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教材中针对联系的客观性有一处说法可能会令人产生异议,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现提出大胆质疑,就“建立联系”与“创造和消灭联系”两种说法提出见解。
关键词:联系的客观性 建立 创造 消灭
在高中政治教材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4月第4版)这部分内容中,教材第56页左上角的插图下面附了一个题目——“多渠道的信息交流:人类创造的一种联系”,针对这一说法中的“创造”一词,笔者结合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理解,认为“人类创造的一种联系”这一说法不妥,实在不敢苟同。为了证明我的观点,需要首先从分析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说起。
一、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二者“藕断丝连”
在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是整个第三单元的开篇部分,对于教材后面内容的阐述起到基础作用。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副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作为老师这里应该引导学生区分两种说法,即“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和“任意两事物之间未必有联系”。
举例说明,比如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均处于联系之中,就好比我们每一个人都与空气、阳光、水等周围事物存在联系,但是大千世界中任意挑选出的两个人之间却不一定存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两个事物之间有可能存在联系,也有可能根本就无关即没有联系,这两种可能恰恰就是唯物辩证法提到的联系的客观性,也就是说无论两事物之间有联系还是没有联系都是事物本来固有的,这种联系的有无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二、违背联系的客观性——“创造”联系让人啼笑皆非
联系是客观的,这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出发把握事物,切记主观随意性。比如,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常常青睐于数字“8”(发)、“6”(顺),而比较排斥或者忌讳数字“4”(死),个中原因就是谐音问题,人们总想图个吉利。这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很明显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他们“创造”了两事物之间的联系,所以分析起来他们的举动让人啼笑皆非。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应该深入浅出,及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社会上存在的这种现象。
三、违背联系的客观性——“消灭”联系让人提心吊胆
联系是客观的,这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出发把握事物,切记主观随意性。如果两事物之间本来有联系,我们不能随意切断联系,即不能随意“消灭”事物间的联系。在我的学生们搞的一个题为“淄博市张店区玉龙河水质的变化”的研究性学习中我能感觉到,针对不能随意“消灭”联系这个观点学生们有亲身体验。通过调查孩子们发现,在淄博市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些企业随意排放污水废弃物导致水质变差,这是人们无视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联系的结果,这一行为的实质就是在“消灭”自然环境与人类健康之间的联系,其结果必然受到惩罚。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抓住此知识点,升华学生的思想认识,进一步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总之,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要遵循事物的联系,利用联系为我们服务,克服主观臆想,以免造成损失。
四、面对联系的客观性——并非无能为力,联系可以“建立”
在教材讲到规律的时候,提到“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同样的道理,面对联系的客观性,人们也并非无能为力。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告诉我们,联系原本就存在,有了物质世界就有了联系的存在,兩个事物能不能联系不是人创造的,你不创造它还是有联系,只是这个联系需要条件,这就变成了建立(搭建)联系。所以说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而这里的“建立新的联系”只是原有条件改变后的新联系,自然界原本存在的联系囊括了人类能够搭建的各种联系。
从联系的普遍性我们知道,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都和其他事物有联系,我们人类还没有存在的时候,世界就是一个最原始的联系统一体,一旦有了人类以后,人们就通过实践改变条件改变了联系的方式,但无论怎么变,物质世界的联系永远没有变。所以说改变条件可以建立(搭建)不同的联系,其实这个建立就是搭建的意思,但是并没有创造联系,只是改变了条件,改变了原有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而言,高中政治教材第56页左上角的插图下面附的那个题目(多渠道的信息交流:人类创造的一种联系)中提到的多渠道的信息交流,只不过是人们通过改变条件建立(搭建)新的联系,这个“建立联系”尊重了联系的客观性,而“创造联系”的说法则意味着无中生有,是不是有点主宰世界的味道了,笔者实在是不敢苟同。
综上所述,物质世界本身存在万千联系,建立联系是给予两事物产生关联的条件、创造联系就意味着可以任意将两事物关联起来,比如你想让你的思想主宰世界,你想啥就会是啥,这就创造了你的思想和世界的联系。创造联系是无中生有,建立联系是在已有的基础上!
关键词:联系的客观性 建立 创造 消灭
在高中政治教材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4月第4版)这部分内容中,教材第56页左上角的插图下面附了一个题目——“多渠道的信息交流:人类创造的一种联系”,针对这一说法中的“创造”一词,笔者结合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理解,认为“人类创造的一种联系”这一说法不妥,实在不敢苟同。为了证明我的观点,需要首先从分析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说起。
一、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二者“藕断丝连”
在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是整个第三单元的开篇部分,对于教材后面内容的阐述起到基础作用。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副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作为老师这里应该引导学生区分两种说法,即“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和“任意两事物之间未必有联系”。
举例说明,比如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均处于联系之中,就好比我们每一个人都与空气、阳光、水等周围事物存在联系,但是大千世界中任意挑选出的两个人之间却不一定存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两个事物之间有可能存在联系,也有可能根本就无关即没有联系,这两种可能恰恰就是唯物辩证法提到的联系的客观性,也就是说无论两事物之间有联系还是没有联系都是事物本来固有的,这种联系的有无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二、违背联系的客观性——“创造”联系让人啼笑皆非
联系是客观的,这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出发把握事物,切记主观随意性。比如,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常常青睐于数字“8”(发)、“6”(顺),而比较排斥或者忌讳数字“4”(死),个中原因就是谐音问题,人们总想图个吉利。这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很明显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他们“创造”了两事物之间的联系,所以分析起来他们的举动让人啼笑皆非。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应该深入浅出,及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社会上存在的这种现象。
三、违背联系的客观性——“消灭”联系让人提心吊胆
联系是客观的,这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出发把握事物,切记主观随意性。如果两事物之间本来有联系,我们不能随意切断联系,即不能随意“消灭”事物间的联系。在我的学生们搞的一个题为“淄博市张店区玉龙河水质的变化”的研究性学习中我能感觉到,针对不能随意“消灭”联系这个观点学生们有亲身体验。通过调查孩子们发现,在淄博市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些企业随意排放污水废弃物导致水质变差,这是人们无视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联系的结果,这一行为的实质就是在“消灭”自然环境与人类健康之间的联系,其结果必然受到惩罚。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抓住此知识点,升华学生的思想认识,进一步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总之,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要遵循事物的联系,利用联系为我们服务,克服主观臆想,以免造成损失。
四、面对联系的客观性——并非无能为力,联系可以“建立”
在教材讲到规律的时候,提到“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同样的道理,面对联系的客观性,人们也并非无能为力。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告诉我们,联系原本就存在,有了物质世界就有了联系的存在,兩个事物能不能联系不是人创造的,你不创造它还是有联系,只是这个联系需要条件,这就变成了建立(搭建)联系。所以说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而这里的“建立新的联系”只是原有条件改变后的新联系,自然界原本存在的联系囊括了人类能够搭建的各种联系。
从联系的普遍性我们知道,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都和其他事物有联系,我们人类还没有存在的时候,世界就是一个最原始的联系统一体,一旦有了人类以后,人们就通过实践改变条件改变了联系的方式,但无论怎么变,物质世界的联系永远没有变。所以说改变条件可以建立(搭建)不同的联系,其实这个建立就是搭建的意思,但是并没有创造联系,只是改变了条件,改变了原有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而言,高中政治教材第56页左上角的插图下面附的那个题目(多渠道的信息交流:人类创造的一种联系)中提到的多渠道的信息交流,只不过是人们通过改变条件建立(搭建)新的联系,这个“建立联系”尊重了联系的客观性,而“创造联系”的说法则意味着无中生有,是不是有点主宰世界的味道了,笔者实在是不敢苟同。
综上所述,物质世界本身存在万千联系,建立联系是给予两事物产生关联的条件、创造联系就意味着可以任意将两事物关联起来,比如你想让你的思想主宰世界,你想啥就会是啥,这就创造了你的思想和世界的联系。创造联系是无中生有,建立联系是在已有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