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联系”与“创造和消灭联系”的区分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qing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教材中针对联系的客观性有一处说法可能会令人产生异议,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现提出大胆质疑,就“建立联系”与“创造和消灭联系”两种说法提出见解。
  关键词:联系的客观性 建立 创造 消灭
  在高中政治教材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4月第4版)这部分内容中,教材第56页左上角的插图下面附了一个题目——“多渠道的信息交流:人类创造的一种联系”,针对这一说法中的“创造”一词,笔者结合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理解,认为“人类创造的一种联系”这一说法不妥,实在不敢苟同。为了证明我的观点,需要首先从分析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说起。
  一、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二者“藕断丝连”
  在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是整个第三单元的开篇部分,对于教材后面内容的阐述起到基础作用。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副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作为老师这里应该引导学生区分两种说法,即“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和“任意两事物之间未必有联系”。
  举例说明,比如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均处于联系之中,就好比我们每一个人都与空气、阳光、水等周围事物存在联系,但是大千世界中任意挑选出的两个人之间却不一定存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两个事物之间有可能存在联系,也有可能根本就无关即没有联系,这两种可能恰恰就是唯物辩证法提到的联系的客观性,也就是说无论两事物之间有联系还是没有联系都是事物本来固有的,这种联系的有无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二、违背联系的客观性——“创造”联系让人啼笑皆非
  联系是客观的,这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出发把握事物,切记主观随意性。比如,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常常青睐于数字“8”(发)、“6”(顺),而比较排斥或者忌讳数字“4”(死),个中原因就是谐音问题,人们总想图个吉利。这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很明显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他们“创造”了两事物之间的联系,所以分析起来他们的举动让人啼笑皆非。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应该深入浅出,及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社会上存在的这种现象。
  三、违背联系的客观性——“消灭”联系让人提心吊胆
  联系是客观的,这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出发把握事物,切记主观随意性。如果两事物之间本来有联系,我们不能随意切断联系,即不能随意“消灭”事物间的联系。在我的学生们搞的一个题为“淄博市张店区玉龙河水质的变化”的研究性学习中我能感觉到,针对不能随意“消灭”联系这个观点学生们有亲身体验。通过调查孩子们发现,在淄博市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些企业随意排放污水废弃物导致水质变差,这是人们无视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联系的结果,这一行为的实质就是在“消灭”自然环境与人类健康之间的联系,其结果必然受到惩罚。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抓住此知识点,升华学生的思想认识,进一步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总之,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要遵循事物的联系,利用联系为我们服务,克服主观臆想,以免造成损失。
  四、面对联系的客观性——并非无能为力,联系可以“建立”
  在教材讲到规律的时候,提到“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同样的道理,面对联系的客观性,人们也并非无能为力。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告诉我们,联系原本就存在,有了物质世界就有了联系的存在,兩个事物能不能联系不是人创造的,你不创造它还是有联系,只是这个联系需要条件,这就变成了建立(搭建)联系。所以说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而这里的“建立新的联系”只是原有条件改变后的新联系,自然界原本存在的联系囊括了人类能够搭建的各种联系。
  从联系的普遍性我们知道,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都和其他事物有联系,我们人类还没有存在的时候,世界就是一个最原始的联系统一体,一旦有了人类以后,人们就通过实践改变条件改变了联系的方式,但无论怎么变,物质世界的联系永远没有变。所以说改变条件可以建立(搭建)不同的联系,其实这个建立就是搭建的意思,但是并没有创造联系,只是改变了条件,改变了原有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而言,高中政治教材第56页左上角的插图下面附的那个题目(多渠道的信息交流:人类创造的一种联系)中提到的多渠道的信息交流,只不过是人们通过改变条件建立(搭建)新的联系,这个“建立联系”尊重了联系的客观性,而“创造联系”的说法则意味着无中生有,是不是有点主宰世界的味道了,笔者实在是不敢苟同。
  综上所述,物质世界本身存在万千联系,建立联系是给予两事物产生关联的条件、创造联系就意味着可以任意将两事物关联起来,比如你想让你的思想主宰世界,你想啥就会是啥,这就创造了你的思想和世界的联系。创造联系是无中生有,建立联系是在已有的基础上!
其他文献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教育的责任和目的是: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实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在课堂上应该以引、启、辩为思路设计教学,尽可能
期刊
和谐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促进,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是人们追求真理、沟通心灵的灵丹妙药。试想一个国家不和谐,何以立国?一个家庭不和谐,哪有幸福可言?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呢?同样需要建立和谐的关系。  那么,和谐的师生关系如何构建,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要有成功的信念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个信念时时激励着我,在教育学生时始终本着为学生的成功而做,激励学生,鼓励学生,让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需要在学习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学生需要在学习中不盲从书本或权威,敢于质疑,有自已的见解;学生需要在学习中与人交流与沟通,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已的观点,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而这些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达。  一、拥有健康的交际心理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前提  在课堂教学中,有的学生因为准备不足无话可说,有的学生因为怕回答不好或回答不完整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这些因素的存在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的实质就是语言能力的培养,而语言能力的核心是语感,语感左右着语文教学的实质和效率,而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课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语文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关键词:朗读 流利 感情  《语文课标标准》指出:“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读是阅读教学重要环节之一,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熟读。”大纲还规定:“从一
期刊
关于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每一名教育工作者似乎都有共识,兴趣十分重要。且不说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今的许多名家就曾道出许多名言。杨振宁博士曾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昆虫学家法布尔也曾说过:“兴趣能把精力集中到一点,其力量好比炸药,立即可以把障碍物炸得干干净净。”可见,兴趣的力量是极其巨大的。浓厚的兴趣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学生如果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
期刊
我是一名从教30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发问:“怎样提高自身语文学习成绩?”还有一些青年教师也提出自己的问题:“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每当此时,我就会问他们:“你认为怎样才能学好语文?”  他们众说纷纭。  有的学生说:“我只要上课专心听讲,理解了字词句,明确了课文内容,学习作者写作方法。我的语文成绩有了起色。”我归结为——多听。  有的学生说:“我利用课余时
期刊
摘 要:众所周知,物理学科难学、难教,尤其入门更难,物理抽象、概括的特点与初中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尚未形成的生理、心理特点不相适应,学生理解掌握物理知识较困难,学习过程中分化现象严重,相当一部分学生掉队,达不到应有的要求,一次又一次学习上的挫折与失败,造成了“精神创伤”,形成了心理上的沉重负担,从而失去学习物理的信心。本人自1997年从事初中物理教学以来,试图从解除学生心理负担入手,面向全体学生,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能不能写出一篇像样的文章是一个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现笔者结合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小学生写好作文需要努力的几个方面。  一、让学生体验生活,注意观察  深切的生活体验是创作的源泉。不深入生活,只靠冥思苦想、闭门造车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作文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学会观察呢?个人认为观察有两种:一种是“有心”观察,带
期刊
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始于问题”;“发问千千万,起于一点问”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的基石。强化问题意识是语文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语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循序渐进地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培养的。  一、诱发动机,使学生想问。中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但是由于没有适宜的条件,这颗种子没有萌
期刊
摘 要:教育教学是一种人与人交流的心智活动。文化,贵在心灵的积淀,教学文化重在一种教育教学心灵的积淀。既然是关乎“心,心灵”的活动,那么善学、善取便是最重要的文化特征,而进取便是心智活动中最能激发课堂潜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智能因素。因此,构建进取的课堂教学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创建良好的精神气象和学习氛围,培育持之以恒的进取心,在师生良好的沟通与认可中活化进取的心灵,都是构建进取的课堂教学文化的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