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总结了西吉县动物疫病防控机构现状,针对西吉县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措施,以期促进西吉县动物防疫体系的建设。
关键词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宁夏西吉
中图分类号 S851.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9-0299-03
自西吉县实施“强农稳县”战略及“百村万户养殖工程”以来,畜牧业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养殖业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现已成为我县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因此,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对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长期以来,我县对动物防疫工作高度重视,特别是随着国内外口蹄疫、疯牛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不断发生,县委、县政府把动物防疫工作摆在了重要位置,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防疫的工作思路,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做好动物防疫工作,在保护畜牧业发展方面做出了贡献。但从近年来的牲畜口蹄疫、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开展现状来看,我县的动物防疫工作不容乐观,还存在很多问题亟需解决。
1 西吉县动物疫病防控机构现状
西吉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辖3镇16乡,306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总人口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4.2万人。县境内有天然草场4.2万公顷,人工草地面积5.84万公顷。全年饲养动物164万头(只),其中牛饲养量20万头,存栏13万头,羊存栏16万只,猪存栏6.7万头,家禽存栏38万只。县乡两级共有动物疫病防控机构21个,包括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以及19个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现有工作人员141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20名,其中有动物防疫员102名,动物卫生监督员22名,动物检疫员39名,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一处化验室。
2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养殖户对防疫工作缺乏认识。为了预防各类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动物一生中需要预防的疫病种类多达3~4种,且1种疫病的免疫按程序需要注射多次方能有效。但养殖户对此认识不足,认为畜禽防疫1次就足够了,出现“三天两头来防疫,你们不怕麻烦我们都烦了的”言语,而且对防疫人员很反感。养殖大户虽然防疫意识较强,但有些只是口头上答应,实际并不接受业务单位组织的防疫注射,领取疫苗后不注射或不按照免疫规程和项目实施免疫,防疫质量很难保证。
(2)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动物交易频繁,周边市、县时有动物疫情发生,致使我县动物疫病防控难度加大。
(3)除吉强镇有围栏的畜禽交易市场外,其他各乡镇都没有规范的畜禽交易市场,市场监督跟不上。
(4)有个别养殖户不遵守《动物防疫法》,不办理检疫审批手续,擅自从外地调入种畜禽,引起动物不明原因死亡或发生某种动物疫病,殃及其他养殖户。
(5)防疫工作量大。我县山大沟深,畜禽多为家庭式分散饲养,防疫工作量大面广,乡镇防疫员编制少,尤其是村级防疫员因待遇问题一直未启动,影响防疫工作进展和防疫密度。
(6)对法律法规的宣传不够和执法不力,防疫业务单位孤军作战,防疫工作很被动。依法制疫是保障畜牧业生产发展的重要举措,是需要各相关部门配合的系统工程。对《动物防疫法》等法律及配套法规的宣传,还没有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仅靠业务部门来宣传和执法;同时执法工作因证照标志不全,手段不力,部门配合不够而使执法力度不够。
(7)群众不理解,拒免、拒标、谩骂防疫人员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群众还不愿意接受国家规定的禽流感、口蹄疫等强制免疫接种,也不配合保定动物注射疫苗、佩戴耳标。有的甚至叫门不开或放狗逐走防疫员,出现免疫空白和防疫死角,导致动物疫情隐患难以消除。
(8)经费短缺。补偿经费短缺,对因疫苗副作用造成的损失,无法补偿兑现,防疫员失信于老百姓。县动物疾病控制中心部分实验室化验设备陈旧,没有资金购买新设备,难以及时、准确地发现疫病、预测和预报疫情,不能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和防疫工作的需要。由于经费问题,乡、村两级防疫员培训不能全部到位,知识得不到更新。尤其是乡镇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薄弱,技术手段落后,难以履行为畜牧业保驾护航的基本职能。全县19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其中将台、吉强两站没有办公场所,兴坪、火石寨、田坪站在所属乡小城镇建设中被拆除,目前也无办公场所。各乡镇站都没有诊疗化验室,除了诊断用的听诊器、体温计外,各站都没有常用的注射器、防疫包、常规的显微镜、诊断试剂、快速诊断箱和常规的消毒器械等。防疫人员更缺乏必备的防护衣物。19个报检点全都没有必需的产地检疫器械设备,只能靠肉眼感官来检疫。而且由于大面积、每月(季度)开展疫病免疫抗体水平监测工作量大、诊断试剂价格昂贵,业务单位由于没有专项经费无力购置,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加之养殖户不予积极配合,给监测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和困难,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动物疫病及免疫效果监测工作的扎实开展。以上问题的存在,制约着我县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步伐,乃至草畜产业的健康发展,应切实加以解决。
3对策措施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就是要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保障动物产品提质增效和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控制畜禽发病、降低死亡率,全面提高动物产品质量和安全,提高对动物疫病监测、预防、控制、扑灭的综合能力和对外来动物疫病的快速反应能力,建立适合我县县情的现代化动物防疫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立足本县实际,加强全县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实现牧业增效、农民增收呢?长期的动物防疫工作实践和调查研究证明,我们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理清思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就有可能开创动物防疫工作新局面,实现西吉县草畜产业大发展的宏伟目标。
3.1强化宣传,提高认识
防疫工作事关畜牧业和县域经济发展,是一个需要政府重视、部门配合、社会支持、农户理解的系统工程。应多渠道、全方位做好动物防疫宣传工作,不断提高认识,努力营造一个政府重视、社会支持、群众理解,有利于动物防疫工作开展的良好氛围。
3.2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政府在动物防疫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动物疫病防控事关草畜产业发展的成败,事关牧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在目前以千家万户散养畜禽占主导地位的养殖方式下,由政府主导动物防疫尤其是强制免疫工作的组织实施,是保证《动物防疫法》有效落实的关键。因此,要高度重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继续实行动物防疫目标管理责任制,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各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主管局与县业务单位、业务单位与各乡镇畜牧兽医站、乡镇畜牧兽医站与村防疫员层层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目标,责任到人。县业务单位继续采取领导包片,技术人员包乡、包村的办法开展工作,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千斤重担大家挑,切实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为全县草畜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3.3稳定队伍,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要搞好动物防疫工作,必须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要有一支稳定的能打硬仗的畜牧兽医技术队伍,尤其是乡镇级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坚持预防为主方针,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畜产品安全卫生,使城乡人民放心食用。因此,县委、县政府要根据中央及自治区的有关文件精神,帮助解决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的具体困难,尽快想办法启动村级防疫员,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防疫网络。同时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依法制疫水平。针对防疫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培训方案,坚持每年对县、乡、村三级防疫人员分层次进行1次轮训。采取集中培训与分片培训相结合,聘请外地专家授课与本土人才介绍实地操作技能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县、乡、村三级防疫人员认真学习《动物防疫法》、《畜禽标识及养殖档案管理办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动物免疫基本操作要点、疫情监测、疫情处置技术,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和技能水平,以适应新时期动物防疫工作的需要。
3.4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健全强制免疫、重大动物疫病控制等公益性防疫经费、服务经费保障机制
近年来,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暴发、流行,严重影响畜禽养殖业的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人类健康带来了现实的潜在威胁。为有效预防、控制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二章第十三条规定:“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八章第六十四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本级政府职责,将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扑灭、检疫和监督管理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建议财政部门加大动物疫病和免疫抗体监测工作经费的投入,以确保动物疫病和免疫效果监测工作的持续开展。建议尽快制定、落实村级防疫员相关政策,启用村级防疫员。建议上级部门予以协调,尽快改善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工作和生活环境,配备防疫及检疫监督器械和设备,开展科学免疫接种和检疫工作,确保动物防疫工作扎实有效。
3.5加强动物免疫与疫情监测工作,防患于未然
树立以人为本的动物防疫新观念,深刻认识动物防疫工作的最终目的不单是保护动物健康和养殖业发展,更重要的是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一要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依法对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实行强制免疫,对猪瘟、鸡新城疫、牛羊梭菌病等动物疫病实行基础免疫接种工作,提高动物免疫保护率。要强力推行动物免疫标识制度,坚持免疫的必须戴标、戴标的必须免疫的原则,确保免疫密度、戴标率达100%。二要加强疫情监测,从源头上预测警示。动物疫情一旦发生影响经济发展和政治形象。动物疫情的准确预测和及时报告是扑灭疫情的前提,要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分级负责的原则,发挥疫情监测功能,及时发现和准确上报疫情,保证有效控制净化疫情。
3.6加大检疫把关力度,堵塞防疫漏洞
一是要认真实施产地检疫。产地检疫是指对县境内流动的动物在离开饲养生产地前所进行的检疫,也即到场到户检疫,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患病畜禽及其染疫产品进入流通、市场、屠宰等环节。要严格执行《畜禽产地检疫技术规范》。要求开展面达到100%,检疫率达到100%,出证率达到100%。对来自非疫区、免疫证明在有效期内、临床检查健康、规定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为阴性的动物才可出具《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二是全面开展屠宰检疫,全面落实牛、羊、猪、禽的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工作。进场动物严格检查检疫证明和免疫耳标,无证无标的不准进场。三是严格执行《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跨省引进乳用动物、种用动物必须到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办理检疫审批手续,否则私自引进动物发生疫情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7加强市场监管,不断完善准入机制
市场是动物集中的地方,也有可能成为疫情发生的源头。各乡镇要建立规范的动物交易市场,并加强监督管理。对进场交易的活畜禽要严格查证验标,对佩带免疫耳标、持有效期内产地检疫证明的活畜禽准许进场合法交易;对无免疫耳标、无产地检疫证明的活畜禽禁止其入市,并对违法行为依据《动物防疫法》进行严肃查处;对检查出的病死动物、染疫及疑似染疫动物应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的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理。
3.8实施动物及其产品可追溯制度,提高防疫管理能力和水平
通过建立动物及其产品可追溯制度,可对染疫动物的来源及去向进行快速追踪和溯源,进行动物流行病学分析,及时控制传染源的移动,最终实现控制动物疫病的目的;并在疫病暴发时最大可能地缩小经济及社会损失。
3.9抓好应急处置,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水平
根据《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我县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储备应急物资(如一次性透气连体防护服、口罩、手套、消毒药物、扑杀袋、紧急接种疫苗、监测试剂等)。建立健全应急指挥体系,以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扑灭突发重大动物疫情,最大程度地减轻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对畜牧业及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安全。
总之,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是一项跨世纪的战略工程。加强动物防控体系建设,有利于保护全县畜牧业健康发展,有效控制和扑灭目前威胁畜牧业成产的主要动物疫病,减少或避免烈性传染病传入我县的机会,提高畜牧业生产者的积极性,为实现我县草畜产业提质增效保驾护航。加强动物防控体系建设,有利于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有效控制和消灭动物疫病,尤其是人畜共患病,大大减少动物疫病对人类的侵害,从根本上解决人们食用动物食品的安全问题,让人民吃上“放心肉”。
4参考文献
[1] 夏德翠,周春艳,王岩.对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的思考[J].现代畜牧兽医,2008(8):30-31.
[2] 汪远鹏,查新祥.对当前农村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探讨[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8(3):46-47.
关键词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宁夏西吉
中图分类号 S851.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9-0299-03
自西吉县实施“强农稳县”战略及“百村万户养殖工程”以来,畜牧业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养殖业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现已成为我县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因此,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对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长期以来,我县对动物防疫工作高度重视,特别是随着国内外口蹄疫、疯牛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不断发生,县委、县政府把动物防疫工作摆在了重要位置,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防疫的工作思路,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做好动物防疫工作,在保护畜牧业发展方面做出了贡献。但从近年来的牲畜口蹄疫、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开展现状来看,我县的动物防疫工作不容乐观,还存在很多问题亟需解决。
1 西吉县动物疫病防控机构现状
西吉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辖3镇16乡,306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总人口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4.2万人。县境内有天然草场4.2万公顷,人工草地面积5.84万公顷。全年饲养动物164万头(只),其中牛饲养量20万头,存栏13万头,羊存栏16万只,猪存栏6.7万头,家禽存栏38万只。县乡两级共有动物疫病防控机构21个,包括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以及19个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现有工作人员141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20名,其中有动物防疫员102名,动物卫生监督员22名,动物检疫员39名,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一处化验室。
2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养殖户对防疫工作缺乏认识。为了预防各类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动物一生中需要预防的疫病种类多达3~4种,且1种疫病的免疫按程序需要注射多次方能有效。但养殖户对此认识不足,认为畜禽防疫1次就足够了,出现“三天两头来防疫,你们不怕麻烦我们都烦了的”言语,而且对防疫人员很反感。养殖大户虽然防疫意识较强,但有些只是口头上答应,实际并不接受业务单位组织的防疫注射,领取疫苗后不注射或不按照免疫规程和项目实施免疫,防疫质量很难保证。
(2)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动物交易频繁,周边市、县时有动物疫情发生,致使我县动物疫病防控难度加大。
(3)除吉强镇有围栏的畜禽交易市场外,其他各乡镇都没有规范的畜禽交易市场,市场监督跟不上。
(4)有个别养殖户不遵守《动物防疫法》,不办理检疫审批手续,擅自从外地调入种畜禽,引起动物不明原因死亡或发生某种动物疫病,殃及其他养殖户。
(5)防疫工作量大。我县山大沟深,畜禽多为家庭式分散饲养,防疫工作量大面广,乡镇防疫员编制少,尤其是村级防疫员因待遇问题一直未启动,影响防疫工作进展和防疫密度。
(6)对法律法规的宣传不够和执法不力,防疫业务单位孤军作战,防疫工作很被动。依法制疫是保障畜牧业生产发展的重要举措,是需要各相关部门配合的系统工程。对《动物防疫法》等法律及配套法规的宣传,还没有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仅靠业务部门来宣传和执法;同时执法工作因证照标志不全,手段不力,部门配合不够而使执法力度不够。
(7)群众不理解,拒免、拒标、谩骂防疫人员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群众还不愿意接受国家规定的禽流感、口蹄疫等强制免疫接种,也不配合保定动物注射疫苗、佩戴耳标。有的甚至叫门不开或放狗逐走防疫员,出现免疫空白和防疫死角,导致动物疫情隐患难以消除。
(8)经费短缺。补偿经费短缺,对因疫苗副作用造成的损失,无法补偿兑现,防疫员失信于老百姓。县动物疾病控制中心部分实验室化验设备陈旧,没有资金购买新设备,难以及时、准确地发现疫病、预测和预报疫情,不能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和防疫工作的需要。由于经费问题,乡、村两级防疫员培训不能全部到位,知识得不到更新。尤其是乡镇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薄弱,技术手段落后,难以履行为畜牧业保驾护航的基本职能。全县19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其中将台、吉强两站没有办公场所,兴坪、火石寨、田坪站在所属乡小城镇建设中被拆除,目前也无办公场所。各乡镇站都没有诊疗化验室,除了诊断用的听诊器、体温计外,各站都没有常用的注射器、防疫包、常规的显微镜、诊断试剂、快速诊断箱和常规的消毒器械等。防疫人员更缺乏必备的防护衣物。19个报检点全都没有必需的产地检疫器械设备,只能靠肉眼感官来检疫。而且由于大面积、每月(季度)开展疫病免疫抗体水平监测工作量大、诊断试剂价格昂贵,业务单位由于没有专项经费无力购置,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加之养殖户不予积极配合,给监测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和困难,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动物疫病及免疫效果监测工作的扎实开展。以上问题的存在,制约着我县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步伐,乃至草畜产业的健康发展,应切实加以解决。
3对策措施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就是要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保障动物产品提质增效和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控制畜禽发病、降低死亡率,全面提高动物产品质量和安全,提高对动物疫病监测、预防、控制、扑灭的综合能力和对外来动物疫病的快速反应能力,建立适合我县县情的现代化动物防疫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立足本县实际,加强全县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实现牧业增效、农民增收呢?长期的动物防疫工作实践和调查研究证明,我们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理清思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就有可能开创动物防疫工作新局面,实现西吉县草畜产业大发展的宏伟目标。
3.1强化宣传,提高认识
防疫工作事关畜牧业和县域经济发展,是一个需要政府重视、部门配合、社会支持、农户理解的系统工程。应多渠道、全方位做好动物防疫宣传工作,不断提高认识,努力营造一个政府重视、社会支持、群众理解,有利于动物防疫工作开展的良好氛围。
3.2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政府在动物防疫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动物疫病防控事关草畜产业发展的成败,事关牧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在目前以千家万户散养畜禽占主导地位的养殖方式下,由政府主导动物防疫尤其是强制免疫工作的组织实施,是保证《动物防疫法》有效落实的关键。因此,要高度重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继续实行动物防疫目标管理责任制,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各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主管局与县业务单位、业务单位与各乡镇畜牧兽医站、乡镇畜牧兽医站与村防疫员层层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目标,责任到人。县业务单位继续采取领导包片,技术人员包乡、包村的办法开展工作,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千斤重担大家挑,切实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为全县草畜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3.3稳定队伍,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要搞好动物防疫工作,必须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要有一支稳定的能打硬仗的畜牧兽医技术队伍,尤其是乡镇级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坚持预防为主方针,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畜产品安全卫生,使城乡人民放心食用。因此,县委、县政府要根据中央及自治区的有关文件精神,帮助解决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的具体困难,尽快想办法启动村级防疫员,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防疫网络。同时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依法制疫水平。针对防疫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培训方案,坚持每年对县、乡、村三级防疫人员分层次进行1次轮训。采取集中培训与分片培训相结合,聘请外地专家授课与本土人才介绍实地操作技能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县、乡、村三级防疫人员认真学习《动物防疫法》、《畜禽标识及养殖档案管理办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动物免疫基本操作要点、疫情监测、疫情处置技术,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和技能水平,以适应新时期动物防疫工作的需要。
3.4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健全强制免疫、重大动物疫病控制等公益性防疫经费、服务经费保障机制
近年来,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暴发、流行,严重影响畜禽养殖业的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人类健康带来了现实的潜在威胁。为有效预防、控制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二章第十三条规定:“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八章第六十四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本级政府职责,将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扑灭、检疫和监督管理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建议财政部门加大动物疫病和免疫抗体监测工作经费的投入,以确保动物疫病和免疫效果监测工作的持续开展。建议尽快制定、落实村级防疫员相关政策,启用村级防疫员。建议上级部门予以协调,尽快改善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工作和生活环境,配备防疫及检疫监督器械和设备,开展科学免疫接种和检疫工作,确保动物防疫工作扎实有效。
3.5加强动物免疫与疫情监测工作,防患于未然
树立以人为本的动物防疫新观念,深刻认识动物防疫工作的最终目的不单是保护动物健康和养殖业发展,更重要的是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一要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依法对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实行强制免疫,对猪瘟、鸡新城疫、牛羊梭菌病等动物疫病实行基础免疫接种工作,提高动物免疫保护率。要强力推行动物免疫标识制度,坚持免疫的必须戴标、戴标的必须免疫的原则,确保免疫密度、戴标率达100%。二要加强疫情监测,从源头上预测警示。动物疫情一旦发生影响经济发展和政治形象。动物疫情的准确预测和及时报告是扑灭疫情的前提,要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分级负责的原则,发挥疫情监测功能,及时发现和准确上报疫情,保证有效控制净化疫情。
3.6加大检疫把关力度,堵塞防疫漏洞
一是要认真实施产地检疫。产地检疫是指对县境内流动的动物在离开饲养生产地前所进行的检疫,也即到场到户检疫,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患病畜禽及其染疫产品进入流通、市场、屠宰等环节。要严格执行《畜禽产地检疫技术规范》。要求开展面达到100%,检疫率达到100%,出证率达到100%。对来自非疫区、免疫证明在有效期内、临床检查健康、规定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为阴性的动物才可出具《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二是全面开展屠宰检疫,全面落实牛、羊、猪、禽的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工作。进场动物严格检查检疫证明和免疫耳标,无证无标的不准进场。三是严格执行《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跨省引进乳用动物、种用动物必须到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办理检疫审批手续,否则私自引进动物发生疫情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7加强市场监管,不断完善准入机制
市场是动物集中的地方,也有可能成为疫情发生的源头。各乡镇要建立规范的动物交易市场,并加强监督管理。对进场交易的活畜禽要严格查证验标,对佩带免疫耳标、持有效期内产地检疫证明的活畜禽准许进场合法交易;对无免疫耳标、无产地检疫证明的活畜禽禁止其入市,并对违法行为依据《动物防疫法》进行严肃查处;对检查出的病死动物、染疫及疑似染疫动物应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的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理。
3.8实施动物及其产品可追溯制度,提高防疫管理能力和水平
通过建立动物及其产品可追溯制度,可对染疫动物的来源及去向进行快速追踪和溯源,进行动物流行病学分析,及时控制传染源的移动,最终实现控制动物疫病的目的;并在疫病暴发时最大可能地缩小经济及社会损失。
3.9抓好应急处置,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水平
根据《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我县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储备应急物资(如一次性透气连体防护服、口罩、手套、消毒药物、扑杀袋、紧急接种疫苗、监测试剂等)。建立健全应急指挥体系,以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扑灭突发重大动物疫情,最大程度地减轻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对畜牧业及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安全。
总之,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是一项跨世纪的战略工程。加强动物防控体系建设,有利于保护全县畜牧业健康发展,有效控制和扑灭目前威胁畜牧业成产的主要动物疫病,减少或避免烈性传染病传入我县的机会,提高畜牧业生产者的积极性,为实现我县草畜产业提质增效保驾护航。加强动物防控体系建设,有利于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有效控制和消灭动物疫病,尤其是人畜共患病,大大减少动物疫病对人类的侵害,从根本上解决人们食用动物食品的安全问题,让人民吃上“放心肉”。
4参考文献
[1] 夏德翠,周春艳,王岩.对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的思考[J].现代畜牧兽医,2008(8):30-31.
[2] 汪远鹏,查新祥.对当前农村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探讨[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8(3):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