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医学知识特别是医学心理学的普及,人们对心理保健日趋重视,然而,许多人却苦于心理保健不知从何做起。一些医学科普文章告诫人们,心情要愉快,不生气,笑一笑十年少,云云。这些套话好说不好用。那么,心理保健怎样才能抓住重点,收到实效呢?
一、先了解自己的心理弱点与特点。无论做什么,欲取得成功,必须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异,心理保健亦是如此。心理弱点如同人心理防线上的薄弱环节,最容易从这里出问题,所以要重点保护。比如,一个心地狭小、好钻牛角尖的人,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苦思冥想,自寻苦恼,进行自我折磨,损害身心健康。这样的人如能认识到自己气度小的危害并努力克服,也就是保护了自己的心理健康。再如,一个性情暴躁、好发脾气的人,比一般人容易患冠心病,若同时有高血压病,对健康的危害更大,暴怒常是高血压病发生脑血管意外的重要诱因。因此,这种人如能认识到自己性格上的弱点,并注意克服,无疑会受益匪浅。除了弱点之外,人们在心理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心理保健必须密切结合自己的心理实际,了解、认识这些特点并在自我保健中加以运用,扬长避短。比如,一个性格内向、文静的青年,在选择伴侣时,不妨找一个活泼大方、热情奔放的青年,这样可以在心理上“互补”,婚后如再能谐调好夫妻关系,对双方的身心健康都有益。
二、了解自己工作的紧张度和任务轻重。研究结果证实,长期从事高紧张度工作的人,比一般人容易出现心理障碍甚至引起心理疾患。如企业家、采购员、推销员、演员、运动员、司机、医生,尤其是外科、妇产科和急诊室的医生,以及其它工作任务繁重、紧迫的人员。他们的生活节奏快、紧张度高、脑力负担重,应该比一般人更重视心理保健,这些人必须想方设法放松自己,学会忙中偷闲巧休息,使业余生活富有情趣,从而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三、对个人的需要不能斤斤计较或期望过高。积极情绪有益健康,消极情绪有害健康,这个道理人人皆知。但怎样才能经常保持积极情绪和减少消极情绪呢?关键在于正确对待自己的需要。因为,人的情绪与需要关系极为密切,可以说就是源于需要。所谓情绪就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若客观事物符合自己的需要,一般情况下,产生的就是积极情绪,如满意、愉快、欣喜等。相反,客观事物不符合自己的需要,则产生消极情绪,如不满、生气。愤怒等。人的需要过高过多,又很难得到满足,就容易产生消极情绪,有害健康。这正是那些遇事好斤斤计较和名利薰心者为什么心情常不愉快的原因所在,“知足者常乐”的奥秘也在这里。
四、不断加强自己的“个人信念系统”,提高抵御劣性刺激的精神免疫力。细心观察一下自己周围的人们,就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同样的劣性刺激在不同人身上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对此,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心理卫生原则,叫“心理卫生ABC”,其含意是:
A:代表引发事件;
B;代表个人的信念系统,即一个人对所发生事件的认识和态度,即反应的方式与程度;
c:代表情绪反应的结果。直接引起情绪反应c的,不是事件本身A,而是人对事件的认识和态度B。
按照这个心理卫生原则,欲调整人的情绪,必须首先调整人的认识,客观、全面地认识和分析问题;也就是必须不断强化自己的个人信念系统,这才是心理保健的根本。如果一个人对自己周围所发生的任何事件都能看得准、想得开、认识正确,并采取适当的态度,那么,他就会对各种刺激(包括劣性刺激)做出适宜的情绪反应,而不会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其实,个人信念系统也就是自身的精神(心理)免疫系统。这个系统若强大、坚实,就可以抵御一切劣性精神刺激,从而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提高和强化个人信念系统是件系统工程,必须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开始动工,它主要包括;
1 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磨炼意志,陶冶情感,培养良好的个性,全面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这是加强个人信念系统的心理基础。
2 努力学习,不断用知识充实自己,武装自己,开阔眼界,这是提高认识水平的关键。
3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不断克服自我意识,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一个人如果能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多想他人,少想自己,烦恼就会减少百分之九十,快乐就会常驻身边,心理卫生自然会得到保障。
一、先了解自己的心理弱点与特点。无论做什么,欲取得成功,必须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异,心理保健亦是如此。心理弱点如同人心理防线上的薄弱环节,最容易从这里出问题,所以要重点保护。比如,一个心地狭小、好钻牛角尖的人,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苦思冥想,自寻苦恼,进行自我折磨,损害身心健康。这样的人如能认识到自己气度小的危害并努力克服,也就是保护了自己的心理健康。再如,一个性情暴躁、好发脾气的人,比一般人容易患冠心病,若同时有高血压病,对健康的危害更大,暴怒常是高血压病发生脑血管意外的重要诱因。因此,这种人如能认识到自己性格上的弱点,并注意克服,无疑会受益匪浅。除了弱点之外,人们在心理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心理保健必须密切结合自己的心理实际,了解、认识这些特点并在自我保健中加以运用,扬长避短。比如,一个性格内向、文静的青年,在选择伴侣时,不妨找一个活泼大方、热情奔放的青年,这样可以在心理上“互补”,婚后如再能谐调好夫妻关系,对双方的身心健康都有益。
二、了解自己工作的紧张度和任务轻重。研究结果证实,长期从事高紧张度工作的人,比一般人容易出现心理障碍甚至引起心理疾患。如企业家、采购员、推销员、演员、运动员、司机、医生,尤其是外科、妇产科和急诊室的医生,以及其它工作任务繁重、紧迫的人员。他们的生活节奏快、紧张度高、脑力负担重,应该比一般人更重视心理保健,这些人必须想方设法放松自己,学会忙中偷闲巧休息,使业余生活富有情趣,从而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三、对个人的需要不能斤斤计较或期望过高。积极情绪有益健康,消极情绪有害健康,这个道理人人皆知。但怎样才能经常保持积极情绪和减少消极情绪呢?关键在于正确对待自己的需要。因为,人的情绪与需要关系极为密切,可以说就是源于需要。所谓情绪就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若客观事物符合自己的需要,一般情况下,产生的就是积极情绪,如满意、愉快、欣喜等。相反,客观事物不符合自己的需要,则产生消极情绪,如不满、生气。愤怒等。人的需要过高过多,又很难得到满足,就容易产生消极情绪,有害健康。这正是那些遇事好斤斤计较和名利薰心者为什么心情常不愉快的原因所在,“知足者常乐”的奥秘也在这里。
四、不断加强自己的“个人信念系统”,提高抵御劣性刺激的精神免疫力。细心观察一下自己周围的人们,就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同样的劣性刺激在不同人身上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对此,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心理卫生原则,叫“心理卫生ABC”,其含意是:
A:代表引发事件;
B;代表个人的信念系统,即一个人对所发生事件的认识和态度,即反应的方式与程度;
c:代表情绪反应的结果。直接引起情绪反应c的,不是事件本身A,而是人对事件的认识和态度B。
按照这个心理卫生原则,欲调整人的情绪,必须首先调整人的认识,客观、全面地认识和分析问题;也就是必须不断强化自己的个人信念系统,这才是心理保健的根本。如果一个人对自己周围所发生的任何事件都能看得准、想得开、认识正确,并采取适当的态度,那么,他就会对各种刺激(包括劣性刺激)做出适宜的情绪反应,而不会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其实,个人信念系统也就是自身的精神(心理)免疫系统。这个系统若强大、坚实,就可以抵御一切劣性精神刺激,从而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提高和强化个人信念系统是件系统工程,必须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开始动工,它主要包括;
1 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磨炼意志,陶冶情感,培养良好的个性,全面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这是加强个人信念系统的心理基础。
2 努力学习,不断用知识充实自己,武装自己,开阔眼界,这是提高认识水平的关键。
3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不断克服自我意识,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一个人如果能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多想他人,少想自己,烦恼就会减少百分之九十,快乐就会常驻身边,心理卫生自然会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