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创伤骨科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本文采用常规加早期心理学干预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同时观察早期心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焦虑程度的影响。结果:干预后研究组中无焦虑、轻度焦虑、重度焦虑患者的例数与本组干预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对照组中无焦虑、重度焦虑患者的例数与本纽干预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中轻度焦虑、重度焦虑患者的例数与干预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心理干预不但可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焦虑状态,还可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早期;心理干预;骨科;焦虑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B 文献编号:1671-4954(2010)08-549-02
我院于2008年9月~2009年9月采用常规加早期心理学干预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同时观察早期心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焦虑程度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8年9月~2009年9月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创伤骨科后焦虑患者74例,其中男男45例,女29例;年龄25~71岁,平均年龄(47.8±12.6)岁;其中手挤压伤伴指骨或掌骨骨折7例,尺桡骨骨折23例,肱骨骨折17例,锁骨骨折21例,胫腓骨骨折6例。
1.2方法
按照贯序法将74例创伤骨科后焦虑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骨折类型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入选的所有患者均采用急诊行清创、骨折内固定术或加石膏外固定。两组基础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相同,研究组增加早期心理干预,早期干预内容包括:①分散或转移患者注意力法。可用视觉分散法、听力分散法和触觉分散法,告诉患者可根据自己的性格和以往经历选择适合个人的行为方式来减轻疼痛的反应。②幽默法。幽默发出10min的笑能使忠者在几小时内不再受疼痛困扰,有意与患者讲笑话,或让患者看幽默杂志、或看电视相声、或吹肥皂泡等,使患者疼痛缓解。③放松法。慢节律呼吸足松弛训练中的一种方法,对减轻焦虑,帮助控制术后疼痛具有良好的效果。

1.3评估指标
在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Zung氏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量患者焦虑程度。焦虑程度判断标准:标准分29分以下一无焦虑,30~39分-轻度焦虑,40~49分-中度焦虑,50以上-重度焦虑。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表1可知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焦虑状况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中无焦虑、轻度焦虑、重度焦虑患者的例数与本组干预前比较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中无焦虑、重度焦虑患者的例数与本组干预前比较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中轻度焦虑、重度焦虑患者的例数与干预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焦虑是由紧张、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情绪反应,也是创伤、手术患者临床最常见的一种情绪状态,这种情绪是影响治疗和康复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常规加早期心理学干预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同时观察早期心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焦虑程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干预后研究组中无焦虑、轻度焦虑、重度焦虑患者的例数与本组干预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对照组中无焦虑、重度焦虑患者的例数与本组干预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中轻度焦虑、重度焦虑患者的例数与干预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这表明早期心理干预不但可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焦虑状态,还可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早期;心理干预;骨科;焦虑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B 文献编号:1671-4954(2010)08-549-02
我院于2008年9月~2009年9月采用常规加早期心理学干预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同时观察早期心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焦虑程度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8年9月~2009年9月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创伤骨科后焦虑患者74例,其中男男45例,女29例;年龄25~71岁,平均年龄(47.8±12.6)岁;其中手挤压伤伴指骨或掌骨骨折7例,尺桡骨骨折23例,肱骨骨折17例,锁骨骨折21例,胫腓骨骨折6例。
1.2方法
按照贯序法将74例创伤骨科后焦虑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骨折类型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入选的所有患者均采用急诊行清创、骨折内固定术或加石膏外固定。两组基础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相同,研究组增加早期心理干预,早期干预内容包括:①分散或转移患者注意力法。可用视觉分散法、听力分散法和触觉分散法,告诉患者可根据自己的性格和以往经历选择适合个人的行为方式来减轻疼痛的反应。②幽默法。幽默发出10min的笑能使忠者在几小时内不再受疼痛困扰,有意与患者讲笑话,或让患者看幽默杂志、或看电视相声、或吹肥皂泡等,使患者疼痛缓解。③放松法。慢节律呼吸足松弛训练中的一种方法,对减轻焦虑,帮助控制术后疼痛具有良好的效果。

1.3评估指标
在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Zung氏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量患者焦虑程度。焦虑程度判断标准:标准分29分以下一无焦虑,30~39分-轻度焦虑,40~49分-中度焦虑,50以上-重度焦虑。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表1可知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焦虑状况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中无焦虑、轻度焦虑、重度焦虑患者的例数与本组干预前比较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中无焦虑、重度焦虑患者的例数与本组干预前比较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中轻度焦虑、重度焦虑患者的例数与干预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焦虑是由紧张、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情绪反应,也是创伤、手术患者临床最常见的一种情绪状态,这种情绪是影响治疗和康复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常规加早期心理学干预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同时观察早期心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焦虑程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干预后研究组中无焦虑、轻度焦虑、重度焦虑患者的例数与本组干预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对照组中无焦虑、重度焦虑患者的例数与本组干预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中轻度焦虑、重度焦虑患者的例数与干预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这表明早期心理干预不但可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焦虑状态,还可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