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熙的子女们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long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霭龄是宋氏三姐妹当中唯一有子嗣的。她与丈夫孔祥熙共生育了四个儿女,即孔令仪、孔令侃、孔令伟、孔令杰。
  
  亲切随和孔令仪
  
  一、孔令仪为人亲切随和,一生远离政治,无权力欲,可以说是孔家第二代中最“清淡”的人
  
  孔令仪,1915年9月19日出生于山西太谷。在孔令仪出生之前,孔祥熙和宋霭龄在日本横滨孙中山身边工作,他们按照基督教的仪式结婚之后,便作为孙中山的特派员,返回山西太谷老家从事秘密的革命活动。
  在孔祥熙与宋霭龄的四个孩子中,大女儿孔令仪长得与孔祥熙比较像,所以也最受孔祥熙宠爱。
  自从弟妹们陆续出世后,孔令仪总是谦让着他们,所以与弟妹们相比,她在个性上要温顺得多,成人后,在孔家四个孩子中也是比较安分的。
  高中毕业后,孔令仪先进入上海沪江大学学习,后毕业于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俗称金陵女大)。
  大学时代的孔令仪对政治一点也不感兴趣,表现出对文学、艺术的强烈热爱。
  孔家总想为大女儿找一个门当户对、有财有势的女婿,但孔令仪的婚姻却一直不太顺利。她的姨妈宋美龄喜爱孔令仪,对她的婚事很关心。这位第一夫人在国民党军队的青年将领中挑了又挑,最后认为深受蒋介石宠爱的胡宗南前程无量,又是单身,与孔令仪比较般配。她跟大姐宋霭龄一讲,宋霭龄旋即应允。不料却遭到孔令仪的拒绝。孔令仪说她见过胡宗南,对他的印象并不好,认为他只是一介武夫,她不想为了一个虚名而牺牲自己的青春。孔祥熙和宋霭龄明白了女儿的心思,她是想找一个英雄年少又有很高文化的帅小伙子。
  正在他们四处张罗为女儿选夫婿的时候,国民党空军里出了个亘古少有的英雄。当时山东军阀韩复榘手下有一个叫孙桐萱的师长,孙桐萱的四弟孙桐岗在德国学习航空。1935年的一天,孙桐岗只身一人,奇迹般地架驶德国教练机从柏林起飞,横跨地中海、印度洋,径直飞回国内,安全地降落在南京机场,成为举国轰动的新闻。孙桐岗当时三十刚出头,少年得志,前程看好。财政部的参事李毓万见孔祥熙对孙桐岗赞不绝口,便想作孔大小姐与孙桐萱的大媒,从中极力撮合。哪知,此事刚开始进行,就被孔祥熙的二女儿“孔二小姐”用极端的恶作剧给搅黄了,气得孔祥熙直跺脚。
  转眼到了1941年,26周岁的孔大小姐还待字闺中,这下可急坏了孔祥熙夫妇并姨妈宋美龄。正在他们为孔令仪的婚事一筹莫展的时候,可巧,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到重庆公干。卫立煌的妻子于1939年秋天病殁,至今尚未续弦。卫立煌是陆军上将,也是蒋介石最宠爱的将领,为人厚道、忠诚。于是,宋美龄便请人把卫立煌介绍给孔令仪,但又遭到孔大小姐的拒绝。她认为他们俩的年龄相差整整18岁,而且他又是死了老婆的人,嫁给他就像做个小老婆。
  就在孔令仪对自己的婚事渐渐失去信心的时候,她遇到了自己期待的那个人。这个人是他弟弟孔令侃在上海圣约翰大学读书时的同学陈继恩。孔令仪与陈继恩在舞会上认识不久,两人便坠入情网。
  孔祥熙发觉此事后,立即派人打探陈继恩的底细。陈继恩的父亲曾经是上海一家舞厅乐队的指挥,虽也留过洋,但家里却特别穷。陈继恩大学毕业后流亡到陪都重庆,因为没有上层关系,一直没有找到好差事。
  孔祥熙、宋霭龄夫妇认为两人门不当、户不对,决心阻止大女儿的冲动。不料,一向顺从的孔令仪却一反常态,不仅坚持跟陈继恩来往,甚至不惜跟父母发生强烈争执,声明若不同意这门婚事,她就离家出走,与陈继恩去美国留学。
  最终,孔祥熙夫妇默许了。但为了顾及面子,孔祥熙不久便任命陈继恩为中央银行业务局的副局长,后又公派陈继恩到美国,成为中央银行在美国办事处的业务代理。随后,孔令仪便以留学为名去了美国,跟陈继恩在纽约完婚了。
  孔令仪与陈继恩并没有白头偕老,几年后,两人便劳燕分飞。对于那段婚姻期间的恩恩怨怨,孔令仪守口如瓶,从不轻易谈起。
  20世纪50年代中期,作为单身的中年女人,孔令仪到台湾探望蒋介石和宋美龄夫妇。姨父蒋介石特意挑选身边的侍卫官——空军上校黄雄盛担任她的随从,陪她在台湾各地旅游观光。
  黄雄盛祖籍江苏,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抗战爆发后投笔从戎,进入空军军官学校,成为第一批赴英国学习驾驶喷气式战斗机的飞行教官。黄雄盛思维敏捷,善解人意,在被挑选为蒋介石的侍卫官后,每天在官邸为蒋介石读报。黄雄盛口齿清楚,又每每能够圆满地解答蒋介石提出的有关当日新闻的一些问题,甚得蒋介石喜爱,是担任读报工作时间最长的一个侍卫官。
  在黄雄盛陪孔令仪逛台湾岛期间,他们朝夕相处,竟然产生了感情,且有双宿双飞之意。但黄雄盛已有妻室儿女,最后还是黄雄盛主动与自己的妻子解除了婚约。
  1962年,黄雄盛被台湾当局派驻美国大使馆,担任驻美空军武官,与住在美国纽约的孔令仪赴华盛顿完婚。婚后,黄雄盛返回台湾,出任空军军官学校教育长,最后以少将之阶退役。退役后,黄雄盛与孔令仪一直生活在美国。
  2006年8月2日,黄雄盛病逝于纽约,终年89岁。
  孔令仪为人亲切随和,一生远离政治,无权力欲,与孔令侃、孔令伟大不相同,可以说是孔家第二代中最“清淡”的人。孔令仪到美国后更是行事低调,过着平静的平民生活。据与其有过接触的人评价,孔令仪平易近人,跟老年的孔大小姐交谈,犹如跟邻家祖母聊天一样自然。
  在孔家的子女中,宋美龄最疼爱的是孔二小姐孔令伟,最倚仗的是大公子孔令侃,而最亲近的就数大小姐孔令仪了。孔令仪和她这个姨妈很有缘分,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西摩路(今陕西北路)369号的宋家和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的大华饭店分别举行中西结婚仪式时,12岁的孔令仪是婚礼中的小伴娘。晚年的孔令仪在回忆往事时,曾对人说:“早年在南京时,我念金陵女大附中,曾住在‘老总统’(蒋介石——笔者注)官邸约五年,那时经国、纬国还不在他们身边。‘老总统’、夫人不叫我名字,而叫我宝宝,常带我出去逛街,把我当自己的子女一样管教。”
  
  二、孔令仪晚年成为孔家不折不扣的“大管家”。她悉心照顾宋美龄的晚年生活,并捐出孔氏家族档案,供历史学家研究
  
  孔令仪晚年成为孔家不折不扣的“大管家”,掌握家族的主要事务,处理孔家的财产。
  孔令仪有两件事值得称道:一是对宋美龄晚年生活的照顾,二是捐出孔氏家族档案,供历史学家研究。
  宋美龄1991年离开台湾移居纽约后,先是住在长岛的蝗虫谷庄园,后来为就医和生活方便,搬到曼哈顿大道与84街交界处,临近东河的瑰喜广场一个复式公寓,这两处都是孔家的房产。孔令仪对这位姨妈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虽然台湾当局当时也派有服务人员,但宋美龄家务事的处理,决不是那些服务人员所能胜任的。宋美龄能活到106岁的高龄,与孔令仪的悉心照料是分不开的。为了随时照料宋美龄,孔令仪多年来一直没有离开过纽约,每天下午,她不是与宋美龄谈天说地,就是陪她到户外散步,十分亲近。
  2003年,宋美龄在美国纽约曼哈顿逝世时,国内有关方面除发电致哀外,还希望能送花圈。但当时我总领事馆与孔令仪尚无交往,并不知道她是否能接受。当中国大陆记者通过私人途径向孔令仪征询意见时,她极为友好地表示接受,使此事圆满实现。
  还有一件孔令仪做的好事,是她对孔氏家族档案的捐献。孔祥熙曾在日本担任“中华留日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追随孙中山革命,为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筹集资金和整理文件,代表孙中山联络北方将领。孙中山先生去世时,孔祥熙也随侍在侧。在国民党统治大陆时期,孔祥熙担任过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总裁等职务,是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人物,他的有关档案资料对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有极高的文献价值。但孔祥熙的有关档案资料是孔家私有,如何处置须由孔家人士决定。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在得到蒋介石日记的保管权后,也想得到孔祥熙档案。2005年2月,孔令仪在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定将孔家史料捐出,并公开让中国近、现代史学者研究。她态度相当开朗,表示:“是非功过,由历史判断。”这批文件多达200多盒,涵盖了辛亥革命、北洋政府、民国政府时期近半个世纪的中国历史。孔令仪的这一举动无疑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孔令仪离开大陆60多年后,2008年终于返回大陆访问,到上海参观了其幼年故居,殷殷乡情感人至深。虽然安息地在美国,但她长存一颗中国心。
  
  三、作为曾经富甲天下的孔祥熙的继承人,孔令仪的庞大资产和大批古董珍玩将如何处置?
  
  宋美龄过世前后,孔令仪因操劳过度、情绪悲痛,身体已经相当不好了。她目送着家族成员一个个离去,最后只有自己孤单一人,心中岂能不万分凄楚?
  2008年8月22日,孔令仪病逝于纽约曼哈顿中央公园附近的高级寓所,终年93岁。葬于纽约上州芬克里芙墓园,与她父母弟妹同一墓室。宋美龄也葬在那里。
  孔令仪未曾生育,无后。
  旧中国所谓的蒋、宋、孔、陈“四大家族”,若论财富,主要是宋家(宋子文)和孔家(孔祥熙)这两家。
  蒋介石是国家元首,迷恋于抓政权、军权,他本人名下没有什么企业;陈立夫、陈果夫兄弟俩家只在棉花运销公司有股份;从实际情况来看,孔祥熙和宋子文这两家私有企业很多。孔祥熙有庆记纱号、强华公司、大元公司、扬子建设公司、长江公司等;宋子文有中国棉业贸易公司、重庆中国国货公司、西宁兴业公司、孚中公司、中国进出口公司、利泰公司等。但在美国,孔家拥有大批地产、股票和古董,财富雄厚,远胜于宋家。
  1997年年底,由孔令仪经手变卖佛罗里达州一部分地产,得款2000多万美元,全部捐给学校及医院。1998年,还是由孔令仪经手,卖掉了孔家蝗虫谷物业,售价300万美元左右;1999年初又出售了佛州迪斯尼世界附近的400多亩土地,价值数千万美元。
  目前华人社会最关注的是,曾经富甲天下、富可敌国的孔祥熙的继承人孔令仪的庞大资产和大批古董珍玩将如何处置?将落入何人之手?孔家第二代只有老幺孔令杰有后代,是他和好莱坞性感影星狄波娜·贝姬所生的一个混血儿,中文名字叫孔德麒。
  
  精明的孔令侃
  
  一、孔令侃先斩后奏,娶了比他大十几岁的白兰花
  
  孔令侃,1916年12月10日生于上海,是孔祥熙和宋霭龄夫妇的长子。
  1933年,孔令侃就读于上海教会贵族学校圣约翰大学政治系。
  孔令侃还在大学读书时,就被其父任命为交通银行官股的常务董事,替父亲批公文、盖印章。
  1936年孔令侃大学毕业后,任财政部特务秘书,随后进入新成立的中央信托局。国民政府中央信托局主要业务是经办大宗物资进口,无异于国营之大型贸易商。1937年日军占领上海后,中央信托局撤往香港,孔令侃任常务理事,主持业务,掌握中央信托局的大权。1939年,港英当局查获孔令侃秘密设立的电台,遂将其逐出香港。于是孔令侃便乘机前往美国哈佛大学留学,途经马尼拉时与盛升颐以前的一个姨太太结了婚。
  盛升颐是清末邮传部尚书盛宣怀的儿子,他有一个年近四十的姨太太,因为生得标志,皮肤极白,人称“白兰花”。白兰花因保养得好,看上去就像三十岁左右一样,而且性格外向,极善辞令。她常来孔公馆跟宋霭龄搓麻将,一来二去便跟孔大公子孔令侃混熟了。孔令侃和白兰花年差十几岁,但却一见钟情。在和白兰花结婚之前,孔令侃曾经看上宋子文夫人张乐怡的妹妹,提出要结婚。这真让孔祥熙、宋霭龄和宋子文、张乐怡夫妇大吃一惊,觉得这绝对荒唐!哪有外甥跟舅妈的妹子结婚的?孔祥熙夫妇专门找孔令侃开导,列举了种种不妥的理由。孔令侃听后却不以为然地说:“娘舅怕什么,讨了他的小姨子,我和他(宋子文)不就平起平坐了吗?”弄得孔祥熙和宋霭龄哭笑不得。但在他们的强烈干涉下,孔令侃的这桩婚事终于泡汤,于是他便转过头来向更有魅力的成熟女人白兰花发起爱情攻势。
  孔令侃年轻英俊,充满了活力,盛升颐哪里比得上。很快白兰花就跟孔令侃同居了。不久,孔令侃和白兰花的事就成为上层社会的热门话题,盛升颐只得跟白兰花脱离夫妻关系。白兰花哭着去找孔令侃,不料孔令侃正在家中受到孔祥熙的严厉训斥。
  孔令侃有个怪脾气,想要的东西一定要弄到,想办的事一定要办成。1939年,港英当局查获孔令侃秘密设立的电台,将他逐出香港,孔令侃便乘机前往美国哈佛大学留学。孔令侃在香港启程赴美之前,给在上海的白兰花发电报,让她速来香港,陪他去美国伴读。
  1939年秋天的一个早晨,在一艘美国公司客轮头等舱里,孔令侃和白兰花相对而坐,茶几的花瓶上插着一束鲜艳的郁金香,散发着温馨与甜蜜的气息。几天后,船行至马尼拉,孔令侃打电报给宋霭龄,通报了他和白兰花的婚事。他早就想好了,来个先斩后奏,生米煮成熟饭,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为了把婚礼办得像点样子,他还事先托在马尼拉的朋友帮他在一个高等旅馆里订了个房间(船在马尼拉停了两天),并请了一个牧师做他们的证婚人。
  宋霭龄在重庆接到孔令侃的电报后,立即打电话告诉孔祥熙,孔祥熙大怒,嘴里骂道:“孽种,这个孽种!”
  
  二、蒋经国上海“打老虎”的宏图大业一夕之间成为泡影,半年之后,上海丢失。蒋经国把这笔账牢牢地记到孔令侃头上
  
  孔令侃在哈佛大学读了四年本科,毕业时获得哈佛大学政治学硕士学位,继续攻读博士学位。1943年,孔令侃刚完成博士论文,正待博士论文考试时,正赶上宋美龄为了争取美国政府援助,作为蒋介石的私人代表到美国奔走救援。孔令侃应宋美龄之请,担任中国访美代表团“秘书长”,成为宋美龄的文胆。为此,孔令侃牺牲了即将到手的博士学位,与妹妹孔令伟陪同姨妈宋美龄访问美国政府、国会,在全美兴起一股中国旋风,赢得空前外交胜利。
  抗战结束后,孔令侃回到上海,于1946年4月创办“扬子建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扬子公司”。
  孔令侃的精明狡诈,可以说有时令孔祥熙也望尘莫及。
  1948年国共内战后期,国民党统治区出现了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国民党政府不得不进行金圆券改革。蒋介石命蒋经国到上海督导经济管制,控管上海日益严重的财政紊乱现象。
  蒋经国到了上海,很快查明财政部秘书陶启明泄露经济机密,大搞股票投机。蒋经国大笔一挥:“杀!”
  开了杀戒之后,蒋经国发现杜月笙的儿子杜维屏还没有主动交待的表示。在蒋经国到上海“打老虎”之前,就有人检举上海“皇帝”杜月笙的儿子杜维屏囤积物资。蒋经国一到上海即以雷霆万钧之势,调查登记物资,以铁碗手段强行压抑物价,想拿杜维屏开刀,以收“打老虎”及“杀鸡儆猴”之效。蒋经国“下网”捕人之后,一共有所谓的“奸商大户”64人被抓。这64名经济罪犯中,包括杜月笙女婿,棉纱大王、中新纺织公司总经理荣鸿云,纸业公司理事长詹沛霖,棉布巨头吴锡龄,永泰和香烟公司经理黄以聪,杜月笙之子杜维屏,这五人号称上海“五虎将”,如今竟锒铛入狱,因而震动全上海。
  孔令侃听说杜月笙的儿子杜维屏被捕了,不由得头皮直发麻,这小蒋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果然,蒋经国在逮捕了杜维屏等人之后,立即在浦东大楼召集所有巨商开会。那些平日横霸上海滩、趾高气扬的大亨们都乖乖地来到会场,青帮头子杜月笙亲自到会。
  和蒋介石有金兰之谊的杜月笙护子心切,在蒋经国召集的这次会议上,他站起来,轻轻地咳嗽两声说道:“我不是为儿子求情的,他做错事,违犯国家的规定,是我管教的不好,我一定让他把违法囤积的物资交出来,将他交给蒋先生法办。但我想说一句,既然蒋先生以国法为重,执法如山,就应该一视同仁。据我了解,在上海囤积居奇的不止我儿子一家,蒋先生何不到扬子公司里查查……”
  蒋经国听得心里直冒凉气。他早就听说孔令侃的扬子公司,但他也不愿意一下子把孔令侃给得罪了,查了杜维屏,就是敲山震虎,给孔令侃提个警告,叫他主动交待。不料杜月笙当众将了他一军,看来孔令侃是不能不查了。
  蒋经国当场对杜月笙说:“扬子公司我当然要查,这次不管是谁,触犯了国家法律,我都不放过。”
  杜月笙冷笑一声,说:“好,好!那我就翘首候佳音。”说罢拂袖而去。
  蒋经国即下令搜查“扬子公司”。警察在该公司的仓库中查获大量的囤积商品与重要物资,其中有百余辆汽车,500多箱美英呢绒、200多箱西药等。
  蒋经国认为扬子公司违法事证历历俱在,着即下令逮捕孔令侃,并查封扬子公司。
  孔令侃消息甚是灵通,得知上海市警察局局长宣铁吾正奉“蒋太子”之命,亲自带警察捕他,急忙奔赴南京找姨妈宋美龄。
  宋美龄见向来处变不惊的孔令侃神色仓皇,意识到情况严重。待问明情况后,便拨长途电话到北平,向坐镇北平指挥东北、华北两大战场战事的蒋介石大告御状,请蒋介石赶快回来,说上海现在乱了套了,到处乱抓乱杀,还搞到她宋美龄头上。被辽沈战事弄得焦头烂额的蒋介石闻讯,大吃一惊,立即去电蒋经国,要他适可而止,别再胡闹。
  与此同时,孔氏家族也四出活动,招待报社记者。
  在记者招待会上,孔令侃理直气壮、振振有词地对新闻记者讲:“扬子公司是合法申请立案的贸易公司,营运内容一切合法,仓库里存在不少货物是很正常的事。试问,开贸易公司,哪家的仓库里没有存放的物资?如果贸易公司没有货物进出,岂不是要宣布倒闭?”孔令侃坚称,“扬子公司”是合法贸易公司,库存货物完全合法。
  上海警方在高层压力之下,也被迫宣称:“所抄查的物资均已向社会局作过登记,囤积的大批汽车并非孔令侃所有。”
  蒋介石不顾东北岌岌可危的战局,急急乘飞机回到南京,收回御赐给小蒋的“上方宝剑”,训斥了小蒋一番。
  “蒋太子”上海“打老虎”的宏图大业一夕之间成为泡影。
  不久,南京方面宣布:扬子公司一案撤销,上海的经济管制结束。
  半年之后,上海丢失。蒋经国把这笔账牢牢地记到孔令侃头上。
  
  三、蒋介石撤守台湾之后,绝不晋用孔、宋家族成员进入政府高层,亦不让孔宋家族卷土重来,让1949年的历史重演
  
  1949年底,大陆全部解放之后,国民党也全部撤守台湾。此时,孔家的风光已经不再,“金陵王气黯然收”。
  早在上海解放之前,善于聚敛的孔祥熙就挟巨资飘零到纽约当寓公,中国“四大家族”已成历史名词了。随父母迁居美国后,孔令侃将主要精力投入经商事业。孔令侃第一次到台湾,已是20世纪50年代末的事。那时,他在香港和台湾两地都有生意往来,来台湾主要是为事业拓展,顺道探望姨妈宋美龄。
  后来,在蒋介石在世时期,人称孔大先生的孔令侃鲜少主动去台湾,除非奉宋美龄之召,才到台北与宋美龄会面。
  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和台湾当局关系相当冷淡。在那段岁月里,孔令侃受宋美龄嘱托,在美国负责联络美国政要、国会议员,随时向她汇报美国朝野动态。宋美龄还授权孔令侃“观察督导”台湾当局驻美国使馆状况。在20世纪50年代,孔令侃在美国并无“中华民国”任何官职名义,直到50年代晚期,蒋介石在宋美龄力荐之下,才授予孔令侃为驻美国大使馆参事。大使馆“参事”一职仅次于大使,实际上相当于台湾当局在美国的“地下大使”,外交官员无不对孔令侃敬畏三分。
  1966年春节前后,孔令侃又奉宋美龄密召匆匆赶到台北。宋美龄与孔令侃姨甥俩谋定而动,由宋美龄亲自出马,为孔令侃在“国府”谋一重要职务。在宋美龄看来,以孔令侃的才具,只做驻美国“大使馆参事”未免大材小用。
  但结果是,纵使宋美龄再怎么好言推荐,蒋介石内心早已老僧入定,毫不退让他既定原则立场——撤守台湾之后,绝不晋用孔、宋家族成员进入政府高层,亦万万不可再让孔宋家族卷土重来,让1949年的历史重演。
  表面上,蒋介石待孔令侃很好,彼此之间客客气气,但是,“扬子公司事件”留下的阴影,使姨父和姨侄之间还是不免有些隔膜。当时,放孔令侃一马,蒋氏父子皆是出于无奈。在蒋介石看来,在国共内战后期,要不是舆论攻讦孔宋家族贪腐,国民党政权的威望不会那么快就坠落至谷底,大陆民心也不会崩解得那么快。基于此,到台湾后,蒋介石没有再提拔任何孔宋家族成员进入“内阁”。况且,迁台后这么多年,蒋介石苦心孤诣、按部就班培植蒋经国,对蒋经国接班作了精心安排,绝不能让孔宋家族打乱他多年的交、接班布局,不论是谁施压,他也绝不会让孔家成员“入阁”。
  然而,宋美龄毕竟是他的妻子,念及夫妻和睦,他也不能全然充耳不闻。更何况,平心而论,孔令侃确实为台湾国民党当局做过不少建树,未来台湾和美国之间的关系,也尚待孔令侃从旁协助。纵使外界对孔宋家族残留负面印象,但亦不可因之抹杀孔令侃的努力。台湾当局资深外交家亦都肯定孔令侃以驻美国“大使馆参事”身份,确实为“国家”作过很多贡献。思前想后,考虑再三,蒋介石决定特聘孔令侃为“总统府国策顾问”。这“国策顾问”,名义上是个高于“部长”位阶的虚衔,归总统府节制,没有干预政局缝隙可钻,日后亦不至于与接班的蒋经国有摩擦机会。宋美龄暗忖,虽然没为小孔争到一个有实权的部长位置,但老蒋毕竟让步了,暂时也就不再说长道短了。
  美国当局,不论是民主党当道,抑或是共和党主政,均知悉孔令侃是蒋夫人宋美龄的外甥,显示为蒋、宋夫妇的私人代表。在老美眼里,“总统府政策顾问”,比台湾当局“外交部长”还管用。
  
  四、宋美龄一再坚持推荐孔令侃为“行政院长”。蒋介石愤怒至极,告诉宋美龄,如果再强要引荐孔令侃为“行政院长”人选,他宁可不再寻求连任
  
  1972年元旦刚过,孔令侃又从美国翩然来到台北。孔大先生这次台北之行,行踪诡秘,在他的妹妹孔令伟安排下,住进了圆山饭店豪华的商务客房,没有在公众场所抛头露面。
  孔令侃趁姨父蒋介石上午上班的时候,悄悄地来到士林官邸。宋美龄见孔令侃来了,立刻摒去左右,关上房门,两人闭门密谈足足两个钟头。
  孔令侃这次奉宋美龄之召来到台湾,是针对“大选”之年(1972年)的“内阁”布局。蒋介石身体江河日下,一任六年的总统,选了这任,还有没有下一任,颇有疑问。蒋介石为了权力传承,将在当选第五任“总统”时,提名蒋经国为“行政院院长”,并由“蒋太子”筹组“内阁”,移交政治权力给蒋经国。在老蒋之后,台湾当局天下,势必尽为蒋经国所囊括,小蒋将置宋美龄于何地?宋美龄召唤孔令侃到台湾,主要目的,是打算在“总统”旧任期届满之前,由自己亲自出面,向蒋介石推荐孔令侃担任“行政院院长”。在宋美龄看来,假如孔家最能干的孔令侃在这次权力竞逐中缺席,孔宋家族势必在台湾政治舞台上被彻底边缘化,尔后在政治上将毫无着力点,再也不可能和权力沾上边。
  宋美龄告诉孔令侃,这次争取“行政院长”,用不着他出面,一切由姨妈代他操作。
  1972年元旦之后的某日下午,蒋介石正在卧榻上阅览书报,宋美龄移步到蒋介石的书房。宋美龄开门见山地对蒋介石说:“我知道你对经国期盼深切,但是,你晓得令侃也为国家做了不少事情,从民国三十二年,他陪同我在美国见罗斯福总统,去国会演讲,他出了不少力,找尽美国各种关系,帮我草拟英文演讲稿、中文演讲稿。要不是令侃,罗斯福哪里会那么爽快,一下子就拨了几亿美金给我们国家。再说共产党起来以后,美国人原来是要外交承认共产党的,都是令侃到处奔走,搞中国游说团,不然美国人早在北平升起星条旗了。”
  蒋介石把书报搁在一边,耳朵在听,脑子却若有所思。
  宋美龄愈说愈激昂:“在联合国,令侃主张中华民国应配合美国的联合策略,不要退出,留一个席次,可攻可守;你和经国却坚持不听,说是‘汉贼不两立’。令侃去跟美国人宣扬‘汉贼不两立’,尼克松、基辛格只想和北平(笔者注:即北京,这里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正常化,根本不把我们当一回事。令侃一木难撑巨厦,如果不是令侃,美国待我们将会更刻薄。他在美国为国家、为你蒋总统,做了多少事情,难道你完全不在意吗?”
  宋美龄继续鼓吹孔令侃对台湾当局的“巨大”作用:“现在就算美国不买中华民国的账,但是,我们终归要靠美国。有令侃在,我们对美国工作,美国对我们的邦交,尽可以稳坐钓鱼台。所以,今年你既然要重新安排内阁人事,我看这是中华民国未来的新契机,我认为,令侃是最好的行政院长的人选。”
  蒋介石基于大陆失败之惨痛教训,想到当时舆论有所谓“蒋家天下陈家党、宋家姊妹孔家财”的说法,尤其是国人抨击孔宋家族玩法聚敛的一些情景,不由得火冒三丈,他明确地告诉宋美龄,不能让孔令侃做“院长”。宋美龄则不以为然地说,不给令侃做“院长”,那么“副院长”总可以给他做吧!
  蒋介石愤愤地回答道:“就算过了我这关,你认为党里面的同志会心服口服吗?选我当总统的国民大会代表,他们会善罢甘休吗?他们如果反问,大陆是怎么丢的,我怎么回答?”
  蒋介石吃了秤砣铁了心,就是不给孔令侃在内阁安排一官半职。宋美龄火气上来了:“你是总统,党和国大代表,他们都会听你的命令;令侃做了那么多对国家有利的事件,难道他的能力不够做个副院长?”蒋介石心里明白,上海“打老虎”事件,尽管时过境迁20多年了,但孔令侃和蒋经国之间始终未曾解冻,他们一个是北极,一个是南极,是永远凑不到一块儿,让这两人当正、副院长还怎么共事?
  蒋介石心意已决,既不同意孔令侃当“院长”,也不同意他当“副院长”。
  宋美龄这下更火了。好!“院长”不行,“副院长”也不成,那么“财政部长”行不行?他老子也做过多年财政部长,孔家是理财世家,你这总没有话说了吧。
  蒋介石脸色铁青,坐在卧榻上闷不吭声,过了半晌也没有点头。
  蒋介石似乎拿出了八年对日抗战的精神,任宋美龄说死说活,就是坚决不让步。宋美龄死缠活缠,蒋介石的原则依旧纹风不动。蒋介石说:“我已经聘请孔令侃为‘总统府国策顾问’,为什么还如此需索无度?‘国策顾问’是我最大限度的让步,难不成真的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宋美龄还一再坚持推荐孔令侃为“行政院长”。蒋介石愤怒至极,告诉宋美龄,如果再强要引荐孔令侃为“行政院长”人选,他宁可不再寻求连任。并称:“如果我不再续任,你是不是要找严家淦(笔者注:严家淦时为‘副总统’)或者别的继任‘总统’的人推荐孔令侃?”
  宋美龄闻言,这才认识到蒋介石强硬态度远超乎她的预期,知道蒋介石不可能有所退让,如果再苦苦相逼,他真的愤而不续任,到时不但“行政院长”化为泡影,连“第一夫人”也徒然成空,她的“第一夫人”光环将立刻消失无踪。皮之不存,毛之焉附?恢复冷静,宋美龄也就不再坚持要孔令侃当“行政院院长”了。
  1992年,孔令侃在纽约病逝。无子嗣。
  
  终生未嫁孔令伟
  
  一、孔令伟放荡不羁的行为,喜怒无常的性格,令人惊叹
  
  孔令伟,1919年9月出生,是孔祥熙与宋霭龄所生的第三个孩子。在孔家四个孩子中,二女儿孔令伟最引人注目。称呼其“孔令伟”大名的人不多,她“孔二小姐”的称呼却名噪一时,围绕孔二小姐的传言也最多。
  孔令伟从小就不安分,蛮横、爱撒野,同她玩耍的孩子多半要受她欺负。她还惯于挑唆别的孩子们打得头破血流,她则坐山观虎斗,引以为乐。她13岁就会开车,又学会打枪,还擅骑术、游泳。
  孔二小姐爱枪爱车爱玩儿,就是不爱读书。她天资聪颖,虽然没有正儿八经地上过学,但也能说几句英文、法语。
  她压根儿没有进过上海圣约翰大学,但却是圣约翰大学在重庆的一个特殊的,也是唯一的一个毕业生。
  那是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教会在上海办的圣约翰大学的一个美籍教授武道从日本占领下的上海逃到了重庆。宋霭龄见到他,要他为孔令伟弄一张圣约翰大学的毕业文凭。那时,上海圣约翰大学不搞函授,但这个美国教授却懂得“灵活机动”和“特事特办”。他要宋霭龄就近在重庆找一些名师,就算作圣约翰大学聘请的教授,专教她女儿,读满一定学分之后就算毕业。宋霭龄照着这个建议,让孔祥熙在财政部挑选几个有博士学位的留学生为孔令伟授课。被聘的全是重量级的学者,有哈佛大学毕业的王元照,康乃尔大学毕业的邓辉,还有夏晋熊和武道自己。每次上课,说是一小时,实际上仅教十几分钟,就陪孔令伟聊天游玩。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混了一年,孔令伟还真的拿到圣约翰大学的文凭,获得学士学位。
  她放荡不羁的行为,喜怒无常的性格,令人惊叹!而蒋夫人宋美龄对她却极为宠爱,视若已出,认作干女儿,对她言听计从。论外貌,孔令伟长得眉清目秀,只是身材矮了点。但她平日打扮却非常出奇,从不穿女子服装,留着大背头,不是西装革履,便是草绿军服,不是军警,腰间却别一支小手枪。有时又跟商人一样,身穿软绸长衫,翻出雪白袖口,歪戴礼帽,足登薄底缎鞋,手摇纸扇,行人侧目。她原名叫孔令俊,她自己把名字改为“令伟”——本先生才不希罕俊俏哩,要伟岸!改名后的孔令伟,再也不喜欢人家叫她“孔二小姐”,却要手下人叫她“孔二先生”。此后,“孔二先生”行事更加怪异,竟模仿风流男子,外出时总随带几名娇艳女子和全副武装的副官。不认识她的人,简直无从辩其男女,更看不出她是何等人物。1943年宋美龄访美,孔令伟作为随行副官,因她妆扮怪异,搞得美方礼宾司因弄不清其性别,不知如何安排。
  
  二、孔令伟要过专一的爱情生活,她要求范绍增将元配夫人和七个姨太太以及和她们所生的子女统统解除婚约、遣散
  
  孔令伟的婚姻让孔氏夫妇伤透了脑筋,宋美龄也为她这个姨侄女的婚事操够了心。一次,第十七集团军总司令、还是单身的陆军中将胡宗南从前方回重庆开会。几年前,宋美龄曾欲将大姨侄女孔令仪介绍给胡宗南,因孔令仪看不中而婚事未成。这次,宋美龄又旧事重提,把孔令伟介绍给胡宗南。
  对孔二小姐的种种怪癖,胡宗南早有耳闻,但碍着蒋夫人的面子,他又不得不去蒋介石官邸跟孔令伟见面。见面后,孔令伟对西北王胡宗南这位年轻中将倒还十分满意,可是,胡宗南见孔令伟身着猎服,脚登长统马靴,手提皮马鞭,腰间还别着小手枪,就倒了胃口。这像什么样子?哪有一点女性的温柔!胡宗南想:“我白天在军营里、在训练场上、在战场上见到的都是穿军装的兵,回到公馆见到的又是个不男不女穿军装的。我……”想到这里,胡宗南便立刻对宋美龄说:“报告夫人,在这抗战的紧要关头,宗南无心、无暇谈婚事,一心一意在委员长领导下率领部队打到抗战胜利!”
  宋美龄有些感动地说:“这是大事,你的决心很好!”她将胡宗南引到客厅外,小声地问:“你对令伟的印象不错吧?她天生豪放,女生男相,很像我!”
  胡宗南婉言推托道:“宗南一介武夫,对二小姐也高攀不上。我走了!”胡宗南给宋美龄敬了个军礼,转身快步走出官邸。
  这一下子宋美龄什么都明白了。
  四川著名的大袍哥、外号叫范哈儿的范绍增,曾有幸被“孔二先生”看中,但结果,婚事没成,倒将自己的一个叫邓羽的姨太太给搭了进去。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蒋介石率领中央政府大批军政大员涌进重庆后,首先住房成了问题。川军将领范绍增便主动让出重庆上清寺第一流大公馆“范庄”给蒋介石暂住。范庄内不仅有好几幢现代化设备的洋房,还有风雨网球场,花园内不仅栽种奇花异草,还喂养了许多珍奇动物,又专门修了钢筋水泥的防空洞,可以防日机轰炸。蒋介石的官邸修好,蒋介石搬出后,范绍增便邀请时任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部长的孔祥熙一家来范庄居住。范绍增虽说让出范庄,搬进了来龙巷公馆去住,但他却经常要到范庄来看看,特别常和孔二小姐打网球、跳舞玩耍,很快,两人便混得很熟。
  不久,范绍增被任命为第八十八军军长,率部到第三战区去参加抗战。1942年夏,范绍增被免去八十八军军长,升任集团军副总司令。他不满这个明升暗降的空头职务,便借口有病,即离开第三战区返回重庆。范绍增一回重庆,孔令伟开心极了!因为又有了陪她打网球、打猎、骑马、游泳、跳舞、打牌的好朋友了。开始,范绍增只是把她当个小姑娘看待。可是,孔令伟已是年满20岁的大姑娘了,正在考虑自己的婚事。孔令伟一得空就纠缠范绍增陪她玩儿,范绍增还得捧着她,依着她,两人无话不谈,形影不离,关系逐渐显得不同寻常。开始,孔令伟还尊称范绍增为“范叔叔”,后来,在人前背后就喊他“增增!增增!”当然,她也给范绍增回报许多好处,那就是有意透露经济情报,让范绍增放手做黄金、美钞的投机生意,大赚其钱。
  她给范绍增提供经济情报,不用电话,也不通过邮局,都是派副官专门快递到来龙巷范公馆面交范绍增,信封上写着:“来龙巷范绍增兄收,盼复,弟委。”
  孔令伟觉得范绍增好,打心眼里喜欢范绍增,他们的关系竟然发展到谈婚论嫁的程度。可是,因为孔令伟要过专一的爱情生活,她要求范绍增将元配夫人和七个姨太太以及和她们所生的子女统统解除婚约、遣散。这个条件太高、也太苛刻了,范绍增不敢答应,也无法答应。孔令伟气得火冒三丈,两手叉腰,指着范绍增的鼻子训斥道:“范哈儿,你对我也太无情了,也太没出息了!你看人家蒋委员长,为了和我姨妈结婚,连元配毛夫人和陈洁如、姚冶诚两个如夫人都统统解除婚约,你敢不敢?不敢!所以你当不了委员长!”
  范绍增对孔令伟拒婚之后,孔令伟指定范绍增将他刚结婚不久的七姨太邓羽送过来陪她玩。
  邓羽是上海人,年轻、漂亮,又乖巧,网球也打得好。孔令伟扣住邓羽,不准其回范公馆,指使邓羽跟范绍增离婚,就跟她住在一起,双宿双飞。她竟叫其手下人叫邓羽为孔太太!
  后来,邓羽寻机脱逃,跟一个叫陈其发的空军飞行员飞到加尔各答去了。
  时间不长,孔令伟又故伎重演,她看中了顾祝同第三战区驻重庆办事处庞处长的妻子葛女士。葛女士是个绝色美女,孔令伟将她弄到自己别墅里,不准葛女士回家,跟她同居,陪她玩乐,俨如夫妇,吃、穿全由她包干。那庞处长也知道自己的妻子成了孔令伟的“姨太太”,他自知惹不起,也就忍气吞声。
  
  三、大战在即,中国航空公司在香港的最后一架飞机没有接回蒋介石指定要接的要人
  
  孔令伟在外面极为刁钻蛮横,在孔祥熙面前也经常指手画脚,甚至插手财政部的人事安排事项,搞得孔祥熙也毫无办法。
  孔令伟平日倚仗孔祥熙的地位和权势,也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为所欲为。还是孔祥熙将范庄作为府邸的时候,孔二小姐每天早晨都要出去骑马、散步,而住在范庄附近的原湖北电政管理局局长朱一成也常在“范庄”附近散布。一天,花花公子朱一成看到孔二小姐后,就自作多情地紧跟上去和她并行搭讪说话,孔二小姐也回眸答话,并不拒绝。二人你一言我一语,不知不觉走到了范庄大门口。只听孔二小姐大喊一声:“来人!”大门内立即窜出五名彪形大汉,孔二小姐把嘴一呶,凶神恶煞般地大汉们不由分说,把还乐滋滋的朱一成拖到大门内卫兵室,一阵拳打脚踢,把朱一成打得鼻青脸肿。朱一成吓得魂飞魄散,跪地求饶不迭,孔二小姐这才罢手。
  在重庆期间,为躲避日军的空袭,实行了灯火管制。夜间行车,车辆不能开灯,必须缓慢行驶。有一次夜间,正赶上空袭警报响起,孔令伟开车向孔祥熙的乡间官邸驶去。她不顾夜间灯火管制制度,开足马力,使车子疾速行驶。交通警察举手拦车,要她放慢速度,她却破口大骂:“去你妈的蛋!”踏足油门向警察冲去,这个警察被撞出路外,满地是血。后来,车上的副官跳下车招呼照料,才把警察送到医院。
  还有一次,在重庆储奇门江边汽车轮渡码头,蒋介石的车队已经来电话通知要过江了,正巧,孔令伟开了汽车赶到,一定要抢先过江。宪兵拦阻制止,她不但不听,而且撒野大闹,打了指挥交通管制的宪兵一个耳光。正好蒋介石的车子赶到,在这种情况下,老蒋不得不用官腔训斥她一顿,把她拉进自己的车内,扬长而去。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传言,如说某日,孔令伟在南京开汽车兜风,违犯交通规则,被警察说了几句,她一怒之下,竟一枪把警察打死。所以南京流行一句话:“你不要神气,小心出门叫你碰上孔二小姐!”
  说孔二小姐脾气暴戾、性格怪异,这是真的,但说她在首都南京,明白张胆地开枪打死执勤的交通警察而不受法律追究,我认为这似乎有些离谱。中国社会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已是现代社会了,当时政权尽管反动,但也开始搞法制了。如果真有那样的事,书刊上一定会有这方面的记载,不知有没有读者看过这方面的详细报道?
  
  四、作为孔氏家族的后代,孔二小姐在赚钱方面继承了父母的传统,颇具天才,丝毫不比其父逊色
  
  作为孔氏家族的后代,孔二小姐在赚钱方面继承了父母的传统,颇具天才,丝毫不比其父逊色。她18岁就接管了父亲的祥记公司和广茂新、晋丰泰两个老商号,并组成“祥广晋”联合总管处。抗战即将爆发时,蒋介石预感到日本大规模侵华战争已迫在眉睫,就发起了全国性的献金购买飞机的运动。全国爱国民众和海外爱国侨胞踊跃捐献,很快就筹集了一大笔款项。购买飞机这一大笔款项,是时任中国空军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宋美龄掌管,具体经手者就是孔二小姐孔令伟。孔令伟在和美国飞机制造商讨价还价时,居然能把每架10万美元的飞机硬压到8万美元。美国老板当然也不客气,把飞机发动机的功率从1000马力降到了800马力。而这每架飞机2万美元的差价,也就堂而皇之地落入了孔二小姐的钱袋。
  抗战时期,孔令伟在大后方市场兴风作浪,翻云覆雨,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投资家。
  重庆行政院院长官邸秘书处的大小秘书、副官,她都可以直接指挥。她哥哥孔令侃直接控制的中央信托局运输处,她下条子派亲信汪建才担任经理,搞独立王国;财政部总务司司长边定远也是她的心腹。
  抗战胜利后,她又来到上海开了个嘉陵企业公司,自任总经理,专门投机倒把,囤积居奇,套汇走私,无所不为,赚取了大量美金。孔二小姐在中国大陆、后来在台湾究竟捞了多少钱,大概只有天知道。孔令伟去世后,台湾税务部门于2006年宣布,她漏缴1.5亿元新台币遗产税,并下令要其财产唯一继承人孔令仪补缴。孔令仪不服,提出上诉,但遭“最高行政法院”判决败诉。
  孔二小姐的富有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蒋家王朝的失势,是孔二小姐一生的重大转折。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土崩瓦解的前夕,孔令伟随父母一起移居国外;后来去台湾,陪伴宠爱她一辈子的姨妈兼干妈的宋美龄。在台湾的岁月里,她渐渐收敛放浪的形骸,归于循规蹈矩的生活,再也不像在大陆那样为所欲为,横行霸道了。
  孔令伟终身未婚,1994年在美国纽约病逝。
  孔令伟的丧仪,1994年11月在纽约举行。白发人送“黑发”人,宋美龄全程参加了孔令伟在曼哈顿举行的肃穆追思礼拜,以及在上州墓园举行的安葬典礼。
  
  神秘的城堡主人孔令杰
  
  一、连孔祥熙和宋霭龄都不知道,他们这个宝贝儿子到底有多少财产
  
  孔令杰,英文名字路易斯,1921年5月30日出生于上海,是孔祥熙和宋霭龄最小的儿子。
  孔令杰年轻时曾在英国留学数年,快30岁时才被台湾蒋介石政府委任为驻联合国和美国的外交官。
  1950年,美国尼克松竞选议员时,孔令杰奉孔祥熙之命,捐款百万元给尼克松作为竞选活动经费,后又支持尼克松竞选美国总统。尼克松从当议员、副总统乃至以后当总统这20余年期间,与孔家长来长往,关系甚密。
  孔令杰跟他的大哥孔令侃、二姐孔令俊一样,对孔祥熙那种热衷于权力的愿望嗤之以鼻,认为就算当了行政院长,还不是一个高级奴才,还得看着主子的眼色行事。所以在他们看来,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当老板,自己当皇帝,自己给自己打工。
  在国民党台湾当局的所谓外交圈子里,孔令杰做了10年外交官,也为蒋介石卖了10年命。当然,同时也为自己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待他认为已还清了蒋家的人情时,就毅然弃官经商,按我们现在的说法就是“下海”了。他瞄准了美国德克萨斯州那片广袤神奇的土地,那土地下面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他决心以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为榜样,成为举世瞩目的石油大亨。
  靠着孔祥熙、宋霭龄在经济上的资助和自己外交界朋友的帮助,他在休斯敦组建了“西方石油开发公司”,趁多数美国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在得克萨斯州用很便宜的价格购置了看似荒原的大片土地,自然也就取得了那里的石油开发权。除此之外,他还兼做地产生意。
  这决定性的一步使孔令杰在美国一举成功。埋藏在地下的滚滚石油变成了滚滚而来的财富,流进他的腰包,使他一下子成为超过孔令侃、孔令俊的巨富。到了后来,连孔祥熙和宋霭龄都不知道,他们这个宝贝儿子到底有多少财产。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孔令杰几乎销声匿迹,人们从报纸上所载的豆腐干大的花边新闻中得知,孔令杰娶了好莱坞性感影星狄波娜·贝姬为妻。孔令杰和狄波娜婚后不久,便有了一个棕色头发、蓝眼睛的漂亮的混血儿。其他则不得其祥。
  
  二、孔令杰在休斯敦郊区设计修建的地下堡垒,甚至比德国的大独裁者希特勒在柏林的地下室还要大
  
  1985年,美国一家杂志以《天下奇闻的详情与内幕》为题,向美国公众和海外华人揭开了蒙在孔令杰头上的这层神秘的面纱。
  这篇报道中说,在得克萨斯州休斯敦郊区,一位神秘人物修建了一座神秘的建筑。这位神秘人物就是孔令杰——已故的中国名人孔祥熙最小的儿子,蒋介石夫人宋美龄女士的外甥,现为美国石油界首屈一指的大亨。孔令杰修建的这座建筑,奢侈豪华、防范严密、坚固异常,是一座拥有地下城堡的巨厦。它不是那种一般美国人想象的古典式的城堡,而是用巨额投资兴建的,总价值为1800万美元,既能办公又能作为别墅的私人府邸。它的坚固程度可以使它能抵御一切投弹的袭击,面积之大可以容纳1100人长期在里面生活……
  那篇报道接着对“城堡”内的结构和设施也做了详尽的描写:在这座建筑物中,有最现代化的中心空调和冷暖器设备;有能清洗和消除任何辐射污染的淋浴器;有供人们消遣娱乐的酒吧、迪厅、游泳池、健身房;有图书馆、阅览室、储水池和可供近千人吃饭的餐厅,地下城堡内的门全是电动的,只要轻轻一按电钮,门窗会自动打开、升降,宛若一个梦中的科幼城。
  这座建筑周围约有1500英亩占地,全部用交流电的铁丝网包围着。建筑物的所有窗户,全由防弹玻璃制成,而看上去只有四层的防弹玻璃窗的大楼,实际比六层还高。各个出口皆由荷枪实弹的警卫把守。在这座大楼中,公司办公室在中间两层,底层是专供职员用餐的餐厅,第四层全部是孔令杰的私人住宅。房顶有人造花园,还有一片空地,可以降落四架直升飞机。此外,在这座地下城堡中还有三套消防灭火设备和各种防毒系统的设备,有500到700个简单的床位,十几间豪华的双人卧室,男女厕所、盥洗室、急诊所、文娱康乐室,以及四间分别用钢栏隔开但却是四四方方的所谓拘留室。
  在办公大楼以西,有一栋两层小楼。小楼的旁边,开凿了一个占地一英亩大小的人工湖,在这座小楼附近,特别修建了两座小型宝塔,两座宝塔的底端,就是地下城堡的两个入口处。
  又有传闻说,孔令杰个人拥有的财产已达10亿美元。他拥有四架飞机,一架装甲凯迪拉克车,一个专供他打猎的狩猎场,并雇有一队武装卫士。
  对那座建筑物了如指掌的陶布森说:“孔令杰在休斯敦郊区设计修建的地下堡垒,甚至比德国的大独裁者希特勒在柏林的地下室还要大。其特殊的设备,也比希特勒多得多。”
  孔令杰是最不愿意接受记者采访的,对任何采访,他永远是一副冷冰冰的面孔,永远是四个字:“无可奉告”。
  
  三、孔令杰与承包这一巨大工程的负责人陶布森博士之间因金钱问题出现纠纷,最终变友为敌,直至对簿公堂
  
  本来,孔令杰耗费巨资修筑这座建筑是在极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新闻界对此一无所知。可是,由于孔令杰与承包这一巨大工程的负责人陶布森博士之间因金钱问题出现纠纷,最终变友为敌,走上法庭,这才使孔令杰秘密修建豪华建筑一事被披露出来。
  说来有趣,孔令杰比陶布森大26岁,比陶布森父亲的年龄还要大,可是在一次狩猎中,两人却一见如故,成为密友。
  那年陶布森才14岁,为了生计,在一家俱乐部的狩猎场里做一个侍童,专门为客人提供服务。孔令杰见陶布森长得很帅气,人也机灵,为客人服务周到热情,就对他产生了好感,因此便以长辈的身份邀请他一道狩猎、用餐,并与陶布森的父母也建立了友谊。
  陶布森出身贫寒,没有机会受教育,但却颇有志向,决心用自己的奋斗来改变命运。他靠平时打工积攒些钱缴学费,读完了小学到中学、大学的课程,并且学习成绩优异。大学毕业后,陶布森又读建筑设计的博士学位。在这期间,孔令杰虽然一直未同他见面,但两人的联系始终没有中断。孔令杰一直关注着这个年轻人的学业和发展。
  1980年,已与好莱坞明星狄波娜离婚的59岁的孔令杰在一次打网球时,和陶布森不期而遇,两人都十分兴奋,就找了个酒吧聊了起来。那一天,他们从上午一直聊到深夜。
  从海外传过来的一些资料上看,孔令杰颇有一副中国传统的侠义风骨,很看重友情。但他遇人不淑,用人不善,好心并未得到好报。
  不久,孔令杰在得克萨斯州创立了“游骑兵建筑公司”,并以该公司最大股东的身份,聘任陶布森担任公司总裁。除每年给他六万美金的年薪外,又给了他10%的公司股票做酬劳。这对陶布森来说,无异于天上掉馅饼,他苦苦奋斗都没能得到的东西却在一夜之间降临了。他因此发现了一个他那个阶层人士所无法想象的奢侈豪华的世界,而那铺张和豪华的主人,竟是一个来自太平洋彼岸的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
  孔令杰把陶布森从一个不名一文的平头百姓一下子推到一个大公司总裁的位子上,使陶布森拥有了过去他想都不敢想的权力,拥有了超过过去几倍的年薪。
  那末,孔令杰为什么这么重用陶布森?这始终是一个谜。
  “游骑兵建筑公司”的第一项工程,便是孔令杰的西方石油开发公司的总部和那座神密而又耗资巨大的办公楼和别墅。
  然而,就在这座坚固的地下城堡及办公楼即将完工的时候,孔令杰和陶布森却突然闹翻了。孔令杰和陶布森这对昔日的好友和忘年交,居然反目成仇,并且一直闹到对簿公堂。
  陶布森是原告,孔令杰是被告。陶布森说孔令杰拖欠他一笔工程款不还,而孔令杰则说陶希森是欺诈,还说他玩忽职守、浪费公司财物、贪污等等。
  孔令杰欠了陶布森多少钱?更准确的说,到底是谁欠了谁的?
  两人的委托律师在法庭上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官司一直打了两年,最终不了了之。1984年10月,休斯敦地方法院以证据不足为由,驳回了陶布森对孔令杰的指控。陶希森不服,声称要继续上诉。但事实上他并没有上诉,而是就此罢手了。
  
  四、20世纪90年代,孔家三个子女皆因癌病而每隔两年辞世一个,享年都是75周岁
  
  孔令杰晚年极少与外界来往,一直过着深居简出类似“隐居”的生活。美国《德州月刊》杂志记者曾这样描写孔令杰的:他是一个体型略胖的人,身高约5.65英尺,体重185磅,满头略带灰丝的黑发。他虽已年逾花甲,但因为保养极好,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低得多。他行迹诡秘,一切言行都非常谨慎而保守。他不愿为人所知,也不想跟外人打不必要的交道。他拒绝接受记者的采访。因此,人们只能从陶布森向休斯敦市地方法院控告他的公案中,获知一些这位休斯敦神秘市民的秘密。在美国,即使熟悉他的人,一般也只知道他叫路易·C·孔,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就是孔令杰。
  孔令杰于1996年病逝。他生有一子,是混血儿,华文名字叫孔德麒。
  20世纪90年代,孔家三个子女皆因癌病而每隔两年辞世一个,享年都是75周岁。
  孔令侃因肺癌死于1992年,终年75周岁;孔令伟因直肠癌卒于1994年,终年75周岁;孔令杰也是75周岁时死于癌症。
  
  中文名: 孔祥熙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山西太谷县
   出生日期: 1880年9月11日
  逝世日期: 1967年
  职业: 国民党财阀
  毕业院校: 耶鲁大学
  
  孔祥熙(1880年9月11日-1967年8月16日),字庸之,号子渊,孔子第75代裔孙,出生于山西省太谷县一个亦商亦儒的家庭。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亦是一名银行家及富商。
  孔祥熙的妻子为宋霭龄,孔与宋子文、蒋介石为姻亲关系。
  孔祥熙长期主理国民政府财政,主要政绩有改革中国币制,建设中国银行体系,加大国家对资本市场的控制等。
其他文献
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战略,尤其
实验具有“科学性、兴奋性、教学性”.演示实验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教学“双边”活动,通过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基本操作能力,并巩固和验证有关的物理
信息技术已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介绍在无纸化考试模式下,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基础考证课程的教学,通过在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改进,为学生创
日本媒体每天都是“中国”的消息,中国已成为日本的新坐标。    历史证明,一个没有新人辈出的国家,其活力必然丧失。  我们知道,在德川幕府时代,日本曾经历200余年锁国期,这一期间,虽然日本成功地把欧洲殖民主义者拒之门外,但却为此付出沉重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代价。其实,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日本经济停滞不前,20年间,GDP长期在500万亿日元左右徘徊,而同期全球的GDP却增长了3倍。  9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愈加健全。尤其以高速公路为主的公路网络的全面建设,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对人民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提高高速公路的管理
一、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影响rn1.网络成瘾综合征的含义rn网络像雨后春笋般开始进入中国的百姓家庭,随着每次上网时间的不断延长,不少人形成对网络强烈的心珲依赖现象,这种现
自行设计制造了改进的倾斜式冷却剪切技术试验装置,用来制备半固态Al-3%Mg合金坯料。建立了模拟制备半固态Al-3%Mg合金三维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冷却斜板的倾角对合金温度场与
通过对紫杉醇的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并采取一些适当的防治措施,可最大限度地减轻其不良反应,从而更为广泛地应用于临床。1紫杉醇常见的不良反应1.1过敏反应是其最为严重的一
张新赞(以下简称“张”):作为李健吾先生的学生,您能不能谈一谈您和李先生交往的一些情况?郭宏安(以下简称“郭”):我其实跟李先生接触得不算太多。因为我是1978年考入中国社
吴老仙逝一周年之际,李伯重教授等主编的“清华经济史丛书”②即将推出《吴承明文集——经济史:理论与实证》,以纪念这位杰出的清华学长。文集由刘兰兮和吴洪老师汇编,方行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