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马克思”,有何不可?

来源 :江淮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elp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回到马克思"这个口号的批评主要是立足于伽达默尔的现代诠释学.但是,与新康德主义一致,在对于社会历史的看法方面,现代诠释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很大的异质性,因此,以现代诠释学为标准对"回到马克思"这个口号进行评判是不恰当的.同时,时代也要求我们"回到马克思",以其中说出的时代真理为指引,研究现实问题.
其他文献
一、课堂之美作为一名初职教师,李老师教学目标定位的“准”,教学过程中导学的“实”与学生探究中的“真”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1图画引起兴趣这学期迎来了陶家小学第二届“我的奇思妙想”科技技能比赛活动,这对爱玩的孩子们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喜讯.班会课上,孩子们看到我拿了一叠A4纸走进教室,个个瞪大
“比教学”工作,从去年九月至今,已由一项活动提升为一项常规工作,足见它对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意义之重大。的确,“比教学”的种种形式无不使我们教师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从“
通过正交试验选择制备Cu-P-Zn3(PO4)2(ZnSiO)3纳米复合材料镀层的最佳溶液组成及条件,得到光亮,致密且孔隙率低的镀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外貌:硬度仪测定其硬度:称
前瞻性和时代问题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影响普遍持久的内在根基,惟有深悟马克思哲学本真意蕴和躬行践履、现实坚贯,才能真正实现对马克思的社会发展深层运作机制把握,厘清社
2012年11月13日,九龙坡区教育系统启动实施“修远行动?教师阅读计划”.为了提升全体教师和学生的科学素养,科技市级规划课题成功立项,成为了中国教科院综合改革实验区科技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