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高中生审美观念建构的过程着手,探讨了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阶段美术课堂教学实施途径,从高中美术课堂学习的学生、教师、过程、教学观等对高中生美术核心素养学习提出了具体的培养途径,将美术学习同素养的提升整合在教学过程中,使每个高中学生的美术素养有了一定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生 美术 核心素养 审美 探究 情境
2018 年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的一年,今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全方位部署。全国教育大会意义深远,对于指导以后的教育工作有着基础性的作用。总书记就“怎样培养人”,提出了“六个下功夫”的具体要求,为我们指明了培养人才的基本路径。而高中阶段是培养人的最重要的关键期,尤其在新高考形势下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尤其是综合素质评价进入高考,对于学生的三位一体、自主招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合素质中的艺术素养的要求促使每个高中同学审视自身的艺术能力与知识,关注美术与音乐的核心素养,为个体成长提供了多样化的发展途径。高中生由于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容易被外界的事物干扰,又处于青春期,好动、对艺术有很多的的向往和追求,因此这就成为个体艺术核心素养成长的关键期。
美术是泛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百度百科),而高中美术教育则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创作和学习美术知识与能力,提升自我美术核心素养的教育过程。从原来的美术课程内容来讲,高中美术课程被分化为高中美术鉴赏、雕塑、建筑、绘画、书法、电脑美术、工艺等九大模块,由于知识系统过于庞大,在选择课程授课时,目前浙江省采取的是九选三的模式,基本落实美术基本知识——美术鉴赏,其余从学生的需求出发重点关注绘画、工艺两门课程,总体上来说照顾了美术学习的系统性、基础性。但在新的课程改革趋势下,其设置的内容过于狭窄,不利于高中生批判性思维在美术创作、鉴赏活动中的发展,也难以达到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因此必须要有新的途径与方式,推动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研究,以促进高中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建构。
本人从2016年以来,以学军中学高中学生学习美术为观察与实践内容,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进行了相关研究,总结概括了核心素养下高中美术学科活动方式,对于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显著作用。
一、个体自主探究促提升
美术学科的活动是美术核心素养提升的主要途径,可以依据课内课外的自主学习、注重积累的方式进行。每学期伊始,从高中学生个体出发,要求班级同学按照四人小组为单位落实自主学习的内容:每个小组依据自身的兴趣点,寻找一个艺术家或一类艺术活动,分工协作,落实各自任务,明确制作完成一个相关PPT内容介绍,而评价的主体是其他组来完成。从课前的学习活动来说,让学习主体在自主学习的活动中产生美术素养,虽然学生很可能知识面不是很全,难以通过传授与习得来获得,其生成有赖于制作艺术PPT从而提升对美术的体验、感悟、反思和表现。而这也是美术核心素养识图阶段的重要感悟,是建构审美基础的前提。
学生分组后,他们探究的内容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开拓了教师与学生的视野:从传统的美术知识来讲,有介绍中外各个时期画家;有介绍名作的;也有介绍创新性思维的埃舍尔作品:
各小组学生的思维总是不同于我们正常的思维模式,这种模式为他们在美术核心素养的审美意识提升提供了艺术基础,拓宽了每个参与学生的眼界,也提供了创新的思维模式,为审美活动展开建构了审美前提。小组的合作又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凹显了美术学科知识直接经验的获得,为艺术的间接经验的获得提供了基础。小组合作的各个个体的身体参与,在交往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生活体验中学习,通过亲自操作、实践使每个学生个体充分融入到教学中,使学生对美术中的线条、色彩、形状等转化为对事物的思考,打通感官之间的屏障,发现艺术的内涵,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课堂教学应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中心展开,服从于学生探究性活动为目的,建成“学习中心课堂”。
二、创设教学情境,拓展学科素养
每门学科的知识都有其内在的情趣,尤其美术学科给人以美感,让人能沉醉其中,都有激发情趣和涵养精神的价值。而教学情境的创设就是美术学科最重要的审美认知的开启阶段,因此一定程度讲美术学科的情境是美术学科知识产生、提出、发展的条件。从教学角度讲,它对于促进学生学习、理解、消化、建构美术基础知识具有社会化色彩学习环境的概括。通常的情境设置在教学开始阶段,例如《新石器彩陶纹饰——日鸟月蛙的视觉之旅》这节课,老师以设问与实物导入本课:“今天呢,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特殊的客人,它们穿越古今来到了现场。”又让学生以揭开面纱的神秘感引出乌鸟和蟾蜍的两大纹饰。再由问题情境的方式从文化理解的核心元素出发,为什么要画蛙和鸟呢?为本次课程的实施抛出了很好的疑问,奠定了课程学习的学习基础。在答疑阶段,采取環环相扣的设问方式,貌似聊家常的形式,语言非常的平和,但又能与学生形成共鸣,很是简练。而给予情境教育的steam课程的开发为美术学科素养的拓展,为美术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这里采用了真实性课程的内容开展情境教学,如何完成一件学生用的台灯设计作品?问题情境提出后,让所有的小组人员开始讨论,进行头脑风暴。例如工业情境设计中,设置一个总设计师,让她自由组建一个团队,分配相关任务:一人做市场调研、一人落实文本设计方案,一人实施设计运用软件执行产品的制作,最后经过相关研讨落实最终作品,由小组将其设计完成。让每个参与者都有设想职位,获得成功的体验。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下欧阳雨琪设计的电子手环的历程,就是这个角色扮演成功的体现。他们首先以欧阳雨琪为该设计的领导者,首先她设计了该项目的雏形:
在此基础上,她又组建了相关的团队,由李易峰小组承担基于传统文化内容的建模设计,发挥各自的主动性与能力,从美术核心素养出发,设计了一款电子手表,颇有现代与传统结合的典范之作: 美术学科的情境有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拓展,它往往能延伸到设计的各个领域,有助于学生能开拓设计的思路,为设计的创新提供基础。
除教学过程的情境,美术教学课程设计的音乐背景情境设计,有助于学生对核心素养中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讲授《礼仪与教化》这节课中设置佛教的音乐,促进学生对佛教教义通过美术作品呈现与展示,更深刻地理解其审美价值,对其作品进行审美判断与文化理解。
三、教学形式多样,注重自主探究
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中提倡形式多样的教学环节,注重小组合作机制,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究的机会。美术学科学习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而在这个过程中,身体参与、思辨行为的过程对于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这个在美术鉴赏、创作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进行海报创意设计的鉴赏时,通常采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海报的内容,从图像解读的角度,让学生自主进行讨论,提升学生在思维上的拓展,从美术语言上让学生认识海报的各种元素,包含了图形符号、文字、色彩、表现方式等。在解读后,同时用形式美原理和其他知识对自然、生活和艺术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描述、分析、评价和判断,可以加入比较的方式进行。小组根据各组研究的角度出发,尽可能读懂图像元素的内涵,通过各自解读重新认识美术的文化背景、审美内涵,从核心素养的导向性认识海报的各种元素,充分理解蕴含的审美内容。
教学要有利地把握学生喜欢活动的天性,要把冲动和欲望转化为富于理性、持之以恒的学习热情和自觉的学习行为。例如在服装设计图像识读后,进一步让学生尝试创作,运用诙谐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创作意愿:“你们愿意充当冒险家吗”?在后一个环节中,教师出示一套服装,让学生认识理解制作的方法、技法,教会学生如何去设计处理一件环保服装的设计。在完成审美判断、图像识读后,进入了美术表现和创意实践阶段,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运用所教授的技法请学生设计完成一件环保服装,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小结,升华该课的内容,让每个参与的学生均有所收获,获取相关的美术核心素养。
四、回归教育本质 提升美术素养教育性
美术学科活动的价值归宿是学生的发展,即美术核心素养的形成。美术学科的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学习活动,带有一定的研究性,其最终指向的是美术学科的教育价值实现。高中生美术素养的形成是高中生学习美术知识与美术教学活动中相互作用建构起来的结果,以往的高中课堂注重把美术知识、技能作为资料喂给学生,把学生排斥在课堂之外,被动接受,从素养的形成上来说,较难形成。而美术学科活动则是学生依照自己的意愿、兴趣出发,从自己的生活实践与体验出发建构起美术基本素养。
没有深度的美术课堂,必然是浅层次的美术教学,高中美术必须从教育本质出发,从学生对美术的理解,深层次地挖掘美术活动中所蕴含的基本素养。
从上图片展示来说,学生更多地会通过图像识别理解眼镜设计的重要元素——色彩的问题,没有关注设计这个产品所蕴含的教育本质,即需要考虑色彩给人带来的心理暗示作用,理解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和时代的眼镜产品所体现的文化多样性,欣赏外国优秀的眼镜作品,尊重艺术家、设计师和手工艺者的创造成果和对人类文化的贡献,这些深层次的文化理解内容需要美术老师精心设计,充分引导解读,往往成为学生最深刻的美术素养。又如,在解读分析八大山人作品《葡萄孔雀图》,不仅要看清楚图像内容,更要用介绍八大山人生平、时代背景上理解朱耷为何把孔雀画得如此丑陋,挖掘美术作品的教育意义,使学生具备有深度的美术素养。
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除了学生的如何学需要关注,教师的素质也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高中美术教师也应顺应本次课程的变革,提升教师的美术素养。教师的美术核心素养包括对教材的深刻性、具有独到的见解、基本的教育素养,尤其是当前的新课程改革环境下,逐步让教师具备信息素养、创新素养、跨学科素养、媒体素养、社会参与和贡献素养、自我管理素养,具备这些素养才能引领学生在美术学科素养上有所拓展。
同时高中美术核心素养的形成还需要建构新型的教学关系,明确基于立德树人的核心素养的教学观念,也是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途径。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把学习的权力和责任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兴趣;建立致力于发挥学生潜能的美术教学文化和教学方式;致力于建构以学习美术为主线以学为本的课堂教学体系与结构。明确了教师的素养构成和教学观,才能引领同学们将个体学习、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更好地为提升美术核心素养培养提供和创造更多的途径,打破传统教学全班授课制的模式,以实现高中美术核心素养的逐步建构。
参考文献:
[1]余文森著《核心素養导向的课堂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2]《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3]李力加,《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课堂应该如何教学》
[4]尹少淳,《从核心素养到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中国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的大变轨》
[5张华,《核心素养与我国基础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年第1期
[6]《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人民网,2016年09月14日
[7]《凝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国教育报》,2016年9月14日第9版
[8]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制订《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初稿)》,2017年1月
(杭州学军中学 浙江杭州)
关键词:高中生 美术 核心素养 审美 探究 情境
2018 年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的一年,今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全方位部署。全国教育大会意义深远,对于指导以后的教育工作有着基础性的作用。总书记就“怎样培养人”,提出了“六个下功夫”的具体要求,为我们指明了培养人才的基本路径。而高中阶段是培养人的最重要的关键期,尤其在新高考形势下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尤其是综合素质评价进入高考,对于学生的三位一体、自主招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合素质中的艺术素养的要求促使每个高中同学审视自身的艺术能力与知识,关注美术与音乐的核心素养,为个体成长提供了多样化的发展途径。高中生由于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容易被外界的事物干扰,又处于青春期,好动、对艺术有很多的的向往和追求,因此这就成为个体艺术核心素养成长的关键期。
美术是泛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百度百科),而高中美术教育则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创作和学习美术知识与能力,提升自我美术核心素养的教育过程。从原来的美术课程内容来讲,高中美术课程被分化为高中美术鉴赏、雕塑、建筑、绘画、书法、电脑美术、工艺等九大模块,由于知识系统过于庞大,在选择课程授课时,目前浙江省采取的是九选三的模式,基本落实美术基本知识——美术鉴赏,其余从学生的需求出发重点关注绘画、工艺两门课程,总体上来说照顾了美术学习的系统性、基础性。但在新的课程改革趋势下,其设置的内容过于狭窄,不利于高中生批判性思维在美术创作、鉴赏活动中的发展,也难以达到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因此必须要有新的途径与方式,推动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研究,以促进高中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建构。
本人从2016年以来,以学军中学高中学生学习美术为观察与实践内容,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进行了相关研究,总结概括了核心素养下高中美术学科活动方式,对于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显著作用。
一、个体自主探究促提升
美术学科的活动是美术核心素养提升的主要途径,可以依据课内课外的自主学习、注重积累的方式进行。每学期伊始,从高中学生个体出发,要求班级同学按照四人小组为单位落实自主学习的内容:每个小组依据自身的兴趣点,寻找一个艺术家或一类艺术活动,分工协作,落实各自任务,明确制作完成一个相关PPT内容介绍,而评价的主体是其他组来完成。从课前的学习活动来说,让学习主体在自主学习的活动中产生美术素养,虽然学生很可能知识面不是很全,难以通过传授与习得来获得,其生成有赖于制作艺术PPT从而提升对美术的体验、感悟、反思和表现。而这也是美术核心素养识图阶段的重要感悟,是建构审美基础的前提。
学生分组后,他们探究的内容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开拓了教师与学生的视野:从传统的美术知识来讲,有介绍中外各个时期画家;有介绍名作的;也有介绍创新性思维的埃舍尔作品:
各小组学生的思维总是不同于我们正常的思维模式,这种模式为他们在美术核心素养的审美意识提升提供了艺术基础,拓宽了每个参与学生的眼界,也提供了创新的思维模式,为审美活动展开建构了审美前提。小组的合作又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凹显了美术学科知识直接经验的获得,为艺术的间接经验的获得提供了基础。小组合作的各个个体的身体参与,在交往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生活体验中学习,通过亲自操作、实践使每个学生个体充分融入到教学中,使学生对美术中的线条、色彩、形状等转化为对事物的思考,打通感官之间的屏障,发现艺术的内涵,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课堂教学应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中心展开,服从于学生探究性活动为目的,建成“学习中心课堂”。
二、创设教学情境,拓展学科素养
每门学科的知识都有其内在的情趣,尤其美术学科给人以美感,让人能沉醉其中,都有激发情趣和涵养精神的价值。而教学情境的创设就是美术学科最重要的审美认知的开启阶段,因此一定程度讲美术学科的情境是美术学科知识产生、提出、发展的条件。从教学角度讲,它对于促进学生学习、理解、消化、建构美术基础知识具有社会化色彩学习环境的概括。通常的情境设置在教学开始阶段,例如《新石器彩陶纹饰——日鸟月蛙的视觉之旅》这节课,老师以设问与实物导入本课:“今天呢,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特殊的客人,它们穿越古今来到了现场。”又让学生以揭开面纱的神秘感引出乌鸟和蟾蜍的两大纹饰。再由问题情境的方式从文化理解的核心元素出发,为什么要画蛙和鸟呢?为本次课程的实施抛出了很好的疑问,奠定了课程学习的学习基础。在答疑阶段,采取環环相扣的设问方式,貌似聊家常的形式,语言非常的平和,但又能与学生形成共鸣,很是简练。而给予情境教育的steam课程的开发为美术学科素养的拓展,为美术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这里采用了真实性课程的内容开展情境教学,如何完成一件学生用的台灯设计作品?问题情境提出后,让所有的小组人员开始讨论,进行头脑风暴。例如工业情境设计中,设置一个总设计师,让她自由组建一个团队,分配相关任务:一人做市场调研、一人落实文本设计方案,一人实施设计运用软件执行产品的制作,最后经过相关研讨落实最终作品,由小组将其设计完成。让每个参与者都有设想职位,获得成功的体验。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下欧阳雨琪设计的电子手环的历程,就是这个角色扮演成功的体现。他们首先以欧阳雨琪为该设计的领导者,首先她设计了该项目的雏形:
在此基础上,她又组建了相关的团队,由李易峰小组承担基于传统文化内容的建模设计,发挥各自的主动性与能力,从美术核心素养出发,设计了一款电子手表,颇有现代与传统结合的典范之作: 美术学科的情境有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拓展,它往往能延伸到设计的各个领域,有助于学生能开拓设计的思路,为设计的创新提供基础。
除教学过程的情境,美术教学课程设计的音乐背景情境设计,有助于学生对核心素养中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讲授《礼仪与教化》这节课中设置佛教的音乐,促进学生对佛教教义通过美术作品呈现与展示,更深刻地理解其审美价值,对其作品进行审美判断与文化理解。
三、教学形式多样,注重自主探究
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中提倡形式多样的教学环节,注重小组合作机制,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究的机会。美术学科学习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而在这个过程中,身体参与、思辨行为的过程对于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这个在美术鉴赏、创作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进行海报创意设计的鉴赏时,通常采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海报的内容,从图像解读的角度,让学生自主进行讨论,提升学生在思维上的拓展,从美术语言上让学生认识海报的各种元素,包含了图形符号、文字、色彩、表现方式等。在解读后,同时用形式美原理和其他知识对自然、生活和艺术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描述、分析、评价和判断,可以加入比较的方式进行。小组根据各组研究的角度出发,尽可能读懂图像元素的内涵,通过各自解读重新认识美术的文化背景、审美内涵,从核心素养的导向性认识海报的各种元素,充分理解蕴含的审美内容。
教学要有利地把握学生喜欢活动的天性,要把冲动和欲望转化为富于理性、持之以恒的学习热情和自觉的学习行为。例如在服装设计图像识读后,进一步让学生尝试创作,运用诙谐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创作意愿:“你们愿意充当冒险家吗”?在后一个环节中,教师出示一套服装,让学生认识理解制作的方法、技法,教会学生如何去设计处理一件环保服装的设计。在完成审美判断、图像识读后,进入了美术表现和创意实践阶段,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运用所教授的技法请学生设计完成一件环保服装,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小结,升华该课的内容,让每个参与的学生均有所收获,获取相关的美术核心素养。
四、回归教育本质 提升美术素养教育性
美术学科活动的价值归宿是学生的发展,即美术核心素养的形成。美术学科的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学习活动,带有一定的研究性,其最终指向的是美术学科的教育价值实现。高中生美术素养的形成是高中生学习美术知识与美术教学活动中相互作用建构起来的结果,以往的高中课堂注重把美术知识、技能作为资料喂给学生,把学生排斥在课堂之外,被动接受,从素养的形成上来说,较难形成。而美术学科活动则是学生依照自己的意愿、兴趣出发,从自己的生活实践与体验出发建构起美术基本素养。
没有深度的美术课堂,必然是浅层次的美术教学,高中美术必须从教育本质出发,从学生对美术的理解,深层次地挖掘美术活动中所蕴含的基本素养。
从上图片展示来说,学生更多地会通过图像识别理解眼镜设计的重要元素——色彩的问题,没有关注设计这个产品所蕴含的教育本质,即需要考虑色彩给人带来的心理暗示作用,理解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和时代的眼镜产品所体现的文化多样性,欣赏外国优秀的眼镜作品,尊重艺术家、设计师和手工艺者的创造成果和对人类文化的贡献,这些深层次的文化理解内容需要美术老师精心设计,充分引导解读,往往成为学生最深刻的美术素养。又如,在解读分析八大山人作品《葡萄孔雀图》,不仅要看清楚图像内容,更要用介绍八大山人生平、时代背景上理解朱耷为何把孔雀画得如此丑陋,挖掘美术作品的教育意义,使学生具备有深度的美术素养。
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除了学生的如何学需要关注,教师的素质也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高中美术教师也应顺应本次课程的变革,提升教师的美术素养。教师的美术核心素养包括对教材的深刻性、具有独到的见解、基本的教育素养,尤其是当前的新课程改革环境下,逐步让教师具备信息素养、创新素养、跨学科素养、媒体素养、社会参与和贡献素养、自我管理素养,具备这些素养才能引领学生在美术学科素养上有所拓展。
同时高中美术核心素养的形成还需要建构新型的教学关系,明确基于立德树人的核心素养的教学观念,也是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途径。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把学习的权力和责任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兴趣;建立致力于发挥学生潜能的美术教学文化和教学方式;致力于建构以学习美术为主线以学为本的课堂教学体系与结构。明确了教师的素养构成和教学观,才能引领同学们将个体学习、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更好地为提升美术核心素养培养提供和创造更多的途径,打破传统教学全班授课制的模式,以实现高中美术核心素养的逐步建构。
参考文献:
[1]余文森著《核心素養导向的课堂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2]《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3]李力加,《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课堂应该如何教学》
[4]尹少淳,《从核心素养到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中国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的大变轨》
[5张华,《核心素养与我国基础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年第1期
[6]《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人民网,2016年09月14日
[7]《凝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国教育报》,2016年9月14日第9版
[8]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制订《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初稿)》,2017年1月
(杭州学军中学 浙江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