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策略视角下的婆媳关系解析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jr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围绕一个创业青年农民工家庭在成家、立业的家庭策略中,探究家庭成员间的关系,突出婆媳关系的分析及形成原因,认为婆媳不和的原因有父权的影响、儿媳的“现代性”“传统性”因素以及家庭利益之争。
  [关键词]创业青年
  [中图分类号]DF5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9-0025-02
  
  一、问题提出
  婆媳相处之道是一个值得社会学研究的问题,尤其处在深刻变迁的社会,婆媳关系是任何家庭都必须重视的一种家庭关系。一个家庭总是围绕着最真实、最可能的生活条件进行着各种家庭安排,用家庭社会学中的话语说就是“家庭设计”。一家子的生活总是基于资源禀赋、利益协调、人情孝道而展开的。在家庭事件安排上,家庭“权力中心”会作出家庭成员间的各种安排,我们把这种安排定义为“家庭策略”。其社会学完整定义为:家庭成员为了获得或者提高他们的集体性境况而进行的某些有组织的努力和尝试。家庭策略在这里被解释为当家庭面对社会变迁时,家庭及成员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它体现在一系列的彼此联系的家庭决策中。家庭决策不仅仅是一种相互商量和民主的过程,其中充满了支配与被支配、充满着夫妻争执和父母与子女的争论。有的家庭处在新婚阶段,有的处在为人父母阶段,有的处在成家立业并举的阶段,家庭所处不同阶段成员的角色表现与要求是不同的,因此有些家庭就很可能因不同的家庭策略带来角色冲突、失调,导致家庭成员冲突,矛盾不可调和的局面;有的家庭因为给力的策略一家人和和美美,夫妻相敬如宾,父母享受天伦之乐。因此,家庭策略反映出各成员在家庭中的地位、话语权分配状况及家庭成员所具有的家庭价值观、家庭规范和成员表现的心理因素等。
  二、关于小李家个案背景介绍
  李某家一家6口人(非常规家庭),除自己外还有媳妇、儿子(3岁)、父亲、母亲、弟弟(未婚,在读研究生)。2006年之前,李某同父亲、母亲在城市X打工,弟弟那时正读高中,后来考上X市的一所本科师范院校。2006年年底李某回老家过春节,在期间因相亲认识魏某,两人彼此满意开始相处。因李某在X市待过挺多年,父母也都在同一个城市,两人春节后一同来城市X工作。李某干的是水电工,技术和干劲都过硬,老板也是靠着他赚钱。魏某来到X市找了份会计工作。父亲在一家金融单位上班比较轻松,母亲在一家会所干清洁工作。两人在父母的照顾下,日子算过得去,下班后可以享受亲情,吃饭也是父亲给弄好,全家人一起吃。2007年年底,李某与父亲商量,2008年春节完成人生大事——结婚,同时婚后就到老家那边发展,不再出来X市了。李某因深感结婚要花费一笔开支,更重要的是婚后的开支更大,仅仅靠自己那点工资来养家非常有压力。他心中有创业的想法,凭借自己的技术能够在水电行业做的更好,能赚更多的钱来维持家庭开支。父母亲在这件事上是完全支持的,就这样,李某同魏某2008年春节在老家完成婚姻,婚后开始了两口子的小家庭生活。但在婚后三年两口子关系急剧变化,吵架不断,话语隔断,离婚半年后复婚了。在儿子出生后媳妇与母亲(婆婆)闹的非常僵,到现在还不肯说话,媳妇和婆婆尽管同在一个屋檐下,但一家人却变成了两个孤立的世界。
  这样的一种选择,打破了之前一家人在城市X共同生活的局面,那种家庭有无限的亲情,有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有小两口不和父母站出来协调、沟通的场景。后面的家庭,家庭成员间距离的拉大,无疑会造成情感上的一种距离,点点滴滴可能因为父母没在身边而酿成的人情疏远。这个家在某些方面已经发生了改变,家庭所要承担的功能范围扩大了。作为父母一方,他们提供的生活照料减少了些许,但其角色承担更复杂了,需要给予远在千里的儿子新婚家庭更多的帮助和支持。作为新婚家庭的青年,一方面是从来源于家庭向定位家庭的转变,没有父母在身边,小两口需要彼此的理解和关心、协作;另一方面,在创业立业的过程中,他们经历着一种特定的阶段,家庭和事业如何处理的问题,两者是否是冲突不可调和?还是两者可以相互促进共营和睦?在这一代青年身上面临着考验,他们的家庭也因此面临许多问题和难题。
  三、婆媳不和的原因及表现
  (一)父权的存在给婆媳冲突埋下了隐患
  在李某的家庭中,父亲对于家庭中大多事情持有主导权。从开始儿子回家相亲到成家立业的过程中,父亲把将来的家庭走向和安排等个人做法或者说意志灌输得淋漓尽致。小李结婚办酒席的形式、开销等都是完全按父亲的安排执行的,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钱用到刀刃上,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如何办好要办的事,那些面子的、打理的礼节消费省得越多越好,最终还是要会居家过日子,毕竟婚后还要承担更多的生活压力,创业要有启动资金,居住县城要租房,产后小孩子要营养品,父母亲在给他们计划着许多事情。面对一个新婚家庭,家庭面临着强大的经济压力。父亲在考虑这种状况时作出了这样的决定:儿媳、婆婆两人中起码要有一人保持工作状态,所以在儿媳产后是儿媳选择带小孩婆婆继续工作还是儿媳出去工作婆婆带小孩两者选择其一。基于这种安排,可以看得出来,作为父辈对于儿子的家庭还是处在一种管理之中,父母们想到的只有一点,在能力范围内全面扶持儿子把家庭事业建立起来,选择的背后就是为了给家庭带来更多一些收入。最终,小李夫妇选择了自己带小孩,两口子在老家县城先租了一套房子安顿下来,开始了两口子的小生活。
  就这样,李某夫妇和父母亲分开过着常人一样的生活,相隔千里,当小两口不和时问题接踵而至,魏某对这个家充满了怨言,尤其在小孩生病力不从心时,想到的只有“为什么婆婆就不能回来照顾下她的孙子?”在农村观念意识中,奶奶带孙子是天经地义的,本着这种思想小魏给予婆婆猛烈的批评和指责,两人的关系一开始就跌入了低谷。从父亲的安排上看,这个家庭结构权力中心归于父亲,父亲是家长,享有权威,对于家庭事项由父亲把关。正如费孝通所说,“中国的家庭是一个事业组织”,是“棉絮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夫妇成了配轴”。这种家庭结构方式规定了家庭成员在关系处理上更强调家长的权威。
  (二)儿媳的现代性直逼婆婆
  小李家的策略安排延续着传统上“男主外女主内”的情形。这种延续是基于性别角色差异形成的。贝克尔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当男女在人力资本投资相同时,如果妇女在家庭部门里较男子有优势,那么,一个有两种性别的、有效率的家庭就会把妇女的主要时间配置到家庭部门,而把男子的主要时间配置到市场部门。媳妇无疑在家庭部门更具有优势,她被安排到家中照料小孩,洗衣弄饭。小魏由婚前的白领一族转变为准家庭主妇,每天只有感情与柴米油盐和无常家务劳动的激烈碰撞。面对着这样被安排的生活,魏某的心中存在一中剥夺感。在与丈夫的相处中没有得到应有的感情照顾,这个矛盾引发了不和的家庭关系。同时在面对柴米油盐的选择上,日子过得吃紧,她的心中洒满了愤恨,理想的夫妇应该是鱼和熊掌两得齐全,如今却一面都得不到,婚前婚后的角色落差使她产生了满肚的愤恨,所有的负面情绪直接导向了婆婆。用费孝通教授的话说就是“女性情结,若有的话”,那么“婆媳冲突可能是女性情结的社会根基”。
  (三)儿媳的传统性诉求直逼婆婆
  儿媳对公婆的指责是在一系列的家庭琐事上产生的,每当自己生病力不从心时,小孩没人照顾,丈夫忙于在外,撒手不管,她的心里就把这种状况归源于婆婆的冷漠,把矛头指向婆婆。公婆这边本承着家庭的事先安排,从整体家庭利益基础上去维持着这种安排。家本位的思想是父母们牢固的观念,通过成员的共同努力为这个家庭创造多一点的利益,外出工作也是基于赚得一些收入,用现实的物质利益为儿子减轻些家庭负担,去帮助、扶持儿子的事业和家庭。这种安排在儿子在县城买房后变得更加牢固,因为父母主动承担起首付款,即使没那么多现实资金,父母们也是以他们的名义去借给凑齐的首付款,所以在儿子婚后的三年中,婆婆没有把角色转到家中帮儿媳带小孩,给他们料理家务,而是继续外出和老伴赚取收入偿还因购房而借的首付款。这是父母们的负担,这种计划不乏有些高度的紧密性。父母过的日子是省吃俭用,一心是存钱还款的生活策略。但作为儿媳的小魏,她不能理解,她的生活没有理解这些用心和策略,相反表现出来更多的是指责,暴脾气,对公婆怨恨,向他们说难听的话,对公婆的做法提出了一些让他们不可思议的事。她要求他们给她一个分家的仪式,要分得家中田地,粮食补贴款,分家了要给她备齐碗筷(这是农村分家时的一种普遍做法)。从中可以看出父母的“不作为”与儿媳的“诉求”没能相契相合,家庭的冲突变得不可收拾,儿媳以这种小利益琐事与婆婆闹得不可开交。
  (四)基于一定经济利益要求是婆媳矛盾的导火索
  家庭生活是以一定经济条件为基础的,尤其在这样一个创业家庭,家庭的开支是巨大的,父母能够为儿女在组建家庭不久给予经济支持是值得称赞的,但是在考虑到经济资助的家庭策略时需要与时代、与个体的现实状况相吻合。如今的青年家庭,他们的个体价值观念、诉求、生活方式与父母们有了很大的改变。现代家庭中的经济大权一般由女性掌控,在新生的青年农民工家庭,儿媳已经具有掌握家庭经济大权的现实要求,她的小家庭期望从父母们脱离出来,而不再听从他们的安排,在经济上表现出与父母的经济独立。同时,她更期望父母能够给予这个小家庭帮助。也就是既要求独立又期望保持联系。这两者处理不好,就会引发婆媳矛盾。父母在给他们买房付首付款后,儿媳在经济上的独立性表现得更明显了。因交房后他们要面对按揭还款,同样是面对着还款压力,她更希望能出去工作,而不是在家做家庭主妇。儿媳与婆婆相比,儿媳觉得自己在经济市场部门更具有优势,婆婆在家庭照料、家务处理上更具有优势,所以她应该出去工作,婆婆在家中处理家务、照顾小孩。在儿媳的观念中,这是很简单的一种交换关系,婆婆现在年轻能干,帮家里料理家务,照顾孩子付出一些,到老了,儿子儿媳再来赡养他们,这是对双方有好处的简单利益诉求。其实,小李家的烦恼事归根于父母们的利益表现与儿媳的利益表现没能达成一致,没能达成到一条道上,导致家庭成员的冲突,成员关系的紧张。
  【参考文献】
  [1](加)大卫
其他文献
简要分析了CAID流程,指出构建CAID平台三个方面的问题:信息采集,核心功能模块,三维建模。
[摘要]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民族的希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要从学生自身出发,引导学生思索人生意义,不断提高智商与情商,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自我教育与管理,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关键词]智商 情商 人生意义 人生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7-0220-01    一、当代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现状及存在问题  当
[摘要]农村文化建设同农村的经济建设,和农村的政治建设一同构成了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本文以薛镇村为例,从农村文化构成的内容、形式以及农村文化的资源现状等方面出发,通过对我国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提出相应符合实际的改善农村文化建设现状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文化 文化生活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9-003
[摘要]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大量的关于教育公平、教育的本质和作用、教育的目的等论述散见其中,重温和研究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分析当前教育公平问题,提出解决教育公平的方法,以及教育公平对创建和谐社会的作用都是十分有益的。  [关键词]马恩的教育思想 教育公平 对策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2-0236-02    一、马克思、恩
摘 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师生在课堂上如何实现积极的互动备受关注。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提问此教学方法的应用,不仅可以实现师生互动,还可以使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下,自主思考、探究,加深对所学的理解,进而在寓教于乐中提升英语教学质量。要想实现课堂提问的此价值,教师需要在课堂中,立足提问艺术,有效问题。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课堂提问,实施对策  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教师灵活地
摘 要: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河池学院学生社团的现状调研,了解学校社团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完善规章制度、落实监督管理、稳固思想引领导向、加强社团干部培训四个方面论述解决目前社团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现状;对策     学生社团是学生第一课堂学习的补充和延伸,高校学生社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教育和校园文化教育等方面占据重要地位,是高
[摘要]《纯真年代》是美国著名女作家伊迪丝华顿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并为她赢得了1921年的普利策小说奖。作品中一个突出的主题是自我意识与群体意识,即当时传统权威的冲突及最终的和解。本文通过对作品主要人物角色的分析,探讨作者对于自我意识与社会群体意识之间关系的评价,以及作品本身给现今崇尚个性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社会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华顿夫人 《纯真年代》 群体意识 自我意识  [中图分类号]I10
摘 要:高尔基说过:“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烂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诚然,古往今来,“读书”二字时刻萦绕在耳边,世人都知读书的好处,父母耳提面命让我们多读书,老师苦口婆心叫我们读好书,国家迫切希望我们好读书。  关键词:读书,励志,精神  或许是常常提及,对于一些人而言,读书的存在感不再那么强烈,他们低头玩手机,沉浸在虚拟缥
[摘要]“疯狂英语”是多年来在我国年轻人当中较流行的英语学习法,其学习氛围浓厚,上课气氛活跃,方法独特,积极地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本文在分析“疯狂英语”教学当中情感因素的同时,也给我国传统英语教学提出一些启示。  [关键词]疯狂英语;情感因素;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65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2-0230-02    “疯狂英语”是李阳推出
[摘要]在考研英语的文章中,复合句出现频率很高,而且经常出现从句套从句的状况,这其中定语从句是最常出现的。也是最难理清中文思路的。我们曾经讨论了定语从句转化为原因状语和结果状语从句的情况。本文作者仍以考研英语文章中的句子为语料,介绍考研英语中定语从句转化为条件状语从句、让步状语从句和转折状语从句的辨别和翻译。  [关键词]考研英语 定语从句 状译法  [中图分类号]H3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