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例腹痛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和总结了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特点和诊治体会。其中,经过7天治疗,该患儿的症状全部得到改善,无任何不适感,且给予复查血常规及腹部彩色B超均显示为正常,故痊愈而出院。通过分析发现小儿腹痛多出现在脐周或右下腹,此时,要注意想到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并注意询问患儿是否同时合并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尽早明确诊断,同时还要避免误诊,以免影响患儿的诊治。
【关键词】小儿腹痛;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治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7岁,学生,因“脐周腹痛2天,伴呕吐2次”于2012年10月24日9时收入院。患儿平素体健,入院前2天无明显诱因出腹痛,便秘厌食,腹痛呈阵发行,以脐周比较明显,无发热,伴呕吐2次,呕吐为非喷射性,呕吐物为清水样胃内容物。最近2年未服用过驱虫药。2天在村卫生室以“肠道蛔虫症”进行处理,予阿托品0.25mg+氯丙嗪20mg肌肉注射,并予阿苯达唑200 mg嘱其在脐痛停止后第二天服用,患儿用药半小时后脐痛减轻,并诉欲睡觉,由家长背回家。次日,患儿又出现腹痛,症状与前相同,遂由门诊以“腹痛原因”收住院。追问病史入院3天前有咽痛、倦怠不适,继之发热、腹痛、呕吐,体查:T37.5℃,P108次/分,R21次/分,体重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痛苦焦虑面容,全身皮肤及黏膜无黄染,面部潮红,口唇苍白,鼻黏膜轻度充血,双侧扁桃体I°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胸部心肺未发现异常,腹部无肌紧张,脐部及右下腹均压痛,无反跳痛。血常规:WBC13×10/L,N75﹪,L,彩色B超:肠系膜见多个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请外科会诊,排除急性阑尾炎,入院诊断:(1)上呼吸道感染(2)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2 治疗措施
NS100ml+青霉素钠240万 Uivgtt Bid,10﹪GS100ml+利巴韦林0.15ivgttBid,5﹪GNS250ml+VitC1.5+ VitB60.1ivgttQd,颠茄片5mgpo Bid,同时予中药舒风清热,理气化痰汤药用生石膏15 g(先煎)、芦根6 g, 板蓝根10 g,陈皮、香附、连翘、夏枯草、玄参各9 g,柴胡、姜半夏各6 g,薏苡仁15 g,延胡索、丹参、川楝子各6 g,藿香6 g,木香6 g、砂仁6 g、焦三仙10 g,甘草3 g。水煎取汁100~150 mL,每日1剂,分3~4次口服。入院治疗后次日,患儿已不发热,但仍觉腹部轻微疼痛,不欲饮食,予中药减去生石膏,第三日,患儿已不觉腹部疼痛,予停用颠茄片,予中药减去延胡索、丹参、川楝子。嘱其服用清淡饮食,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经过治疗7天后,患儿症状全部改善,无不适,予复查血常规及腹部彩色B超均为正常,予出院,嘱其出院后注意预防感冒发热和注意饮食规律。
3 治疗体会
3.1 小儿腹痛原因比较多,要注意辨别,特别是脐周腹痛,容易误诊为肠道蛔虫症,右下腹痛,容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 1 ]。小儿腹痛出现在脐周或右下腹,要注意想到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并注意询问患儿是否同时合并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尽早明确诊断。
3.2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发生的原因多是因小儿的免疫系统不健全原因,因此需要确定是肠系膜淋巴结炎,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时机。注意多休息,并进行适量的锻炼活动,饮食方面要多吃一些维生素含量高的新鲜蔬果。肠系膜淋巴结炎大部分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且多出现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也会出现在肠道炎症后。所以平常要求做好感冒发热的预防和饮食机构的均衡[2]。
3.3通过分析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特点后发现,其与祖国医学中的“腹痛”较相似。因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所致的疼痛具有阵发性、易反复而持续发作及影响范围广等特点[3]。我们必须根据其表现出的临床症状,同时与小儿的生理及病理等特点相结合去治疗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由于小儿的形体较为脆弱,精气神尚未充盈,故卫气的抵御能力不强,易受外邪的侵袭,同时小儿的脾胃娇嫩,会留湿痰饮,从而复感邪气,最终导致痰邪交阻壅滞于腹部,即“不通则痛”而出现腹痛。与现代医学称的“胃肠型感冒”相吻合[4]。
3.4现代医学对于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治疗已相当成熟,常规的治疗为:采取静脉输液、抗生素及禁食等治疗方法,一般无需手术治疗,即可逐渐恢复。但若经过上述治疗,患儿的症状未见好转,或难于急性阑尾炎区别时,需通过手术进行探查[5-6]。注意相邻的组织器官有无病变。有些患儿可能并发肠套叠,应注意观察。同时运用中医中药辨证施治可以达到尽早治疗和恢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利群,王翠玲,杨虹,等.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472例诊治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09,38(9):1163-1164.
[2]黄可.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研究[J].2011,9(15):221-222.
[3]莎日图,张灵霞,千军.高频超声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价值[J].疾病监测与控制[J].2012,(4):251.
[4]张巧凤,林广裕,陈思红,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08,4(3):32-34.
[5]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72-1175.
[6]黄瑞娟.小儿腹痛相关因素分析及其治疗对策[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9):244.
【关键词】小儿腹痛;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治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7岁,学生,因“脐周腹痛2天,伴呕吐2次”于2012年10月24日9时收入院。患儿平素体健,入院前2天无明显诱因出腹痛,便秘厌食,腹痛呈阵发行,以脐周比较明显,无发热,伴呕吐2次,呕吐为非喷射性,呕吐物为清水样胃内容物。最近2年未服用过驱虫药。2天在村卫生室以“肠道蛔虫症”进行处理,予阿托品0.25mg+氯丙嗪20mg肌肉注射,并予阿苯达唑200 mg嘱其在脐痛停止后第二天服用,患儿用药半小时后脐痛减轻,并诉欲睡觉,由家长背回家。次日,患儿又出现腹痛,症状与前相同,遂由门诊以“腹痛原因”收住院。追问病史入院3天前有咽痛、倦怠不适,继之发热、腹痛、呕吐,体查:T37.5℃,P108次/分,R21次/分,体重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痛苦焦虑面容,全身皮肤及黏膜无黄染,面部潮红,口唇苍白,鼻黏膜轻度充血,双侧扁桃体I°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胸部心肺未发现异常,腹部无肌紧张,脐部及右下腹均压痛,无反跳痛。血常规:WBC13×10/L,N75﹪,L,彩色B超:肠系膜见多个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请外科会诊,排除急性阑尾炎,入院诊断:(1)上呼吸道感染(2)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2 治疗措施
NS100ml+青霉素钠240万 Uivgtt Bid,10﹪GS100ml+利巴韦林0.15ivgttBid,5﹪GNS250ml+VitC1.5+ VitB60.1ivgttQd,颠茄片5mgpo Bid,同时予中药舒风清热,理气化痰汤药用生石膏15 g(先煎)、芦根6 g, 板蓝根10 g,陈皮、香附、连翘、夏枯草、玄参各9 g,柴胡、姜半夏各6 g,薏苡仁15 g,延胡索、丹参、川楝子各6 g,藿香6 g,木香6 g、砂仁6 g、焦三仙10 g,甘草3 g。水煎取汁100~150 mL,每日1剂,分3~4次口服。入院治疗后次日,患儿已不发热,但仍觉腹部轻微疼痛,不欲饮食,予中药减去生石膏,第三日,患儿已不觉腹部疼痛,予停用颠茄片,予中药减去延胡索、丹参、川楝子。嘱其服用清淡饮食,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经过治疗7天后,患儿症状全部改善,无不适,予复查血常规及腹部彩色B超均为正常,予出院,嘱其出院后注意预防感冒发热和注意饮食规律。
3 治疗体会
3.1 小儿腹痛原因比较多,要注意辨别,特别是脐周腹痛,容易误诊为肠道蛔虫症,右下腹痛,容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 1 ]。小儿腹痛出现在脐周或右下腹,要注意想到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并注意询问患儿是否同时合并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尽早明确诊断。
3.2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发生的原因多是因小儿的免疫系统不健全原因,因此需要确定是肠系膜淋巴结炎,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时机。注意多休息,并进行适量的锻炼活动,饮食方面要多吃一些维生素含量高的新鲜蔬果。肠系膜淋巴结炎大部分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且多出现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也会出现在肠道炎症后。所以平常要求做好感冒发热的预防和饮食机构的均衡[2]。
3.3通过分析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特点后发现,其与祖国医学中的“腹痛”较相似。因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所致的疼痛具有阵发性、易反复而持续发作及影响范围广等特点[3]。我们必须根据其表现出的临床症状,同时与小儿的生理及病理等特点相结合去治疗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由于小儿的形体较为脆弱,精气神尚未充盈,故卫气的抵御能力不强,易受外邪的侵袭,同时小儿的脾胃娇嫩,会留湿痰饮,从而复感邪气,最终导致痰邪交阻壅滞于腹部,即“不通则痛”而出现腹痛。与现代医学称的“胃肠型感冒”相吻合[4]。
3.4现代医学对于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治疗已相当成熟,常规的治疗为:采取静脉输液、抗生素及禁食等治疗方法,一般无需手术治疗,即可逐渐恢复。但若经过上述治疗,患儿的症状未见好转,或难于急性阑尾炎区别时,需通过手术进行探查[5-6]。注意相邻的组织器官有无病变。有些患儿可能并发肠套叠,应注意观察。同时运用中医中药辨证施治可以达到尽早治疗和恢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利群,王翠玲,杨虹,等.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472例诊治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09,38(9):1163-1164.
[2]黄可.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研究[J].2011,9(15):221-222.
[3]莎日图,张灵霞,千军.高频超声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价值[J].疾病监测与控制[J].2012,(4):251.
[4]张巧凤,林广裕,陈思红,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08,4(3):32-34.
[5]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72-1175.
[6]黄瑞娟.小儿腹痛相关因素分析及其治疗对策[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9):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