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世博会是一场高科技的盛宴,但是,在德国馆却被一块“绊脚石”震撼。
德国馆二楼的文化艺术坊区,有一片相对安静的小场地,两三片连在一起的黄铜铭牌和铺路石一起嵌在地上,却又稍稍高出地面,铭牌上有一些名字和数字。偶尔有人注意到了它们,却难以理解,为什么德国政府会在路上设个好似专门绊人脚的东西?
黄铜铭牌是一件艺术品,在德国馆工作人员的眼里却是一个需要庄严对待的物品,它在德国的名字叫“绊脚石”。所谓绊脚石,是一块块刻有名字还简略记载着他们的生卒年月的金属铭牌,那全是被纳粹投入集中营、在二战中遇害的犹太人。这是一种十分特殊的纪念方式,取名叫“绊脚石”,它不仅是艺术品,还是所有德国人最深切、痛楚的回忆。“绊脚石”成了保存历史的最佳路径。
1997年这项工作就开始了。56岁的科隆雕塑家登尼希是这项大纪念计划的发起人。他的理由很简单,却是独特的。因为他感到有些德国人一心向前看,逐渐忘记了自家后院发生过的罪恶。他说:“后人从书本上得知,纳粹毁灭了600万犹太人以及500万其他种族的生灵,但并不能完全明白实际情形如何。不过,如果你了解到住在某幢房屋的某一男女的命运,你的感受就不一樣了。”他的计划得到大众的支持。大学生帮他查找过去的档案,弄清楚死者当年的住址和出生年月以及死于何处等“历史遗留问题”。最后政府出资将它们一块块镶嵌在遇难者故居门前的街道上。现在,这两万多块“绊脚石”,默默地躺在德国城市的大街小巷几百个地点。
凡是安置“绊脚石”的地方,都曾经有犹太人被纳粹分子强行送往集中营。“绊脚石”的铭文上都刻着这样的字句:“某某曾经住在这里。”上面有曾在那里居住而后来遭到纳粹迫害的犹太人的名字、被送往集中营的日期和惨遭杀害的日期。
尽管在德国国内仍有争议,有人认为把受害者的名字铺在地上,可能会被“践踏”,但登尼希说,只有跪下来才能看清绊脚石上的铭文,这是对死难者的一种尊重。
行色匆匆的人们,偶然注意到那些令人痛心的名字,被历史触动了心弦,或许,这会帮助人们把悲剧重演的可能推向更远。
(小南摘自《洛阳日报》)
德国馆二楼的文化艺术坊区,有一片相对安静的小场地,两三片连在一起的黄铜铭牌和铺路石一起嵌在地上,却又稍稍高出地面,铭牌上有一些名字和数字。偶尔有人注意到了它们,却难以理解,为什么德国政府会在路上设个好似专门绊人脚的东西?
黄铜铭牌是一件艺术品,在德国馆工作人员的眼里却是一个需要庄严对待的物品,它在德国的名字叫“绊脚石”。所谓绊脚石,是一块块刻有名字还简略记载着他们的生卒年月的金属铭牌,那全是被纳粹投入集中营、在二战中遇害的犹太人。这是一种十分特殊的纪念方式,取名叫“绊脚石”,它不仅是艺术品,还是所有德国人最深切、痛楚的回忆。“绊脚石”成了保存历史的最佳路径。
1997年这项工作就开始了。56岁的科隆雕塑家登尼希是这项大纪念计划的发起人。他的理由很简单,却是独特的。因为他感到有些德国人一心向前看,逐渐忘记了自家后院发生过的罪恶。他说:“后人从书本上得知,纳粹毁灭了600万犹太人以及500万其他种族的生灵,但并不能完全明白实际情形如何。不过,如果你了解到住在某幢房屋的某一男女的命运,你的感受就不一樣了。”他的计划得到大众的支持。大学生帮他查找过去的档案,弄清楚死者当年的住址和出生年月以及死于何处等“历史遗留问题”。最后政府出资将它们一块块镶嵌在遇难者故居门前的街道上。现在,这两万多块“绊脚石”,默默地躺在德国城市的大街小巷几百个地点。
凡是安置“绊脚石”的地方,都曾经有犹太人被纳粹分子强行送往集中营。“绊脚石”的铭文上都刻着这样的字句:“某某曾经住在这里。”上面有曾在那里居住而后来遭到纳粹迫害的犹太人的名字、被送往集中营的日期和惨遭杀害的日期。
尽管在德国国内仍有争议,有人认为把受害者的名字铺在地上,可能会被“践踏”,但登尼希说,只有跪下来才能看清绊脚石上的铭文,这是对死难者的一种尊重。
行色匆匆的人们,偶然注意到那些令人痛心的名字,被历史触动了心弦,或许,这会帮助人们把悲剧重演的可能推向更远。
(小南摘自《洛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