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对贵州省遵义市务川县由剧毒蘑菇新种假淡红鹅膏造成的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总结,为毒蘑菇中毒防控积累资料和经验。方法对中毒事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可疑
【机 构】
:
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3150181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贵州省遵义市务川县由剧毒蘑菇新种假淡红鹅膏造成的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总结,为毒蘑菇中毒防控积累资料和经验。方法对中毒事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可疑毒蘑菇样品并开展形态学鉴定,同时开展急性毒理学试验。结果 2014年9月19日,务川县某村村民父子2人因进食自采野生蘑菇中毒死亡。分别于餐后9、17 h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送医就诊,诊断为毒蘑菇中毒。病程中中毒者出现以肝损害为主的中毒表现,病例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最高达1 279 U/L,病例2最高达6 070 U/L;病例1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最高达2 829 U/L,病例2最高达6 868 U/L。因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临床多项指标异常,分别于中毒第5天、第7天因多脏器衰竭救治无效死亡。现场调查采集的可疑蘑菇样品,经形态学辨识、分子生物学研究鉴定为剧毒蘑菇新种假淡红鹅膏。将可疑蘑菇样品开展小鼠简易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试验5只雄性小鼠全部死亡,5只雌性小鼠中3只死亡。结论此次中毒事件为误采误食剧毒的假淡红鹅膏引起的中毒事件。
其他文献
在激光湍流传输仿真中,随着路径上湍流的不断增强,光斑会产生巨大的畸变,往往无法同时具备较高的仿真精度和计算效率。提出了在仿真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收发平面采样网格间距的方法,实现了中强湍流信道中的激光传输仿真。该方法可以在保持采样点数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不同的收发平面网格间距,使得激光传输的仿真结果在不同湍流强度下都与理论值更加接近。仿真结果表明:减小发射平面网格间距之后,闪烁指数仿真值相对误
尊敬的各位作者和读者:为了活跃光通信学术氛围,提高光通信科技水平,提升《光通信技术》杂志所刊登光通信技术文章的科技含量和实用性,《光通信技术》编辑部决定从2019年起,
子载波索引功率调制(SIPM)能够利用子载波索引信息调整所对应的功率信息,它应用于光纤-可见光融合系统中,可以更好地提高该系统的传输容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子载波索引功率调制-正交频分复用(SIPM-OFDM)的全双工光纤-可见光混合系统,利用波长重用方法简化了系统的结构,并建立了SIPM-OFDM信号的产生模型,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经过35 km标准单模光纤(SSMF)及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