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覆盖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来源 :甘肃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heng198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田间试验研究了露地种植、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对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均显著提高了马铃薯地上地下生物量,同时也提高了马铃薯块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与露地种植相比,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马铃薯块茎产量分别增加55.86%、78.05%,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7.38%、26.13%。
  关键词:地面覆盖方式;马铃薯;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21)06-0004-04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21.06.002
  Effects of Ground Covering Methods on Potato Yield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HUANG Kai, HE Wanchun, QUAN Xiaobing, HAN Jingren
  (Di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Dingxi Gansu 743000, China)
  Abstract: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open field planting, straw mulching and plastic film mulching on potato yield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raw mulching and plastic cover significantly improve potato underground biomass on the ground, but also improves the potato tuber yield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Compared with open field, straw mulch and plastic film mulch increased potato tuber yield by 55.86% and 78.05%, respectively, and increased water use efficiency by 17.38% and 26.13%, respectively.
  Key words:Ground covering method;Potato;Yield;Water use efficiency
  马铃薯是粮菜兼用型作物,也是中国第三大粮食作物,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发挥了巨大作用[1 - 3 ]。马铃薯作为定西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对于定西市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大意义[4 - 5 ]。目前,大多数地区采用传统露地种植的方式种植马铃薯,但产量一直不高。这主要是由于春季土壤蒸发强烈,致使地表水分大量流失,降低了马铃薯出苗 率[4 ];同时由于水分蒸发量大,导致土壤含水量不足,阻碍了马铃薯的生长发育[6 - 7 ],最终影响了产量[8 ]。秸秆覆盖能增加降水入渗、协调土壤水分分配等优势,可在保证高效用水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增强土壤蓄水能力,使得马铃薯根系有效吸收利用土壤水分,进而加快马铃薯地上及地下两部分的生长,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9 ]。秸秆覆盖能通过减少地面获得的长波辐射而提高苗期土壤温度,且与地膜相比可降低马铃薯发育后期的高温胁迫,避免出现烧苗现象,从而有利于提高马铃薯产量[8 ]。我们在定西市安定区试验观察了不同覆盖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定西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可持续绿色发展做出贡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供试马铃薯品种为陇薯10号原种,由甘肃省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提供。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在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良种繁育基地。供试土壤耕层含有机质20.1 g/kg、全氮0.8 g/kg、碱解氮88.6 mg/kg、速效磷26.7 mg/kg、速效钾231.4 mg/kg,pH 8.1。试验共设3个处理,处理1为露地种植(CK),无覆盖物;处理2为秸秆覆盖,马铃薯种植后在2行之间用玉米秸秆平铺覆盖,秸秆用量1 000 kg/hm2,长度10 cm;处理3为地膜覆盖,以幅宽120 cm黑色地膜覆盖,于膜侧种植。各处理均为垄上种植,垄呈“弓”形,垄高10 cm,垄面宽45 cm。播前一次性施入N 150 kg/hm2、P2O5 135 kg/hm2、K2O 135 kg/hm2作基肥。试验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80 m2(8 m×10 m)。种植密度67 500株/hm2。在马铃薯生育期间,按照降水情况进行灌溉,灌溉方式为滴灌,年总灌溉量为195.3 mm。试验于2019年4月11日播种,9月25日收获,田间管理同大田。
  1.3   调查测定项目
  分别于盛花期(7月20日)、块茎膨大期(8月15日)和成熟期(9月15日)取樣3次,每次5株,分不同器官称鲜重,并统计马铃薯块茎数,商品薯率(单薯重≥70 g为商品薯)。
  1.4   样品采集与分析
  马铃薯苗期调查统计各处理出苗率,收获时调查马铃薯块茎产量、产量性状和商品薯率。用烘干法测定播前、关键生育期、收获后土壤0~100 cm土壤含水量,计算水分利用效率(WUE)。   水分利用效率(WUE)=Y/ETa,Y为马铃薯产量,Eta为全生育期实际蒸散量。
  实际蒸散量(ETa)= 播前土壤贮水量+降水量+补灌量-收后土壤贮水量。
  补灌量:作物生育期补充灌溉的水量。
  贮水量= 重量含水量×土壤容重×土壤层厚度。
  1.5   数据处理
  用Excel 2010进行数据统计,SPSS 19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最小显著性检验(LSR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各生育期地上部和根鲜重的影响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各生育期地上部和根鲜重的影响见表1。可知,马铃薯地上部和根鲜重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块茎膨大期达到最大值。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处理地上部和根鲜重均高于露地种植。在成熟期,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地上部鲜重比露地种植分别高70.67%、73.10%,根鲜重比露地种植分别高25.45%、33.04%。主要是由于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有利于土壤水分的保存,从而促进了马铃薯的生长发育。
  2.2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生育期块茎动态变化的影响
  从表2可知,马铃薯块茎数和块茎重均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逐渐增加,在成熟期达到最大值。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能够显著提高马铃薯单株块茎重和平均单薯重量,在成熟期,与露地种植相比,单株块茎重分别高42.07%、65.48%,平均单薯重量分别高24.60%、31.01%。
  2.3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块茎产量和商品薯率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不同处理对马铃薯产量和商品薯率有显著影响。与露地种植相比,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马铃薯块茎产量分别增加97.58%、95.13%,商品薯率分别增加23.27、17.51百分点。说明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有利于干旱地区马铃薯块茎产量的形成。
  2.4   不同处理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由表4可以看出,与露地种植比较,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提高了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露地种植高26.13%、17.38%。这主要是由于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有利于土壤水分的保存,从而为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条件。
  3   结论及讨论
  在干旱地区,水分是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是马铃薯高产的关键。本试验表明,秸秆覆盖能显著提高马铃薯地上地下生物量,与露地种植相比,马铃薯块茎产量提高97.58%、商品薯率提高23.27百分点,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6.13%;其次是地膜覆盖,与露地种植相比,块茎产量增加95.13%、商品薯率提高17.51百分点,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7.38%,这和常逢虎[9 ]的研究结果相似。说明秸秆覆盖能够抑蒸保墒、增加降水入渗、协调土壤水分分配,从而能够保证在高效用水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增强土壤蓄水能力,使得马铃薯根系有效吸收利用土壤水分,进而加快马铃薯地的生长发育,从而能够形成更高的马铃薯块茎产量。
  参考文献:
  [1]高   康,何蒲明.  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14):33-35.
  [2] 梁丽娜,刘   雪,唐   勋,等. 干旱胁迫对马铃薯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8,37(3):1343-1348.
  [3] 李   辉,柴守玺,常   磊,等.  西北半干旱区秸秆带状覆盖对土壤水分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17,31(6):148-156.
  [4] 纪晓玲,張   静,乔文远,等.  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6,34(6):58-62.
  [5] 纪晓玲,张   雄,张   静,等.  不同覆盖方式对马铃薯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2018,27(6):819-825.
  [6] 陈自雄,杨荣洲,何万春.  施氮水平对水地覆膜马铃薯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  甘肃农业科技,2020(8):68-72.
  [7] 何万春,谭伟军,王   娟,等.  6种微生物菌剂对全膜马铃薯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  甘肃农业科技,2017(11):54-58.
  [8] 马生发.  马铃薯不同覆盖栽培方式对土壤环境和产量的影响[J].  陇东学院学报,2013,
  24(3):48-51.
  [9] 常逢虎.  不同覆盖种植方式对旱地马铃薯产量的影响[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10):40-41.
  (本文责编:杨   杰)
其他文献
无刷直流电机以其效率高、控制及结构简单等方面的优势,在工业控制领域中广泛使用。但是,传统无刷直流电机以位置传感器为支撑获得电机转子位置信号,位置传感器在无刷直流电
针对新疆果园套种花生的种植模式在收获花生过程中行走不便、荚果破碎率高、生产率低等问题,研制了一种果园套种模式下花生摘果装置。在分析整机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进行了关键零部件的设计及参数确定。确定摘果滚筒转速X1、喂入口倾角X2和摘果间隙X3三个因素为影响摘果效率的主要因素,并对摘净率和破碎率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摘净率和破碎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X1>X2>X3。较优组合为摘果滚筒转速370 r·min-1,喂入口倾角12°,摘果间隙20 mm。试验结果为摘净率97.
为研究脱硫石膏对苏打盐碱土水盐入渗过程的影响,2020年6月进行了一项室内土柱入渗试验,供试土壤离子组成主要为Na_2CO_3和NaHCO_3、电导率为1.89 mS·cm~(-1)、钠吸附比为10.01、碱化度为40.20%,设置了5个脱硫石膏施用水平(施用量分别为土重的0.0%,0.5%,1.0%,1.5%,2.0%),并利用Philip和Kostiakov两种入渗模型描述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结
为量化内蒙古春玉米气候适宜度评价指标和分析其变化特征成因,考虑不同生态区域和发育期,计算1981—2018年内蒙古玉米气温、降水、日照和综合气候适宜度。结果表明:内蒙古东北部地区玉米气温适宜度低于0.5,是限制该地区玉米种植的主要气候因子,其他地区主要是降水不足;近40 a内蒙古中东部大部分地区气温适宜度增长在0.05·10a-1以上,致使综合适宜度发展向好,但同时降水适宜度呈减少趋势,所以合理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是内蒙古玉米稳产增产的关键;从不同生育期来看,中西部综合适宜度偏低是因为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出行方式得到了巨大改善,受人们的出行需要,交通运输行业正在以迅猛的速度不断发展。而在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过程中,其技术方面的
Unity是一款由Unity Technologies研发的跨平台2D/3D游戏引擎。它以交互的图型化开发环境为首要方式。Unity 还是被广泛用于建筑可视化、实时三维动画等类型互动内容的综合型
各种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设备的广泛普及使得无线网络的规模迅速增大,大规模无线网络进入大数据时代。大规模无线网络的大数据具有多种多样、高容量、实时速度和巨大价值的关
利用1980—2019年中国612个气象站点逐月降水量和温度数据计算多尺度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根据中国气温条件划分7大地理分区并结合时空立方体、时空热点分析、时空聚类和时空异常值来探究中国近40年多尺度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通过干旱频率的计算,发现轻度干旱和极端干旱最为严重的地区为内蒙古草原地区,严重干旱和中度干旱在西北荒漠地区最为严重。(2)通过时空立方体展示出中国旱情在时空分布上差距较为显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其次是西南的西部地区和华北的北部地区;(3)
依托布设在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的长期田间定位试验,以玉米田为对照、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地(L2003,L2005,L2012)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真菌ITS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不同种植年限苜蓿土壤真菌群落分布与演替特征,为黄土高原苜蓿人工草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微生物参数。结果表明:黄绵土共检测到真菌6门24纲73目156科313属,主要包括子囊菌门(Ascomycota)、接合菌门(Zyg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苜蓿土壤和农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随苜蓿种植年限延长子囊菌门
针对现有钵苗移栽机在起伏垄面作业时栽深控制稳定性低的问题,采用栽植器仿形方法,以可编程机床控制器(program machine control)为核心,设计了自动精准定深仿形装置以实现对每行栽植器独立主动仿形。通过理论分析确定自定深仿形装置关键结构与扭矩、升降速度等参数,并设计了自定深移栽试验台。运用正交试验优化方法,研究该仿形机构作业速度、升降速度和移栽株距参数变化与栽深合格率关系。通过Box-Benhnken组合试验,得到影响栽植深度合格率的各因素由大到小为移栽株距、升降速度、作业速度。通过软件寻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