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邴格格:曾用笔名无墨,真名比笔名奇特,真人比名字奇特。特级沙雕雕塑师,退堂鼓演奏家,五道口职业技术学院新生,同时在文艺与搞笑的边缘试探的不典型狮子座。写作,用来抒发纷至沓来的情怀,是无数场自己与世界的对白,是把故事讲给懂的人听。 1.准清华生的学习法宝 采访邴格格的时候,她已经被清华大学录取了,于是第一时间,拽紧她要来了每一科的学习法宝。 看完之后无比遗憾自己早生了那么多年,不然大概,我在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邴格格:曾用笔名无墨,真名比笔名奇特,真人比名字奇特。特级沙雕雕塑师,退堂鼓演奏家,五道口职业技术学院新生,同时在文艺与搞笑的边缘试探的不典型狮子座。写作,用来抒发纷至沓来的情怀,是无数场自己与世界的对白,是把故事讲给懂的人听。
1.
其他文献
乌雅思宸:如果一定要有一个答案的话,嗯……世人以他们自己的眼光和人生经验在看这个世界,在看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不容许我的疯狂,就像爱玲姐的《我的天才梦》里一样。 我花了很多年才从这份无地自容、这份每每想表达真情时却总是别扭的自我唾弃中踏出来。 我曾经很挫败自己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的诸多“不合时宜”,甚至有时会偏激又怀着恶趣味地想:再这样发展下去,会让我不合于整个人类社会吧。 让我对这一切产生清
我现在的房间位于宿舍楼的最西头,推开走廊尽头的门就是一个露天的大阳台。我常在傍晚坐在那儿发呆直至暮色渐深,偶尔会伸出手将那抹夕阳框在视线之内,每当这时,我就会想起涂夏,想到她那被余晖染成金黄的头发,和定格在我记忆中的坦率笑容。[1] 那一年,穿着蓝白条校服,留着乖巧短发的我像班上任意一个女孩那样普通,发型与言行都被模式化,看起来呆板又木讷,但只有我自己清楚心中有个亟待爆发的小宇宙。我没有和任何人
我们翻过许多本书,也看过太多人物。他们在书里哭了又笑,我们在书外笑了又哭。虚构的人生,几笔纸墨落定命运。情之一字,动人心弦。到头来发现,我们看的书和人物,为他们落的泪,以及实在的笑,绕不开的都是心理。当我们在书中探索时,实际上也正在探索自己的心。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有一个引人注目的书名。 “死”这个字眼一出现,很容易让人不假思索地认为:这一定是一本灰暗至极、没有希望的书。 其实不是
[1] 我是一个很喜欢“捡垃圾”的人。 小学时放学回家的路上我总是走得很慢很慢。那时回家的路旁总是有人们堆放的垃圾,我的乐趣就是从那一堆一堆被丢弃的物品中寻宝。 我曾在那些被人遗弃的杂物中淘到了一个还能用的电话,我如寻到珍宝似的将它捡回来擦拭干净。我还记得那个电话是有点发黄的白色,按键就是那个时代最普遍的一粒一粒的椭圆形。当拿回来发现它还能用的时候,妈妈也很高兴,但我也忘记后来我们到底有没有
我的大学:清华大学 我的专业:电子工程 报考难度:不同省份排名不一,但总体而言,作为王牌专业,电子工程是最热门的硬核工科之一,电子系是人数最多的系,没有之一。 学业难度:电子工程以数学和物理为主旋律,学习内容广而深,怎么说呢,其乐无穷,就是头有点儿冷…… 十一假期,别人的朋友圈都在晒旅游、晒美食、秀恩爱,而我作为一个新晋电子人,微信里新加了一众学长学姐,看到的内容竟然出奇地协调:码好了一本
有“名言警句”:“防火、防盗、防熊孩子。”熊孩子是一群来自星星的奇妙生物,我们永远无法理解他们奇思妙想的脑回路,但不可否认的是,曾经的我们,也是那来自星星的逗趣熊孩子,做出过一系列至今令人捧腹大笑的无厘头“熊”事。 “熊”事大盘点之最欠揍 “招恨”是每个熊孩子与生俱来的属性,谁叫捣蛋的本事我们总能无师自通呢?小时候做过的欠揍事儿肯定比算过的数学题多得多了,偷偷抽走别人身后的椅子让他一屁股摔在地
从《大鱼海棠》《白蛇缘起》,再到近期被刷屏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国漫水准不断提高,大家都说国漫崛起了。然而,我更乐意用“国漫复兴”来形容彼时的浪潮。因为在我的童年,就有太多太多经典的国漫了。 那些时光像一碗蜜,和《神厨小福贵》里的浓汤一样金黄,然而在那个所有的动漫都阳光般明亮的时代,《神厨小福贵》以一个黑暗的忧伤结局,震撼了我的心灵。 《神厨小福贵》的故事背景是清朝末年。那个屈辱的时代,八国联
觉得不对劲儿,是从同学和我说的一句話开始。 他说:“XX,你网上好像和现实生活中不太一样。” 说来你们可不信。 现实中的我,是个有求必应、沉默寡言的人。或者说,是个超级无聊、八竿子打不出一个屁来的人。每次班级集体活动,我都默默地搬张椅子坐在角落里,散会第一个走,反正也没谁会注意到我。平日里如果没人主动找我说话,我就能在角落里玩儿手机一整天,不知道的还以为这里长了株巨型蘑菇。 而在网上,我伶
我以为离别都要有抱头痛哭的场面。后来匆匆忙忙走出100米,才想起自己应该回头看看。 我打小关注点就比较偏。 初中时有篇课文叫《爸爸的花儿落了》,在全班都为文中的父女情哭得稀里哗啦的时候,我唯独对主角英子坐在礼堂里听学弟学妹唱《骊歌》的画面印象深刻。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那时我是班里的语文课代表,每天都要带头读一段课文。彼时读到这一段,直接顺着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