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内涵式发展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扩大再生产理论。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导师指导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导师职责不明确, 导师素质参差不齐,导师指导能力需要提升,导师责任心不强,“抱着走”或“放羊”式的指导方式不能满足研究生培养要求,导师考核机制不健全。
[关键词]内涵式发展 研究生导师 指导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4-0007-03
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思想,这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教育必须坚持内涵式发展方向。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担负着重要的角色,起着重要作用。如何以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为指导,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积极作用,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需要研究生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内涵式发展的科学理解
从马克思主义角度而言,内涵式发展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扩大再生产理论。马克思指出:“如果生产场所扩大了,就是在外延上扩大;如果生产资料效率提高了,就是在内涵上扩大。”[1]在这里,马克思把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发展看作是社会扩大再生产的两种基本形式。外延式发展是一种粗放型发展方式,它主要依靠增加人、财、物的投入而实现发展。内涵式发展是一种集约型发展方式,它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及生产效益而实现发展。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扩大再生产理论,内涵式发展可以理解为:内涵式发展是发展结构模式的一种类型,它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
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教育的中心是人,教育的目的和归宿也是人,这就决定了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首要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就要注重办学理念、大学精神、教育科研、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内部要素方面的建设,就是“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重视高等教育内部潜力的发掘、结构的优化和素质的提高,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高等教育自身的需求”。[2]它具有注重质量、讲究效益、彰显特色、协调持续的特点。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校需要实现由经费投入到内需拉动的发展动力方式的转变,需要实现由扩大规模到提高质量的发展途径方式转变,需要实现由强调物的要素到优化人与物的要素的发展要素配置方式的转变,需要实现由比论文到比贡献的发展评价标准的转变。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它贯穿于高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对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导师指导存在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是2005年经国家学位办和教育部共同批准设立的,2007年开始招收第一批硕士研究生。无论是从学科设立的时间还是从学科建设的历程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都是一个新建的学科。这个新建学科的“新”,体现在教师新、学生新、课程设置新、指导方式新、研究方向新、培养机制新等方面。虽然几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建设在学科定位、学科含义与特点、学科研究方向、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取得了建设成果,学科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仍然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要求有差距,与人民满意的研究生教育有差距。尤其是师资队伍建设,作为研究生培养要素中人的因素,其师资队伍现状还无法满足研究生培养的要求。虽然大多数导师责任心强、职责明确、指导科学,但是,作为新学科的新导师,面对新的学生与新的研究方向,个别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还存在不足,可以说指导缺乏有效性。这都影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了学科建设的发展。对于研究生导师在指导研究生方面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导师职责不明确
依据国家规定,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每个学校都对教师职责有明确规定,这些规定虽然条目不同,但都基本包含了对研究生的学业学习、论文写作、社会实践、就业指导、德育教育、身心健康等各方面。但是,有的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履行职责的意识不强,只注重学术指导,而忽视对研究生的身心健康指导,忽视对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指导;只注重对研究生的论文写作指导,而忽视对研究生培养的全程化指导;只注重对研二、研三学生的指导,却忽视对研一学生的指导,结果是在踏入研究生学习初期最需要教师给予指导的学生,却得不到导师的关注,影响了研究生学习目标的确立,使研究生在茫然中度过了研一,也直接影响了研二、研三的开题、论文写作等环节的培养质量。
(二)导师责任心不强
责任心是导师有效指导的根本前提。但是,个别导师由于对其职责认识不清,因而不能认真对待其研究生导师工作。比如,有的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指导时间不够,有的一学期都不能与学生交流;有的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指导不到位,得过且过;有的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疏于管理,不能尽其职责。这直接影响了研究生培养质量。
(三)导师指导能力需要提升
作为新增学科点的高校,研究生导师大都是新导师,不仅缺少导师指导的经验,而且指导能力和水平也亟须提升。有的导师对自己的研究方向了解不深,对学科研究范围了解不广,导致对研究生选题难以有效指导;有的导师对学科前沿问题了解不够,科研任务不足,无法指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发现问题,批判创新的能力不足,导致对学生的科研创新指导不够,直接影响到研究生培养质量。
(四)“抱着走”或“放羊”式的导师指导方式不能满足研究生培养要求
在对研究生的指导中,存在着指导程度的问题。对于刚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学生,他们需要导师的悉心指导,以使自己少走弯路。但是怎样指导,指导的程度如何,却是一个重要问题,“抱着走”或“放羊”式的导师指导方式都不能满足研究生培养要求。“抱着走”的导师指导方式,意味着导师对研究生事无巨细地予以指导,让研究生按导师规定好道路走,无论是论文选题、论文框架,还是论文写作,导师都使其体现自己的想法,甚至亲自下手去写。这看似导师认真负责,实则越俎代庖,不仅使研究生丧失了学习与研究的主体性,不利于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放羊”式的导师指导方式,意味着导师对研究生不闻不问,一切听凭研究生自己去做。这看似在锻炼培养研究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实则是导师不负责任的表现。这两种指导方式都不利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五)导师考核机制不健全
各高校都有一定的研究生导师考核制度,但现有的考核制度仍有不完善之处。比如,考核制度侧重于对导师的学术水平考核而忽视对其师德的考核,侧重于对导师的科研水平考核而忽视其教学水平的考核,侧重于对导师的个人考核而忽视其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考核,侧重于对导师的约束制度的执行而忽视其激励制度的制定与执行。这使研究生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急功近利、动力不足,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
三、内涵式发展对研究生导师指导的要求与对策
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必须寻求其有效性。“有效指导是指导师引起、维持和促进研究生有效的知识学习、科学研究和其他方面成长的所有指导活动。其本质实际上就是优秀指导或成功指导。”[3]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研究生导师指导提出了新要求。
(一)坚持人民满意的标准,明确导师职责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角度,提出了人民满意是衡量教育发展绩效的最高标准。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不仅关注了教育的发展过程,更关注了教育发展结果,关注到了用什么样的发展方式才能把教育办成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国家满意的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就是实现高等教育人民满意的根本途径。为此,导师必须明确其指导职责,并通过自己的悉心指导,使研究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真正把研究生教育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是全过程、全方位的,涵盖研究生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包括研究生成长的每一个方面。因此,研究生导师职责也是全面的,既包括对研究生的学业指导,也包括对研究生的身心健康指导;既包括对研究生的论文写作指导,也包括对研究生的理论学习指导;既包括对研二、研三学生的指导,也包括对研一学生的指导;既包括对研究生做学问的指导,也包括对研究生做人的指导;既包括对研究生学业的指导,也包括对研究生就业的指导;既包括对研究的指导,也包括对实践的指导。这样才能使导师明确职责、履行职责,促进导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提升导师素质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明确了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研究生导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他不仅指导研究生做学问,还指导研究生如何做人,因此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全面提升导师素质。研究生导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学识水平和指导能力,还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人格魅力、责任心等,导师较高的综合素质是培养优秀研究生的关键。导师要坚持不断地学习,要有渊博的学识,能站在学术研究的前沿,提升自己把研究生带到学术前沿、运用科学方法发现问题并研究问题、进行批判创新的能力;导师要治学严谨、求真求实、平等沟通、为人师表,以其真、善、美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其高尚的师德和人格魅力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导师要有责任心,要进取、做事认真,以身作则给研究生起表率作用,培养研究生做人做事的态度。
(三)创新导师指导方式,培养创新型人才
培养创新人才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研究生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内涵式发展之路,通过创新研究生导师指导方式,提升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创新型人才指富于开拓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开创新局面,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5]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研究生培养中,其创新型人才主要表现为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与科研创新的能力,这种创新能力是在导师的指导、培养、实践、训练中而形成的。为此,在研究生导师的指导上,既不能采用“抱着走”的指导方式,也不能采用“放羊”式的指导方式;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越俎代庖,要做到“既管又不管”。这既能给研究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空间,培养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又能对研究生产生一定的约束和压力。同时,导师要根据不同的研究任务、学生的情况,选择多样性的指导方式,包括个别指导、集体指导、个别与集体指导相结合等,以体现不同的培养方式,体现不同研究生的培养特色。在对研究生的指导中,导师可以进行研究方法指导、讨论评析、案例解读、重要文本解析等,帮助研究生提升研究能力,这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所在。
(四)优化导师考核机制,提升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求树立新的高等教育质量发展观,其核心就是提升教育质量,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水平。提升教育质量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而要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就需要优化研究生导师考核机制。研究生导师考核机制应是贯穿于研究生指导全过程的、对导师全面考核的机制。这种全过程的、全面的考核机制要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根本,通过导师考核的内部因素调整与协调,通过对研究生导师的激励和约束来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实现导师队伍的数量与质量、结构与效益的和谐统一。我们要把导师的学术考核与师德考核相结合,把导师的科研水平考核与教学水平考核相结合,把导师的个人考核与研究生培养质量考核相结合,把导师的约束制度与激励制度相结合。这样才能调动导师的主动性、积极性,推动导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 注 释 ]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2.
[2] 卢连大.关于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3(1):25.
[3] 杨春梅.论研究生导师的有效指导[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2):10.
[4]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09(3).
[5] 鲁力.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4):58.
[责任编辑:陈 明]
[关键词]内涵式发展 研究生导师 指导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4-0007-03
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思想,这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教育必须坚持内涵式发展方向。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担负着重要的角色,起着重要作用。如何以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为指导,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积极作用,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需要研究生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内涵式发展的科学理解
从马克思主义角度而言,内涵式发展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扩大再生产理论。马克思指出:“如果生产场所扩大了,就是在外延上扩大;如果生产资料效率提高了,就是在内涵上扩大。”[1]在这里,马克思把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发展看作是社会扩大再生产的两种基本形式。外延式发展是一种粗放型发展方式,它主要依靠增加人、财、物的投入而实现发展。内涵式发展是一种集约型发展方式,它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及生产效益而实现发展。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扩大再生产理论,内涵式发展可以理解为:内涵式发展是发展结构模式的一种类型,它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
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教育的中心是人,教育的目的和归宿也是人,这就决定了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首要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就要注重办学理念、大学精神、教育科研、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内部要素方面的建设,就是“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重视高等教育内部潜力的发掘、结构的优化和素质的提高,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高等教育自身的需求”。[2]它具有注重质量、讲究效益、彰显特色、协调持续的特点。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校需要实现由经费投入到内需拉动的发展动力方式的转变,需要实现由扩大规模到提高质量的发展途径方式转变,需要实现由强调物的要素到优化人与物的要素的发展要素配置方式的转变,需要实现由比论文到比贡献的发展评价标准的转变。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它贯穿于高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对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导师指导存在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是2005年经国家学位办和教育部共同批准设立的,2007年开始招收第一批硕士研究生。无论是从学科设立的时间还是从学科建设的历程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都是一个新建的学科。这个新建学科的“新”,体现在教师新、学生新、课程设置新、指导方式新、研究方向新、培养机制新等方面。虽然几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建设在学科定位、学科含义与特点、学科研究方向、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取得了建设成果,学科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仍然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要求有差距,与人民满意的研究生教育有差距。尤其是师资队伍建设,作为研究生培养要素中人的因素,其师资队伍现状还无法满足研究生培养的要求。虽然大多数导师责任心强、职责明确、指导科学,但是,作为新学科的新导师,面对新的学生与新的研究方向,个别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还存在不足,可以说指导缺乏有效性。这都影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了学科建设的发展。对于研究生导师在指导研究生方面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导师职责不明确
依据国家规定,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每个学校都对教师职责有明确规定,这些规定虽然条目不同,但都基本包含了对研究生的学业学习、论文写作、社会实践、就业指导、德育教育、身心健康等各方面。但是,有的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履行职责的意识不强,只注重学术指导,而忽视对研究生的身心健康指导,忽视对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指导;只注重对研究生的论文写作指导,而忽视对研究生培养的全程化指导;只注重对研二、研三学生的指导,却忽视对研一学生的指导,结果是在踏入研究生学习初期最需要教师给予指导的学生,却得不到导师的关注,影响了研究生学习目标的确立,使研究生在茫然中度过了研一,也直接影响了研二、研三的开题、论文写作等环节的培养质量。
(二)导师责任心不强
责任心是导师有效指导的根本前提。但是,个别导师由于对其职责认识不清,因而不能认真对待其研究生导师工作。比如,有的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指导时间不够,有的一学期都不能与学生交流;有的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指导不到位,得过且过;有的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疏于管理,不能尽其职责。这直接影响了研究生培养质量。
(三)导师指导能力需要提升
作为新增学科点的高校,研究生导师大都是新导师,不仅缺少导师指导的经验,而且指导能力和水平也亟须提升。有的导师对自己的研究方向了解不深,对学科研究范围了解不广,导致对研究生选题难以有效指导;有的导师对学科前沿问题了解不够,科研任务不足,无法指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发现问题,批判创新的能力不足,导致对学生的科研创新指导不够,直接影响到研究生培养质量。
(四)“抱着走”或“放羊”式的导师指导方式不能满足研究生培养要求
在对研究生的指导中,存在着指导程度的问题。对于刚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学生,他们需要导师的悉心指导,以使自己少走弯路。但是怎样指导,指导的程度如何,却是一个重要问题,“抱着走”或“放羊”式的导师指导方式都不能满足研究生培养要求。“抱着走”的导师指导方式,意味着导师对研究生事无巨细地予以指导,让研究生按导师规定好道路走,无论是论文选题、论文框架,还是论文写作,导师都使其体现自己的想法,甚至亲自下手去写。这看似导师认真负责,实则越俎代庖,不仅使研究生丧失了学习与研究的主体性,不利于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放羊”式的导师指导方式,意味着导师对研究生不闻不问,一切听凭研究生自己去做。这看似在锻炼培养研究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实则是导师不负责任的表现。这两种指导方式都不利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五)导师考核机制不健全
各高校都有一定的研究生导师考核制度,但现有的考核制度仍有不完善之处。比如,考核制度侧重于对导师的学术水平考核而忽视对其师德的考核,侧重于对导师的科研水平考核而忽视其教学水平的考核,侧重于对导师的个人考核而忽视其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考核,侧重于对导师的约束制度的执行而忽视其激励制度的制定与执行。这使研究生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急功近利、动力不足,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
三、内涵式发展对研究生导师指导的要求与对策
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必须寻求其有效性。“有效指导是指导师引起、维持和促进研究生有效的知识学习、科学研究和其他方面成长的所有指导活动。其本质实际上就是优秀指导或成功指导。”[3]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研究生导师指导提出了新要求。
(一)坚持人民满意的标准,明确导师职责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角度,提出了人民满意是衡量教育发展绩效的最高标准。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不仅关注了教育的发展过程,更关注了教育发展结果,关注到了用什么样的发展方式才能把教育办成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国家满意的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就是实现高等教育人民满意的根本途径。为此,导师必须明确其指导职责,并通过自己的悉心指导,使研究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真正把研究生教育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是全过程、全方位的,涵盖研究生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包括研究生成长的每一个方面。因此,研究生导师职责也是全面的,既包括对研究生的学业指导,也包括对研究生的身心健康指导;既包括对研究生的论文写作指导,也包括对研究生的理论学习指导;既包括对研二、研三学生的指导,也包括对研一学生的指导;既包括对研究生做学问的指导,也包括对研究生做人的指导;既包括对研究生学业的指导,也包括对研究生就业的指导;既包括对研究的指导,也包括对实践的指导。这样才能使导师明确职责、履行职责,促进导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提升导师素质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明确了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研究生导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他不仅指导研究生做学问,还指导研究生如何做人,因此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全面提升导师素质。研究生导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学识水平和指导能力,还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人格魅力、责任心等,导师较高的综合素质是培养优秀研究生的关键。导师要坚持不断地学习,要有渊博的学识,能站在学术研究的前沿,提升自己把研究生带到学术前沿、运用科学方法发现问题并研究问题、进行批判创新的能力;导师要治学严谨、求真求实、平等沟通、为人师表,以其真、善、美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其高尚的师德和人格魅力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导师要有责任心,要进取、做事认真,以身作则给研究生起表率作用,培养研究生做人做事的态度。
(三)创新导师指导方式,培养创新型人才
培养创新人才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研究生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内涵式发展之路,通过创新研究生导师指导方式,提升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创新型人才指富于开拓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开创新局面,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5]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研究生培养中,其创新型人才主要表现为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与科研创新的能力,这种创新能力是在导师的指导、培养、实践、训练中而形成的。为此,在研究生导师的指导上,既不能采用“抱着走”的指导方式,也不能采用“放羊”式的指导方式;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越俎代庖,要做到“既管又不管”。这既能给研究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空间,培养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又能对研究生产生一定的约束和压力。同时,导师要根据不同的研究任务、学生的情况,选择多样性的指导方式,包括个别指导、集体指导、个别与集体指导相结合等,以体现不同的培养方式,体现不同研究生的培养特色。在对研究生的指导中,导师可以进行研究方法指导、讨论评析、案例解读、重要文本解析等,帮助研究生提升研究能力,这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所在。
(四)优化导师考核机制,提升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求树立新的高等教育质量发展观,其核心就是提升教育质量,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水平。提升教育质量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而要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就需要优化研究生导师考核机制。研究生导师考核机制应是贯穿于研究生指导全过程的、对导师全面考核的机制。这种全过程的、全面的考核机制要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根本,通过导师考核的内部因素调整与协调,通过对研究生导师的激励和约束来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实现导师队伍的数量与质量、结构与效益的和谐统一。我们要把导师的学术考核与师德考核相结合,把导师的科研水平考核与教学水平考核相结合,把导师的个人考核与研究生培养质量考核相结合,把导师的约束制度与激励制度相结合。这样才能调动导师的主动性、积极性,推动导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 注 释 ]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2.
[2] 卢连大.关于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3(1):25.
[3] 杨春梅.论研究生导师的有效指导[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2):10.
[4]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09(3).
[5] 鲁力.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4):58.
[责任编辑: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