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手段对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患者进行药物抗炎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自拟方联合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结果:经3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对于改善经期,炎症等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显效率为93.3%(28/30),总有效率为100%(30/30);对照组显效率为80.0%(24/30),总有效率为93.3%(28/3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治疗 慢性子宫内膜炎 疗效观察
慢性子宫内膜炎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其多由传播性性疾病及细菌感染引起,好发于已婚育龄期妇女,可导致子宫不规则出血、不孕、流产、反复发作的盆腔疼痛及性交困难,一旦患病则会给患者生活、工作带来诸多影响。慢性子宫内膜炎是导致流产的最常见原因,约90%流产与妇科炎症有关。本文将中西结合疗法应用于我院60例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取得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观察组年龄在22~50岁之间,平均年龄39.1±4.2岁,其中已婚28例,未婚2例,病程在6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2.2±0.2年;对照组年龄在22~49岁之间,平均年龄39.8±4.3岁,其中已婚27例,未婚3例,病程在6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2.3±0.2年。60例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上的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症状。两组在年龄,病程,婚育情况等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排除标准:①有其他重大妇科疾病者;②对抗生素过敏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口服左氧氟沙星片,0.1g/次,3次/天,7天为一个疗程,,随机对症给予阴道冲洗上药处理;治理组在给予西药给药后,再给予中医自拟方联合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中药方剂::党参15g、薏苡仁25g、白术15g、茯苓15g、、白花蛇舌草15g黄芪20g、丹参20g、桃仁及三棱10g,每天1剂,用水煎服,经期期间停用。7d为一疗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且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诊疗情况比较
经3个疗程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经期恢复正常25例,复常率为83.3%(25/30),治疗组患者经期恢复正常28例,复常率为93.3%(28/3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白带或分泌物增多3例,下腹部坠痛2 例,子宫内膜粘连1例,B 超检查显示炎症图像2例,对照组白带或分泌增多6例,下腹部坠痛3例,子宫内膜粘连2例,B 超检查显示炎症图像4 例,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炎性反应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于改善经期,炎症等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
2.2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中,痊愈18例(60.0%),显效10例(33.3%),有效2例(6.7%),无效0例(0%);对照组中,痊愈15例(50.0%),显效9例(30.0%),有效4例(13.3%),无效2例(6.7%)。治疗组显效率为93.3%(28/30),总有效率为100%(30/30);对照组显效率为80.0%(24/30),总有效率为93.3%(28/3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子宫内膜炎是生殖系统最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尤其是慢性子宫内膜炎具有易反复发作、病程长的特点,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病因较为复杂,近年来临川研究表明主要诱因包括子宫内膜功能层的长期感染、宫内避孕器、分娩或流产后残存的少量胎盘或胎盘附着处复旧不全、绝经后女性机体雌激素水平的低下以及子宫黏膜下肌瘤或黏膜息肉等原因所致,对该病一旦治疗不及时或措施不得当,往往会导致菌群失调、耐药发生,甚至造成育龄期妇女不孕。因此积极选取一种更加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促进该病的好转以及维护育龄期妇女健康具有重要价值。
中医认为慢性子宫内膜炎在中医学中属“崩漏”、“带下”、“痛经”、“不孕”、“妇人腹疼”等范畴[1]。有学者[2]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是湿热余邪未净,与血互结,瘀积胞宫,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和、冲任受阻、余毒未清、正不胜邪所致。即瘀、虚、毒是本病的实质所在。该病虚实相杂,阴阳失调,常会经久不愈。中医治疗多以补肾健脾、祛邪扶正为主,辅以清热利湿论治。因此,治疗本病的主要法则应是化瘀止血,益气扶正,清解余毒。临床治疗以消痛化瘀,活血行气为宜。处方中的桃仁、丹参、白术活血化瘀药;白花蛇舌草为清解余毒药;党参,黄芪具有补脾摄血作用;桃仁、黄芪有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等作用;白术、茯苓、三棱具有抗炎和增加免疫力作用;白花蛇舌草、丹参还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全方以活血化瘀为主,益气养血,清除余毒为辅。现代医学研究分析,本方具有缩宫止血,改善微循环,增加子宫血管流量,增强机体抵抗力及抗菌消炎等作用。
经3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对于改善经期,炎症等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显效率为93.3%(28/30),总有效率为100%(30/30);对照组显效率为80.0%(24/30),总有效率为93.3%(28/3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临床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尤其在促进患者经期恢复,改善临床症状及提高临床疗效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夏桂成. 中医妇科理论与实践[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9.
[2].徐莲薇, 张琼, 宋知理. 中西医综合治疗盆腔炎性包块[J].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4, 38(7): 44-45.
关键词:中西医治疗 慢性子宫内膜炎 疗效观察
慢性子宫内膜炎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其多由传播性性疾病及细菌感染引起,好发于已婚育龄期妇女,可导致子宫不规则出血、不孕、流产、反复发作的盆腔疼痛及性交困难,一旦患病则会给患者生活、工作带来诸多影响。慢性子宫内膜炎是导致流产的最常见原因,约90%流产与妇科炎症有关。本文将中西结合疗法应用于我院60例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取得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观察组年龄在22~50岁之间,平均年龄39.1±4.2岁,其中已婚28例,未婚2例,病程在6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2.2±0.2年;对照组年龄在22~49岁之间,平均年龄39.8±4.3岁,其中已婚27例,未婚3例,病程在6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2.3±0.2年。60例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上的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症状。两组在年龄,病程,婚育情况等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排除标准:①有其他重大妇科疾病者;②对抗生素过敏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口服左氧氟沙星片,0.1g/次,3次/天,7天为一个疗程,,随机对症给予阴道冲洗上药处理;治理组在给予西药给药后,再给予中医自拟方联合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中药方剂::党参15g、薏苡仁25g、白术15g、茯苓15g、、白花蛇舌草15g黄芪20g、丹参20g、桃仁及三棱10g,每天1剂,用水煎服,经期期间停用。7d为一疗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且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诊疗情况比较
经3个疗程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经期恢复正常25例,复常率为83.3%(25/30),治疗组患者经期恢复正常28例,复常率为93.3%(28/3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白带或分泌物增多3例,下腹部坠痛2 例,子宫内膜粘连1例,B 超检查显示炎症图像2例,对照组白带或分泌增多6例,下腹部坠痛3例,子宫内膜粘连2例,B 超检查显示炎症图像4 例,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炎性反应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于改善经期,炎症等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
2.2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中,痊愈18例(60.0%),显效10例(33.3%),有效2例(6.7%),无效0例(0%);对照组中,痊愈15例(50.0%),显效9例(30.0%),有效4例(13.3%),无效2例(6.7%)。治疗组显效率为93.3%(28/30),总有效率为100%(30/30);对照组显效率为80.0%(24/30),总有效率为93.3%(28/3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子宫内膜炎是生殖系统最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尤其是慢性子宫内膜炎具有易反复发作、病程长的特点,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病因较为复杂,近年来临川研究表明主要诱因包括子宫内膜功能层的长期感染、宫内避孕器、分娩或流产后残存的少量胎盘或胎盘附着处复旧不全、绝经后女性机体雌激素水平的低下以及子宫黏膜下肌瘤或黏膜息肉等原因所致,对该病一旦治疗不及时或措施不得当,往往会导致菌群失调、耐药发生,甚至造成育龄期妇女不孕。因此积极选取一种更加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促进该病的好转以及维护育龄期妇女健康具有重要价值。
中医认为慢性子宫内膜炎在中医学中属“崩漏”、“带下”、“痛经”、“不孕”、“妇人腹疼”等范畴[1]。有学者[2]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是湿热余邪未净,与血互结,瘀积胞宫,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和、冲任受阻、余毒未清、正不胜邪所致。即瘀、虚、毒是本病的实质所在。该病虚实相杂,阴阳失调,常会经久不愈。中医治疗多以补肾健脾、祛邪扶正为主,辅以清热利湿论治。因此,治疗本病的主要法则应是化瘀止血,益气扶正,清解余毒。临床治疗以消痛化瘀,活血行气为宜。处方中的桃仁、丹参、白术活血化瘀药;白花蛇舌草为清解余毒药;党参,黄芪具有补脾摄血作用;桃仁、黄芪有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等作用;白术、茯苓、三棱具有抗炎和增加免疫力作用;白花蛇舌草、丹参还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全方以活血化瘀为主,益气养血,清除余毒为辅。现代医学研究分析,本方具有缩宫止血,改善微循环,增加子宫血管流量,增强机体抵抗力及抗菌消炎等作用。
经3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对于改善经期,炎症等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显效率为93.3%(28/30),总有效率为100%(30/30);对照组显效率为80.0%(24/30),总有效率为93.3%(28/3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临床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尤其在促进患者经期恢复,改善临床症状及提高临床疗效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夏桂成. 中医妇科理论与实践[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9.
[2].徐莲薇, 张琼, 宋知理. 中西医综合治疗盆腔炎性包块[J].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4, 38(7): 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