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儿们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sou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婆婆老家的天井里栽了棵樱桃树,有人胳膊粗了,年年看到花开得是满树,也结了不少小樱桃,可快熟的时候,回家看看,一个樱桃也没有,地下也没有落果,很是奇怪,有时还以为,老家平时没人住,是不是村里的调皮孩子摘了去?今年回去才偶尔发现,在密密的叶隙里有一两个半拉樱桃,有鸟啄的痕迹,有可能这樱桃让鸟儿吃了。去我父母家,他们住一楼,在楼前种了一棵桑椹树,结的桑椹多的摘不过来,绿的红的紫的,桑椹果把个不粗的枝子压得几乎倒地。今年刚刚摘了一两次,父亲说,桑椹没了,全让鸟儿给吃了,三两天,就让它们吃得干干净净。难道鸟儿喜欢吃树上结的果子?知道了这些事,也没往心里去。
  前些日子,去大姐家,看到她家的院子里用大盆小盆盛着好多水,他们说除了自己洗涮用,多是准备给鸟儿喝的。大姐夫说,鸟儿们太可怜,没有地方做窝,没有地方孵小鸟。这几年咱们这块人越来越多,能耕能种的地越来越少,你们也看到了,工厂都建到家门口了。奇怪的是这些年下雨很少,越来越少,旱得不行,今年更是比往年还旱,河里沟里湾里没有丁点水,当然,河也不是以前的河,沟也不是以前的沟,湾里没有水,积存的全是垃圾。像燕子,喝水都喝不上,更别说衔泥筑巢了,可怜见,燕子找口筑巢的泥巴都找不到,你们发现没?村里现在很少看到燕子了。再说家雀,以前盖屋,谁家屋山墙上也有个雀眼儿,家雀住在里面,冬天冻不着,夏天热不着,现在可好,盖得屋都是水泥砖瓦的,连个缝都没有。只好找片瓦缝钻进去,人在屋里,有风扇有空调,家雀在瓦底下热得受不了,夏天热的时候,我就常常看到那没毛的小家雀从屋顶上的瓦底下滚出来,摔在地下,它们热不死也摔死了。还有饥饿,我们这儿几乎家家户户种蔬菜,蔬菜还被塑料薄膜罩起来,很少种粮食,鸟儿吃什么?吃蚂蚱?吃草种子?这是以前,如今,有点长草的地方,也打上除草剂,省了拔草的劳累,还不影响作物长,蚂蚱却很少了。公园里倒是有很多草,那是草皮,不生蚂蚱。別说刚出生的小家雀,张着鹅黄口,饿得叽叽叫,就是大家雀也找不到吃的,常常在地里拾到死家雀,拿在手里像拿着根羽毛。
  大姐夫说,不是不打鸟儿就是保护鸟儿,不是这么简单,得有吃有喝还有住的地方,才是保护。以后立个法,甭管盖屋,还是建楼,要给鸟儿专门建上块地方,再专门建些池子放上水,给鸟儿喝。不知你们发现没,盐变蝠(蝙蝠的俗称)也几乎不见了,大雁也几乎不见排着人字行从我们头上飞了。还真的是这样,有多长时间不见蝙蝠了。以前,在夏天,天刚刚发暗的时候,在天井里或场院里,我们常能看到在空中飞来飞去的蝙蝠,一边飞,一边发出吱吱的叫声。听老人们说,蝙蝠是老鼠偷盐吃变来的。小孩子们常常脱下自己的鞋子向天空扔去,蝙蝠就会跟着鞋子飞,眼看着鞋子落了地,那蝙蝠好似也跟着落下来,孩子们追着捉,明知道捉不住,仍然不停地扔鞋子追蝙蝠,傻乐着。也许用不了多久,人们知道个蝙蝠侠却不知道个蝙蝠。
  比起农村的鸟儿们现在城里的鸟儿们日子还好过点,垃圾箱里总能寻到些吃的东西。公园里有很多结小果子的树,有人说,那是专门给鸟儿吃的,兴亏,园林的工作人员还知道这些。远远地看见穿绿衣服的园林工人,举着长长的杆子,走近了才看清是用高压喷雾器在洒农药,我们只好绕路过去。用不了多长时间,树上的害虫,这些益虫的粮食,就会纷纷落到地上,成了有毒食品。
  我曾见过在北大洼有个企业老板,就在院子里建了三立方米的池子,放上自来水,池子边上还建了小台阶,说是给鸟儿落脚的地方,方便它们喝水。
  我也曾见过一张很大的网张在好几棵树之间,等待着鸟儿们落网,成为饭桌上的佳肴。
  我也曾亲手从网上救过一只小鸟,却没有成功。
  那一次,一家人去走亲戚,走进路边葡萄园想买些葡萄捎带着,“妈,快来,快来。”听到儿子在葡萄园深处着急的呼唤,我侧着身子躲避着串串玛瑙般的葡萄,快步向儿子走去,原来是一只被网捕捉到的小鸟,见有人走近,正扑棱着翅膀挣扎,一时羽毛乱飞,网上面还有几只已经死亡的小鸟。园主也闻声赶过来帮着解救这只不知名的小鸟,儿子曾试图帮助它,引得小鸟更加扑打着双翅拼命挣扎,儿子不得不暂时住手,以便让它平静下来。园主熟练地一手按住小鸟,一手解着缠住小鸟的细线,那网线的颜色几乎是透明的,又细又韧,需瞪大双眼才能看清。园主终于摘下被线缠住的小鸟,“好了,给你吧!”儿子小心的把鸟捧握在手里,说:“谢谢!”。
  小鸟在儿子的手里露出一个小脑袋,圆溜溜的小眼一开一合,奄奄一息,用手摸摸,小鸟几乎皮包骨头了,看样子它饿的时间太长了,不会活太久的。儿子说赶紧找东西喂喂它吧,我也很想帮助这只可怜的小鸟。成年的鸟一般不吃人给它的东西,怎么会这样呢,它的家人肯定在等着它回去。坐在车里,一路上儿子都在唠叨着这只小鸟和它不幸的遭遇,还计划着回来的路上在原地方放了它,又说不行,在原来的地方放它,不会不小心又缠在捕鸟网上怎么办,那就离远些再放它,离很远了,它会找不到家的。人真坏,干嘛捕鸟呢,告他们去,正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儿子,义愤填膺。
  怎么能帮这只可怜的小鸟呢?到亲戚家后,拿出小米和水放在地上喂它,它已经站不起来了,张着嘴歪着身子费力的喘着。我拿了几粒米,放在嘴里,像小时候喂小鸟那样,口对口地喂着它,然而,不一会儿的工夫,小鸟闭上眼,没了呼吸,再也飞不起来了。儿子把小鸟埋在楼下的小花园里,他的脸在夕阳下显得忧伤而无奈。那一刻,我感到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很多年前,鲁迅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现在,我们是不是发出一声救救鸟儿们的喊声。
  救鸟儿也是救我们自己。
  ——选自《山东国土资源》第8期
其他文献
每到冬来,呼呼的西北风刮起,椭圆形的小槐树叶就会像雪花般飞舞着随风刮落。  我办公楼的前面有一栋年代不算短了的仓房,仓房的后面有一溜被厂院墙隔开的空地,就在这片空地上,被当年建这个厂址的人种了一溜槐树,到现在有三十多年了,这些槐树的高度都超过了仓房,坐在办公桌前抬眼看到的就是这一溜仓房顶上的槐树。  自打调到这个工作岗位,就和这一溜的老槐树结下了缘分。起初,内心异常地憎恨这些槐树,因为每天早晨到岗
期刊
我生不如死。我的痛苦难以言状。几十年来他们一直在一点点地剥我的皮,抽我的筋,敲我的骨,放我的血。现在我只剩下伸向空中不屈的头颅和残缺不全的躯体。虽然还有跳动的心脏和思维的大脑,可我确乎是一具僵尸,甚至连僵尸也不如。僵尸还有四肢和皮肤,可我呢?举一个例子你们就能明白我当时的感受,为了那些为悦己者容的女士们穿上漂亮、鲜活的貂皮大衣,在貂还活着的时候就从它的尾巴和后肢开始活活地把它的皮整个剥下来,剥下来
期刊
乍暖还寒,我们迎来阳光明媚,春意盎然,万紫千红的春天。放眼望去,叠叠山峦,峰谷起伏;清波绿水之间,枯花草、柳树条又将抽芽拔丝;山涧田野,南回凌燕,布谷鸟,雀子鸽于自然相融、如诗如画,一抹新绿,一点鸟语,一片花香,动静有色,色中有声,声香味无不在郁郁葱葱中清馨爽朗。  春回大地,溢满神州,大江南北、欣欣向荣。宋代王安石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已把我们在万物轮回中,悄然带入一个既有展望,
期刊
“我以我血荐轩辕”是鲁迅先生一生不变的追求。  我们怀着敬慕之心,步入庭院深深的文化殿堂,瞻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先生的故居,感受他的大家风范、智慧、独特的生命历程与愈战愈勇的斗争精神……  鲁迅先生在北京期间的最后一处住宅,在西城区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21号,是他在1924年春自己设计改造,建成的一座带有“老虎尾巴”和后院的独具特色的小四合院。1926年他去南方以后,曾几次回家探望母亲,也
期刊
好山,好水,好美丽  “好山,好水,好无聊。”  去台东前,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  车行海滨公路,山水从两侧悄然包抄,紧紧环抱着我。望不到头的公路被巍巍的中央山脉和蔚蓝太平洋夹在中间,葱翠树林山坡上流淌,流经稀疏的村落又在我身后汇入万顷碧波。晴空明朗,温润阳光绽放在树丛和屋舍,白浪拍岸的涛声尖上也亮晶晶一片。  确是好山,确是好水,台东的山水,天造地设,聚拢在公路两旁。  好山好水,很清净,也很安
期刊
在一个萧瑟的冬日,一位老者走得有些隆重。这种隆重是民间版的。他的头衔也是自封的,“宇宙总主席”,这样的称谓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我想他一定是怀揣着某一个梦想,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只好以别样的方式去实现。  已经很多年了,他一直在这座小城里流浪,如画的山水小城,时不时会飘过他绿鹦鹉般的身影。他的行囊,几乎全部穿戴在身上。几十年如一日,他的军绿色服饰几乎从未变化。衣服上附加了众多的“修饰”,
期刊
步入古堡  参加采风的诗人大部分都走了,只剩我们寥寥几人因车次不合适而短暂停留。灵石当地诗友热情地带我们去瞻仰尚未修复的夏门古堡。此古堡原为明清两代建筑,是灵石四大家之一梁氏家族的居住地,位于夏门村。  车由宽阔的柏油路拐向凹凸不平的土路,尔后停在离古堡不远处。这儿地面坑坑洼洼,泥泞不堪,并且停有吊车、脚手架,好像某种工程正处于施工期间,几位身着工装的人来来往往,不知在做着什么。  诗友指着前面像
期刊
红尘本就喧嚣,人生难免风雨。细数人生的过往,谁能揽尽岁月的风景,谁能逃离风雨的困扰?  很多时候,我们都活在红尘的诱惑中,都在拼命地追求更多的利益,求得大富大贵、尽善尽美,希望苍凉与己无关,繁华常伴己身,光阴长予以己。然而,世事又怎么能尽如人意,红尘苍茫,风雨无常,多少前尘往事转眼随风万里。或许,只有怀一颗素简的心,一路行走,一路遗忘,让心灵不背负太多的沉重,前行的步履才能更加从容,才能收获更多风
期刊
你愿不愿意把一首歌/放在月光中来唤醒/就像梦/衰草破窑残女老鼠/悲剧在他们身上逐个的演绎/毁灭的是卑微的个体/折射的却是生灵的光芒/让酸楚和悲痛/尽情的吞噬/那快要泯灭的灵魂/如同一盏劲风中摇曳的灯/千疮百孔的破壁/又如何能遏止山陵的崩塌/那安祥消散的鼠魂/比少女幸运多了/它没有孤寂/没有过悲痛/还能在逝去后/得到圣女的拥抱和亲吻/它飞升的灵魂/已经得到了超脱/然而那圣女/等待她的会是一种什么样的
期刊
唢呐声声,那高亢、嘹亮的曲调响在镇上那家老茶馆门前。音乐很活泼很欢快,是一贯的那种热闹欢腾,让人听了会激动会心生喜悦。几个乐手已年长,吹唢呐者像一棵修长的树立在他们中间,英气勃发。他双手紧握着一杆中型的唢呐,两腮鼓起,脸涨得通红。  笙、鼓、唢呐、钗齐奏,这种平时常常在婚礼和葬礼的舞台上响起的乐器,以这样的一种方式猝不及防地出现在我面前,我一时顿住了。吹唢呐的阿乐,以他认真投入的表演,以他精湛的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