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进入高中阶段以后,记叙文就不再作为学生写作的主要文体了,但是好的记叙文在考场中出现时,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绝佳效果,本文就记叙文在高中语文写作课堂的训练之必要性,从三个方面作探讨。
关键词: 高中作文教学 记叙文 积极意义
进入高中阶段,议论文就成为写作的重点训练文。因为容易速成,模式固定,可操作性强,而且在考场中容易受评卷老师青睐,更易得到高分,所以到了高中,记叙文写作就逐渐淡出了写作训练的课堂。殊不知,从学生思维和心理的发展规律看,高中阶段正是写作记叙文的重要阶段。
一、在记叙中渗透理性,彰显思辨色彩
身边的材料经过理性的归纳和筛选,就会从纷繁芜杂和肤浅琐碎的生活中被提取出来,从而提升记叙的思想层次,使之更具味道。
高考作文《他们》,远远不是平常老师一直强调的“规范化”结构。考生在文章的开头这样写道:
“在城市的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在城市的尽头,只有破旧的棚户区,有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在城市的尽头,有他们这样一群人。让我怎样称呼他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民子弟?抑或是农民工二代?不,我不想用这些冰冷的名字称呼他们,我多想叫着他们带着泥土气的乳名,拉着他们的小手,走近他们的生活……”“他们背起书包,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可是却在‘城市人’异样的眼光中,第一次明白了户口与暂住证的区别。他们都是父母心头的宝啊!却过早地承担了不属于这个年龄的负担。然而,在他们日益长高的身体上,我看到了他们的成长。记得一位记者问一个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学成后是否会回到家乡时,小姑娘毫不犹豫地说:当然,一定回去!那一刻,我差点落下泪来,为他们的成长。”作者在文章的结尾说:“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尽头,照亮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
和有些比较凌乱、琐碎的记叙文章相比,这种充满理性概述的文章比较少见,不仅大气且有一定的理性高度,同时又不失感性,一些细节的描写让人读来不觉得枯燥,颇具文采,这种能力是很多考生所不具备的。作者文章中运用的素材相当丰富,并将这些素材灵活地串起来,这些素材都来源于生活,可见作者平时的积累相当广博。这篇满分作文看起来是心之所至、信手拈来的随笔,但却是作者长期观察得出的人生感悟,也是“90后”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表现,更体现了“90后”的价值观。尽管文章的社会力量也许很微不足道,但作者还是希望唤起社会对这样一个弱势群体的关注,努力营造一种和谐、平等、尊重的社会氛围,为农民工及其子女提供切实的帮助。这就是文章骨子里所蕴含的敏锐而深邃理性思辨的光芒。
二、积淀历史文化,提升文章品位
有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就可以大胆驾驭有历史文化积淀的材料,从而增加作品的文化含量,提升文章的文化品位。
高考满分作文《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的开头这样写道:
清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西元一九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广州起义暴发。起义之军百二十人持枪械攻入广州督府衙门,两广总督张鸣岐闻风而逃。然义军终因寡不敌众,数百清军围之,起义军多战死。旋革命党人潘达微见而怜之,收烈士之骸,止得七十二具,葬于白云山麓之黄花岗。九十七年之后,时值腊月,会天大雪,余滞于广州,遂至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陵。止于其门,百感并至,赋诗一首,诗曰:
赤焰难明赤县天,百年群魔舞翩跹。国土已破何人见,金瓯早缺有谁怜?
后记:今日之生活,皆先辈流血而成,今中国多烈士之陵,何止黄花岗耶?然吾平生只至黄花岗,愧矣。今年之秋,料黄花岗之黄花,应于秋风之中透香中华乎?
读完此文不禁为作者的丰富而精深的历史知识和行云流水般的文采而惊叹。文章采用古诗词的形式,虽然选用了历史题材,但表达了敬仰、向上的感情,内容并不空洞。能选择这种文体写作,并运用得比较成熟,可见这名学生平时的阅读积累和扎实的古典文学功底。如果作者没有充分掌握大量的历史材料,平时不用心观察思考历史,那么肯定写不出这样的具有较高文化品位的佳作。
三、融入内心体验,拓展记叙文的深度和广度
如果一篇记叙文只是流水账似的简单叙述,泛泛而谈,而缺乏细腻的情感表达,读起来肯定会让人感觉乏味,令人生厌。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从初中到高中,学生已由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变成了一个情感丰富、知晓人世的年轻人。生活在高中生的内心中的体验也会变得更加敏锐和细腻。高考作文《站在她的门口》这样写道:
我想我一定是梦游了,不然怎能这样明目张胆地站在她庭院的门口—那个让我景仰崇拜、才华绝代、楚楚动人的奇女子的门口。“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在这个完全陌生的庭院门口,我一眼就望见并认出了她。……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站在她落英缤纷的院落门口,我看到她正为丈夫送别。丈夫即将同幕僚开始泰山之行,她不能陪同前往。想到二人不能共处的痛苦相思,她秀眉轻整,吟出那篇感人至深的词,丈夫听闻,竟直言再也无甚去意。“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萧条的庭院内,梧桐落叶,黄昏细雨,她提起笔,将一腔因国破家亡、颠沛流离而生的凄苦哀怨诉诸笔端,成就了她那篇惊世也是绝世之作。于是我明白,这或许是我最后一次见她。此时我似乎看见纸上的墨迹一下浸开,挽出一朵绝代惊艳的墨梅花……
一读便知,作者写的是李清照。文章文笔细腻而深刻,情感表达含蓄而隽永。可见要是没有平时的积累和生活阅历的增多,怎会有如此细腻而深刻的内心体验呢?因而,加入了作者丰富的内心情感体验在文中,记叙文也能深刻、灵动、感人肺腑,打动阅卷人的心,达成共鸣,赢得高分。
所以,高中的课堂不能一味地单纯追求速成的议论文写作,而应充分挖掘和把握学生的实际,加大对记叙文的写作训练,这不仅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意义重大,而且对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也有很大意义。
关键词: 高中作文教学 记叙文 积极意义
进入高中阶段,议论文就成为写作的重点训练文。因为容易速成,模式固定,可操作性强,而且在考场中容易受评卷老师青睐,更易得到高分,所以到了高中,记叙文写作就逐渐淡出了写作训练的课堂。殊不知,从学生思维和心理的发展规律看,高中阶段正是写作记叙文的重要阶段。
一、在记叙中渗透理性,彰显思辨色彩
身边的材料经过理性的归纳和筛选,就会从纷繁芜杂和肤浅琐碎的生活中被提取出来,从而提升记叙的思想层次,使之更具味道。
高考作文《他们》,远远不是平常老师一直强调的“规范化”结构。考生在文章的开头这样写道:
“在城市的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在城市的尽头,只有破旧的棚户区,有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在城市的尽头,有他们这样一群人。让我怎样称呼他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民子弟?抑或是农民工二代?不,我不想用这些冰冷的名字称呼他们,我多想叫着他们带着泥土气的乳名,拉着他们的小手,走近他们的生活……”“他们背起书包,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可是却在‘城市人’异样的眼光中,第一次明白了户口与暂住证的区别。他们都是父母心头的宝啊!却过早地承担了不属于这个年龄的负担。然而,在他们日益长高的身体上,我看到了他们的成长。记得一位记者问一个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学成后是否会回到家乡时,小姑娘毫不犹豫地说:当然,一定回去!那一刻,我差点落下泪来,为他们的成长。”作者在文章的结尾说:“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尽头,照亮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
和有些比较凌乱、琐碎的记叙文章相比,这种充满理性概述的文章比较少见,不仅大气且有一定的理性高度,同时又不失感性,一些细节的描写让人读来不觉得枯燥,颇具文采,这种能力是很多考生所不具备的。作者文章中运用的素材相当丰富,并将这些素材灵活地串起来,这些素材都来源于生活,可见作者平时的积累相当广博。这篇满分作文看起来是心之所至、信手拈来的随笔,但却是作者长期观察得出的人生感悟,也是“90后”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表现,更体现了“90后”的价值观。尽管文章的社会力量也许很微不足道,但作者还是希望唤起社会对这样一个弱势群体的关注,努力营造一种和谐、平等、尊重的社会氛围,为农民工及其子女提供切实的帮助。这就是文章骨子里所蕴含的敏锐而深邃理性思辨的光芒。
二、积淀历史文化,提升文章品位
有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就可以大胆驾驭有历史文化积淀的材料,从而增加作品的文化含量,提升文章的文化品位。
高考满分作文《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的开头这样写道:
清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西元一九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广州起义暴发。起义之军百二十人持枪械攻入广州督府衙门,两广总督张鸣岐闻风而逃。然义军终因寡不敌众,数百清军围之,起义军多战死。旋革命党人潘达微见而怜之,收烈士之骸,止得七十二具,葬于白云山麓之黄花岗。九十七年之后,时值腊月,会天大雪,余滞于广州,遂至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陵。止于其门,百感并至,赋诗一首,诗曰:
赤焰难明赤县天,百年群魔舞翩跹。国土已破何人见,金瓯早缺有谁怜?
后记:今日之生活,皆先辈流血而成,今中国多烈士之陵,何止黄花岗耶?然吾平生只至黄花岗,愧矣。今年之秋,料黄花岗之黄花,应于秋风之中透香中华乎?
读完此文不禁为作者的丰富而精深的历史知识和行云流水般的文采而惊叹。文章采用古诗词的形式,虽然选用了历史题材,但表达了敬仰、向上的感情,内容并不空洞。能选择这种文体写作,并运用得比较成熟,可见这名学生平时的阅读积累和扎实的古典文学功底。如果作者没有充分掌握大量的历史材料,平时不用心观察思考历史,那么肯定写不出这样的具有较高文化品位的佳作。
三、融入内心体验,拓展记叙文的深度和广度
如果一篇记叙文只是流水账似的简单叙述,泛泛而谈,而缺乏细腻的情感表达,读起来肯定会让人感觉乏味,令人生厌。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从初中到高中,学生已由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变成了一个情感丰富、知晓人世的年轻人。生活在高中生的内心中的体验也会变得更加敏锐和细腻。高考作文《站在她的门口》这样写道:
我想我一定是梦游了,不然怎能这样明目张胆地站在她庭院的门口—那个让我景仰崇拜、才华绝代、楚楚动人的奇女子的门口。“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在这个完全陌生的庭院门口,我一眼就望见并认出了她。……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站在她落英缤纷的院落门口,我看到她正为丈夫送别。丈夫即将同幕僚开始泰山之行,她不能陪同前往。想到二人不能共处的痛苦相思,她秀眉轻整,吟出那篇感人至深的词,丈夫听闻,竟直言再也无甚去意。“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萧条的庭院内,梧桐落叶,黄昏细雨,她提起笔,将一腔因国破家亡、颠沛流离而生的凄苦哀怨诉诸笔端,成就了她那篇惊世也是绝世之作。于是我明白,这或许是我最后一次见她。此时我似乎看见纸上的墨迹一下浸开,挽出一朵绝代惊艳的墨梅花……
一读便知,作者写的是李清照。文章文笔细腻而深刻,情感表达含蓄而隽永。可见要是没有平时的积累和生活阅历的增多,怎会有如此细腻而深刻的内心体验呢?因而,加入了作者丰富的内心情感体验在文中,记叙文也能深刻、灵动、感人肺腑,打动阅卷人的心,达成共鸣,赢得高分。
所以,高中的课堂不能一味地单纯追求速成的议论文写作,而应充分挖掘和把握学生的实际,加大对记叙文的写作训练,这不仅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意义重大,而且对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也有很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