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与下级或员工沟通?关键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要善于换位思考。曾子说孔子的为人准则是“忠”“恕”两个字。那么,究竟什么是“忠”和“恕”呢?“忠”就是给别人带来好处,“恕”就是不给别人带来坏处。“忠”就是尊重对方、帮助对方,“恕”就是理解对方、不伤害对方。
“忠”是对别人忠诚。孔子把“忠”看作最高道德修养“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他看来,一个人要态度稳重端庄,工作严肃认真,为人忠心耿耿,就是到了边远的地区,也不能背弃(见《论语·子路》)。所以当孔子的弟子问怎样从政时,孔子说:“要勤奋地工作,执行政令时要忠心耿耿。”(见《论语·颜渊》)当孔子的弟子问如何提高品德、辨别疑惑时,孔子说道:“坚守忠信诚实,唯义是从,这样就可以提高品德。喜欢一个人时就希望他长寿,等讨厌这个人时就恨不得他马上死去。一会儿要他长寿,一会儿要他短命,这便是迷惑。这样做对自己毫无好处,只会让人觉得奇怪(见《论语·颜渊》)。
“忠”后来构成忠诚、忠心、忠义等复合词,体现的是对某个人、某个对象、某种信念坚贞不变的情怀。
汉语中有一个词—“有志之士”,可见古人把“志”看得非常重要。在我看来,“志”就是对某个人、某个对象、某种道义至死不渝的“忠”。孔子的弟子曾参说:“可以把幼小的孤儿和国家的命运托付给他,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却不动摇屈服,这种人是君子吗?当然是君子啊。”(见《论语·泰伯》)孔子则说:“志士仁人,不会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只会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见《论语·卫灵公》)
在孔子心目中,三军可以夺走统帅,但是普通人的那份志向是夺不走的。只有到了天寒地冻的时刻,才能够见证松柏最后的凋零。曾参说过:“士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肩负重任但路途遥远。他以实现仁德于天下为己任,难道责任不重大吗?至死方休,难道不遥远吗?”(见《论语·泰伯》)孔子则说:早晨得知真理,要我当晚死,也在所不惜。士有志于道,但是又以吃粗糧、穿破衣为耻辱,这种人不值得与他谋事。
“恕”就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问:“有一句话可以作为一辈子的座右铭么?”孔子说:“有啊。这句话就是:‘你所不愿意的,就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见《论语·卫灵公》)还有一次,子贡对老师说:“我不愿被迫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我也不愿强迫别人去做。”孔子说:“子贡啊,这不是你能做到的。”(见《论语·公冶长》)看来,要做到这一点还真不容易!子贡又问孔子说:“如果有这么一个人,他能让百姓都得到实惠,又能扶贫济困,这个人怎么样?可算是仁人了吗?”孔子回答说:“岂止是仁人,必定是圣人!尧舜二帝也因为不能做到博施济众而感到愧对于民呀!”(见《论语·雍也》)
因此,孔子认为一个领导者要多反省自己,而少责备别人,这样一来,就不会招来怨恨了(见《论语·卫灵公》)。
正因为领导者要讲忠恕,要学会换位思考,所以孔子提出领导必须以身作则,才能够起到表率作用,从而做到正确的决策和管理。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路问孔子从政之道。孔子说,第一,要起到带头作用;第二,要使百姓勤劳工作;第三,自己要勤政(见《论语·子路》)。可见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非常重要。在孔子看来,一个领导者自身端正了,不下命令大家也会按照他的意思办事;如果自己不端正,就是下了命令,下级和员工也不一定执行(见《论语·子路》)。所以,孔子认为从政最要紧的是“正”,如果自己“五毒俱全”,非议不断,怎么去领导别人呢?汉语里“从政”的“政”,左边是个“正”字,就是要求领导者自己要先端正,领导者端正了,还有谁不端正呢?
鲁国的权臣季康子苦于国内盗贼太多,于是向孔子求教如何治理这些盗贼。孔子回答说:“假若你不贪求太多的财货,就是奖励别人去偷抢,他们也不会干。”(见《论语·颜渊》)在孔子看来,从政并不一定要苛刻的严刑峻法,更不可大肆杀戮。他说:领导者的作风好比风,老百姓的作风好比草,风向哪边吹,草就向哪边倒(见《论语·颜渊》)。孔子曾经发出这样的感叹:“领导者讲究礼节,老百姓就没有人敢不尊敬;领导者行为正直,老百姓就没有人敢不服从;领导者讲究诚信,老百姓就没有人敢不说实话(见《论语·子路》)。
孔子的勤政也是出了名的,用今天的话说,简直就是个“工作狂”,连他自己都评价说“我非常勤奋,连吃饭都忘记啦,总是乐观,忘记忧愁,转眼间已经进入老年了”(见《论语·述而》)。其实,作为领导者,就应该有一双能看到未来的眼睛,有一双能提供变化和控制变化的手,有一张能表达团体意愿和价值观的嘴巴,有一对能听进不同声音的耳朵,有两条走遍工作岗位而不知疲倦的腿。领导者应该有政治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工作责任。无论是决策还是用人,领导者与上下级的沟通与协调(信息、组织、行为)、领导者的示范与激励都是非常重要的。
(选自《国学中的领导智慧》,光明日报出版社。有删改)
“忠”是对别人忠诚。孔子把“忠”看作最高道德修养“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他看来,一个人要态度稳重端庄,工作严肃认真,为人忠心耿耿,就是到了边远的地区,也不能背弃(见《论语·子路》)。所以当孔子的弟子问怎样从政时,孔子说:“要勤奋地工作,执行政令时要忠心耿耿。”(见《论语·颜渊》)当孔子的弟子问如何提高品德、辨别疑惑时,孔子说道:“坚守忠信诚实,唯义是从,这样就可以提高品德。喜欢一个人时就希望他长寿,等讨厌这个人时就恨不得他马上死去。一会儿要他长寿,一会儿要他短命,这便是迷惑。这样做对自己毫无好处,只会让人觉得奇怪(见《论语·颜渊》)。
“忠”后来构成忠诚、忠心、忠义等复合词,体现的是对某个人、某个对象、某种信念坚贞不变的情怀。
汉语中有一个词—“有志之士”,可见古人把“志”看得非常重要。在我看来,“志”就是对某个人、某个对象、某种道义至死不渝的“忠”。孔子的弟子曾参说:“可以把幼小的孤儿和国家的命运托付给他,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却不动摇屈服,这种人是君子吗?当然是君子啊。”(见《论语·泰伯》)孔子则说:“志士仁人,不会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只会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见《论语·卫灵公》)
在孔子心目中,三军可以夺走统帅,但是普通人的那份志向是夺不走的。只有到了天寒地冻的时刻,才能够见证松柏最后的凋零。曾参说过:“士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肩负重任但路途遥远。他以实现仁德于天下为己任,难道责任不重大吗?至死方休,难道不遥远吗?”(见《论语·泰伯》)孔子则说:早晨得知真理,要我当晚死,也在所不惜。士有志于道,但是又以吃粗糧、穿破衣为耻辱,这种人不值得与他谋事。
“恕”就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问:“有一句话可以作为一辈子的座右铭么?”孔子说:“有啊。这句话就是:‘你所不愿意的,就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见《论语·卫灵公》)还有一次,子贡对老师说:“我不愿被迫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我也不愿强迫别人去做。”孔子说:“子贡啊,这不是你能做到的。”(见《论语·公冶长》)看来,要做到这一点还真不容易!子贡又问孔子说:“如果有这么一个人,他能让百姓都得到实惠,又能扶贫济困,这个人怎么样?可算是仁人了吗?”孔子回答说:“岂止是仁人,必定是圣人!尧舜二帝也因为不能做到博施济众而感到愧对于民呀!”(见《论语·雍也》)
因此,孔子认为一个领导者要多反省自己,而少责备别人,这样一来,就不会招来怨恨了(见《论语·卫灵公》)。
正因为领导者要讲忠恕,要学会换位思考,所以孔子提出领导必须以身作则,才能够起到表率作用,从而做到正确的决策和管理。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路问孔子从政之道。孔子说,第一,要起到带头作用;第二,要使百姓勤劳工作;第三,自己要勤政(见《论语·子路》)。可见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非常重要。在孔子看来,一个领导者自身端正了,不下命令大家也会按照他的意思办事;如果自己不端正,就是下了命令,下级和员工也不一定执行(见《论语·子路》)。所以,孔子认为从政最要紧的是“正”,如果自己“五毒俱全”,非议不断,怎么去领导别人呢?汉语里“从政”的“政”,左边是个“正”字,就是要求领导者自己要先端正,领导者端正了,还有谁不端正呢?
鲁国的权臣季康子苦于国内盗贼太多,于是向孔子求教如何治理这些盗贼。孔子回答说:“假若你不贪求太多的财货,就是奖励别人去偷抢,他们也不会干。”(见《论语·颜渊》)在孔子看来,从政并不一定要苛刻的严刑峻法,更不可大肆杀戮。他说:领导者的作风好比风,老百姓的作风好比草,风向哪边吹,草就向哪边倒(见《论语·颜渊》)。孔子曾经发出这样的感叹:“领导者讲究礼节,老百姓就没有人敢不尊敬;领导者行为正直,老百姓就没有人敢不服从;领导者讲究诚信,老百姓就没有人敢不说实话(见《论语·子路》)。
孔子的勤政也是出了名的,用今天的话说,简直就是个“工作狂”,连他自己都评价说“我非常勤奋,连吃饭都忘记啦,总是乐观,忘记忧愁,转眼间已经进入老年了”(见《论语·述而》)。其实,作为领导者,就应该有一双能看到未来的眼睛,有一双能提供变化和控制变化的手,有一张能表达团体意愿和价值观的嘴巴,有一对能听进不同声音的耳朵,有两条走遍工作岗位而不知疲倦的腿。领导者应该有政治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工作责任。无论是决策还是用人,领导者与上下级的沟通与协调(信息、组织、行为)、领导者的示范与激励都是非常重要的。
(选自《国学中的领导智慧》,光明日报出版社。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