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的课程改革理念下,首先要确立两个新的语文教学观,即:一是变理性语文为人文语文,二是变课本语文为生活语文。在这样的语文大世界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才可得到充分体现,实现了认知与情意的统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从而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
【关键词】 课程改革;理性语文;生活语文;人文性;工具性
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是教学。在新的课程改革理念下,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语文应在反思传统,审视现实的基础上,确立新的语文教学观,这是真正使课程改革落到实处的必然选择和基本保证。
一、变理性语文为人文语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这样界定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过去,乃至当今一些语文教师仍把语文仅仅看作“工具”,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重视对语文的肢解分析,爱好从主题思想、段落大意、写作特点到课后练习,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全方位“拉网式”的教育,使文科教学“理科化”,致使复杂的文化内容变成简单划一的结论,这种非感情、非人文教育造成学生厌学的情况比较普遍,语文老师受欢迎的并不在多数。确认语文的人文性,就意味着学习语文除了要不断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外,还应广泛吸收人类的文化。相对自然而言的广义的“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学生接触到的语文都是文化的载体,怎样尽快从过去或当前单纯工具性的语文教学中解脱出来步入人文教育,并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呢?
一是弄清“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概念和二者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可以这样粗略理解:工具性告诉我们“是什么”,人文性则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前者是逻辑判断,后者是价值判断。两者经过矛盾运动,达到和谐统一,积淀在人的意识里,才可能造就“立体”的人,高素质的人。
二是要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目前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无一不把目标指向学生的发展,指向以能力和个性为核心的发展。这里所说的能力,一般包括: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能力、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身学习和创新的能力、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所说的个性,一般是指:自信、进取、诚实、正直、认真、踏实;坚强、勇敢、严谨、求实、宽厚、谦虚、关心、合作、乐观、奉献、批判、创新等良好个性品质,这也是一个人美好的道德品质,是人性中淳朴善良的品德,这就告诉我们,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学到知识,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同时也要在这其中让学生体悟到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人格健全的甚至是完美的人。如果学生能从能力的发展中学到做人的道理,那他们必定是受益终生的。
三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提升人文品位的环境,需从三方面入手:
第一,发挥教师本人的人格力量。教师自身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广博的学识,以及博大的胸怀,以此来影响学生。
第二,备课时,要充分备学生,深入到学生中间去,了解他们的需求,同时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因为人文内容的多维性,会在不同的大脑里产生不同的反应,这是正常的。正如:一千个人读《哈姆莱特》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也必须为每一个学生着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着想,到学生中间去,了解他们的需求。
第三,把握好课堂教学这一人文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应树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观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不以权威自居,学生不惟命是从,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和关爱,并在不断的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下,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二、变课本语文为生活语文
长期以来,语文课本一直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以纲为纲,以本为本”一度成为教学和评价的标准尺度。这种对教材的顶礼膜拜,最终导致学生总是生活在书本和现实的双重世界之中。其实,现实世界是语文的丰富源泉,中学生学习的语文,就是生活中的语文,是学生“自己的语文”。课本中的语文也只应是生活语文的一种影射、提取、概括和应用。这样看来,课本无非就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生活范例”,给我们学习生活语文提供了一种视角,搭起了一座平台。它只是在喻示,任何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都可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容,都具有鲜明的教育意义。所以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那么,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从课本走进生活呢?语文课标“实施部分”的“教学建议”中提出:“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为实现其要求,教师应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可根据学生需求设置课时,或每周一节,或每月一天。其课程内容来自图书、报刊、电视、电影、广播、网络,来自本地区的自然、人文、社会等课程资源。其课程形式可以归结为:
1、语文活动:可定期搞,如:故事会、赛诗会、演讲会、读书报告会、作品欣赏研讨会(名家名篇或学生自己的成功之作)等语文活动。
2、组建文学社团和语文专题组:如先锋社团、时事报道社、散文诗社、语文板报组、广播宣传组、图书互助组、影视评论组,这些组织为好爱文学的学生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场所,为语文教学开辟一片广阔的天地。
在语文大世界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可得到充分体现,实现了认知与情意的统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从而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
【关键词】 课程改革;理性语文;生活语文;人文性;工具性
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是教学。在新的课程改革理念下,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语文应在反思传统,审视现实的基础上,确立新的语文教学观,这是真正使课程改革落到实处的必然选择和基本保证。
一、变理性语文为人文语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这样界定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过去,乃至当今一些语文教师仍把语文仅仅看作“工具”,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重视对语文的肢解分析,爱好从主题思想、段落大意、写作特点到课后练习,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全方位“拉网式”的教育,使文科教学“理科化”,致使复杂的文化内容变成简单划一的结论,这种非感情、非人文教育造成学生厌学的情况比较普遍,语文老师受欢迎的并不在多数。确认语文的人文性,就意味着学习语文除了要不断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外,还应广泛吸收人类的文化。相对自然而言的广义的“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学生接触到的语文都是文化的载体,怎样尽快从过去或当前单纯工具性的语文教学中解脱出来步入人文教育,并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呢?
一是弄清“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概念和二者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可以这样粗略理解:工具性告诉我们“是什么”,人文性则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前者是逻辑判断,后者是价值判断。两者经过矛盾运动,达到和谐统一,积淀在人的意识里,才可能造就“立体”的人,高素质的人。
二是要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目前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无一不把目标指向学生的发展,指向以能力和个性为核心的发展。这里所说的能力,一般包括: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能力、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身学习和创新的能力、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所说的个性,一般是指:自信、进取、诚实、正直、认真、踏实;坚强、勇敢、严谨、求实、宽厚、谦虚、关心、合作、乐观、奉献、批判、创新等良好个性品质,这也是一个人美好的道德品质,是人性中淳朴善良的品德,这就告诉我们,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学到知识,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同时也要在这其中让学生体悟到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人格健全的甚至是完美的人。如果学生能从能力的发展中学到做人的道理,那他们必定是受益终生的。
三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提升人文品位的环境,需从三方面入手:
第一,发挥教师本人的人格力量。教师自身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广博的学识,以及博大的胸怀,以此来影响学生。
第二,备课时,要充分备学生,深入到学生中间去,了解他们的需求,同时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因为人文内容的多维性,会在不同的大脑里产生不同的反应,这是正常的。正如:一千个人读《哈姆莱特》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也必须为每一个学生着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着想,到学生中间去,了解他们的需求。
第三,把握好课堂教学这一人文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应树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观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不以权威自居,学生不惟命是从,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和关爱,并在不断的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下,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二、变课本语文为生活语文
长期以来,语文课本一直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以纲为纲,以本为本”一度成为教学和评价的标准尺度。这种对教材的顶礼膜拜,最终导致学生总是生活在书本和现实的双重世界之中。其实,现实世界是语文的丰富源泉,中学生学习的语文,就是生活中的语文,是学生“自己的语文”。课本中的语文也只应是生活语文的一种影射、提取、概括和应用。这样看来,课本无非就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生活范例”,给我们学习生活语文提供了一种视角,搭起了一座平台。它只是在喻示,任何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都可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容,都具有鲜明的教育意义。所以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那么,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从课本走进生活呢?语文课标“实施部分”的“教学建议”中提出:“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为实现其要求,教师应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可根据学生需求设置课时,或每周一节,或每月一天。其课程内容来自图书、报刊、电视、电影、广播、网络,来自本地区的自然、人文、社会等课程资源。其课程形式可以归结为:
1、语文活动:可定期搞,如:故事会、赛诗会、演讲会、读书报告会、作品欣赏研讨会(名家名篇或学生自己的成功之作)等语文活动。
2、组建文学社团和语文专题组:如先锋社团、时事报道社、散文诗社、语文板报组、广播宣传组、图书互助组、影视评论组,这些组织为好爱文学的学生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场所,为语文教学开辟一片广阔的天地。
在语文大世界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可得到充分体现,实现了认知与情意的统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从而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