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国家高校扩招政策的颁布,许多高校为了响应国家这一政策,纷纷在城市郊区新建校区以满足学生不断增加的趋势。本文通过对青岛李沧区和崂山区迁入的五所高校周边居民的调查,来了解高校扩建给周边的环境和居民带来了什么,对他们的生活以及其它方面是否有影响,以期为其它高校迁入郊区做借鉴。
关键词 高校迁入 影响 借鉴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近10年来,青岛市崂山区、李沧区相继迁入了一批高校,比如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恒星学院、青岛酒店管理学院。这些学校的相继迁入,缓解了大学生人数迅速增加的压力,对周边环境和居民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此次调查把研究重点放在经济、文化、生活方式这三个方面,通过这三个方面的调查了解高校迁入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本次研究采用的方法是以调查研究方法为主,文献研究方法为辅,其中调查研究主要是封闭式的自填式问卷法并兼以个别访谈。调查的总体是青岛大学东部校区、青岛科技大学东部校区、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青岛恒星学院、青岛酒店管理学院周边的居民,研究的样本是根据非概率抽样的偶遇法从总体中抽取的。调查中主要采取进村入户的方法发放问卷,总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20份,有效问卷116份,回收率96.7%(116/120)。本次研究所采用的问卷是自填式的封闭问卷,大部分是封闭式问题,主要分为4个部分,下面分别从两个方面来阐述。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在做调查之前,笔者认为高校的迁入肯定会给周围的环境和居民带来或大或小的影响,事实证明笔者的预测是有一定的正确性的,高校的迁入确实影响了居民的经济收入、文化观念及生活便利度等,并且这种影响绝大多数是正面影响。
(一)家庭基本情况。
在116位问卷填答者中,男性52人,女性62人,其中有3人空缺,被调查者平均年龄为42.47岁。被调查家庭中以有2或3代人居多,其中只有一代人的有5个(4%)有4代人的有4个(3%)。被调查者户口主要在崂山区和李沧区,家庭人均月收入800元以下占23人(19.8%),800元到1600元的占60人(51.7%),1600元以上的占29人(25%)。从以上数据来看,家庭人均月收入在800元到1600元的居多(51.7%),说明郊区的经济收入水平和市区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二)高校迁入对家庭经济的影响。
高校迁入后,不可避免地要占用附近居民的土地,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居民的收入来源和状况。并且由于大学生群体的存在,会带来一定的商机,也会影响居民出租房屋的比例,下面我们来具体阐述。
首先,从结果来看,认为高校迁入后家里的日子明显比以前好了占72人(62%),认为家里的经济收入比原来有了较大的提高占71人(61%),从这两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高校迁入后确实提高了居民的经济来源和生活水平。
第二,那么高校迁入后居民家庭收入的来源有哪些变化呢?我们先来看表-1
上表反映了高校迁入前后居民家庭收入来源的对比情况,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首先,土地收入由原来的37.9%变为了6.9%,是表中变动幅度最大的一个,说明高校迁入后占用居民的土地情况非常严重,居民的土地收入骤降,土地被征用的居民有66户,占56.9%,其中土地全部被征用的占43.9%,这间接导致了居民不得不另寻其它生存方式,也就使得居民的收入来源由以前较单一的土地收入呈多元化方向发展。其次,出租房屋由原来的13.8%变为28.4%,增加幅度达到两倍以上。说明高校迁入后,师生群体消费需求上升,所以导致了一些商家和小贩迁入附近,租用了当地居民的房屋做生意,总共占到28户(41.8%);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由于学习以及其它原因租用房屋的情况很普遍,占到41户(83.7%),使得出租房屋的比率上升,增加了居民的收入渠道。再次,经营饭店由3.4%上升为6.0%,开小商店由12.1%上升为18.1%,其他从19.0%上升到25%,虽然这几项的增幅不大,但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高校的迁入,师生增多拉动了消费需求。第四,外出打工由32.8%上升到37.9%,这个数据的改变和高校的迁入联系不大,它是和时代的变换及总体经济的发展分不开的,不能简单的归为高校迁入所导致。
第三,高校迁入后家庭成员在高校做零时工的有12人(10.4%),说明高校在吸附周边闲散劳动力方面作用不大,直接进高校工作的居民少之又少,在这方面还有待提高。
(三)高校迁入对居民文化、观念方面的影响。
高校是一个传播文化和技术以及价值观念的特殊人群的聚集地,由于其独特的社会位置,所以对周边居民文化观念方面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高校迁入后,居民对子女的教育期望有所提高,见表-2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高校迁入后周边居民更加倾向于自己的子女上大专或本科以上学校,相对于高中或技校比例很高,虽然这种幅度变化不大,但是其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做问卷调查过程中,许多父母都表示,高校迁过来后,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上好的大学,并且学历越高越好。
其次,在高校迁入后,有30人(32.8%)知道高校在附近组织过文化宣传活动,有51人(44.0%)曾观看过高校内举办的文体活动,有57人(51.4%)在高校迁入后增加了普通话的使用频率,这说明高校的迁入丰富了周边居民的业余生活和文化活动,扩宽了视野,并且普通话使用频率的提高使他们更易于融入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同时他们了解了一些关于高校的专业、奖惩制度、以及一些新名词(比如网上购物、网恋、电子邮件等)。但是高校直接走入这些郊区,为他们服务,还是非常有限的。
再次,高校迁入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一些居民传统的价值观念,但是这种价值观念又是存在矛盾的。在问卷中,有53人(46.1%)对大学生同居现象持无所谓态度,说明周边居民的观念较之传统已经有了改变,他们对此普遍现象持宽容的态度。但是又有74人(66.1%)担心大学生公开亲昵或同居会带来不好的风气进而影响自己的孩子,这说明居民在此问题上还是持保守态度。以上两种现象显示了居民的矛盾的价值观念,可以看出他们处理事物的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
最后,高校迁入后,居民在对待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有70人(61.4%)认为影响就业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人技能,有18人(16%)认为最主要因素是家庭背景,有11人(9%)认为最重要因素是学习能力,有14人(12.3%)认为最重要因素是机遇。这表示,居民还是更看重大学生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家庭背景、机遇和学习能力,找工作还是要靠个人的能力,现代社会只会学习是不行的,需要个人的综合能力,高校培养更多注重的是个人的综合能力。
(四)高校迁入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
高校迁入在提高了周边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同时,对他们的生活方面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加速了他们居住环境的变化。
高校迁入后,为了师生出行方便,政府新建了道路并且增加了一些交通线路,所以连带效应,这也就方便了一些周边的居民,在问卷中有98人(84.5%)认为高校迁入后周边的马路比以前宽了也平坦了,有95人(83.3%)认为高校迁入后公交线路和出租车明显多了,出门越来越方便了。所以,周边居民因高校的迁入出行变得方便了。并且高校新建了一些硬件设施,比如商业店铺、银行、邮局等,有90人(78.3%)认为商业店铺增加,方便他们购买日用品,有62人(54.9%)使用过高校附近的银行和邮局。所以,周边居民因高校的迁入,日常生活变得更加方便。
高校迁入后,有78人(67.2%)认为周边社区的面貌比以前好了,超过半数的居民认为社区周围的绿化和卫生状况比以前好了,这说明了高校迁入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居住环境带来了正效应。
最后,高校迁入后,周边居民的休闲活动更丰富了,最主要的一个就是在附近散步和购物,由26.1%上升为58.19%,说明高校的迁入使得居民选择户外活动的余地大大增加,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
二、小结
本文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调查分析了青岛李沧区和崂山区五所高校迁入对周边居民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校迁入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给周边地区的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也适当吸纳了周边地区的闲散人员;高校迁入丰富了周边地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扩宽了他们的视野,增加了他们的获取信息的渠道;高校迁入方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增加了选择户外活动的余地,给他们的生活居住环境带来了正效应。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高校迁入郊区能够促进郊区的城市化进程,一定程度上缩小了郊区与城市的差距,是缩小城乡二元结构的一种有效手段。
(作者: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海洋社会学)
参考文献:
[1]陈越.吴志明.高校郊区化对郊区居住环境城市化的推动.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3).
[2]张权.李白茹.成都温江大学城对周边经济发展影响的调研分析.经济问题探索.008,(3).
[3]张艳.曾玲.孙静.浅析我国大学城的外部正效应.技术与市场.2007,(9).
[4]张俊浦.大学城建设对当地农村社会发展影响研究.www.tzdrc.gov.cn/otherInfo.asp?id=900. 2008-10-16.
[5]佚名. 大学城对周边文化的影响.images.blog.tom.com/file/5/3/3/f_91253_7189.2004-12-15.
关键词 高校迁入 影响 借鉴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近10年来,青岛市崂山区、李沧区相继迁入了一批高校,比如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恒星学院、青岛酒店管理学院。这些学校的相继迁入,缓解了大学生人数迅速增加的压力,对周边环境和居民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此次调查把研究重点放在经济、文化、生活方式这三个方面,通过这三个方面的调查了解高校迁入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本次研究采用的方法是以调查研究方法为主,文献研究方法为辅,其中调查研究主要是封闭式的自填式问卷法并兼以个别访谈。调查的总体是青岛大学东部校区、青岛科技大学东部校区、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青岛恒星学院、青岛酒店管理学院周边的居民,研究的样本是根据非概率抽样的偶遇法从总体中抽取的。调查中主要采取进村入户的方法发放问卷,总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20份,有效问卷116份,回收率96.7%(116/120)。本次研究所采用的问卷是自填式的封闭问卷,大部分是封闭式问题,主要分为4个部分,下面分别从两个方面来阐述。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在做调查之前,笔者认为高校的迁入肯定会给周围的环境和居民带来或大或小的影响,事实证明笔者的预测是有一定的正确性的,高校的迁入确实影响了居民的经济收入、文化观念及生活便利度等,并且这种影响绝大多数是正面影响。
(一)家庭基本情况。
在116位问卷填答者中,男性52人,女性62人,其中有3人空缺,被调查者平均年龄为42.47岁。被调查家庭中以有2或3代人居多,其中只有一代人的有5个(4%)有4代人的有4个(3%)。被调查者户口主要在崂山区和李沧区,家庭人均月收入800元以下占23人(19.8%),800元到1600元的占60人(51.7%),1600元以上的占29人(25%)。从以上数据来看,家庭人均月收入在800元到1600元的居多(51.7%),说明郊区的经济收入水平和市区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二)高校迁入对家庭经济的影响。
高校迁入后,不可避免地要占用附近居民的土地,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居民的收入来源和状况。并且由于大学生群体的存在,会带来一定的商机,也会影响居民出租房屋的比例,下面我们来具体阐述。
首先,从结果来看,认为高校迁入后家里的日子明显比以前好了占72人(62%),认为家里的经济收入比原来有了较大的提高占71人(61%),从这两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高校迁入后确实提高了居民的经济来源和生活水平。
第二,那么高校迁入后居民家庭收入的来源有哪些变化呢?我们先来看表-1
上表反映了高校迁入前后居民家庭收入来源的对比情况,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首先,土地收入由原来的37.9%变为了6.9%,是表中变动幅度最大的一个,说明高校迁入后占用居民的土地情况非常严重,居民的土地收入骤降,土地被征用的居民有66户,占56.9%,其中土地全部被征用的占43.9%,这间接导致了居民不得不另寻其它生存方式,也就使得居民的收入来源由以前较单一的土地收入呈多元化方向发展。其次,出租房屋由原来的13.8%变为28.4%,增加幅度达到两倍以上。说明高校迁入后,师生群体消费需求上升,所以导致了一些商家和小贩迁入附近,租用了当地居民的房屋做生意,总共占到28户(41.8%);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由于学习以及其它原因租用房屋的情况很普遍,占到41户(83.7%),使得出租房屋的比率上升,增加了居民的收入渠道。再次,经营饭店由3.4%上升为6.0%,开小商店由12.1%上升为18.1%,其他从19.0%上升到25%,虽然这几项的增幅不大,但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高校的迁入,师生增多拉动了消费需求。第四,外出打工由32.8%上升到37.9%,这个数据的改变和高校的迁入联系不大,它是和时代的变换及总体经济的发展分不开的,不能简单的归为高校迁入所导致。
第三,高校迁入后家庭成员在高校做零时工的有12人(10.4%),说明高校在吸附周边闲散劳动力方面作用不大,直接进高校工作的居民少之又少,在这方面还有待提高。
(三)高校迁入对居民文化、观念方面的影响。
高校是一个传播文化和技术以及价值观念的特殊人群的聚集地,由于其独特的社会位置,所以对周边居民文化观念方面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高校迁入后,居民对子女的教育期望有所提高,见表-2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高校迁入后周边居民更加倾向于自己的子女上大专或本科以上学校,相对于高中或技校比例很高,虽然这种幅度变化不大,但是其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做问卷调查过程中,许多父母都表示,高校迁过来后,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上好的大学,并且学历越高越好。
其次,在高校迁入后,有30人(32.8%)知道高校在附近组织过文化宣传活动,有51人(44.0%)曾观看过高校内举办的文体活动,有57人(51.4%)在高校迁入后增加了普通话的使用频率,这说明高校的迁入丰富了周边居民的业余生活和文化活动,扩宽了视野,并且普通话使用频率的提高使他们更易于融入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同时他们了解了一些关于高校的专业、奖惩制度、以及一些新名词(比如网上购物、网恋、电子邮件等)。但是高校直接走入这些郊区,为他们服务,还是非常有限的。
再次,高校迁入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一些居民传统的价值观念,但是这种价值观念又是存在矛盾的。在问卷中,有53人(46.1%)对大学生同居现象持无所谓态度,说明周边居民的观念较之传统已经有了改变,他们对此普遍现象持宽容的态度。但是又有74人(66.1%)担心大学生公开亲昵或同居会带来不好的风气进而影响自己的孩子,这说明居民在此问题上还是持保守态度。以上两种现象显示了居民的矛盾的价值观念,可以看出他们处理事物的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
最后,高校迁入后,居民在对待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有70人(61.4%)认为影响就业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人技能,有18人(16%)认为最主要因素是家庭背景,有11人(9%)认为最重要因素是学习能力,有14人(12.3%)认为最重要因素是机遇。这表示,居民还是更看重大学生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家庭背景、机遇和学习能力,找工作还是要靠个人的能力,现代社会只会学习是不行的,需要个人的综合能力,高校培养更多注重的是个人的综合能力。
(四)高校迁入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
高校迁入在提高了周边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同时,对他们的生活方面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加速了他们居住环境的变化。
高校迁入后,为了师生出行方便,政府新建了道路并且增加了一些交通线路,所以连带效应,这也就方便了一些周边的居民,在问卷中有98人(84.5%)认为高校迁入后周边的马路比以前宽了也平坦了,有95人(83.3%)认为高校迁入后公交线路和出租车明显多了,出门越来越方便了。所以,周边居民因高校的迁入出行变得方便了。并且高校新建了一些硬件设施,比如商业店铺、银行、邮局等,有90人(78.3%)认为商业店铺增加,方便他们购买日用品,有62人(54.9%)使用过高校附近的银行和邮局。所以,周边居民因高校的迁入,日常生活变得更加方便。
高校迁入后,有78人(67.2%)认为周边社区的面貌比以前好了,超过半数的居民认为社区周围的绿化和卫生状况比以前好了,这说明了高校迁入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居住环境带来了正效应。
最后,高校迁入后,周边居民的休闲活动更丰富了,最主要的一个就是在附近散步和购物,由26.1%上升为58.19%,说明高校的迁入使得居民选择户外活动的余地大大增加,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
二、小结
本文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调查分析了青岛李沧区和崂山区五所高校迁入对周边居民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校迁入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给周边地区的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也适当吸纳了周边地区的闲散人员;高校迁入丰富了周边地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扩宽了他们的视野,增加了他们的获取信息的渠道;高校迁入方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增加了选择户外活动的余地,给他们的生活居住环境带来了正效应。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高校迁入郊区能够促进郊区的城市化进程,一定程度上缩小了郊区与城市的差距,是缩小城乡二元结构的一种有效手段。
(作者: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海洋社会学)
参考文献:
[1]陈越.吴志明.高校郊区化对郊区居住环境城市化的推动.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3).
[2]张权.李白茹.成都温江大学城对周边经济发展影响的调研分析.经济问题探索.008,(3).
[3]张艳.曾玲.孙静.浅析我国大学城的外部正效应.技术与市场.2007,(9).
[4]张俊浦.大学城建设对当地农村社会发展影响研究.www.tzdrc.gov.cn/otherInfo.asp?id=900. 2008-10-16.
[5]佚名. 大学城对周边文化的影响.images.blog.tom.com/file/5/3/3/f_91253_7189.200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