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同时也保留了各家各派鲜明的特色和个性。并在相互融合,相互吸取中促进了中国文化的持续发展。和合思想自产生以来,作为对普遍的文化现象本质的概括,始终贯穿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各个时代、各家各派之中,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核心。
关键词:和合文化;闲原让畔
中图分类号:[G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和合是中华传統文化的主流核心
和合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核心,是被各个时代、各家各派所共同认同的。从是天地万物的产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到道德伦理、价值观念、心理结构、审美情趣等,无不贯通着和合。
和合两字都见于甲骨文、金文。“和”字的初义是声音相应和谐;“合”字的本义是上唇与下唇的合拢。殷周时期,和与合是单一的概念。《易经》和字,有和谐、和善之意;而合字则无见。《尚书》和字多见,合字也有4见。其中,和是指对社会、人际关系诸多冲突的处理;合指相合、符合。
《国语·郑语》称:“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 这里,“和合”指的是协调各种关系,即“五教”的共处与融合。中国人民大学张立文教授认为“和合”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核心。
从西周到春秋,和同之辩就是当时思想界一个大众话题。《国语·郑语》记述了史伯关于和同的论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认为和谐才是创造事物的原则,同一是不能连续不断永远长有的。把许多不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而使它们得到平衡,这叫做和谐,所以能够使物质丰盛而成长起来。如果以相同的东西加合在一起,便会被抛弃了。可见和合中包含了不同事物的差异,矛盾多样性的统一,才能生物,才能发展。
孔子继承了《左传》、《国语》的和同思想,以和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代表了孔子的思想,认为治国处事、礼仪制度,以和为价值标准。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孔子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既承认差异,又和合不同的事物,通过互济互补,达到统一、和谐。这与“同而不和”,取消不同事物的差异的专一观念形成对照。
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第四十二章)的思想,认为道蕴涵着阴阳两个相反方面,万物都包含着阴阳,阴阳相互作用而构成和。和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
战国时期,和同之辩据史料记载,转向了和合与中和的探讨。《管子》将和合并举,指出:“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管子集校》第八)。墨子认为和合是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根本原理,指出天下不安定的原因在于父子兄弟结怨仇,而有离散之心,所以“离散不能相和合”(《墨子间诂》卷三)。《易传》则讲“保合太和,乃利贞”(《周易集解》卷一)。荀子“且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合同,礼别异。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穷本极变,乐之情也;著诚去伪,礼之经也。”(《荀子·乐论篇》)。韩非子从:“竽也者,五声之长者也,故竽先则钟瑟皆随,竽唱则诸乐皆和。今大姦作则俗之民唱,俗之民唱则小盗必和。。。是之谓盗竽矣。”(《韩非子·解老》)角度论和。《吕氏春秋》“天地有始,天微以成,地塞以形。天地合和,生之大径也。”生的穷究,便是和合,有和合,然后有生成。有对待、有分离、有差异,才有和合的精神。
由此可知,先秦时期,是中华和合文化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时期。所谓和合,是指和谐、和平、祥和;结合、融合、合作。和合就是在承认“不同”事物之矛盾、差异的前提下,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并在不同事物和合的过程中,吸取各个事物的优长而克其短,使之达到最佳组合,由此促进新事物的产生,推动事物的发展。中华文化也正是在此精神的指导下,不断创新发展的。中国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同时也保留了各家各派鲜明的特色和个性。并在相互融合,相互吸取中促进了中国文化的持续发展。和合思想自产生以来,作为对普遍的文化现象本质的概括,始终贯穿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各个时代、各家各派之中,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核心。
二、闲原让畔----中华和合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芭
《诗·大雅·绵》云:“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这里的“虞、芮”指的是商朝末年的两个方国。当时的虞国,为舜帝之后,当为姚姓,在今山西省平陆县北中条山上的张店乡附近①。其地域为今平陆县境的北部和西部(南部黄河沿岸的下阳,为都于河南今三门峡市李家窑上阳的虢国的大邑)。芮国地域大约占有今芮城县的南、东两部(北边的中、西部为魏国一部)。两方国相邻,常为其交界的界畔发生争执,甚至战争不断。所以,“相与争田,久而不平”②。当时,西方的周族正在迅速崛起,其首领西伯姬昌“仁义”,“诸侯皆来决平”。所以,两国之君便去西周评理。“入其境,则耕者让畔,行者让路。入其邑,男女异路,斑白不提挈。入其朝,士让为大夫,大夫让为卿。”③这两位国君深为感动,惭愧地说:“像我等小人,有何面目上君子之堂,让人家给评理呢?”然后都主动要把所争的土地让给对方,结果双方都推让不受,这块土地便被闲置起来,后人称之为“闲田”或“闲原”。
“闲原”的出现决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而是有其历史渊源和条件的。“闲原”地处黄河中游地区“三河”地带的中心处,我国耜耕时期的文明曙光就是在“三河”地带开始出现的,而且首先出现在河东大地。第一个政治经济中心就是河东的“尧都平阳”,“唐都是和合文化的源头”。④我国古籍中第一个“中国”之词,也正是指尧都平阳一带。⑤尧以仁知兼备的高尚品质和才能得到了万民的拥戴,他任贤使能,赏善惩恶,以羲和制定《夏小正》历法,以虞舜治国理民,以大禹治理洪水,以后稷教民稼穑,使契以德化民。“平章百姓,协和万邦,”连较为落后的戎狄夷也归化了,他成为“民无能名”的古圣先王,人民称赞他“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文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尧老后,将帝位禅让于虞舜,舜勤耕于历山,“历山之人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⑥他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以孝道闻名于世,得以继帝位,都于蒲坂,舜继成并发扬了尧的和合文化传统。舜老后,以“禹之功为大,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而禅让帝位于禹,禹都安邑。他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周族起源于晋南,尧创立了和合文化,舜、禹、后稷、西伯姬昌等圣贤先王们继承并发扬了这一和合文化,使之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和精华。所以,“闲原”这朵和合文化奇葩的绽开,是得益于“三河”,特别是河东这块最早出现的文明沃土及其和合文化的氛围中。
沧海桑田,历史巨变,今天,在闲原让畔界地,两棵高大巍峨的千年古柏依旧向过往人们讲述着让畔的故事。据说,这两棵千年古树是当年两地人民为纪念让畔史事同时栽种的。数千年来,两地人民为弘扬这种让畔的“和合”精神,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八日,都要在此举办盛大的集会,届时,黄河金三角的晋、陕、豫三省群众多有前来游览。集会内容丰富多彩,有戏剧表演、群众赛马、舞狮子、龙舞高跷等社火,鼓乐喧天,三眼铁重炮震耳欲聋,鞭炮声昼夜不绝,纸炮屑厚达数寸,实属罕见,千古相传。
三、“和合”文化与和谐社会
“闲原让畔”这种崇高伦理道德的“和合”精神,正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唯一不被其他外来民族所征服的文明古國,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这种“以义为尚”的价值观培养出来的中华民族伟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与“和合”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有着高度的一致性。第一,和合文化以“和合”作为核心价值,承认矛盾,承认事物的多样性、差异性,同时强调在多样性基础上的和谐与最优。积极化解冲突而不是掩盖冲突,从而使诸多异质要素、各个不同的事物在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求同存异,形成总体上的平衡、和谐、合作,把斗争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同时择优汰劣,促使新事物的产生和不断发展。第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存在市场竞争 ,有竞争就必然有矛盾、有冲突,如果矛盾、冲突不能妥善解决,就会影响经济发展。这就需要协调个人与社会、不同利益集团、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使整个社会经过由相互冲突,到解决冲突,化解矛盾的过程,合理满足各方的利益要求,使市场经济得到健康发展。第三,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两大主流,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有好几千个民族,有不同的文明和文化。一种模式、一种要求肯定是行不通的。这就要求国际社会应该是多元而又互补的,即有冲突又相交流的。冲突、矛盾难以避免,但不应诉诸武力,而应以和平的方式化解冲突。在这个层面上,中华和合文化可以提供解决冲突、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共同发展的思想理论的指导,使人类文明和文化在迎接新时代的挑战中,相互取长补短,融会贯通,合力创新,共同创造人类未来的文化文明。第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中华和合文化的“和而不同”思想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邓小平同志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战略构想,指导我们顺利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完成了香港、澳门的回归。中国的完全统一已为时不远。“一国两制”与“和而不同”是相契合的,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容易得到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的认同,实现中华民族及海外华人的大团结。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注:
①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版。
②《水经注·毛诗正义》,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12页。
③李孟存等《唐尧是和合文化的源头》,《山西师大学报》1997年第3期。
④《史记·五帝本记》
参考资料:
1、《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版。
2、《水经注·毛诗正义》,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12页。
3、《唐尧是和合文化的源头》(《山西师大学报》1997年第3期)。
4、《史记·五帝本记》
作者简介:拜秀萍,女,1964年生。籍贯,山西运城平陆县人。现在山西职业技术学院任教,副教授。
关键词:和合文化;闲原让畔
中图分类号:[G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和合是中华传統文化的主流核心
和合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核心,是被各个时代、各家各派所共同认同的。从是天地万物的产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到道德伦理、价值观念、心理结构、审美情趣等,无不贯通着和合。
和合两字都见于甲骨文、金文。“和”字的初义是声音相应和谐;“合”字的本义是上唇与下唇的合拢。殷周时期,和与合是单一的概念。《易经》和字,有和谐、和善之意;而合字则无见。《尚书》和字多见,合字也有4见。其中,和是指对社会、人际关系诸多冲突的处理;合指相合、符合。
《国语·郑语》称:“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 这里,“和合”指的是协调各种关系,即“五教”的共处与融合。中国人民大学张立文教授认为“和合”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核心。
从西周到春秋,和同之辩就是当时思想界一个大众话题。《国语·郑语》记述了史伯关于和同的论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认为和谐才是创造事物的原则,同一是不能连续不断永远长有的。把许多不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而使它们得到平衡,这叫做和谐,所以能够使物质丰盛而成长起来。如果以相同的东西加合在一起,便会被抛弃了。可见和合中包含了不同事物的差异,矛盾多样性的统一,才能生物,才能发展。
孔子继承了《左传》、《国语》的和同思想,以和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代表了孔子的思想,认为治国处事、礼仪制度,以和为价值标准。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孔子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既承认差异,又和合不同的事物,通过互济互补,达到统一、和谐。这与“同而不和”,取消不同事物的差异的专一观念形成对照。
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第四十二章)的思想,认为道蕴涵着阴阳两个相反方面,万物都包含着阴阳,阴阳相互作用而构成和。和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
战国时期,和同之辩据史料记载,转向了和合与中和的探讨。《管子》将和合并举,指出:“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管子集校》第八)。墨子认为和合是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根本原理,指出天下不安定的原因在于父子兄弟结怨仇,而有离散之心,所以“离散不能相和合”(《墨子间诂》卷三)。《易传》则讲“保合太和,乃利贞”(《周易集解》卷一)。荀子“且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合同,礼别异。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穷本极变,乐之情也;著诚去伪,礼之经也。”(《荀子·乐论篇》)。韩非子从:“竽也者,五声之长者也,故竽先则钟瑟皆随,竽唱则诸乐皆和。今大姦作则俗之民唱,俗之民唱则小盗必和。。。是之谓盗竽矣。”(《韩非子·解老》)角度论和。《吕氏春秋》“天地有始,天微以成,地塞以形。天地合和,生之大径也。”生的穷究,便是和合,有和合,然后有生成。有对待、有分离、有差异,才有和合的精神。
由此可知,先秦时期,是中华和合文化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时期。所谓和合,是指和谐、和平、祥和;结合、融合、合作。和合就是在承认“不同”事物之矛盾、差异的前提下,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并在不同事物和合的过程中,吸取各个事物的优长而克其短,使之达到最佳组合,由此促进新事物的产生,推动事物的发展。中华文化也正是在此精神的指导下,不断创新发展的。中国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同时也保留了各家各派鲜明的特色和个性。并在相互融合,相互吸取中促进了中国文化的持续发展。和合思想自产生以来,作为对普遍的文化现象本质的概括,始终贯穿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各个时代、各家各派之中,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核心。
二、闲原让畔----中华和合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芭
《诗·大雅·绵》云:“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这里的“虞、芮”指的是商朝末年的两个方国。当时的虞国,为舜帝之后,当为姚姓,在今山西省平陆县北中条山上的张店乡附近①。其地域为今平陆县境的北部和西部(南部黄河沿岸的下阳,为都于河南今三门峡市李家窑上阳的虢国的大邑)。芮国地域大约占有今芮城县的南、东两部(北边的中、西部为魏国一部)。两方国相邻,常为其交界的界畔发生争执,甚至战争不断。所以,“相与争田,久而不平”②。当时,西方的周族正在迅速崛起,其首领西伯姬昌“仁义”,“诸侯皆来决平”。所以,两国之君便去西周评理。“入其境,则耕者让畔,行者让路。入其邑,男女异路,斑白不提挈。入其朝,士让为大夫,大夫让为卿。”③这两位国君深为感动,惭愧地说:“像我等小人,有何面目上君子之堂,让人家给评理呢?”然后都主动要把所争的土地让给对方,结果双方都推让不受,这块土地便被闲置起来,后人称之为“闲田”或“闲原”。
“闲原”的出现决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而是有其历史渊源和条件的。“闲原”地处黄河中游地区“三河”地带的中心处,我国耜耕时期的文明曙光就是在“三河”地带开始出现的,而且首先出现在河东大地。第一个政治经济中心就是河东的“尧都平阳”,“唐都是和合文化的源头”。④我国古籍中第一个“中国”之词,也正是指尧都平阳一带。⑤尧以仁知兼备的高尚品质和才能得到了万民的拥戴,他任贤使能,赏善惩恶,以羲和制定《夏小正》历法,以虞舜治国理民,以大禹治理洪水,以后稷教民稼穑,使契以德化民。“平章百姓,协和万邦,”连较为落后的戎狄夷也归化了,他成为“民无能名”的古圣先王,人民称赞他“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文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尧老后,将帝位禅让于虞舜,舜勤耕于历山,“历山之人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⑥他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以孝道闻名于世,得以继帝位,都于蒲坂,舜继成并发扬了尧的和合文化传统。舜老后,以“禹之功为大,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而禅让帝位于禹,禹都安邑。他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周族起源于晋南,尧创立了和合文化,舜、禹、后稷、西伯姬昌等圣贤先王们继承并发扬了这一和合文化,使之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和精华。所以,“闲原”这朵和合文化奇葩的绽开,是得益于“三河”,特别是河东这块最早出现的文明沃土及其和合文化的氛围中。
沧海桑田,历史巨变,今天,在闲原让畔界地,两棵高大巍峨的千年古柏依旧向过往人们讲述着让畔的故事。据说,这两棵千年古树是当年两地人民为纪念让畔史事同时栽种的。数千年来,两地人民为弘扬这种让畔的“和合”精神,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八日,都要在此举办盛大的集会,届时,黄河金三角的晋、陕、豫三省群众多有前来游览。集会内容丰富多彩,有戏剧表演、群众赛马、舞狮子、龙舞高跷等社火,鼓乐喧天,三眼铁重炮震耳欲聋,鞭炮声昼夜不绝,纸炮屑厚达数寸,实属罕见,千古相传。
三、“和合”文化与和谐社会
“闲原让畔”这种崇高伦理道德的“和合”精神,正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唯一不被其他外来民族所征服的文明古國,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这种“以义为尚”的价值观培养出来的中华民族伟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与“和合”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有着高度的一致性。第一,和合文化以“和合”作为核心价值,承认矛盾,承认事物的多样性、差异性,同时强调在多样性基础上的和谐与最优。积极化解冲突而不是掩盖冲突,从而使诸多异质要素、各个不同的事物在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求同存异,形成总体上的平衡、和谐、合作,把斗争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同时择优汰劣,促使新事物的产生和不断发展。第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存在市场竞争 ,有竞争就必然有矛盾、有冲突,如果矛盾、冲突不能妥善解决,就会影响经济发展。这就需要协调个人与社会、不同利益集团、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使整个社会经过由相互冲突,到解决冲突,化解矛盾的过程,合理满足各方的利益要求,使市场经济得到健康发展。第三,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两大主流,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有好几千个民族,有不同的文明和文化。一种模式、一种要求肯定是行不通的。这就要求国际社会应该是多元而又互补的,即有冲突又相交流的。冲突、矛盾难以避免,但不应诉诸武力,而应以和平的方式化解冲突。在这个层面上,中华和合文化可以提供解决冲突、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共同发展的思想理论的指导,使人类文明和文化在迎接新时代的挑战中,相互取长补短,融会贯通,合力创新,共同创造人类未来的文化文明。第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中华和合文化的“和而不同”思想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邓小平同志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战略构想,指导我们顺利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完成了香港、澳门的回归。中国的完全统一已为时不远。“一国两制”与“和而不同”是相契合的,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容易得到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的认同,实现中华民族及海外华人的大团结。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注:
①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版。
②《水经注·毛诗正义》,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12页。
③李孟存等《唐尧是和合文化的源头》,《山西师大学报》1997年第3期。
④《史记·五帝本记》
参考资料:
1、《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版。
2、《水经注·毛诗正义》,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12页。
3、《唐尧是和合文化的源头》(《山西师大学报》1997年第3期)。
4、《史记·五帝本记》
作者简介:拜秀萍,女,1964年生。籍贯,山西运城平陆县人。现在山西职业技术学院任教,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