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左心衰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22例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zhan_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2000年1月~2007年8月共收治2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以左心衰为首发症状者22例,男9例,女13例;年龄70~89岁,平均75岁。其中12例合并糖尿病,8例合并高血压,3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3例有冠心病史,1例有陈旧性心肌梗死史,1例有慢性心力衰竭史。
  临床表现:患者均以胸闷、气促、夜间端坐呼吸为主要表现,伴咳嗽、气喘,其中3例伴胸背部持续性发胀。均具有两肺部湿啰音。门诊拟诊急性心肌梗死收住院3例,拟诊左心衰收住院12例,拟诊冠心病收住院5例,拟诊慢阻肺收住院2例。其中1例患者拟诊慢阻肺,在门诊接受抗感染、止咳、化痰治疗长达半个月无好转。入院以来均行心电图检查,仅4例有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表现,其余18例均无典型心肌梗死表现,但心电图有动态改变,T波由直立逐渐变为倒置。心肌酶谱均有2倍以上增高且有动态改变。肌钙蛋白呈阳性或弱阳性。入院时确诊4例,3天内确诊12例,7天内确诊6例。
  梗死部位:前间壁3例,前壁4例,广泛前壁5例,前侧壁2例,广泛前壁加右室1例,下壁加右室1例,下壁加前壁3例,下壁加后壁2例,前侧壁加前壁加下壁1例。
  心功能(按Killip分级):Ⅱ级9例,Ⅲ级8例,Ⅳ级5例。
  治疗:给予利尿、扩血管减轻心脏负荷、硝酸酯类改善冠脉血供、低分子肝素抗凝、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调脂,应用ACEI及氧疗、监护对症治疗,待心力衰竭症状改善后给予小剂量倍他乐克降低氧耗量保护心肌治疗。其中3例发病时间在6小时内、心电图示2个导联ST段抬高>0.2mV者,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
  
  结 果
  
  18例患者心力衰竭症状缓解,住院治疗2~4周病情好转,心肌酶谱恢复正常,肌钙蛋白转阴。其中3例出院后立即赴上级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提示多支冠脉病变,遂接受介入治疗。4例并发心源性休克,抢救无效死亡。
  
  讨 论
  
  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往往具有胸痛,心电图呈特征性、动态性改变,以及心肌坏死的血清心肌标记物浓度动态改变3个特点。而本组患者均以左心衰为首发症状,无明确胸痛,临床表现不典型,但心电图具有动态改变,心肌坏死的血清心肌标记物浓度有动态改变,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本组以左心衰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占同期急性心肌梗死的10.6%,说明临床上并不少见,应引起重视。
  本组患者平均年龄75岁,最高年龄89岁,说明发病年龄具有高龄化倾向。老年人一旦出现心肌梗死,易发生心力衰竭。
  以左心衰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合并糖尿病,本组占55%。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自主神经病变,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往往无典型胸闷、胸痛症状,而不典型表现多。糖尿病患者由于同时伴有微血管病变、能量代谢紊乱,致使心脏胶原结构改变,心肌纤维化增加而发生糖尿病性心肌病。糖尿病心脏侧支循环的形成比非糖尿病者差,心肌新生血管数量明显减少,基底膜增厚,使心肌发生缺血缺氧的易损性增加。故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均显著多于非糖尿病患者。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应警惕急性心肌梗死可能。
  本组病死率高,考虑与梗死范围大、心力衰竭程度重有关。
  本组22例中,入院时诊断急性心肌梗死4例,正確率仅18.2%,说明漏诊、误诊率高。对于老年人,尤其是合并糖尿病患者,出现左心衰或心力衰竭症状加重,而无明显诱因时,要考虑急性心肌梗死可能。应严密观察心电图及血清心肌标记物动态变化,尽早作出正确诊断,及时治疗,以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了解我校教职工整体健康水平及患病状况,为高校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教职工体检指标进行比较。结果:高校教职工在脂肪肝和高血脂检出率的性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高血压、老年性白内障、高血糖、心电图异常和胆结石检出率性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检出的主要疾病中各年龄组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前列腺增生在男性疾病中检出率最高(29.
期刊
摘 要 目的:改进小儿贝诺酯维B1颗粒含量测定方法,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方法:离心后取上清液再测定维生素B1含量。结果:方法改进后,测定维生素B1含量结果与实际含量接近。结论: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可有效控制本品质量。  关键词 小儿贝诺酯维B1颗粒 含量测定    仪器与试药    仪器:Agilent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可变波长紫外检测器, N2000色谱数据工作站,电子分析天平(
期刊
摘 要 目的:在家兔膝關节骨性关节炎模型的基础上观察鹿茸多肽对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的影响。方法: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建立Hulth骨性关节炎模型,对照组仅行双侧膝关节切开术,以建立模型。以正常新西兰大白兔膝关节软骨为正常对照组,以鹿茸多肽为实验药,法滋隆为阳性对照药。分别进行MTT法检测、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及琼脂糖电泳检测,获取前后软骨细胞核酸中金属蛋白酶表达情况。结果:鹿茸多肽对骨性关
期刊
关键词 肺结核病 痰标本 耐药    材料与方法    标本来源:2005年7月~2007年7月经临床确诊为肺结核的住院病人,同时伴有呼吸系统感染患者。晨起第1次咳出的痰液,置于无菌瓶中,立即送检。  药敏纸片:选用青霉素G、苯唑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羧苄青霉素、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
期刊
摘 要 目的:研究健康者和成人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中牙龈卟啉菌阳性个体T细胞系中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及γ-干扰素的比例。方法:Elisa法检测牙龈卟啉菌阳性个体T细胞系中CD4+、CD8+T细胞所占比例,流式细胞仪检测三种细胞因子数量。结果:两组间3种细胞因子表达无显著差异,但部分个体γ-干扰素表达高于其他两种细胞因子的表达。结论:牙龈卟啉菌阳性个体易患牙周疾病者,γ-干扰素表达增高。
期刊
摘 要 600多例风湿病病人应用中草药麻疯树、梧桐、鸭脚木、苎麻、血风藤、榕树气根,多数出现不良反应。  关键词 中草药 不良反应    经临床20多年来的试用、验证,共600多例风湿病病人用过中草药麻疯树、梧桐、鸭脚木、苎麻、血风藤、榕树气根,多数产生不良反应。现分析如下。  试用1:用麻疯树30g,梧桐30g,鸭脚木30g,苎麻30g,血风藤30g,榕树气根30g,治疗风湿病病人31例
期刊
胰岛素由A、B两个肽链组成。人胰岛素A链有11种21个氨基酸,B链有15种30个氨基酸,共由16种51个氨基酸组成。其中A7(Cys)-B7(Cys)、A20(Cys)-B19(Cys)四个半胱氨酸中的巯基形成两个二硫键,使A、B两链连接起来。此外A链中A6(Cys)与A11(Cys)之间也存在一个二硫键。  胰岛素治疗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重要内容,也是使血糖达标的有效方法,如何正确使用胰岛素及其
期刊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1年来收治脑梗死患者40例,治疗组40例,男15例,女25例;脑梗死急性期20例,腔隙性梗死12例,恢复期8例。对照组39例,男13例,女26例;脑梗死急性期19例,腔隙性梗死13例,恢复期7例。两组年龄均45~70岁,全部经脑CT确诊为脑梗死,病程1天~3个月。  药物及使用方法:①治疗组: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溶于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250ml静滴
期刊
随着化学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我国耐药结核病日益增多,已成为结核病疫情增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耐多药结核病发病率的上升,对全球结核病的控制造成了严重威胁。我们对我院2006年161例住院肺结核病人痰结核菌耐药特点进行了分析,以掌握我省耐药结核病人的多耐药现状,为今后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161例耐药菌株病人均来自我院2006年1~12月住院肺结核病人,
期刊
摘 要 对60例口服降糖药物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停用口服药物后改用诺和锐30(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用药10天后,病人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显著下降。此时平均诺和锐30用量为38U/日,提示诺和锐30可有效控制口服药物继发失效的血糖水平。  关键词 诺和锐30 口服降糖药 继发失效 2型糖尿病    资料与方法    对象:2型糖尿病患者60例,诊断符合1997年ADA标准。其中男37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