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进一步促使数学生活化,数学与生活进一步接轨。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许多概念、原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其原型,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教学,教师更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善于情景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巨大魅力。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数学生活化教学呢?笔者借此谈点教学体会:
一、数学情境与生活接轨
教师要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能让学生感到数学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好奇和兴趣,从而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在日常教学中,要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教学实例,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知识。如:在教学《分桃子》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教师准备了一些粉笔盒,先要求每个学生拿出9个桃子放在盒子里,每盒放的个数一样多,有几种放法,可以放几盒?当学生操作完之后,从中选择五种:⑴每盒放3个,9÷3=3(盒);⑵每盒放9个,9÷9=1(盒);⑶每盒放2个,9÷2=4(盒),多1个;⑷每盒放4个,9÷4=2(盒)多1个;⑸每盒放5个,9÷5=1(盒),多4个。接下来,我引导学生观察上面五个除法式子,并提问:可分成几种情况?学生很快观察到:一类正好分完,另一类分完后还有剩余的。于是,我相机地指出:正好分完的除法和除法算式,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分了以后还剩余的算式,我们就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这样创设生活情景,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轻松地接受新知识。
二、数学理解与生活接轨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处处有着数学问题。善于捕捉生活现象,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成为数学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之产生学习需要的有效方法。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法后,我安排这样一个数学问题,我们学校组织师生去黄果树瀑布游玩。老师28人,小朋友150人。景点门口写着:门票成人每人180元,学生每人90元,团体30人以上每人80人。请同学们设计一种你认为最好的购票方案。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设计方案:⑴全买团体票:(28+150)×80=14240元;⑵不买团体票:28×180+150×90=18540元。两个方案一对比,好坏一目了然。
三、以生活中的普通常识为起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孩子们的兴趣有个共同的趋向,那就是倾向于与自己关系紧密或者熟悉的事物。因此,如果教师善于把发生在孩子们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每一个人都纳入到课堂中来,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我们上街买东西要钱,而我们使用的是人民币,教师就可以联系到关于钱的一些知识(中国的钱叫人民币,美国的钱叫美元,各国的钱币是不同的),将学生引入数学情景。
总而言之,引导学生捕捉生活现象,发现数学问题,将数学教学与生活接轨,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处处有美感,可以缩短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扩大学生的认知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可以说,只有从生活实际出发,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学生才能体会到数学因生活而精彩,其能力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一、数学情境与生活接轨
教师要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能让学生感到数学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好奇和兴趣,从而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在日常教学中,要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教学实例,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知识。如:在教学《分桃子》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教师准备了一些粉笔盒,先要求每个学生拿出9个桃子放在盒子里,每盒放的个数一样多,有几种放法,可以放几盒?当学生操作完之后,从中选择五种:⑴每盒放3个,9÷3=3(盒);⑵每盒放9个,9÷9=1(盒);⑶每盒放2个,9÷2=4(盒),多1个;⑷每盒放4个,9÷4=2(盒)多1个;⑸每盒放5个,9÷5=1(盒),多4个。接下来,我引导学生观察上面五个除法式子,并提问:可分成几种情况?学生很快观察到:一类正好分完,另一类分完后还有剩余的。于是,我相机地指出:正好分完的除法和除法算式,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分了以后还剩余的算式,我们就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这样创设生活情景,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轻松地接受新知识。
二、数学理解与生活接轨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处处有着数学问题。善于捕捉生活现象,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成为数学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之产生学习需要的有效方法。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法后,我安排这样一个数学问题,我们学校组织师生去黄果树瀑布游玩。老师28人,小朋友150人。景点门口写着:门票成人每人180元,学生每人90元,团体30人以上每人80人。请同学们设计一种你认为最好的购票方案。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设计方案:⑴全买团体票:(28+150)×80=14240元;⑵不买团体票:28×180+150×90=18540元。两个方案一对比,好坏一目了然。
三、以生活中的普通常识为起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孩子们的兴趣有个共同的趋向,那就是倾向于与自己关系紧密或者熟悉的事物。因此,如果教师善于把发生在孩子们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每一个人都纳入到课堂中来,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我们上街买东西要钱,而我们使用的是人民币,教师就可以联系到关于钱的一些知识(中国的钱叫人民币,美国的钱叫美元,各国的钱币是不同的),将学生引入数学情景。
总而言之,引导学生捕捉生活现象,发现数学问题,将数学教学与生活接轨,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处处有美感,可以缩短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扩大学生的认知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可以说,只有从生活实际出发,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学生才能体会到数学因生活而精彩,其能力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