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富裕而公平的社会。然而,收入分配、城乡差距、社会保障以及公民教育领域中依然存在的种种不尽如人意的现象,深深叩击着代表委员们的心。
在今年的两会上,关注社会公平问题的提案、议案和建议明显增多,这透露出一个信号——社会公平问题正日益凸显。代表委员们在即将奔赴各地之前,再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言献策。
收入分配机制需调整
(议案撷英)黄彦蓉等代表:建议通过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提高二次分配的调剂能力、适当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向高消费者征收特别消费税等方式,解决分配不公、贫富悬殊的问题。
(新闻背景)我国收入差距拉大已持续20年。2004年,全国最富有的10%的家庭与最贫穷的10%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超过8倍,基尼系数逼近0.47;2003年,东部地区人均GDP分别相当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的1.91倍和2.38倍。公务员的工资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差别也很大。
(代表、委员)“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就是调节分配制度,切实提高中等收入阶层在全社会人口结构中的比重,使收入分配的金字塔形变为橄榄球形。”陈漱渝委员说,提高中等阶层的经济利益有多种途径,比如通过提高银行利率调整金融市场的分配机制;建立并完善财富统计制度,在此基础上正确进行财产征税,充分发挥税收调节收入过程中的杠杆作用等。
纪尽善代表认为,目前理顺收入分配关系所需的主客观条件已经基本齐备。建立公平的工资增长和调整机制,可以考虑在一次分配中以按劳分配为主,坚持在规范中讲效率;在二次分配中要讲公平,加大对社会保障体系和教育、医疗等社会公益事业和社会救助体系的投入,让广大职工能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充分动员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社会救助、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行动等各种形式的第三次分配的制度和机制。从国际经验来看,第三次分配在照顾孤寡老人、帮助残障人群、收养孤儿以及帮助失业者、贫困者、艾滋病患者、行为偏差者等方面,可以发挥特殊的作用。
城乡差距当缩小
(议案撷英)刘庆宁等32位代表: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农民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的法律的缺位,农民在财产权保护、土地权益保护、参与社会事务权的保护等方面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建议制定农民权益保障法。
(新闻背景)尽管中央已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且这种势头短期内得不到有效遏制。城乡差距从1985~2003年的28年间快速扩大,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4.3%,而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7%。200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3.2:11,加上各种福利差距,实际达到6:1。
(代表、委员)“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难点在农村,突破口也在农村”崔琳委员说,要建立社会保障机制和公平机制,帮助农民工,促使其成为产业工人和城市居民,还要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并通过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转移农村人口。
史和平代表说,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中透出的信息正是: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思路,让大量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源施惠农业和农村,通过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竞争力,力促农民增收。
社会和医疗保障体系应健全
(议案撷英)沈爱琴等31位代表:建议尽快出台最低生活保障法,以法律形式进一步规范低保工作的运作。建立和完善低保的“准入”机制、就业援助机制、分档救助制度、动态管理机制、违规操作的惩处机制、社会医疗救助体系、低保工作组织保障机制等。
(新闻背景)目前,我国约有75%的人口没有任何形式的保险来保障他们的基本健康。全国居民一年医疗负担达6000亿元,占GDP的5.4%,全国有近三成家庭因病致贫。
(代表、委员)萧灼基委员说,要解决这些问题,第一要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最主要是提高农村贫困户的扶贫标准,第二要提高城市低保户的低保标准,第三是要提高城市的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第四要提高城市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金标准,第五是要对特殊贫困户进行特殊的关怀。
索丽生委员说,在衡量地方政府的政绩时,不仅看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更看重所在地区低收入家庭或贫困人口的生活能否得到保障、公共卫生能否满足中低收入阶层居民的需求、社会保障是否覆盖到所有人口、当地社会关系是否和谐等,此作为衡量政府政绩的核心指标。
厉无畏代表还建议,由私人捐资建立的各种非赢利性的基金会,应该在第三次分配中扮演重要角色。可以实施优惠政策鼓励富人投资慈善,并免除他们捐款的所得税,基金可以个人或企业的名字命名,允许设立者对该基金的运行章程有一定的话语权。
全民教育事业有待完善
(议案撷英)李邦良等30位代表:目前我国地区间、城乡间的教育差距较大,教育机会不均等。除了经济发展和文化传统的基本国情外,政府公共政策的不同取向或偏差,往往会加剧现实中的教育不公。建议修改义务教育法,进一步推进我国义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新闻背景)据调查,全社会5800多亿元教育投资,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却只获得其中的23%。2003年北京市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49%,(2004年到达52%)。而云南省(2002/2003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仅8.64%。
(代表、 委员)“W湖北、山东等地分数线远高于北京、上海等省市,高校录取考生名额也多分布在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等很多名牌高校就对本地倾斜,其他地区的考生想考这些学校,分数高,名额少,竞争极其激烈。”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的洪可柱教授表达了对这些议案的支持,应该尽快进行改革,使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人都可以平等地接受教育。
南开大学校长侯自新代表说,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应高度重视教育公平问题。孩子上不起学或中途辍学、退学,不能接受和完成作为一个公民最基础的教育,就会成为新的文盲或半文盲。这不仅会直接影响到这部分人将来的经济收入,而且会影响他们作为一个公民基本素质的培养,进而埋下城乡、区域、阶层矛盾的隐忧。义务教育法的修改中,应明确规定义务教育的强制性、公益性、普及性、公平性和免费性。
在今年的两会上,关注社会公平问题的提案、议案和建议明显增多,这透露出一个信号——社会公平问题正日益凸显。代表委员们在即将奔赴各地之前,再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言献策。
收入分配机制需调整
(议案撷英)黄彦蓉等代表:建议通过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提高二次分配的调剂能力、适当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向高消费者征收特别消费税等方式,解决分配不公、贫富悬殊的问题。
(新闻背景)我国收入差距拉大已持续20年。2004年,全国最富有的10%的家庭与最贫穷的10%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超过8倍,基尼系数逼近0.47;2003年,东部地区人均GDP分别相当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的1.91倍和2.38倍。公务员的工资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差别也很大。
(代表、委员)“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就是调节分配制度,切实提高中等收入阶层在全社会人口结构中的比重,使收入分配的金字塔形变为橄榄球形。”陈漱渝委员说,提高中等阶层的经济利益有多种途径,比如通过提高银行利率调整金融市场的分配机制;建立并完善财富统计制度,在此基础上正确进行财产征税,充分发挥税收调节收入过程中的杠杆作用等。
纪尽善代表认为,目前理顺收入分配关系所需的主客观条件已经基本齐备。建立公平的工资增长和调整机制,可以考虑在一次分配中以按劳分配为主,坚持在规范中讲效率;在二次分配中要讲公平,加大对社会保障体系和教育、医疗等社会公益事业和社会救助体系的投入,让广大职工能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充分动员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社会救助、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行动等各种形式的第三次分配的制度和机制。从国际经验来看,第三次分配在照顾孤寡老人、帮助残障人群、收养孤儿以及帮助失业者、贫困者、艾滋病患者、行为偏差者等方面,可以发挥特殊的作用。
城乡差距当缩小
(议案撷英)刘庆宁等32位代表: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农民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的法律的缺位,农民在财产权保护、土地权益保护、参与社会事务权的保护等方面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建议制定农民权益保障法。
(新闻背景)尽管中央已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且这种势头短期内得不到有效遏制。城乡差距从1985~2003年的28年间快速扩大,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4.3%,而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7%。200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3.2:11,加上各种福利差距,实际达到6:1。
(代表、委员)“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难点在农村,突破口也在农村”崔琳委员说,要建立社会保障机制和公平机制,帮助农民工,促使其成为产业工人和城市居民,还要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并通过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转移农村人口。
史和平代表说,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中透出的信息正是: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思路,让大量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源施惠农业和农村,通过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竞争力,力促农民增收。
社会和医疗保障体系应健全
(议案撷英)沈爱琴等31位代表:建议尽快出台最低生活保障法,以法律形式进一步规范低保工作的运作。建立和完善低保的“准入”机制、就业援助机制、分档救助制度、动态管理机制、违规操作的惩处机制、社会医疗救助体系、低保工作组织保障机制等。
(新闻背景)目前,我国约有75%的人口没有任何形式的保险来保障他们的基本健康。全国居民一年医疗负担达6000亿元,占GDP的5.4%,全国有近三成家庭因病致贫。
(代表、委员)萧灼基委员说,要解决这些问题,第一要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最主要是提高农村贫困户的扶贫标准,第二要提高城市低保户的低保标准,第三是要提高城市的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第四要提高城市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金标准,第五是要对特殊贫困户进行特殊的关怀。
索丽生委员说,在衡量地方政府的政绩时,不仅看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更看重所在地区低收入家庭或贫困人口的生活能否得到保障、公共卫生能否满足中低收入阶层居民的需求、社会保障是否覆盖到所有人口、当地社会关系是否和谐等,此作为衡量政府政绩的核心指标。
厉无畏代表还建议,由私人捐资建立的各种非赢利性的基金会,应该在第三次分配中扮演重要角色。可以实施优惠政策鼓励富人投资慈善,并免除他们捐款的所得税,基金可以个人或企业的名字命名,允许设立者对该基金的运行章程有一定的话语权。
全民教育事业有待完善
(议案撷英)李邦良等30位代表:目前我国地区间、城乡间的教育差距较大,教育机会不均等。除了经济发展和文化传统的基本国情外,政府公共政策的不同取向或偏差,往往会加剧现实中的教育不公。建议修改义务教育法,进一步推进我国义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新闻背景)据调查,全社会5800多亿元教育投资,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却只获得其中的23%。2003年北京市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49%,(2004年到达52%)。而云南省(2002/2003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仅8.64%。
(代表、 委员)“W湖北、山东等地分数线远高于北京、上海等省市,高校录取考生名额也多分布在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等很多名牌高校就对本地倾斜,其他地区的考生想考这些学校,分数高,名额少,竞争极其激烈。”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的洪可柱教授表达了对这些议案的支持,应该尽快进行改革,使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人都可以平等地接受教育。
南开大学校长侯自新代表说,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应高度重视教育公平问题。孩子上不起学或中途辍学、退学,不能接受和完成作为一个公民最基础的教育,就会成为新的文盲或半文盲。这不仅会直接影响到这部分人将来的经济收入,而且会影响他们作为一个公民基本素质的培养,进而埋下城乡、区域、阶层矛盾的隐忧。义务教育法的修改中,应明确规定义务教育的强制性、公益性、普及性、公平性和免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