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为反映社会经济状况的载体,我国党报的话语形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以《中国青年报》作为研究对象,以报社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每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大背景下的调整为线索,以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为判定新闻观点的标准,力求梳理概括出以《中国青年报》为代表的党报媒体话语形象的巨大变化。
【关键词】嬗变;新闻专业主义;话语与社会发展
布尔迪厄的语言观认为:语言不仅仅是沟通的一种手段,还是权力关系的一种工具或媒介。随着社会形态的发展,作为传播信息,进行舆论导向的大众媒体同样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转换自己的叙述方式。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共经历了过渡时期、建设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改革开放发展的新时期几个阶段,而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相应的,作为“党与人民的喉舌”的我国党报,话语也发生了转变,而这种转变在中央级的党报身上尤为明显。比如《人民日报》就进行了多次改版,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或者政治风向的变化,最为著名的即是1956年的改版,并成为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上一次承上启下的伟大尝试。它继承经“1942年解放日报改版”奠定的“党报模式”,又成为1978年第三次新闻改革的“起点”。这个时期所构建的话语体系,在中国近代新闻的研究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其他党报也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其新闻话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选取《中国青年报》作为考察对象。
《中国青年报》1951年创刊,以“推动社会服务,服务青年成长”为宗旨,是中国共青团中央的机关报。半个多世纪以来,中青报始终在其宗旨指导下办报,始终如一地将其目光投向成长中的青年。但随着时代的不同、社会的发展,中青报也在尝试不同的新闻叙述方式,坚持变革创新,与时俱进。回顾其近60年的发展历史,笔者将中青报根据新闻话语的变革分为改革开放前、80年代、90年代、新世纪4个阶段加以叙述,并在每一时期选取其代表版面进行分析。
创刊到“文化大革命”停刊:以宣传为导向的革命美学
本部分主要选取中国青年报摄影部新闻图片作为分析对象。
以铁矛、贾化民为代表的早期中青新闻摄影人所摄新闻照片代表我国建设时期的新闻话语的构建。1957年,《劳动模范为毛主席点烟》、《扎根农村的好榜样》等一系列照片的叙事语言,展示了当时那个年代的“旧时共产主义的照片”样式。歌颂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成就,展示革命领袖高大全的精神风貌成为新闻表达,讴歌先进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成为新闻照片表达的主流。
由于时代的需求和政治上的要求,在当时需要党报等媒体在自己的叙述表达中采取以宣传为导向的革命美学。这种革命美学,主要吸收苏联的创作方式,采取《真理报》模式的革命叙事。这种方式在当时是完全可取甚至是提倡的,但是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当时亩产三万斤的新闻照片就是一个比较极端的案例。
随着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开始,《中国青年报》的发展出现了停顿,中国主流党报等媒体主要以“两报一刊”为代表,其间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被严重打击。
改革开放复刊到上世纪90年代中叶:变革时代的启蒙之热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青年报》复刊,这时的中青报以一种启蒙的锐气开始引领中国报纸行业的风气。本部分主要选取《中国青年报》开始创建的深度报道叙事方式,作为这个时期的研究重点,代表人物是李伟中、叶研、张建伟等。
20世纪80年代,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中央推动思想解放热潮,新闻媒体尤其是党报媒体也在这样百废待兴的新形势之下,改革着过去党八股就有的“新闻话语”。
80年代,深度报道话语体系的兴起也是与大背景发展息息相关的,其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改变观念、启迪民心,解答公众的困惑、廓清改革的发展方向,使用深度报道的形式来开启民智,是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报道方式。
《冰点》创刊到2005年左右:平民话语的回归
80年代末的一场政治风波之后,深度报道的实践暂时经历了3年左右的寂静期。而过往那种宏大叙事的深度报道话语也开始被新闻报人所反思。1995年1月6日,中青报《冰点》周刊走平民路线的8000字开山力作《北京最后的粪桶》激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中国青年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步入“冰点时代”。这个时代的代表人物是李大同、卢跃刚、杜涌涛“冰点三杰”以及李大同的夫人江菲等。
“起这个名儿,并非是想哗众取宠,而是想以此来鞭策自己,在不放弃社会焦点、热点的同时,更多地去关注尚不那么显著的人群与事物,更多地去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况与想法。总之,离读者、离青年近些、更近些。”在后来的讨论中,李大同认为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很多人较之以前过上了比较好的生活,但他们还是感觉到了社会中存在的某些失衡,即大多数普通百姓在主流媒介上没有占据应有的重要位置。“平民话语”的回归昭示了《冰点》以后取得的巨大成功。
普通人不普通的命运,反映社会重大问题的事件,人物深度报道,能提供人生经验与感悟的亲身经历,具有真知灼见、能引起读者兴趣的专家访谈等,都成为冰点选择的题材。在宏观中国、宏大叙事之后,中青报《冰点》选择了去探讨大背景下的微观生活,更多地去关注人,关注人的故事、人的心情、人的喜怒哀乐,“人性”成为这一时期《中国青年报》的关键词。
而这个时期,各地都市报的创立浪潮也方兴未艾,在报道中更多地去关注人性,贴近受众,“软些,软些,再软些”的新闻话语开始出现在中国报纸媒介。但不同于都市报的琐碎,党报在运用“平民话语”的时候,还考虑到小人物背后的大背景、小人物背后的大问题,将微观的小事镶嵌在大历史的浪潮下,更增强了报道的厚重感,“大特写”是这种报道手法的高度概括。《冰点》周刊强调新闻的思想性,相对于许多媒体而言,《冰点》周刊更看重新闻的表现性和可读性。它不喜欢干巴巴的思想,而是钟情于那种“有表情的思想”。
冰点的兴起反映了社会开始对具体个人的关注与保护,曾经的集体主义美学开始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瓦解。但是《冰点》周刊在刚开始创办时也有自己先天的缺点,即是过多地注意新闻创作的写作手法,注重历史记录,尽管后来李大同的“冰点”开始由软变硬,强调用“新闻影响今天”,但在后来冰点人事的巨大变动后,由于一些外界的原因,探索还是进入一定程度上的停滞,触动社会发展变动的力量较之李大同后期的探索有所削弱。但无论如何,冰点仍是当代中国政治的一个“标本”。
特别报道创刊至今:新闻专业主义与理性、建设性
当下的中国已经进入一个信息爆炸的新闻产品日益声像化的时代,新闻产品的生产也日益标准化。新闻专业主义作为一种新闻创造的精神,开始逐步展示出其魅力。
注重线索、注重证据是新闻专业主义的重要特点。注重思想上的独立性、理性、建设性,也是新闻媒体尤其是报纸媒体发展的重要趋势。而在这个时期,《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板块开始了新闻专业主义的重要尝试,用事实来打动人,将个人的观点抽离于事实之外,在注重人性的基础上更注重事实的逻辑性、条理性。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吴湘韩、刘万永以及殷红、洪克非等。
“用脚采访,用笔还原。”特别报道的一大特色就是记者深入一线现场,进行扎实的调查,收集尽可能详细的证据,还原事情的本原面目。调查性报道最重要的就是收集证据,“细节,细节,还是细节”式地进行新闻报道,尽可能用白描的方式还原新闻事实。
这种调查报道的兴起,与当今社会信息泛滥、观点繁多、人的情绪越来越浮躁有着极大的关联。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报纸媒体想要抓住更多读者的眼球,必须尽可能地贴近真相、挖掘真相。调查性报道区别于观点样式的报道,就在于现场、挖掘事件与问题的核心与精髓。
(作者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0级硕士生)
编校:张红玲
【关键词】嬗变;新闻专业主义;话语与社会发展
布尔迪厄的语言观认为:语言不仅仅是沟通的一种手段,还是权力关系的一种工具或媒介。随着社会形态的发展,作为传播信息,进行舆论导向的大众媒体同样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转换自己的叙述方式。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共经历了过渡时期、建设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改革开放发展的新时期几个阶段,而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相应的,作为“党与人民的喉舌”的我国党报,话语也发生了转变,而这种转变在中央级的党报身上尤为明显。比如《人民日报》就进行了多次改版,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或者政治风向的变化,最为著名的即是1956年的改版,并成为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上一次承上启下的伟大尝试。它继承经“1942年解放日报改版”奠定的“党报模式”,又成为1978年第三次新闻改革的“起点”。这个时期所构建的话语体系,在中国近代新闻的研究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其他党报也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其新闻话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选取《中国青年报》作为考察对象。
《中国青年报》1951年创刊,以“推动社会服务,服务青年成长”为宗旨,是中国共青团中央的机关报。半个多世纪以来,中青报始终在其宗旨指导下办报,始终如一地将其目光投向成长中的青年。但随着时代的不同、社会的发展,中青报也在尝试不同的新闻叙述方式,坚持变革创新,与时俱进。回顾其近60年的发展历史,笔者将中青报根据新闻话语的变革分为改革开放前、80年代、90年代、新世纪4个阶段加以叙述,并在每一时期选取其代表版面进行分析。
创刊到“文化大革命”停刊:以宣传为导向的革命美学
本部分主要选取中国青年报摄影部新闻图片作为分析对象。
以铁矛、贾化民为代表的早期中青新闻摄影人所摄新闻照片代表我国建设时期的新闻话语的构建。1957年,《劳动模范为毛主席点烟》、《扎根农村的好榜样》等一系列照片的叙事语言,展示了当时那个年代的“旧时共产主义的照片”样式。歌颂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成就,展示革命领袖高大全的精神风貌成为新闻表达,讴歌先进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成为新闻照片表达的主流。
由于时代的需求和政治上的要求,在当时需要党报等媒体在自己的叙述表达中采取以宣传为导向的革命美学。这种革命美学,主要吸收苏联的创作方式,采取《真理报》模式的革命叙事。这种方式在当时是完全可取甚至是提倡的,但是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当时亩产三万斤的新闻照片就是一个比较极端的案例。
随着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开始,《中国青年报》的发展出现了停顿,中国主流党报等媒体主要以“两报一刊”为代表,其间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被严重打击。
改革开放复刊到上世纪90年代中叶:变革时代的启蒙之热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青年报》复刊,这时的中青报以一种启蒙的锐气开始引领中国报纸行业的风气。本部分主要选取《中国青年报》开始创建的深度报道叙事方式,作为这个时期的研究重点,代表人物是李伟中、叶研、张建伟等。
20世纪80年代,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中央推动思想解放热潮,新闻媒体尤其是党报媒体也在这样百废待兴的新形势之下,改革着过去党八股就有的“新闻话语”。
80年代,深度报道话语体系的兴起也是与大背景发展息息相关的,其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改变观念、启迪民心,解答公众的困惑、廓清改革的发展方向,使用深度报道的形式来开启民智,是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报道方式。
《冰点》创刊到2005年左右:平民话语的回归
80年代末的一场政治风波之后,深度报道的实践暂时经历了3年左右的寂静期。而过往那种宏大叙事的深度报道话语也开始被新闻报人所反思。1995年1月6日,中青报《冰点》周刊走平民路线的8000字开山力作《北京最后的粪桶》激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中国青年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步入“冰点时代”。这个时代的代表人物是李大同、卢跃刚、杜涌涛“冰点三杰”以及李大同的夫人江菲等。
“起这个名儿,并非是想哗众取宠,而是想以此来鞭策自己,在不放弃社会焦点、热点的同时,更多地去关注尚不那么显著的人群与事物,更多地去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况与想法。总之,离读者、离青年近些、更近些。”在后来的讨论中,李大同认为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很多人较之以前过上了比较好的生活,但他们还是感觉到了社会中存在的某些失衡,即大多数普通百姓在主流媒介上没有占据应有的重要位置。“平民话语”的回归昭示了《冰点》以后取得的巨大成功。
普通人不普通的命运,反映社会重大问题的事件,人物深度报道,能提供人生经验与感悟的亲身经历,具有真知灼见、能引起读者兴趣的专家访谈等,都成为冰点选择的题材。在宏观中国、宏大叙事之后,中青报《冰点》选择了去探讨大背景下的微观生活,更多地去关注人,关注人的故事、人的心情、人的喜怒哀乐,“人性”成为这一时期《中国青年报》的关键词。
而这个时期,各地都市报的创立浪潮也方兴未艾,在报道中更多地去关注人性,贴近受众,“软些,软些,再软些”的新闻话语开始出现在中国报纸媒介。但不同于都市报的琐碎,党报在运用“平民话语”的时候,还考虑到小人物背后的大背景、小人物背后的大问题,将微观的小事镶嵌在大历史的浪潮下,更增强了报道的厚重感,“大特写”是这种报道手法的高度概括。《冰点》周刊强调新闻的思想性,相对于许多媒体而言,《冰点》周刊更看重新闻的表现性和可读性。它不喜欢干巴巴的思想,而是钟情于那种“有表情的思想”。
冰点的兴起反映了社会开始对具体个人的关注与保护,曾经的集体主义美学开始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瓦解。但是《冰点》周刊在刚开始创办时也有自己先天的缺点,即是过多地注意新闻创作的写作手法,注重历史记录,尽管后来李大同的“冰点”开始由软变硬,强调用“新闻影响今天”,但在后来冰点人事的巨大变动后,由于一些外界的原因,探索还是进入一定程度上的停滞,触动社会发展变动的力量较之李大同后期的探索有所削弱。但无论如何,冰点仍是当代中国政治的一个“标本”。
特别报道创刊至今:新闻专业主义与理性、建设性
当下的中国已经进入一个信息爆炸的新闻产品日益声像化的时代,新闻产品的生产也日益标准化。新闻专业主义作为一种新闻创造的精神,开始逐步展示出其魅力。
注重线索、注重证据是新闻专业主义的重要特点。注重思想上的独立性、理性、建设性,也是新闻媒体尤其是报纸媒体发展的重要趋势。而在这个时期,《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板块开始了新闻专业主义的重要尝试,用事实来打动人,将个人的观点抽离于事实之外,在注重人性的基础上更注重事实的逻辑性、条理性。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吴湘韩、刘万永以及殷红、洪克非等。
“用脚采访,用笔还原。”特别报道的一大特色就是记者深入一线现场,进行扎实的调查,收集尽可能详细的证据,还原事情的本原面目。调查性报道最重要的就是收集证据,“细节,细节,还是细节”式地进行新闻报道,尽可能用白描的方式还原新闻事实。
这种调查报道的兴起,与当今社会信息泛滥、观点繁多、人的情绪越来越浮躁有着极大的关联。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报纸媒体想要抓住更多读者的眼球,必须尽可能地贴近真相、挖掘真相。调查性报道区别于观点样式的报道,就在于现场、挖掘事件与问题的核心与精髓。
(作者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0级硕士生)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