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语文教学的手段,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更多的知识,启迪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它又是形声并茂,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提高素质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但丰富了语文课堂,而且带动了语文活动。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兴趣文学社团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238-02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约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约25%,而同时使用这两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就能接受知识的65%。多媒体集声音,图像、图形、文字等于一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多媒体课件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变苦学为乐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习兴趣,开拓了学生视野,启发了学生思维,提高了教学效益,信息技术资源为语文教学插上翅膀。
1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1导入新课时,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课堂教学实践也表明,学生感兴趣的时候,注意力就高度集中,思维非常活跃,求知欲也非常强烈。一节成功的课必须由每一个好的教学环节组成,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巧妙导人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如教学《皇帝的新装》,不妨先把课文的结尾制作成一个动画:一个赤身裸体,头戴皇冠的皇帝,身后是手中托着空气的内臣和一群大臣,摆着一副骄傲的神气在举行游行大典。两旁街道上,窗户上都是围观的老百姓。蓦地,响起一个小孩子天真的声音——可是他什么也没有穿呀!屏幕上显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场面呢?请看《皇帝的新装》。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增,这堂课的阅读,岂有不成功之理?
1.2运用多媒体课件,强化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拓展学生的思维活动。
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它特有的科学性和形象性,运用多媒体手段,将与课文主题有关的人、景、物或事件,呈现于学生面前,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彩、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如:《藤野先生》一文,在文章中,作者见到藤野先生前对东京的失望;去仙台途中,作者的忧国思想;以及与藤野行政管理相识相交过程和惜别的缘由等,集中起来作进一步的分析,让学生自己体会出作者的爱国思想是贯穿全文的红线,这样也就能把记叙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理解得比较透彻了。媒体手段这种密集形的信息提供,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大量的信息。
1.3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师教读一首诗歌时,其中的情感美和意境美单凭文字是很难再现的。借助美术、音乐等多媒体手段才能使学生直接感受到其中的美。如教《沁园春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两首诗词,用美术可以展示我国北方美丽而奇寒的雪域风光,诗中的实景和虚景、动景和静景、远景和近景均能以流动的画片一一展现;用音乐还能表达两位不同时代诗人的不同胸襟,同时诗中豪迈、惆怅的情调,也能以此一一抒发出来,让学生得到审美的享受。
1.4运用多媒体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灵感。多媒体教学就是把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形象的图像、感性的音乐,从而使学生把握教材的内涵,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在教《海燕》这首散文诗的时候,考虑到教材通篇运用了象征手法,学生比较难于把握持的主题。可采用多媒体循图人文:让学生观看海燕在风卷云集的海面上高翔的画面,感受到海燕矫健、勇猛、不畏强暴、勇于博击的雄姿。同时,播放朗诵录音,用形象的图像和富于感染力的音乐语言去调动学生感官,启发学生的想象力。然后,由教师交代高尔基创作此文的背景,学生自然而然的理解了海燕象征的是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2 借助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
2.1利用阅读网站,举行读书汇报会
我们建有自己的快乐阅读网站,阅读兴趣小组把自己的阅读感悟及时发布在快乐阅读的班级读书会栏目里。每周进行一次阅读心得交流会。让他们交流近期来各自阅读过的课外书,从主要内容、写作特点到读后的感受等多个方面:或向大家推荐自己喜爱的课外书,做到资源共享;或复述或背诵部分精彩的片断,互相分享发现的乐趣。教师当好听众,允许学生对作品有或深或浅的多种解读,以保证学生们畅所欲言。
2.2网络,为学校文学社团提供发展的空间
我校成立了《清韵》文学社,把课外阅读的积极分子吸收到中间来,由语文骨干教师辅导,定期开展活动。在阅读实践中,学生的羽翼变得越来越丰满。我们组织文学社的学生开展阅读与写作竞赛活动,屡屡获奖。2011年,中国青少年协作研究中心组织的“第八届未来之星全国青少年作品大赛”我校有19人获奖,其中李欣桐的《爱》,黄红运的《眼泪》分别获得一等奖,中国青少年写作研究中心组织为我校颁发了“优秀组织奖”的奖牌。在中央教科所举办的第一届、第二届“文心雕龙杯”阅读与写作竞赛中,我校共有77名同学获一、二、三等奖,刘璐的作品《我们与汶川同在》在其刊物《新课标阅读与写作》上发表。在“迎奥运,促和谐”的阅读竞赛中,我校刘芳倩的《竞争与合作》、徐畅的《扬我国威》、兰博的《环游世界的奥运圣火》等十几篇作品分别获得区级一二三等奖。
阅读不但使学生有了收获,教师们也是满载而归。在中央教科所举办的第一届、第二届“文心雕龙杯”阅读与写作教师组大赛中,我校有75人次获奖。其中宋恩君老师的论文《用细节扮靓作文》,胡大翠老师的《随文行笔》,张秀琴老师的《作文的源头》都获得一等奖。在山东省中小学阅读指导课上,胡大翠老师主讲的《论语伴随我们成长》,张萍老师主讲的《品味阅读的快乐》分别获得山东省三等奖、潍坊市二等奖。
3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要有“度”
就语文学科而言,并非每篇课文都适合用所谓的多媒体进行教学。课文的背景材料,诸如作者的生平与思想、作品创作与发表的时代特征、作者的创作意图、作品的社会影响与人们的评价,以及对作品主旨的争鸣等等,教师都可以从相关资料中下载并展示出来。但凡事皆有“度”,适“度”才有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过“度”则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如今,信息技术系统进入我校已有7个年头。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语文教学的手段,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更多的知识,启迪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它又是形声并茂,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提高素质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注入了新的活力。
多媒体为语文教学插上了翅膀!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兴趣文学社团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238-02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约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约25%,而同时使用这两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就能接受知识的65%。多媒体集声音,图像、图形、文字等于一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多媒体课件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变苦学为乐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习兴趣,开拓了学生视野,启发了学生思维,提高了教学效益,信息技术资源为语文教学插上翅膀。
1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1导入新课时,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课堂教学实践也表明,学生感兴趣的时候,注意力就高度集中,思维非常活跃,求知欲也非常强烈。一节成功的课必须由每一个好的教学环节组成,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巧妙导人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如教学《皇帝的新装》,不妨先把课文的结尾制作成一个动画:一个赤身裸体,头戴皇冠的皇帝,身后是手中托着空气的内臣和一群大臣,摆着一副骄傲的神气在举行游行大典。两旁街道上,窗户上都是围观的老百姓。蓦地,响起一个小孩子天真的声音——可是他什么也没有穿呀!屏幕上显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场面呢?请看《皇帝的新装》。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增,这堂课的阅读,岂有不成功之理?
1.2运用多媒体课件,强化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拓展学生的思维活动。
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它特有的科学性和形象性,运用多媒体手段,将与课文主题有关的人、景、物或事件,呈现于学生面前,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彩、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如:《藤野先生》一文,在文章中,作者见到藤野先生前对东京的失望;去仙台途中,作者的忧国思想;以及与藤野行政管理相识相交过程和惜别的缘由等,集中起来作进一步的分析,让学生自己体会出作者的爱国思想是贯穿全文的红线,这样也就能把记叙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理解得比较透彻了。媒体手段这种密集形的信息提供,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大量的信息。
1.3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师教读一首诗歌时,其中的情感美和意境美单凭文字是很难再现的。借助美术、音乐等多媒体手段才能使学生直接感受到其中的美。如教《沁园春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两首诗词,用美术可以展示我国北方美丽而奇寒的雪域风光,诗中的实景和虚景、动景和静景、远景和近景均能以流动的画片一一展现;用音乐还能表达两位不同时代诗人的不同胸襟,同时诗中豪迈、惆怅的情调,也能以此一一抒发出来,让学生得到审美的享受。
1.4运用多媒体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灵感。多媒体教学就是把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形象的图像、感性的音乐,从而使学生把握教材的内涵,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在教《海燕》这首散文诗的时候,考虑到教材通篇运用了象征手法,学生比较难于把握持的主题。可采用多媒体循图人文:让学生观看海燕在风卷云集的海面上高翔的画面,感受到海燕矫健、勇猛、不畏强暴、勇于博击的雄姿。同时,播放朗诵录音,用形象的图像和富于感染力的音乐语言去调动学生感官,启发学生的想象力。然后,由教师交代高尔基创作此文的背景,学生自然而然的理解了海燕象征的是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2 借助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
2.1利用阅读网站,举行读书汇报会
我们建有自己的快乐阅读网站,阅读兴趣小组把自己的阅读感悟及时发布在快乐阅读的班级读书会栏目里。每周进行一次阅读心得交流会。让他们交流近期来各自阅读过的课外书,从主要内容、写作特点到读后的感受等多个方面:或向大家推荐自己喜爱的课外书,做到资源共享;或复述或背诵部分精彩的片断,互相分享发现的乐趣。教师当好听众,允许学生对作品有或深或浅的多种解读,以保证学生们畅所欲言。
2.2网络,为学校文学社团提供发展的空间
我校成立了《清韵》文学社,把课外阅读的积极分子吸收到中间来,由语文骨干教师辅导,定期开展活动。在阅读实践中,学生的羽翼变得越来越丰满。我们组织文学社的学生开展阅读与写作竞赛活动,屡屡获奖。2011年,中国青少年协作研究中心组织的“第八届未来之星全国青少年作品大赛”我校有19人获奖,其中李欣桐的《爱》,黄红运的《眼泪》分别获得一等奖,中国青少年写作研究中心组织为我校颁发了“优秀组织奖”的奖牌。在中央教科所举办的第一届、第二届“文心雕龙杯”阅读与写作竞赛中,我校共有77名同学获一、二、三等奖,刘璐的作品《我们与汶川同在》在其刊物《新课标阅读与写作》上发表。在“迎奥运,促和谐”的阅读竞赛中,我校刘芳倩的《竞争与合作》、徐畅的《扬我国威》、兰博的《环游世界的奥运圣火》等十几篇作品分别获得区级一二三等奖。
阅读不但使学生有了收获,教师们也是满载而归。在中央教科所举办的第一届、第二届“文心雕龙杯”阅读与写作教师组大赛中,我校有75人次获奖。其中宋恩君老师的论文《用细节扮靓作文》,胡大翠老师的《随文行笔》,张秀琴老师的《作文的源头》都获得一等奖。在山东省中小学阅读指导课上,胡大翠老师主讲的《论语伴随我们成长》,张萍老师主讲的《品味阅读的快乐》分别获得山东省三等奖、潍坊市二等奖。
3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要有“度”
就语文学科而言,并非每篇课文都适合用所谓的多媒体进行教学。课文的背景材料,诸如作者的生平与思想、作品创作与发表的时代特征、作者的创作意图、作品的社会影响与人们的评价,以及对作品主旨的争鸣等等,教师都可以从相关资料中下载并展示出来。但凡事皆有“度”,适“度”才有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过“度”则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如今,信息技术系统进入我校已有7个年头。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语文教学的手段,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更多的知识,启迪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它又是形声并茂,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提高素质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注入了新的活力。
多媒体为语文教学插上了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