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月26日下午,窗外冬景萧瑟,新华社东配楼一间会议室却因一张张鲜活的影像而显得生机勃勃。房间中间的一张会议桌上,铺满了参评2012年度国际照片的作品。
新华社内部举办年度国际照片评选,这已经是第4个年头了。9位评委每人手持一个小纸袋,围着会议桌来回踱步,仔细审看每一幅参选作品,时而驻足凝视,时而翻看背后的说明,之后仿佛纹枰论道的弈者,将彩珠投在自己中意的作品上。经过3小时的评选,9位评委从候选的500余张入选照片中,评出重大和突发新闻类单幅、日常新闻类单幅、新闻人物类单幅、文化、环境和科技类新闻单幅以及年度专题组照的一、二、三等奖。这些被评选出来的照片是沉默无声的,却让人能够感受到其中真切的细节,深切的情感,以及历史中,那一刻的欢愉与悲伤。
只要片子好,其他都好说
“任何问题都好说,只要把好片子传回来就行。”这是新华社国际编辑室主任刘宇在评选前一直和摄影记者们讲的话。他认为年度国际照片的评选也不必设置过多规则,能够选出好照片就是正确的规则。在本届年度照片的评选过程中,为了能挑出好照片,评委们打破了常规,在年度照片评选至新闻人物类单幅环节时,担任评委的新华社摄影部副主任丁玫浏览了经过初选的照片后提议增加“复活”环节,将未进入最后评选范围的优秀照片再拿出来推荐参评,以防好照片遗憾落选。这一提议果然“拯救”了一幅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2012年10月18日在欧盟总部出席劳资政三方会议后记者招待会的照片,最终这匹“黑马”夺得了参评项目的一等奖。
在评选重大和突发新闻类单幅环节时,评委中的摄影部发稿中心主任郑卫对题为《法国总统权力交接》的照片端详良久,用双手比成剪裁尺的形状说:“这张照片经过剪裁,更能突出新老总统权力交接的情景。”最终发布的获奖照片也是剪裁后的版本。
深入新闻事件的内涵
都说吸引眼球的照片名噪一时,内涵丰富的照片流芳一世。一张好的新闻照片不在于拍摄技巧多么纯熟,不在于光影构图多么完美,而在于拍摄形式能否更好地反映新闻事件的内涵。这一点也是本届的年度照片评选的重要标准之一。
在获奖照片中可以看到:刘宇的《悼念阵亡者》通过“搭画框”的形式,透过“伊拉克”字样的反战标牌拍摄了美国洛杉矶圣塔莫尼卡海滩上的“西部阿灵顿公墓”,将美国士兵战死在伊拉克的新闻内涵表现得恰如其分;赵乙深的《莫尼列太后等候西哈努克的灵柩》令人动容:夕阳的一束柔光洒在莫尼列太后的面庞上,她侧倚着,十指相扣,表情安详肃穆,静静地等候西哈努克太皇的灵柩归来,又仿佛在追忆似水年华;在纳赛尔的《加沙难民儿童》中,巴勒斯坦难民儿童透过破布向外张望,一张布隔出来的似乎不是“内外”,而是两个存在天壤之别的“世界”;马宁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利用反光拍摄了默克尔开会讨论对希腊援助议案时发表讲话的画面,人物的右侧是反光形成的虚影,德国是欧盟体制内的轴心,经常主导欧盟政策的制定,其对希腊的态度可谓关键。这张照片恰恰通过虚实结合的人像暗示了此刻德国态度的扑朔迷离。本次评委、曾经有过4年德国驻外经历的摄影部国际室副主任吴晓凌对此也感叹,议会也去过许多次,自己却没能拍到这样一张构图巧妙的照片。
拍下至少能留十年的照片
时至今日,当我们回顾尤金·史密斯、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约瑟夫·寇德卡当年的作品时,仍然会被那些瞬间深深震撼,因为他们的照片摸到了时代的脉搏。
事件性的新闻是速朽的,时代感的照片是永恒的。新华社的驻外摄影师在参与年度国际照片评选的过程中,不仅收获了奖项,也收获了成长和眼界。更让人欣喜的是,新华社有过驻外经历的记者和海外签约摄影师已经在国内外的摄影大赛上崭露头角,开始在更大的平台上开疆拓土。
如何在全面提高日常稿件质量的同时,在驻在国留下任期内的时代切片,拍下十年留得住的照片,是值得每一名驻外摄影师深思的课题。美国摄影师杰里·尤尔斯曼(Jerry N. Uelsmann)说过:“相机是顺畅地邂逅那另一个现实的手段。”希望新华社的驻外摄影师能经常邂逅那另一个现实,用相机铭记历史,让自己的照片成为中国理解世界的另一个精彩维度。
《悼念阵亡者》,日常新闻类单幅一等奖。
这是透过“IRAQ”(伊拉克)字样的反战标牌拍摄的美国洛杉矶圣塔莫尼卡海滩上的“西部阿灵顿公墓”。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附近的阿灵顿国家公墓是埋葬美国阵亡将士的墓地,而在西部洛杉矶的圣塔莫尼卡海滩也有一块反战人士建立的临时士兵公墓,称为“西部阿灵顿公墓”。一些反战人士为了悼念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中丧生的美军士兵,每个星期天都会这一海滩树立起和截至那天美军阵亡数目相等的十字架。新华社记者 刘宇摄
点评:美军阵亡将士墓地,不论是在华盛顿的阿灵顿国家公墓,还是法国诺曼底海滩边,一片片洁白的十字架总能使人一下理解人类生命的可贵和战争的残酷。很多反战主题的摄影作品也都在此诞生,但若想使人过目不忘却还是需要下些功夫、有些功力。运用前景说起来并不是什么新鲜手法,但如何“恰到好处”确实需要斟酌与思考,这张照片也许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借鉴。
《加沙》,日常新闻类单幅二等奖。
2012年8月7日,在加沙城郊外一处贫民区,几名巴勒斯坦难民儿童在玩耍。 新华社发(纳赛尔摄)
《斋月》第一日,日常新闻类单幅三等奖。
2012年7月20日,在巴勒斯坦拉姆安拉附近,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士兵的监视下通过卡兰迪亚检查站,前往耶路撒冷的阿克萨清真寺朝拜。 新华社记者 陈序摄
《第84届奥斯卡各奖项揭晓》,文化、环境和科技类新闻单幅一等奖。
2012年2月26日,在美国洛杉矶好莱坞,因影片《铁娘子》获第84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梅丽尔·斯特里普和因影片《艺术家》获第84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的让·迪雅尔丹手捧“小金人”留影。新华社记者 杨磊摄 点评:画面元素充实,奥斯卡最佳男女主角获奖者,各自捧着小金人,作者拍下的瞬间动作充满了感情张力。
《彩装巡游》,文化、环境和科技类新闻单幅二等奖。
2012年5月19日,表演者身着奇异的服装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参加彩装游行。当天,布鲁塞尔举行两年一度的彩装游行,今年的主题为“无序”。来自不同社区或团体的人们组成表演方阵,穿行在布鲁塞尔市中心的街巷间,向人们展示多样的文化色彩。新华社记者 武巍摄
《仲夏夜空第二周末的表演》,文化、环境和科技类新闻单幅三等奖。
2012年8月31日,一位表演者在新加坡管理大学里参与新加坡国家文物局举办的“仲夏夜空”表演。当日,来自阿根廷的表演团Fuerzabruta呈献艺术表演Mylar。新华社发 (邓智炜摄)
《欧盟峰会将讨论经济增长与一体化方略》,新闻人物类单幅一等奖。
2012年10月18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出席劳资政三方会议后的记者招待会。新华社记者 武巍摄点评:巴罗佐的神情令人有一种过目难忘的感觉,印象深刻。
《比利时国庆阅兵上的淘气小王子》,新闻人物类单幅二等奖。
2012年7月21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比利时洛朗王子(国王阿尔贝二世的次子、右)和儿子尼古拉王子观看国庆阅兵式。新华社记者 武巍摄
《德国总理默克尔》,新闻人物类单幅二等奖。
2012年2月27日,在德国首都柏林的德国议会大厦,德国总理默克尔发表讲话。当日,德国联邦议会开会讨论对希腊的援助议案并进行投票。新华社记者 马宁摄
《菲律宾发生人质劫持事件》,重大和突发新闻类单幅一等奖。
2012年7月21日,在菲律宾大马尼拉地区奎松市,一名男子劫持人质,该男子的母亲在旁劝说。拉米尔·帕尔帕然用冰锥劫持了一名9岁男孩,当地警方派出谈判专家和该犯罪嫌疑人的母亲对其进行劝说,最终使其屈服并逮捕了他。新华社发(乌马利摄)
点评:作品表现的是母亲用十字架劝说自己劫持人质的儿子的关键一刻。担任评委的摄影部国际室主任刘宇对这张照片有如此点评:“雨果说过:‘在伊甸园与地狱之间,有着世界,在开始与结终之间,有着生命,在超人与最卑劣的人之间,有着凡人。’或许这位母亲觉得神的感召要大过亲情的力量,仿佛‘驱魔人’一般手举十字架劝说儿子。她既是在挽救无辜的男童,也是试图在拯救自己儿子的灵魂。在卑劣的人面前,她从凡人变成了超人。从照片中我们无法了解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但作者抓住的这样一个令人揪心的瞬间,让我们感受到了照片的力量。”
《对峙》,重大和突发新闻类单幅三等奖。
2012年8月25日,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抗议者在躲避警察的水枪。 新华社发(豪尔赫·比列加斯摄)
《莫言领取诺贝尔奖》之一,年度专题组照二等奖。
2012年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的2012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上,中国作家莫言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领取诺贝尔文学奖。 新华社记者 武巍摄
《开罗再次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选登),年度专题组照一等奖。
2012年2月3日开罗再次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2月3日,在埃及开罗解放广场附近的穆罕默德·马哈茂德街,示威者运送一名伤员。开罗当日再次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聚集在市中心内政部大楼和周边的示威者与安全部队发生冲突。埃及2日晚发生示威冲突至今已造成4人死亡、1482人受伤。新华社记者李木子摄
点评:穆巴拉克的黯然离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但动荡并没有平息。自从伊拉克记者用自己的两只鞋子砸向美国总统布什后,抗议者们掀起了一股扔鞋狂潮,各界知名人士纷纷中鞋。对于阿拉伯人来说,把鞋扔向对方是一种极其强烈的侮辱。这张照片并没有交待更多的环境,如果记者选取的拍摄对象仅仅是某人手举一只鞋,或者会让人费解,但是当一副标志性的墨镜“戴”在鞋上,还是给我们透露出抗议者影射的对象和隐含的象征意义。”
《印尼传统捕鲸村渐无鲸可捕》(选登),年度专题组照三等奖。
在印度尼西亚东努萨登加拉省兰巴塔岛上的拉玛莱拉村,人们至今仍沿用传统方式捕鲸,被称为“地球上最后的传统捕鲸者”。由于拉玛莱拉人捕鲸是为了生存而不是赢利,因此不受国际捕鲸委员会的数量及其他规定的限制。但是现在,他们能猎取到的鲸却越来越少。为了满足村庄对食物的需要,猎人们只能把标枪更多地对准海豚和鲨鱼。 新华社记者 姜帆摄
新华社内部举办年度国际照片评选,这已经是第4个年头了。9位评委每人手持一个小纸袋,围着会议桌来回踱步,仔细审看每一幅参选作品,时而驻足凝视,时而翻看背后的说明,之后仿佛纹枰论道的弈者,将彩珠投在自己中意的作品上。经过3小时的评选,9位评委从候选的500余张入选照片中,评出重大和突发新闻类单幅、日常新闻类单幅、新闻人物类单幅、文化、环境和科技类新闻单幅以及年度专题组照的一、二、三等奖。这些被评选出来的照片是沉默无声的,却让人能够感受到其中真切的细节,深切的情感,以及历史中,那一刻的欢愉与悲伤。
只要片子好,其他都好说
“任何问题都好说,只要把好片子传回来就行。”这是新华社国际编辑室主任刘宇在评选前一直和摄影记者们讲的话。他认为年度国际照片的评选也不必设置过多规则,能够选出好照片就是正确的规则。在本届年度照片的评选过程中,为了能挑出好照片,评委们打破了常规,在年度照片评选至新闻人物类单幅环节时,担任评委的新华社摄影部副主任丁玫浏览了经过初选的照片后提议增加“复活”环节,将未进入最后评选范围的优秀照片再拿出来推荐参评,以防好照片遗憾落选。这一提议果然“拯救”了一幅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2012年10月18日在欧盟总部出席劳资政三方会议后记者招待会的照片,最终这匹“黑马”夺得了参评项目的一等奖。
在评选重大和突发新闻类单幅环节时,评委中的摄影部发稿中心主任郑卫对题为《法国总统权力交接》的照片端详良久,用双手比成剪裁尺的形状说:“这张照片经过剪裁,更能突出新老总统权力交接的情景。”最终发布的获奖照片也是剪裁后的版本。
深入新闻事件的内涵
都说吸引眼球的照片名噪一时,内涵丰富的照片流芳一世。一张好的新闻照片不在于拍摄技巧多么纯熟,不在于光影构图多么完美,而在于拍摄形式能否更好地反映新闻事件的内涵。这一点也是本届的年度照片评选的重要标准之一。
在获奖照片中可以看到:刘宇的《悼念阵亡者》通过“搭画框”的形式,透过“伊拉克”字样的反战标牌拍摄了美国洛杉矶圣塔莫尼卡海滩上的“西部阿灵顿公墓”,将美国士兵战死在伊拉克的新闻内涵表现得恰如其分;赵乙深的《莫尼列太后等候西哈努克的灵柩》令人动容:夕阳的一束柔光洒在莫尼列太后的面庞上,她侧倚着,十指相扣,表情安详肃穆,静静地等候西哈努克太皇的灵柩归来,又仿佛在追忆似水年华;在纳赛尔的《加沙难民儿童》中,巴勒斯坦难民儿童透过破布向外张望,一张布隔出来的似乎不是“内外”,而是两个存在天壤之别的“世界”;马宁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利用反光拍摄了默克尔开会讨论对希腊援助议案时发表讲话的画面,人物的右侧是反光形成的虚影,德国是欧盟体制内的轴心,经常主导欧盟政策的制定,其对希腊的态度可谓关键。这张照片恰恰通过虚实结合的人像暗示了此刻德国态度的扑朔迷离。本次评委、曾经有过4年德国驻外经历的摄影部国际室副主任吴晓凌对此也感叹,议会也去过许多次,自己却没能拍到这样一张构图巧妙的照片。
拍下至少能留十年的照片
时至今日,当我们回顾尤金·史密斯、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约瑟夫·寇德卡当年的作品时,仍然会被那些瞬间深深震撼,因为他们的照片摸到了时代的脉搏。
事件性的新闻是速朽的,时代感的照片是永恒的。新华社的驻外摄影师在参与年度国际照片评选的过程中,不仅收获了奖项,也收获了成长和眼界。更让人欣喜的是,新华社有过驻外经历的记者和海外签约摄影师已经在国内外的摄影大赛上崭露头角,开始在更大的平台上开疆拓土。
如何在全面提高日常稿件质量的同时,在驻在国留下任期内的时代切片,拍下十年留得住的照片,是值得每一名驻外摄影师深思的课题。美国摄影师杰里·尤尔斯曼(Jerry N. Uelsmann)说过:“相机是顺畅地邂逅那另一个现实的手段。”希望新华社的驻外摄影师能经常邂逅那另一个现实,用相机铭记历史,让自己的照片成为中国理解世界的另一个精彩维度。
《悼念阵亡者》,日常新闻类单幅一等奖。
这是透过“IRAQ”(伊拉克)字样的反战标牌拍摄的美国洛杉矶圣塔莫尼卡海滩上的“西部阿灵顿公墓”。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附近的阿灵顿国家公墓是埋葬美国阵亡将士的墓地,而在西部洛杉矶的圣塔莫尼卡海滩也有一块反战人士建立的临时士兵公墓,称为“西部阿灵顿公墓”。一些反战人士为了悼念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中丧生的美军士兵,每个星期天都会这一海滩树立起和截至那天美军阵亡数目相等的十字架。新华社记者 刘宇摄
点评:美军阵亡将士墓地,不论是在华盛顿的阿灵顿国家公墓,还是法国诺曼底海滩边,一片片洁白的十字架总能使人一下理解人类生命的可贵和战争的残酷。很多反战主题的摄影作品也都在此诞生,但若想使人过目不忘却还是需要下些功夫、有些功力。运用前景说起来并不是什么新鲜手法,但如何“恰到好处”确实需要斟酌与思考,这张照片也许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借鉴。
《加沙》,日常新闻类单幅二等奖。
2012年8月7日,在加沙城郊外一处贫民区,几名巴勒斯坦难民儿童在玩耍。 新华社发(纳赛尔摄)
《斋月》第一日,日常新闻类单幅三等奖。
2012年7月20日,在巴勒斯坦拉姆安拉附近,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士兵的监视下通过卡兰迪亚检查站,前往耶路撒冷的阿克萨清真寺朝拜。 新华社记者 陈序摄
《第84届奥斯卡各奖项揭晓》,文化、环境和科技类新闻单幅一等奖。
2012年2月26日,在美国洛杉矶好莱坞,因影片《铁娘子》获第84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梅丽尔·斯特里普和因影片《艺术家》获第84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的让·迪雅尔丹手捧“小金人”留影。新华社记者 杨磊摄 点评:画面元素充实,奥斯卡最佳男女主角获奖者,各自捧着小金人,作者拍下的瞬间动作充满了感情张力。
《彩装巡游》,文化、环境和科技类新闻单幅二等奖。
2012年5月19日,表演者身着奇异的服装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参加彩装游行。当天,布鲁塞尔举行两年一度的彩装游行,今年的主题为“无序”。来自不同社区或团体的人们组成表演方阵,穿行在布鲁塞尔市中心的街巷间,向人们展示多样的文化色彩。新华社记者 武巍摄
《仲夏夜空第二周末的表演》,文化、环境和科技类新闻单幅三等奖。
2012年8月31日,一位表演者在新加坡管理大学里参与新加坡国家文物局举办的“仲夏夜空”表演。当日,来自阿根廷的表演团Fuerzabruta呈献艺术表演Mylar。新华社发 (邓智炜摄)
《欧盟峰会将讨论经济增长与一体化方略》,新闻人物类单幅一等奖。
2012年10月18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出席劳资政三方会议后的记者招待会。新华社记者 武巍摄点评:巴罗佐的神情令人有一种过目难忘的感觉,印象深刻。
《比利时国庆阅兵上的淘气小王子》,新闻人物类单幅二等奖。
2012年7月21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比利时洛朗王子(国王阿尔贝二世的次子、右)和儿子尼古拉王子观看国庆阅兵式。新华社记者 武巍摄
《德国总理默克尔》,新闻人物类单幅二等奖。
2012年2月27日,在德国首都柏林的德国议会大厦,德国总理默克尔发表讲话。当日,德国联邦议会开会讨论对希腊的援助议案并进行投票。新华社记者 马宁摄
《菲律宾发生人质劫持事件》,重大和突发新闻类单幅一等奖。
2012年7月21日,在菲律宾大马尼拉地区奎松市,一名男子劫持人质,该男子的母亲在旁劝说。拉米尔·帕尔帕然用冰锥劫持了一名9岁男孩,当地警方派出谈判专家和该犯罪嫌疑人的母亲对其进行劝说,最终使其屈服并逮捕了他。新华社发(乌马利摄)
点评:作品表现的是母亲用十字架劝说自己劫持人质的儿子的关键一刻。担任评委的摄影部国际室主任刘宇对这张照片有如此点评:“雨果说过:‘在伊甸园与地狱之间,有着世界,在开始与结终之间,有着生命,在超人与最卑劣的人之间,有着凡人。’或许这位母亲觉得神的感召要大过亲情的力量,仿佛‘驱魔人’一般手举十字架劝说儿子。她既是在挽救无辜的男童,也是试图在拯救自己儿子的灵魂。在卑劣的人面前,她从凡人变成了超人。从照片中我们无法了解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但作者抓住的这样一个令人揪心的瞬间,让我们感受到了照片的力量。”
《对峙》,重大和突发新闻类单幅三等奖。
2012年8月25日,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抗议者在躲避警察的水枪。 新华社发(豪尔赫·比列加斯摄)
《莫言领取诺贝尔奖》之一,年度专题组照二等奖。
2012年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的2012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上,中国作家莫言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领取诺贝尔文学奖。 新华社记者 武巍摄
《开罗再次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选登),年度专题组照一等奖。
2012年2月3日开罗再次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2月3日,在埃及开罗解放广场附近的穆罕默德·马哈茂德街,示威者运送一名伤员。开罗当日再次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聚集在市中心内政部大楼和周边的示威者与安全部队发生冲突。埃及2日晚发生示威冲突至今已造成4人死亡、1482人受伤。新华社记者李木子摄
点评:穆巴拉克的黯然离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但动荡并没有平息。自从伊拉克记者用自己的两只鞋子砸向美国总统布什后,抗议者们掀起了一股扔鞋狂潮,各界知名人士纷纷中鞋。对于阿拉伯人来说,把鞋扔向对方是一种极其强烈的侮辱。这张照片并没有交待更多的环境,如果记者选取的拍摄对象仅仅是某人手举一只鞋,或者会让人费解,但是当一副标志性的墨镜“戴”在鞋上,还是给我们透露出抗议者影射的对象和隐含的象征意义。”
《印尼传统捕鲸村渐无鲸可捕》(选登),年度专题组照三等奖。
在印度尼西亚东努萨登加拉省兰巴塔岛上的拉玛莱拉村,人们至今仍沿用传统方式捕鲸,被称为“地球上最后的传统捕鲸者”。由于拉玛莱拉人捕鲸是为了生存而不是赢利,因此不受国际捕鲸委员会的数量及其他规定的限制。但是现在,他们能猎取到的鲸却越来越少。为了满足村庄对食物的需要,猎人们只能把标枪更多地对准海豚和鲨鱼。 新华社记者 姜帆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