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发展的今天,特别是针对中专卫校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这一目标的特殊性,实践时有着一定的难度。教师在实现这一目标时应注意从教师素质、师生关系、学科意义等方面不断发掘改进。从而能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
关键词: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R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084-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学中越来越注重科学素养教育,包括科学知识、能力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方面的内容[1]。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越来越被教育者们重视并列入三大教学目标之中,而如何更好地达到这一目标,制定更好的教学策略则成为了教育者们极其重要的一个研究课题。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教学活动[2]。中专卫校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这一时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应紧紧抓住学生这个主体制定教学策略,注重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品格、健康的人格。
1 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是情感教学的具体实施者,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加强情感教学使之顺利实施的首要条件[3]。
1.1 教师的教学经验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影响
他们由于长年教学经验的累积,能够很好地把握教学目标的设计,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套路,学生常常能够很好地配合并完成教学目标。
1.2 教师的专业知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影响
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说,知识目标在设计时常常能够很好地把握,而情感目标则更多的是参考相关资料或是在网上搜索。所以,教师在教学之余要不断拓展学习领域,丰富专业内容,优化知识结构,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1.3 教师的教学观念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影响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已由传统的单纯知识传授,转向引导学生学习和情感培养,指导并强化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意识。因此,教师首先要在观念上提高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重视,在课前教学设计时,就应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现出来。
要做到这些就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高尚的师德是提升教师素质的基础。
教师要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育健康的人格。
(2)丰富的专业知识是提升教师素质的关键。
教师需要不断更新完善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并将之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技能、技巧,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3)具备爱心和耐心是提升教师素质的保证。
教师要爱自己的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在耐心地引导和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
2 改變旧式师生关系,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就中专卫校学生而言,正是心理波动相对较大的时期,在情感教育方面存在较大难度。一方面,此时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独立的愿望及意识不断增强;另一方面,自尊心不断增强,有时对于老师、家长的批评常常认为损害了其自尊心。中专卫校的学生,在此之前的学习成绩大多不理想,常常是被教师通过学习成绩划分优、劣。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进入学校后对学习的积极性更加提不起来,更无从谈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实施情感教育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是两个平等的个体,彼此间民主、平等、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仅是单纯地教与学,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像朋友一样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心理健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帮助学生解疑释惑,并从学生那里获取知识。这种教与学的互动,它能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3 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
中专生一般面临两种情况:一种是升学,教师和学生常常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知识的学习上,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极少;另一种是就业,由于诸多因素影响,更多的学生选择的是就业。对于大多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来说,如何提高就业能力才是最关键的问题。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只要不再考试,便会迅速遗忘所学知识。这与素质教育的初衷和目的恰恰相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断充实课堂文化。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将所授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微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实用性学科,很多知识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真学习并熟练掌握相关知识,从而能进一步认识到学科的实用价值。
4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现代教学论认为,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4]。在素质教育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质疑、研究、学习。如:微生物教学的巴斯德曲颈瓶实验,为何在实验中一定要用到曲颈瓶,细长弯曲的颈部可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等。让学生通过质疑来一点点地了解实验的原理,学习科学家们严谨的科学精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对学科发展史的学习,培养学生能够质疑、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的精神,要善于引导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和所学知识中发现问题,并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5 倡导探究式学习
在新课改中,依据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提出了介导探究式学习的理念。探究式学习具有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的特征,强调手脑并用,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能使学生收到良好的情感体验[5]。就微生物学科而言,它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对微生物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常常要通过实验来了解掌握一些知识。对于一些相对较简单的实验,教师可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团队的讨论来自己设计实验,将所需的实验器材交给学生,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来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这样就达到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维和行为。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6 充实课堂文化
微生物学是一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因此,教师在传授课本中的知识时,还可适当地加入最新的生物学科研成果,向学生展示生物学科的生命活力和魅力,让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生物学的发展历史,拓展生物学知识结果。此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应适当结合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甄别是非。比如:问题奶粉、染色馒头等,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日本核辐射危机,引导学生注意自然环境中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因素,从而关注、关心自己和他人健康。利用多样化的课堂组织形式,如视频画面与教具模型及课堂内容有机结合,通过讨论、辩论等形式,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6]。通过这种充满文化感的教学方式,树立起学生健康科学的生活观点和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7 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科学精神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情感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认知越深刻,情感越深、越稳定。”因此,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地向学生展示我国在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成就,比如:在宋朝时人们就知道用银管接种人痘来预防天花,这比西方人接种牛痘的方法早了几百年。这就在无形之中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对微生物学史的学习,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献身科学的精神[7]。
8 做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评价
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被列为三大教学目标之一,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评价成为了教学评价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但由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在现实的考试制度中难以考察,造成了这类教学目标在课堂中普遍不受重视[8]。
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进教与学并促进学生的发展。情感评价对于推动情感目标实现、找准影响认知发展的情感因素、调整完善教学过程策略起着积极作用。情感评价的内容应涵盖学习价值觀、态度、爱好、目的和自我意识等方面。评价要注意学生情感的变化性评价过程的可靠性评价内容的针对性、以及结果使用的合理性[9]。教师通过评价体系,一方面可以对学生学习的方向和进程进行有节奏性的引导控制;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表扬或奖励,向学生传递教学三大目标等方面的信息。
综上所述:情感态度价值观属于非智力因素,是人综合素质的表现,对学生的思想以及今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情感目标的渗透实现,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评价。这是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健全完善学生人格、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平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素质教育三大教学目标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制定相应的策略、措施。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需要教育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研究,从而更好地达到这一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吴志华,李倩.初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的评价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
[2] 黄微.小学语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设计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3] 周庆蔚.高中物理情感教学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
[4] 周宗波.高中物理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
[5] 郝莉,叶秀芬.上好一堂课的22个关键要素(初中生物)[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122.
[6] 薛燕.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4.
[7] 成杰,徐作英.高中生物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开发与教学策略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22-67.
[8] 王秀红,吕微.中学化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J].化学教育,2007:21.
[9] 章丽华.信息技术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1023.
关键词: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R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084-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学中越来越注重科学素养教育,包括科学知识、能力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方面的内容[1]。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越来越被教育者们重视并列入三大教学目标之中,而如何更好地达到这一目标,制定更好的教学策略则成为了教育者们极其重要的一个研究课题。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教学活动[2]。中专卫校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这一时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应紧紧抓住学生这个主体制定教学策略,注重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品格、健康的人格。
1 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是情感教学的具体实施者,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加强情感教学使之顺利实施的首要条件[3]。
1.1 教师的教学经验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影响
他们由于长年教学经验的累积,能够很好地把握教学目标的设计,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套路,学生常常能够很好地配合并完成教学目标。
1.2 教师的专业知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影响
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说,知识目标在设计时常常能够很好地把握,而情感目标则更多的是参考相关资料或是在网上搜索。所以,教师在教学之余要不断拓展学习领域,丰富专业内容,优化知识结构,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1.3 教师的教学观念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影响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已由传统的单纯知识传授,转向引导学生学习和情感培养,指导并强化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意识。因此,教师首先要在观念上提高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重视,在课前教学设计时,就应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现出来。
要做到这些就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高尚的师德是提升教师素质的基础。
教师要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育健康的人格。
(2)丰富的专业知识是提升教师素质的关键。
教师需要不断更新完善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并将之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技能、技巧,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3)具备爱心和耐心是提升教师素质的保证。
教师要爱自己的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在耐心地引导和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
2 改變旧式师生关系,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就中专卫校学生而言,正是心理波动相对较大的时期,在情感教育方面存在较大难度。一方面,此时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独立的愿望及意识不断增强;另一方面,自尊心不断增强,有时对于老师、家长的批评常常认为损害了其自尊心。中专卫校的学生,在此之前的学习成绩大多不理想,常常是被教师通过学习成绩划分优、劣。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进入学校后对学习的积极性更加提不起来,更无从谈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实施情感教育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是两个平等的个体,彼此间民主、平等、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仅是单纯地教与学,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像朋友一样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心理健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帮助学生解疑释惑,并从学生那里获取知识。这种教与学的互动,它能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3 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
中专生一般面临两种情况:一种是升学,教师和学生常常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知识的学习上,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极少;另一种是就业,由于诸多因素影响,更多的学生选择的是就业。对于大多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来说,如何提高就业能力才是最关键的问题。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只要不再考试,便会迅速遗忘所学知识。这与素质教育的初衷和目的恰恰相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断充实课堂文化。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将所授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微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实用性学科,很多知识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真学习并熟练掌握相关知识,从而能进一步认识到学科的实用价值。
4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现代教学论认为,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4]。在素质教育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质疑、研究、学习。如:微生物教学的巴斯德曲颈瓶实验,为何在实验中一定要用到曲颈瓶,细长弯曲的颈部可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等。让学生通过质疑来一点点地了解实验的原理,学习科学家们严谨的科学精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对学科发展史的学习,培养学生能够质疑、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的精神,要善于引导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和所学知识中发现问题,并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5 倡导探究式学习
在新课改中,依据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提出了介导探究式学习的理念。探究式学习具有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的特征,强调手脑并用,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能使学生收到良好的情感体验[5]。就微生物学科而言,它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对微生物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常常要通过实验来了解掌握一些知识。对于一些相对较简单的实验,教师可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团队的讨论来自己设计实验,将所需的实验器材交给学生,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来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这样就达到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维和行为。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6 充实课堂文化
微生物学是一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因此,教师在传授课本中的知识时,还可适当地加入最新的生物学科研成果,向学生展示生物学科的生命活力和魅力,让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生物学的发展历史,拓展生物学知识结果。此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应适当结合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甄别是非。比如:问题奶粉、染色馒头等,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日本核辐射危机,引导学生注意自然环境中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因素,从而关注、关心自己和他人健康。利用多样化的课堂组织形式,如视频画面与教具模型及课堂内容有机结合,通过讨论、辩论等形式,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6]。通过这种充满文化感的教学方式,树立起学生健康科学的生活观点和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7 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科学精神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情感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认知越深刻,情感越深、越稳定。”因此,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地向学生展示我国在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成就,比如:在宋朝时人们就知道用银管接种人痘来预防天花,这比西方人接种牛痘的方法早了几百年。这就在无形之中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对微生物学史的学习,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献身科学的精神[7]。
8 做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评价
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被列为三大教学目标之一,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评价成为了教学评价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但由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在现实的考试制度中难以考察,造成了这类教学目标在课堂中普遍不受重视[8]。
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进教与学并促进学生的发展。情感评价对于推动情感目标实现、找准影响认知发展的情感因素、调整完善教学过程策略起着积极作用。情感评价的内容应涵盖学习价值觀、态度、爱好、目的和自我意识等方面。评价要注意学生情感的变化性评价过程的可靠性评价内容的针对性、以及结果使用的合理性[9]。教师通过评价体系,一方面可以对学生学习的方向和进程进行有节奏性的引导控制;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表扬或奖励,向学生传递教学三大目标等方面的信息。
综上所述:情感态度价值观属于非智力因素,是人综合素质的表现,对学生的思想以及今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情感目标的渗透实现,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评价。这是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健全完善学生人格、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平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素质教育三大教学目标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制定相应的策略、措施。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需要教育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研究,从而更好地达到这一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吴志华,李倩.初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的评价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
[2] 黄微.小学语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设计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3] 周庆蔚.高中物理情感教学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
[4] 周宗波.高中物理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
[5] 郝莉,叶秀芬.上好一堂课的22个关键要素(初中生物)[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122.
[6] 薛燕.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4.
[7] 成杰,徐作英.高中生物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开发与教学策略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22-67.
[8] 王秀红,吕微.中学化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J].化学教育,2007:21.
[9] 章丽华.信息技术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