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激荡的广电行业内部变革措施频频推出,网台分离、有线无线合并、频道专业化、制播分离、资本运作、对等落地、集团化、网络安全等等。文章从数字电视核心竞争力出发,针对这一现象的出现,分析了有线电视运营商的数字电视运营策略。
关键词:数字电视;核心竞争力;运营模式
一、数字电视运营之瓶颈
中国数字家电产业凸现的商机有多大?据专家保守的估计,仅就数字电视的接收产品———机顶盒而言,中国的市场规模就达每年2000万~3000万台,这意味着有400亿~600亿的产值,更遑论价格更昂贵的显示终端和数字电视孕育的巨大市场。数字电视已被中国发改委列入产值千亿元的产业之一。如此大的预产值令产业各界和广电激动和神往。
近几年,激荡的广电行业内部变革措施频频推出,网台分离、有线无线合并、频道专业化、制播分离、资本运作、对等落地、集团化、网络安全等等。对于广电媒介发展而言,制定战略并不是一件难事,关键问题在于战略的执行。在执行中首要的问题在于寻找突破口。我们面对着一个复杂多元的市场。广电网络运营主体的唯一性与非对称进入的政策背景,决定了这是一个比当年的电信业还要垄断的市场。媒体产业链尚未成型,造成节目内容的贫乏。因为没有完全市场意义上的竟争主体,所以也就没有了纯市场意义上的发展中国数字电视的“第一推动力”。
与3G相比,数字电视的运营商们只有一个———国家广电总局下属的电视网络运营机构以及各地拥有广电网络的有线电视运营机构。之所以称其为机构,是因为这些运营者虽然有些已是上市公司(如歌华有线、电广传媒),但绝大部分并不是真正的企业,大多是带有浓厚行政色彩的事业单位。更为重要的是,各地广电网络的拥有者和运营者目前仍处于诸侯割据状态,全国性广电网络的运营主体仍然模糊不清。
二、数字电视的核心竞争力
数字电视打破了公共广播电视赖以存在的基于无线电频谱资源的“公共性”和“稀有性”的传统信条,将极大地拓展广播电视的服务范围,为受众提供更为丰富的选择机会。当我们开始启动数字电视的商业运营时,我们第一个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在目前普通有线模拟用户都能看到几十套免费电视节目的现实条件下,数字电视作为付费电视,它的主要卖点是什么?图象更清晰,节目更多?
投资行业有一个4倍定律:在纯粹市场经济环境下,一项新事物必须在质量上2倍好于旧事物,在价格上2倍便宜于旧事物,否则就不值得投资。显然,现在各地运营商所推出的数字电视,无论在质量上还是价格上都缺乏竞争力。在国家政策支持推动的大背景下,那么数字电视的卖点究竟在哪里?现在的运营商又能怎么推动数字电视业务呢?
(一)打造功能
数字电视到底是什么,与模拟电视有什么不同。必须对数字电视进行功能性打造。只有功能显在,才方便被选择,找出功能点,才能创新,才能找出新的盈利模式。
(二)内容是核心竞争力
对于数字电视来说,内容为王,是一个永远都不会过时的基本法则。数字电视要卖的,其实就是比免费电视更好、更多、更个性、更方便的节目。美国传媒大王默多克曾说:“宽带的核心是内容。”对于数字电视来说,新技术并不能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发展市场的重点同样是“内容为王”。数字电视平台完全可以继续承载公共服务体系、市场运营体系、政府管理体系的功能,但数字电视的未来主要收入应该来源于收费电视。数字电视的发展并不会减弱广电的社会功能,相反由于渠道的大量增加,可以承载更多的政府和公共服务信息。
(三)数字电视应具有魅力质量
世界上有两件难事,一是让人掏钱买东西,另一个是把自己的思想装入别人的头脑里。要想吸引用户为频道付费,就必须有优质的,不同于免费频道的内容。现在国内数字电视运营由于节目源的匮乏,各卫星频道节目内容单一、形式雷同。电视节目的一元质量特征并不明显,用户对现在数字电视的质量并不满意。数字电视与传统电视的区别,不在于节目“量”上,而是在“质”上。不仅表现在运营形式上,而且表现在商业模式上。数字电视将促进收费电视频道、信息资讯、家庭商务、娱乐甚至语音电话等多元化收入模式的形成。屏幕向平台转变,节目向内容转变,观众向用户转变。在当今这个快速变革的社会环境里,市场环境瞬息万变,用户需求更是难以把握,数字电视应具有魅力质量,做市场的引导者,争夺眼球,引导消费。
三、运营模式之对策
进入数字电视时代,从物理网络上来看,除前端设备和终端接收设备外,基础网络并没发生改变,但可以提供的服务却可以大大增加了,这意味着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必须转型。
数字电视运营商可能更象一个节目分销商,通过向用户卖出节目,收取节目收视费。从用户的角度来看,用户往往认为网络公司就是ICP(网络内容提供商)。当然还包括数字电视平台可以提供的其他有偿信息服务,那么网络公司又成为ASP(应用服务提供商)。数字电视不是卖一项技术,而是卖信息产品,这个产品的最主要内容还是电视节目。并不是在原有市场上发展新技术,而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利用新技术引领新市场。观点认为数字电视发展的瓶颈是机顶盒的推广,不能坐等产业链的完善,坐等用户消费意识的形成。
数字电视是适位受众的产物,正是人们对个性消费的需求,原来传统的模拟电视形式已经满足不了个人需要。所以关键不在节目量的大小,而在于是否能满足个性化的收视需求。
适位受众,适位营销。电视至今仍是大众媒体,受众难以划分。这也是近年广告市场停滞不前的原因之一,并不是市场饱和,而是没有细分市场,并把市场做到极致。数字电视正应该将这种市场细分的需求做到极致。明确的目标群体,才能建立明确的营销策略。
在这个媒介过剩,内容短缺的时代。数字电视的发展应该从哪里突破呢?调查显示用户并不是不愿意买数字电视,真正的原因是数字电视没有满足他们的需求。在中国社会阶层不分明的情况下,先把数字电视从高端消费开始,突出精品概念,引导时尚消费。
数字电视将发展为一项全新的数字视听服务,现有的数字电视服务模式与模拟电视尚无明显的提高,仍是考虑用户的明显需求来制定产品,在这一特殊阶段,考虑信息产业的特殊性,运营商应掌握主动,用全新的信息技术和服务方式激发消费者的隐性消费需求。节目源的匮乏,政策还不允许直接向国外直接购买节目。把握发展数字电视的先机,更重要的是把这种先机转换为商机。更现实的做法可能是因地制宜,利用现有条件探索新的运营方式。把现有手头的资源运用、发挥到极致,由于资源和市场规模的限制,也许先期很难盈利,但可以争取创造出一个运营雏形,制造出一个概念,甚至一个人们关注的热点,为下一步运营奠定基础。
信源是决定数字电视产品设计的一个要素,信源不足,可以想办法把能得到的信源充分利用,做模拟电视做不到的东西。根据不同节目的不同收看特点来发挥技术功能设计产品是有效配置节目资源的关键。
而数字电视可以拥有大量的频道版面,借鉴“厚报薄读”的概念,可以在数字电视平台上加载大量的分类信息,电视人不屑的豆腐块广告给报业集团创造了数以亿计的广告费,关键是观念的创新。甚至只是一个加上标版广告的天气预报画面都可以产生经济效益。把商务运营的成功模式拿来使用,用艺术家的手段做一个外衣,不断探寻新的运营方式。对于具体产品的设置,需要统筹考虑市场需求、信源和技术功能这三大要素,才能推出资源配置最优的产品,可以通过做概念的方式推出,慢慢培育市场并接受市场的检验。
时刻关注媒体格局的变化,以务实的态度分析形势,详细地分析市场,满足顾客的需要,并争取超越顾客的需要。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把握手中的机会,把握数字电视的明天。
关键词:数字电视;核心竞争力;运营模式
一、数字电视运营之瓶颈
中国数字家电产业凸现的商机有多大?据专家保守的估计,仅就数字电视的接收产品———机顶盒而言,中国的市场规模就达每年2000万~3000万台,这意味着有400亿~600亿的产值,更遑论价格更昂贵的显示终端和数字电视孕育的巨大市场。数字电视已被中国发改委列入产值千亿元的产业之一。如此大的预产值令产业各界和广电激动和神往。
近几年,激荡的广电行业内部变革措施频频推出,网台分离、有线无线合并、频道专业化、制播分离、资本运作、对等落地、集团化、网络安全等等。对于广电媒介发展而言,制定战略并不是一件难事,关键问题在于战略的执行。在执行中首要的问题在于寻找突破口。我们面对着一个复杂多元的市场。广电网络运营主体的唯一性与非对称进入的政策背景,决定了这是一个比当年的电信业还要垄断的市场。媒体产业链尚未成型,造成节目内容的贫乏。因为没有完全市场意义上的竟争主体,所以也就没有了纯市场意义上的发展中国数字电视的“第一推动力”。
与3G相比,数字电视的运营商们只有一个———国家广电总局下属的电视网络运营机构以及各地拥有广电网络的有线电视运营机构。之所以称其为机构,是因为这些运营者虽然有些已是上市公司(如歌华有线、电广传媒),但绝大部分并不是真正的企业,大多是带有浓厚行政色彩的事业单位。更为重要的是,各地广电网络的拥有者和运营者目前仍处于诸侯割据状态,全国性广电网络的运营主体仍然模糊不清。
二、数字电视的核心竞争力
数字电视打破了公共广播电视赖以存在的基于无线电频谱资源的“公共性”和“稀有性”的传统信条,将极大地拓展广播电视的服务范围,为受众提供更为丰富的选择机会。当我们开始启动数字电视的商业运营时,我们第一个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在目前普通有线模拟用户都能看到几十套免费电视节目的现实条件下,数字电视作为付费电视,它的主要卖点是什么?图象更清晰,节目更多?
投资行业有一个4倍定律:在纯粹市场经济环境下,一项新事物必须在质量上2倍好于旧事物,在价格上2倍便宜于旧事物,否则就不值得投资。显然,现在各地运营商所推出的数字电视,无论在质量上还是价格上都缺乏竞争力。在国家政策支持推动的大背景下,那么数字电视的卖点究竟在哪里?现在的运营商又能怎么推动数字电视业务呢?
(一)打造功能
数字电视到底是什么,与模拟电视有什么不同。必须对数字电视进行功能性打造。只有功能显在,才方便被选择,找出功能点,才能创新,才能找出新的盈利模式。
(二)内容是核心竞争力
对于数字电视来说,内容为王,是一个永远都不会过时的基本法则。数字电视要卖的,其实就是比免费电视更好、更多、更个性、更方便的节目。美国传媒大王默多克曾说:“宽带的核心是内容。”对于数字电视来说,新技术并不能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发展市场的重点同样是“内容为王”。数字电视平台完全可以继续承载公共服务体系、市场运营体系、政府管理体系的功能,但数字电视的未来主要收入应该来源于收费电视。数字电视的发展并不会减弱广电的社会功能,相反由于渠道的大量增加,可以承载更多的政府和公共服务信息。
(三)数字电视应具有魅力质量
世界上有两件难事,一是让人掏钱买东西,另一个是把自己的思想装入别人的头脑里。要想吸引用户为频道付费,就必须有优质的,不同于免费频道的内容。现在国内数字电视运营由于节目源的匮乏,各卫星频道节目内容单一、形式雷同。电视节目的一元质量特征并不明显,用户对现在数字电视的质量并不满意。数字电视与传统电视的区别,不在于节目“量”上,而是在“质”上。不仅表现在运营形式上,而且表现在商业模式上。数字电视将促进收费电视频道、信息资讯、家庭商务、娱乐甚至语音电话等多元化收入模式的形成。屏幕向平台转变,节目向内容转变,观众向用户转变。在当今这个快速变革的社会环境里,市场环境瞬息万变,用户需求更是难以把握,数字电视应具有魅力质量,做市场的引导者,争夺眼球,引导消费。
三、运营模式之对策
进入数字电视时代,从物理网络上来看,除前端设备和终端接收设备外,基础网络并没发生改变,但可以提供的服务却可以大大增加了,这意味着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必须转型。
数字电视运营商可能更象一个节目分销商,通过向用户卖出节目,收取节目收视费。从用户的角度来看,用户往往认为网络公司就是ICP(网络内容提供商)。当然还包括数字电视平台可以提供的其他有偿信息服务,那么网络公司又成为ASP(应用服务提供商)。数字电视不是卖一项技术,而是卖信息产品,这个产品的最主要内容还是电视节目。并不是在原有市场上发展新技术,而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利用新技术引领新市场。观点认为数字电视发展的瓶颈是机顶盒的推广,不能坐等产业链的完善,坐等用户消费意识的形成。
数字电视是适位受众的产物,正是人们对个性消费的需求,原来传统的模拟电视形式已经满足不了个人需要。所以关键不在节目量的大小,而在于是否能满足个性化的收视需求。
适位受众,适位营销。电视至今仍是大众媒体,受众难以划分。这也是近年广告市场停滞不前的原因之一,并不是市场饱和,而是没有细分市场,并把市场做到极致。数字电视正应该将这种市场细分的需求做到极致。明确的目标群体,才能建立明确的营销策略。
在这个媒介过剩,内容短缺的时代。数字电视的发展应该从哪里突破呢?调查显示用户并不是不愿意买数字电视,真正的原因是数字电视没有满足他们的需求。在中国社会阶层不分明的情况下,先把数字电视从高端消费开始,突出精品概念,引导时尚消费。
数字电视将发展为一项全新的数字视听服务,现有的数字电视服务模式与模拟电视尚无明显的提高,仍是考虑用户的明显需求来制定产品,在这一特殊阶段,考虑信息产业的特殊性,运营商应掌握主动,用全新的信息技术和服务方式激发消费者的隐性消费需求。节目源的匮乏,政策还不允许直接向国外直接购买节目。把握发展数字电视的先机,更重要的是把这种先机转换为商机。更现实的做法可能是因地制宜,利用现有条件探索新的运营方式。把现有手头的资源运用、发挥到极致,由于资源和市场规模的限制,也许先期很难盈利,但可以争取创造出一个运营雏形,制造出一个概念,甚至一个人们关注的热点,为下一步运营奠定基础。
信源是决定数字电视产品设计的一个要素,信源不足,可以想办法把能得到的信源充分利用,做模拟电视做不到的东西。根据不同节目的不同收看特点来发挥技术功能设计产品是有效配置节目资源的关键。
而数字电视可以拥有大量的频道版面,借鉴“厚报薄读”的概念,可以在数字电视平台上加载大量的分类信息,电视人不屑的豆腐块广告给报业集团创造了数以亿计的广告费,关键是观念的创新。甚至只是一个加上标版广告的天气预报画面都可以产生经济效益。把商务运营的成功模式拿来使用,用艺术家的手段做一个外衣,不断探寻新的运营方式。对于具体产品的设置,需要统筹考虑市场需求、信源和技术功能这三大要素,才能推出资源配置最优的产品,可以通过做概念的方式推出,慢慢培育市场并接受市场的检验。
时刻关注媒体格局的变化,以务实的态度分析形势,详细地分析市场,满足顾客的需要,并争取超越顾客的需要。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把握手中的机会,把握数字电视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