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政策的调整对辽宁省“一孩”育龄妇女再生育意愿的影响

来源 :报刊荟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gaalove43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生育政策调整为研究背景,通过生育政策的两次调整对辽宁省“一孩”育龄妇女再生育意愿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并为进一步推进“全面两孩”政策实施提出建议,以促进辽宁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生育政策调整;“一孩”育龄妇女;再生育意愿
  一、研究背景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经历了四十年的时光,育龄妇女的生育水平己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育龄妇女生育水平持续下降,人口出生率已经实现了从高到低的转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情的变化,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新生儿的出生率降低,国家在2014年和2016年分别相继出台“单独两孩”和“全面两孩”生育政策,这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重大战略调整,新生育政策的出台势必会对人们的生育意愿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了解新生育政策下辽宁省育龄妇女生育意愿的变化,尤其是了解已生育一个孩子的育龄妇女的再生育意愿有一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特别是生育政策调整后对“一孩”育龄妇女的再生育意愿的影响究竟如何更值得关注,这不仅能够合理调整辽宁省的人口结构,还能为生育政策的推进和调整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为统筹辽宁省未来人口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二、生育政策与生育意愿的关系
  生育意愿是人们生育观念的直接体现,包括生育目的、性别偏好、理想子女数、理想生育年龄和生育间隔等多个维度,它是会受到个体经济条件、时间精力、生育年龄、家庭和事业发展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变化的。而国家制定的计划生育政策,是调控国家人口最直接的手段,是影响生育意愿转变为生育行为最主要的因素,对生育意愿有一定的制约和导向作用,它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社会整体的生育水平,进而影响人口的整体发展趋势及人口结构。反之,生育意愿最为直接的表现方式即为生育行为,生育行为的量化表现也正是衡量生育政策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在不同的人口政策下,人们的生育意愿是不同的,“全面两孩”政策推行后给符合条件又想要生育二孩的人们予希望,这也注定会对未来辽宁省人口的发展趋势及人口结构产生重大影响。
  三、“单独两孩”政策对辽宁省“一孩”育龄妇女再生育意愿的影响
  2014年“单独两孩”政策实施后,相关部门对辽宁省已生育一孩的育龄妇女再生育意愿情况进行了调查。据调查结果可知,已生育一孩的育龄妇女中,有18.38%打算再要孩子,69.57%不打算再要孩子,12.05%还没想好。在有二孩生育意愿的妇女中,有10.79%的现孕,有39.10%的顺其自然,有18.43%的打算明年生下二孩,有6.52%的打算后年生下二孩,有10.11%的打算三年以后生下二孩,还有15.05%的没想好。有二孩生育意愿的妇女再生育孩子最主要的原因是,担心一个孩子太孤单,再生育一个孩子,便于以后两个人相互照应,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通过调查还表明,目前大多数家庭认为生育两个孩子最为理想,随着传统生育观向现代生育观的变迁,大部分人已摒弃了重男轻女的封建性别歧视,在认同男女平等的同时,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镇,绝大多数想生育“二孩”的家庭对“二孩”的性别不强求,更偏好“二孩”的性别与“一孩”不同,“儿女双全、一儿一女”的思想成为主流。
  四、“全面两孩”政策放开后对辽宁省二孩率的影响
  2014年3月28日,辽宁省启动实施“单独两孩”生育政策, 2016年1月1日起实施“全面两孩”生育政策。两次生育政策调整后对辽宁省出生人口数量的影响,特别是对二孩出生人口数量的影响非常显著,二孩的比例有明显的提高,人口政策对辽宁省“一孩”育龄妇女再生育意愿变化的影响很大。由此看来,从“单独两孩”到“全面两孩”政策,辽宁省“两孩”政策效应较为明显。
  五、推进“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促进辽宁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
  虽然辽宁省“两孩”政策效应已经显现,但要继续推进“全面两孩”政策的有效实施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加强宣传引导力度。一方面,政府应大力宣传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巨大成就和新形势下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重大意义,并做好相应政策调整的解读工作,为顺利实施“全面两孩”生育政策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降低辽宁省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风险;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也应针对有二孩生育意愿的育龄妇女适时做好早生、优生优育的宣传引导工作,进而从源头上提高二孩的生育质量。
  第二,增加卫计资源公共服务供给。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和完善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建设,合理调配服务资源。做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孕产期保健、助产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加强高龄育龄妇女再生育咨询、指导和服务;加大医疗机构产科床位供给,增加产前检测、孕产期保健等医疗设备配备量,适当增加医护人员数量,以满足人们需求;高等院所要强化医护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从源头上解决辽宁省儿科医生紧缺的问题。
  第三,制订出台各种鼓励性配套政策。加大对生育二孩妇女的政策优惠力度,不断完善教育、产假、住房、社会保障等配套政策,并制定一系列的相应贴合实际情况的政策保障,对生育二孩采取支持举措。如果政府对生育二孩的妇女给予的相关优惠政策,能够使她们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生育成本,减轻经济负担,就会有更多的家庭愿意生育二孩。
  第四,强化政策间统筹协调。人口政策与其他政策的相互配合应成为未来调整的主要方向,积极发挥人口计划的调控作用,加强计生与卫生、教育等相关部门的政策协作,形成计划生育政策与其他政策相互配套的格局,同时,要合理引导家庭内在的生育意愿,鼓勵有计划地安排生育。
  参考文献:
  [1]潘新新,赫林,汪斌.全面二孩政策下“80后”青年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SX市的实证调查[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6(2).
  [2]陈丹黎,郭龙建,张文蕾,杨姝,唐杭嘉.江苏省职业女性生育二孩意愿调查分析[J].產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
  作者简介:
  谷珊珊(1989—),女,本科学历,辽宁省卫生与人口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方向:人口研究,人口统计。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我国大专院校的日语教学存在教学方案與实践应用相脱离的现象,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次问题的根源,并且针对其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通过实用型日语教学方案的规划,以及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完善教学内容偏离实践应用的问题。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构建多元化教学环境,旨在提高我国大专院校在日语教学方向上的不断优化。  关键词:大专院校;日语教学;改进策略  一、我国大专院校日语教学普遍存在
期刊
摘 要: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一方面是教学大纲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任务,是促进学生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发展的关键所在。所以,小学教师有必要完善教学手段,全面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希望此次研究,能为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小学数学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而其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数学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抽象性,
期刊
摘 要:国家的发展与建设离不开优秀的专业人才,而所有高素养、综合能力强的全面发展型人才都要归功于教师悉心的栽培与教育,他们是我国教育界的伟大功臣,他们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自己的事业,兢兢业业、辛勤付出、不求回报。但与此同时,也有许多教师进入了所谓的职业倦怠期,感受不到职业的幸福所在,面对这种不良现象,相关学校以及教师自身都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重拾职业信念及价值,寻回失去的幸福感,从而使教师为自己的职业
期刊
摘 要:高校的整体异地搬迁对于学生群体的稳定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对于学生的管理也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校园整体搬迁前后如何对影响学生群体稳定的因素进行研判和分析,对顺利完成校园整体搬迁,维护校园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稳定;因素  华北理工大学整体搬迁曹妃甸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在整个搬迁过程中如何维护学生群体的稳定,使同学们顺利完成搬迁并尽快熟悉和适应新校区的生活,不仅决定着校园整体搬
期刊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这是进行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和目标,也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时代要求。为适应高校改革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必须要重视针对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是高校“立德树人”任务目标实现的基础和重点。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带着
期刊
摘 要:AutoCAD是一款应用广泛的设计软件,主要用于精确的绘制施工图,在建筑、园林、机械等行业被广泛使用,本文以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AutoCAD》课程教学为例,探讨《AutoCAD》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措施,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AutoCAD;课程;教学  高职院校园林专业在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上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培养学生
期刊
摘 要:新形势下,对提升辅导员队伍建设水平重要性的认识需要高校相关部门不断深化,提高对辅导员之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性以及必要性的认识,真正发挥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突出作用。  关键词:辅导员;队伍;建设  一、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  高校只有树立对辅导员工作重要性的深刻认识,真正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管理。在具体工作中,无论选录配备,还是教
期刊
中医学指的“心”不仅仅是有输送血液功能的心脏(“心主血脉”),还包括了思维、意志、智慧等功能(“心主神明”),而且认为“心藏神”,可以主宰五脏六腑,是一身之“大主”。《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因此,任何时候、以任何方式养生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博克的话语修辞理论为指导,通过分析翻译交际中行为主体将何种关系比以及怎样的因果关系前景化和如何使用修辞话语达到同一的方式,试图解读新媒体语境下的修辞动机并探究译语文本的修辞取效,依此来分析翻译中各交际主体间的人际关系状况。  关键词:英语语境;翻译关系;建构探析  一、翻译是原语和目的语之间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  语言交际的两个主要目的:一是传递信息或施事,即传递特定的涉事信息或以言施
期刊
摘 要:一位初一女生自军训后,自觉毫无原因地感到害怕学校,逃避上学,甚至提到相关的字眼也会产生逃离感。后来发展至遇见同学和班主任也觉得恐惧,无法继续上学,休学半年。母亲于是带她前来心理门诊寻求帮助。经过对来访者背景数据的收集分析后,咨询师决定主要采用系统脱敏以及结合减压放松训练进行干预。经过数次咨询,来访者能够开始去补习学校上课,后来与原初中协调后,转校,但仍对新学校有恐惧感,未能順利开始学校生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