿姨跟王开朗成了朋友,有的要认他做干儿子,还有的阿姨想把自己的女儿介绍给他认识。节目做得风生水起,留下来是势在必然。但让王开朗没想到的是,电台采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形式,三年一招,由于在他上一届已经完成招聘工作,最近三年内都无法招聘正式员工,台里领导坦诚地告诉他,如果想留下来,没有正式编制,只能等待机会。一想到要等三年,三年间没有稳定的收入,三年后仍然前途未卜,王开朗犹豫了,他又一次陷入到求职的苦闷中。
恰在此时,一家传媒公司的老总找到了王开朗要签他做主持人,王开朗诧异极了,世上怎么会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原来这位老总有次开车恰好听到了王开朗的节目,节目中一个清澈、温暖的年轻男声正在跟一位阿姨亲亲热热地拉着家常,特别接地气,特别有人缘,这不正是自己需要的主持人么?老总想尽各种办法终于联系到了王开朗。
于此同时,另一家市级电视台也向王开朗抛来了橄榄枝,在电台工作期间,王开朗同那家市台的编辑有业务上的接触,对方发现这个小伙子踏实肯干,能力也不错,是个好苗子。目前由于家里意见不太统一,王开朗还在抉择中。
责任编辑:陈思
Q
自创的求职路径
那篇新闻报道中说每年的寒暑假媒体编辑都会陷入尴尬的“用人荒”,因为一到寒暑假,学生们不是回家就是去参加社会实践,编辑们为找不到合适的实习生头疼。想想自己是武汉本地人,寒暑假都留在本市,王开朗觉得这似乎是一个突破口,但没有熟人引荐又如何获得去媒体实习的机会呢?他忽然在广播里听到主持人正在播报关注节目加QQ群的信息,王开朗一拍脑门,对啊,找到了QQ群不就能联系上内部人员了嘛。他马上上网打开QQ,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QQ群搜索栏敲下“《大武汉》杂志”的字样,果不其然,还真有这么个群,只不过这是个内部交流群,王开朗一连加了好多次都没有通过对方的验证,情急之下,他只好先加了群主的QQ,跟群主聊了好几次后,对方终被他的诚心打动,同意了他的实习请求。事后这位编辑告诉他,他很惊讶竟然有人会通过QQ群的方式寻找实习机会,他觉得很新鲜,作为媒体人本身就需要具备发现新鲜事物的能力,这样才能找到一些有趣的选题做出好看的新闻来。
在《大武汉》杂志实习了半年,王开朗参与了好几个大选题的策划和制作,渐渐地,他发现纸媒在走下坡路,北上广那样的一线城市还好,但自己身处的武汉属于二线城市,资源相对少,但竞争却异常激烈,随着新媒体的冲击,纸媒的广告量更是惨淡,采编待遇可想而知,半年时间,他已经亲见了好几个编辑被裁员。王开朗的新闻理想第一次发生了动摇。
想去网媒看看的心愿占了上风,同样是通过QQ群的办法,王开朗来到了“大楚网”,网编的工作跟纸媒记者有很大不同,虽然少了很多写稿的压力,但他很快就发现,网站编辑除了基本的新闻素养,还需要对网络运营有一定的了解,同时需要有很强大的心理素质。网友的投稿良莠不齐,所收稿件中充斥着大量的血腥、色情、黄色、暴力,每天看到这些信息令王开朗感到十分郁闷,他害怕太多的负能量让自己意志消沉,终于有一天一组暴力血腥图片让他看清自己适应不了网媒的工作状态。
能在电视上露脸是一件很光彩的事,相比较网络对其他媒体的冲击而言,电视媒体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又一次通过QQ群,王开朗获得了第三份实习,他来到湖北卫视的《生活帮》和《新闻说书》节目组,因为文笔不错,一去节目组就开始给编导写稿子,几期稿子写下来,获得普遍的赞誉,最高峰时期,节目组七个老师用他一个实习生,他因此变得异常忙碌。大概是因为性格温和,又不好意思拒绝别人,后来,有位编导甚至让他干起了自己家的活儿,刷碗、拖地,当保姆般使唤。王开朗拒绝了。没成想,这位老师居然拿实习证明要挟他,“虽然是实习生,但我们的人格是平等的,如果学不到东西又得不到尊重,还有什么留下的必要呢?”从电视台离开后,王开朗几乎对去媒体失去了信心,想想自己还有广播电台没有尝试,就做最后一次尝试吧。
独挑大梁做节目
王开朗的第四份实习工作在武汉经济广播电台(原长江广播),这份实习是他历次实习中时间最长的一份,一干就是一年半。一开始他做的是现场采访,跑一些社会新闻,然后是编辑,五个月后,由于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较强的业务素养,台里的领导对他很是器重,甚至给了他开了一档民生类的新闻节目,和一位电台的资深老师做搭档。不但要完成节目的播报,节目的采编也由他一人完成,难度可想而知,但这一次王开朗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子,干得特别起劲儿。
虽然相对于其他媒体而言,广播是最稳定的,但纸媒可以编辑,网媒可以筛选,电视节目可以剪辑,而广播则是直接面对听众,这使得它对主持人的反应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王开朗介绍,因为电波的干扰,广播如果有6秒钟不出声,就可以算作是一个事故,会受到严重的责罚,因此工作中要保持高度的戒备,声音一停,主持人必须马上作出反应。
刚做节目不久,王开朗就犯过一次小错误,之前一天的节目单有调整,但王开朗当天播报结束后并没有撤换成新的节目单,结果导致在他之后的节目主持人放错了备播带,节目一经播出后,马上接到了听众的投诉电话,领导狠狠地批评了他,他还差点受到处分,这件事之后,王开朗谨慎了很多,他发现原来电波那头有那么多双耳朵在聆听着监督着自己的工作,丝毫不能懈怠。
由于自己的节目在早间的6:00~7:00时段,之前的一个小时广告时间也交给王开朗来播,这意味着他每天必须四点钟起床来电台,实习期间,他还在读大三,白天有一天的课,每天只能休息三四个钟头,睡眠严重不足,但王开朗却没有耽搁一期节目。
一期特别节目
做民生节目,听众定位在街坊百姓,王开朗想做出自己的品牌来,他很是用心,每天上节目之前会浏览武汉当天所有的报纸,把所有有用的信息记录下来,比如公交线路调整了,菜价的变动,白蚁怎么防治?哪里有自行车租赁服务?他都门儿清。“有了这些实用信息,听众对我们的信任度会增强,我们的听众才会越来越多。”王开朗思路很清晰。其实一开始,他却很排斥,觉得自己一个大小伙子整天关注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太婆婆妈妈、很奇怪,但时间久了,他发现这是一个最快拉近与陌生人之间距离的方式。每次出去街访时,他变得得心应手,节目中接热线,也跟大爷大妈们有了更多的话题可以聊。拉家常的时候,他会主动询问听众需要获得哪方面的信息,再给出建议,一开始节目没什么热线,到后来每天热线多得接不完,还需要排队等候。王开朗说,他的听众大多是一些不太会上网的老人家或残障人士,他们不懂得玩微博、微信,听广播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他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他希望自己能做一个好的陪伴者。
让王开朗印象深刻的是一次热线,打电话来的是一位阿姨,说起自己的儿子满是自豪之情,没想到她接下来的话却把王开朗吓到了,原来阿姨的独生子在一场车祸中不幸遇难,这位含辛茹苦的单亲妈妈自此失去生活中最重要的依靠,万分苦闷的阿姨只好把自己的故事讲给陌生人听,王开朗意识到这是一位失独老人,需要被关注,为了开导阿姨,王开朗主动讲起了自己家的一件伤心往事,希望借此鼓励阿姨,事后,他有一点后悔,他担心自己说出的往事会伤到妈妈的心,但一想到那位失独老人的痛苦,他觉得自己应该有所反应。当天的节目反响热烈,不断有听众打热线进来要安慰失独老人,王开朗临时决定同时开两路热线,阿姨的热线不切断,同时切入另一条听众热线,他希望能让阿姨直接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
节目结束后,很多阿姨跟王开朗成了朋友,有的要认他做干儿子,还有的阿姨想把自己的女儿介绍给他认识。节目做得风生水起,留下来是势在必然。但让王开朗没想到的是,电台采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形式,三年一招,由于在他上一届已经完成招聘工作,最近三年内都无法招聘正式员工,台里领导坦诚地告诉他,如果想留下来,没有正式编制,只能等待机会。一想到要等三年,三年间没有稳定的收入,三年后仍然前途未卜,王开朗犹豫了,他又一次陷入到求职的苦闷中。
恰在此时,一家传媒公司的老总找到了王开朗要签他做主持人,王开朗诧异极了,世上怎么会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原来这位老总有次开车恰好听到了王开朗的节目,节目中一个清澈、温暖的年轻男声正在跟一位阿姨亲亲热热地拉着家常,特别接地气,特别有人缘,这不正是自己需要的主持人么?老总想尽各种办法终于联系到了王开朗。
于此同时,另一家市级电视台也向王开朗抛来了橄榄枝,在电台工作期间,王开朗同那家市台的编辑有业务上的接触,对方发现这个小伙子踏实肯干,能力也不错,是个好苗子。目前由于家里意见不太统一,王开朗还在抉择中。
责任编辑:陈思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