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工科本科生的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已成为工科院校教育所必须承担的新的历史使命。创新人才的培养依赖于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的核心则是培养工科本科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现今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教育体制、教师、教学方法与学业评定规则等。
关键词:本科生;石油工程;教育观念;工程能力;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199-03
在2006年1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党。江泽民同志1995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现今创新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即通过创新性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所谓“创新性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所谓“功以才成,业以才广”,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在于人才。对于大学本科学生教育而言,如何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优化教学过程、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既是培养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创新性人才的现实需要,更是本科生自身发展的必然需要。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主干专业牢固树立创新教学工作在学科建设中的中心地位,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不断推进教学理念、机制和制度创新,对教学过程中各个要素和环节进行整体优化,努力探索并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
一、石油工程本科学生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在新世纪的新经济发展中,以高科技为代表的竞争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指标,而高科技又以创新为特征,因此“创新”在当代已经成为了一个民族发展和生存的灵魂,它是一个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来源。石油工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行业,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企业对石油工程技术人员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未来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也应是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应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知识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的基础和核心,提升整体社会竞争力的关键是拥有创新精神和具备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在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当代社会,大学处于特殊及重要地位,大学需要进行创新性教育,为国家输送培养创新性人才,整个社会依靠创新性人才进行知识创新促进经济发展。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创造能力人才的使命,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主战场,是开展知识创新的阵地。
二、石油工程本科学生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知识经济已成为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现如今国际综合竞争集中体现在创新人才的竞争上,创新能力决定创新人才。目前,世界各国各地区的高等教育都注重加强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然而我国高校部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欠缺不仅仅只是表现缺乏创新观念、欲望,还表现在缺乏创新思维能力上,他们大脑内不具备或者缺乏创新思维,并且直觉思维、联想思维、逆向思维等其他方面都表现的还不成熟,上述能力的缺失将直接影响到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我校石油工程本科学生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基地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1.陈旧传统的本科生教育教学方式遏制了石油工程主干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一直以来我国传统陈旧教育偏重于知识传承,老师将输入式的教学方式摆在了教学的核心位置。很多教师没有任何改进教学方法的举措,授课方式还是采用传统的填鸭式,他们忽视了课堂上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由此培养出的本科人才大都欠缺创新能力。
2.学生在校期间表现机会不多,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表达能力的发展。部分在校大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上较为薄弱,他们没有很多的机会去表现自己并且缺乏应有的自信,不能较准确的去理解与适应社会实际需求,在具体阐述相关问题及讨论时缺乏合理性、条理性。
3.高校对学生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我国应试教育模式体制的制约。事实上,目前石油工程主干专业大多学生已经逐渐意识到了工程能力的重要性,但在大学教育教学时期他们太多没有具体可行的方法使得他们的工程能力在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大环境里得到锻炼和提高。对于一些实用性强、动手能力强的课程,由于课程设置问题,加上缺少相关硬件设施和软件基础等因素,本科生想提高其工程能力、创新能力的愿望也只能是空想了。
4.石油工程主干专业本科生缺乏必要的创新观察、思维能力。学生在观察的整体性、概括性、敏锐性、深刻性等诸多方面普遍存在不足。学生也有创新的宏观想法,但他们大脑内没有具体的想法去如何进行创新,他们在直觉思维、逻辑思维、联想思维等很多方面都还不成熟,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培养和锻炼。此外,由于高校扩招,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变为大众教育,与实践相关的教学环节、内容、课时不断被压缩和缩减,学生的亲自动手机会大大减少,造成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三、石油工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实践
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西方多年来主要采用的是技能训练的方法,我国在80年代中期也出现过思维训练之类的做法。在这种做法背后,隐藏着这样一种假设:创新能力或创造性,实际上是一种技能,如同其他一些如游泳、射击技能一样,可以通过直接训练来获得或提高。我院近年来主动出击,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式,采取不同的措施开发、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
1.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模式。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鉴于此,培养创新性的本科生需要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教育观,在创新性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做到“融业务与素质教育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
现今没有创新能力的人难以在人才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立足。这就要求我们高校教师必须转变传统陈旧的教育观念,抛弃以教学内容的稳定单一性为出发点,以知识的记忆、复现为目标的应试教育的传统模式,抛弃以学生知识掌握的数量和精确性作为评价学生能力的标准。在传统本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对教材和课时负责,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教师的足够重视。我们应该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自己在教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在教学中重点的和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把他们培育成适应知识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中,知识学习已经作为一种手段,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而非直接告知结果。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面对的是未知的结果,没有统一标准的答案。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的听众,而是主动的参与者。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在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开发和培养。综上所述,是否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区别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准。 此外,还要培养创新型教师。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起主导作用,他们教育思想是否更新及教育观念是否转变是决定是否能够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现代化的大学本科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从理论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创新过程中的参与者、指导者。这就要求教师对本学科、相关交叉学科的前沿理论和最近研究进展和成果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并将教师自身掌握的前沿知识和最新进展结合本学科知识与学生相互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注重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工程化、多样化、现场化。在教学方法上,变单纯的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为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主,加强理论与工程实践的有机结合,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电子图书馆、CAI、多媒体等数字化教学条件辅助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工程技术概念,是教学更加切近工程实际。
通过金工实习、课程设计、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小组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节等活动,使学生积极参加适合自己的科研创新实践活动,各类竞赛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潜能,也能够培养本科生在创新实践活动中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学院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基础学科知识竞赛及其他课外科技活动,并制定了相应的鼓励政策,对于在本科生科技活动中获奖学生及导师给予表彰奖励。通过切身参与竞赛活动使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工程实践活动中,以此来着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并且增强学生参与及合作意识。学院根据油田需求先后为大庆油田、胜利油田、中原油田、华北油田等单位培养了一批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石油石化专业人才。
3.推进制度创新,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为保障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石油工程学院努力营造政策环境,建立一系列与学院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具有推动作用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制度。
(1)设立本科生创新培养基金。本科生创新培养基金是石油工程学院为加强培养在校本科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各种创新竞赛活动,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学科建设带动本科教育,浓厚本科学生学术气氛,促进学风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而设立的基金。基金旨在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院重点扶持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科研、有优势特色的自主创新项目,并成立本科生创新培养基金管理委员会作为创新基金的管理机构。
(2)建立实验室对本科学生开放制度。由实验室提供仪器,还学生的自由空间、时间,让学生做自己想做的实验,为学生提供自主创新的实验环境和条件。着力改革传统的单一验证性实验,增设综合性、涉及型实验,更多的将工程技术、工程概念渗透在实验内容中,并且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要求独自编制实验方案,独立完成试验过程,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技能,熟练实用相关专业设备及仪器,且允许学生自拟实验课题,实验室提供试验条件,有效地提高了工程与创新能力。
4.探索机制创新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石油工程学院利用学科优势与产业影响,切实落实学生的校外工程实习条件。目前已与国内三大石油公司以及在华外国知名石油企业签约挂牌或接受学生实习的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程知识后,到油田科研院所、生产一线进行生产实习,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增强对石油生产实际的认识。
学院通过创新基地的建设在教育教学环节以及实验室建设等方面起到了“出思想、出经验、出成果”的作用,同时带动建立了一支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5.初步形成合理的评价体系。评价是教育管理中实施控制的特殊手段,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我们早已习惯于用成套的内容和单一固定的方式来评价学生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行为逐渐变的标准化、程式化、单一化,学生没有独立创新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想要改变这种模式和现状,高校就有必要偏向创新意识来评价学生,学生的学习评价应以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为目标,使评价体系体现创新意识培养的目标导向和过程。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重视知识的全面性考查,更要重视其创新能力的考查。一方面是在考试方式上实现多样,另一方面是实行能力评价,实现评价科学化,通过写专题报告、撰写学术论文、参与科研项目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价,从而增强学生成绩评价的全面性。
四、结束语
石油工业的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特别是急需高级复合型人才。本科学生的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具有整体性和全局性,必须使每一个师生员工把思想统一起来,对我校石油工程主干专业来说虽然不是一种新思想,但无疑是一个新课题,它对宏观的教育体制和微观的教育措施等都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就目前来看,要在石油工程学科建设过程中实现主干专业学生自主创新,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美]吉尔福特JP.创造性才能[M].施良方,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美]吉尔福特JP.创造力与创造性思维新论[J].唐晓杰,等,译校.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90(4):17.
[3]岳晓东.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9,(10):5~7.
基金项目:本文为四川省级重点教改项目《石油工程本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平台构建及配套机制研究》(编号Z11064,2009-2013),负责人:孟英峰李皋
教改项目:四川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石油工程主干专业本科学生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基地建设”资助
作者简介:李永杰(1964-),汉族,重庆,副教授,从事欠平衡钻井设备及技术的研究工作。地址:(610500)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西南石油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本科生;石油工程;教育观念;工程能力;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199-03
在2006年1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党。江泽民同志1995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现今创新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即通过创新性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所谓“创新性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所谓“功以才成,业以才广”,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在于人才。对于大学本科学生教育而言,如何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优化教学过程、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既是培养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创新性人才的现实需要,更是本科生自身发展的必然需要。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主干专业牢固树立创新教学工作在学科建设中的中心地位,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不断推进教学理念、机制和制度创新,对教学过程中各个要素和环节进行整体优化,努力探索并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
一、石油工程本科学生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在新世纪的新经济发展中,以高科技为代表的竞争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指标,而高科技又以创新为特征,因此“创新”在当代已经成为了一个民族发展和生存的灵魂,它是一个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来源。石油工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行业,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企业对石油工程技术人员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未来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也应是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应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知识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的基础和核心,提升整体社会竞争力的关键是拥有创新精神和具备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在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当代社会,大学处于特殊及重要地位,大学需要进行创新性教育,为国家输送培养创新性人才,整个社会依靠创新性人才进行知识创新促进经济发展。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创造能力人才的使命,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主战场,是开展知识创新的阵地。
二、石油工程本科学生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知识经济已成为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现如今国际综合竞争集中体现在创新人才的竞争上,创新能力决定创新人才。目前,世界各国各地区的高等教育都注重加强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然而我国高校部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欠缺不仅仅只是表现缺乏创新观念、欲望,还表现在缺乏创新思维能力上,他们大脑内不具备或者缺乏创新思维,并且直觉思维、联想思维、逆向思维等其他方面都表现的还不成熟,上述能力的缺失将直接影响到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我校石油工程本科学生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基地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1.陈旧传统的本科生教育教学方式遏制了石油工程主干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一直以来我国传统陈旧教育偏重于知识传承,老师将输入式的教学方式摆在了教学的核心位置。很多教师没有任何改进教学方法的举措,授课方式还是采用传统的填鸭式,他们忽视了课堂上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由此培养出的本科人才大都欠缺创新能力。
2.学生在校期间表现机会不多,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表达能力的发展。部分在校大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上较为薄弱,他们没有很多的机会去表现自己并且缺乏应有的自信,不能较准确的去理解与适应社会实际需求,在具体阐述相关问题及讨论时缺乏合理性、条理性。
3.高校对学生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我国应试教育模式体制的制约。事实上,目前石油工程主干专业大多学生已经逐渐意识到了工程能力的重要性,但在大学教育教学时期他们太多没有具体可行的方法使得他们的工程能力在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大环境里得到锻炼和提高。对于一些实用性强、动手能力强的课程,由于课程设置问题,加上缺少相关硬件设施和软件基础等因素,本科生想提高其工程能力、创新能力的愿望也只能是空想了。
4.石油工程主干专业本科生缺乏必要的创新观察、思维能力。学生在观察的整体性、概括性、敏锐性、深刻性等诸多方面普遍存在不足。学生也有创新的宏观想法,但他们大脑内没有具体的想法去如何进行创新,他们在直觉思维、逻辑思维、联想思维等很多方面都还不成熟,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培养和锻炼。此外,由于高校扩招,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变为大众教育,与实践相关的教学环节、内容、课时不断被压缩和缩减,学生的亲自动手机会大大减少,造成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三、石油工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实践
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西方多年来主要采用的是技能训练的方法,我国在80年代中期也出现过思维训练之类的做法。在这种做法背后,隐藏着这样一种假设:创新能力或创造性,实际上是一种技能,如同其他一些如游泳、射击技能一样,可以通过直接训练来获得或提高。我院近年来主动出击,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式,采取不同的措施开发、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
1.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模式。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鉴于此,培养创新性的本科生需要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教育观,在创新性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做到“融业务与素质教育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
现今没有创新能力的人难以在人才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立足。这就要求我们高校教师必须转变传统陈旧的教育观念,抛弃以教学内容的稳定单一性为出发点,以知识的记忆、复现为目标的应试教育的传统模式,抛弃以学生知识掌握的数量和精确性作为评价学生能力的标准。在传统本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对教材和课时负责,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教师的足够重视。我们应该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自己在教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在教学中重点的和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把他们培育成适应知识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中,知识学习已经作为一种手段,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而非直接告知结果。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面对的是未知的结果,没有统一标准的答案。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的听众,而是主动的参与者。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在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开发和培养。综上所述,是否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区别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准。 此外,还要培养创新型教师。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起主导作用,他们教育思想是否更新及教育观念是否转变是决定是否能够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现代化的大学本科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从理论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创新过程中的参与者、指导者。这就要求教师对本学科、相关交叉学科的前沿理论和最近研究进展和成果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并将教师自身掌握的前沿知识和最新进展结合本学科知识与学生相互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注重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工程化、多样化、现场化。在教学方法上,变单纯的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为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主,加强理论与工程实践的有机结合,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电子图书馆、CAI、多媒体等数字化教学条件辅助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工程技术概念,是教学更加切近工程实际。
通过金工实习、课程设计、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小组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节等活动,使学生积极参加适合自己的科研创新实践活动,各类竞赛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潜能,也能够培养本科生在创新实践活动中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学院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基础学科知识竞赛及其他课外科技活动,并制定了相应的鼓励政策,对于在本科生科技活动中获奖学生及导师给予表彰奖励。通过切身参与竞赛活动使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工程实践活动中,以此来着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并且增强学生参与及合作意识。学院根据油田需求先后为大庆油田、胜利油田、中原油田、华北油田等单位培养了一批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石油石化专业人才。
3.推进制度创新,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为保障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石油工程学院努力营造政策环境,建立一系列与学院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具有推动作用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制度。
(1)设立本科生创新培养基金。本科生创新培养基金是石油工程学院为加强培养在校本科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各种创新竞赛活动,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学科建设带动本科教育,浓厚本科学生学术气氛,促进学风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而设立的基金。基金旨在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院重点扶持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科研、有优势特色的自主创新项目,并成立本科生创新培养基金管理委员会作为创新基金的管理机构。
(2)建立实验室对本科学生开放制度。由实验室提供仪器,还学生的自由空间、时间,让学生做自己想做的实验,为学生提供自主创新的实验环境和条件。着力改革传统的单一验证性实验,增设综合性、涉及型实验,更多的将工程技术、工程概念渗透在实验内容中,并且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要求独自编制实验方案,独立完成试验过程,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技能,熟练实用相关专业设备及仪器,且允许学生自拟实验课题,实验室提供试验条件,有效地提高了工程与创新能力。
4.探索机制创新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石油工程学院利用学科优势与产业影响,切实落实学生的校外工程实习条件。目前已与国内三大石油公司以及在华外国知名石油企业签约挂牌或接受学生实习的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程知识后,到油田科研院所、生产一线进行生产实习,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增强对石油生产实际的认识。
学院通过创新基地的建设在教育教学环节以及实验室建设等方面起到了“出思想、出经验、出成果”的作用,同时带动建立了一支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5.初步形成合理的评价体系。评价是教育管理中实施控制的特殊手段,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我们早已习惯于用成套的内容和单一固定的方式来评价学生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行为逐渐变的标准化、程式化、单一化,学生没有独立创新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想要改变这种模式和现状,高校就有必要偏向创新意识来评价学生,学生的学习评价应以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为目标,使评价体系体现创新意识培养的目标导向和过程。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重视知识的全面性考查,更要重视其创新能力的考查。一方面是在考试方式上实现多样,另一方面是实行能力评价,实现评价科学化,通过写专题报告、撰写学术论文、参与科研项目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价,从而增强学生成绩评价的全面性。
四、结束语
石油工业的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特别是急需高级复合型人才。本科学生的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具有整体性和全局性,必须使每一个师生员工把思想统一起来,对我校石油工程主干专业来说虽然不是一种新思想,但无疑是一个新课题,它对宏观的教育体制和微观的教育措施等都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就目前来看,要在石油工程学科建设过程中实现主干专业学生自主创新,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美]吉尔福特JP.创造性才能[M].施良方,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美]吉尔福特JP.创造力与创造性思维新论[J].唐晓杰,等,译校.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90(4):17.
[3]岳晓东.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9,(10):5~7.
基金项目:本文为四川省级重点教改项目《石油工程本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平台构建及配套机制研究》(编号Z11064,2009-2013),负责人:孟英峰李皋
教改项目:四川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石油工程主干专业本科学生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基地建设”资助
作者简介:李永杰(1964-),汉族,重庆,副教授,从事欠平衡钻井设备及技术的研究工作。地址:(610500)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西南石油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