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闻镜头的运用是电视媒体具体应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闻镜头的准确把握,对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媒体事业的发展,对新闻镜头的运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改革报道的方式,不讲求科学的镜头运用,不是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应有的科学态度。
关键词 新闻镜头 新闻思想性 运用
新闻性节目包括新闻消息、新闻评论、新闻专题三大类,它的表现形式常见的有深度报道、跟踪报道、系列报道等。这些节目纪实镜头的语言表达,镜头的思想性、深刻性,在新闻报道节目创作中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应具备这样几点:
一、心中装着主题
(一)挑细节
新闻性镜头可以有情节性,但一定不能少细节。一个节目,结构上要有细节,镜头中也要有细节;而且往往从镜头里拍摄到的细节会给观众留下更深的印象,正如观众或许会忘记结构中的某一场景,情节,但记忆犹新新的却会是这段场景中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的几个镜头。优秀的,有思想的摄像记者会让作品中出现让人回味,拍案叫绝的好镜头,甚至成为整个作品的代表。
第十七届中国教育电视奖一等奖、2011年度湖北广播电视奖一等奖作品《护士肖芳街头救人勇担当》反映的是护士肖芳在街头偶然遇到呕吐不止的市民,她不顾卫生和可能感染疾病的危险,毅然对病人实施人工呼吸。记者前去报道时,新闻事件已经发生,但记者来到事故现场,采访到见证者,尤其是周围的一个店主。她的动作和语言为烘托主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店主绘声绘色地说‘“现在哪个敢救人啊,搞不好,别个还怪你,说你把他弄死了”,而肖芳的举动,无疑是对持有这种思想的人的回击,歌颂了人性的真、善、美。揭示了现象背后蕴藏的更深层的道理,这就是好的细节镜头在节目中的具体运用。
(二)等过程
新闻性节目原则上讲应该去“抓,抢,挑”,在 “等”中去“抓,抢,挑”。这里的“等”是指“等过程中的高潮”,以便给观众的情感以积累的过程,让观众有“顺理成章,瓜熟蒂落”的认同情绪。对于今天具有独特判段力的观众来说,这是一种体现纪实性,真实可行性的有效方式。很多新闻由于是事件性的,大多不可预见,因此,电视记者在拍摄新闻作品时,要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做好先期的准备工作,分析现场可能会发生情况,并提前作好应急预案,好的新闻工作者在现场会用机载话筒记录尽可能多的第一手的现场画面。
第十五届中国教育电视奖一等奖新闻作品,系列报道《关注重度烧伤女孩王丹》,事件跨度3个月,作者跟踪拍摄了200多分钟的素材,完成了6条共20多分钟的作品。其中,记者在飞机上全程拍摄运送、救助王丹及王丹接受欧洲皮库及父亲皮肤的新闻,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在飞机上,机组人员主动为王丹服务,为她捐款的镜头让人感动,那种人性的关怀,无须语言,通过镜头就能让观众直观的感受到。而父亲多次为王丹捐皮时的坦然神情,以及看女儿时关注的眼神,也突出的表现了亲情的伟大。能够抓到这样的细节,与记者近百天的坚守有着直接的关系。除了知道王丹来武汉的时间,记者其他信息只能通过医院知道,保持与医院的长期联系,经常的沟通。而事件的发生也不具有预见性,一个手术,通常要两到三个小时,记者只能孤独的在医院守候,前面提到的父亲开女儿的眼神一个画面,记者就抓拍了5分钟的素材,从中精选了这不足5秒的镜头。
新闻有时要等,急不得,记者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从业精神,也许就是一个等的过程。
(三)抢关键
因为新闻性节目的创作是一种发现和记事的过程,我们必须去发现和保留那些最典型,最有特点的,最吸引人的“点”,以一种最独特的视角,最灵活的手法向观众展现事件的来龙去脉。另外,“抢”还指记者在拍摄新闻时要抢拍摄位置、抢角度、抢时间,用最好的状态、时机去捕捉服务主题的画面。一个老练的新闻工作者,同时一定是个会抢时机,有很强烈思想感情的人。
在新闻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在我们记者报道,开掘的纵向时间,横向空间里我们会发现有许多内容和情节存在,但应着重强调与主题有关的便于表达的部分,如果面面俱到,主次、轻重不分,即便是采访,拍摄的非常详尽完整,结果也只会是节目节枝纷繁,层次无序,淹没主题。相反,有些画面即使不能尽善尽美,但由于抓住了关键,一样能感动观众,起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象公安消防类节目就很容易体现这一特点。比如,突发的火灾;公安民警在抓捕犯罪分子时,由于受场地和环境的制约,拍摄的画面很容易抖动厉害、虚焦严重,但只要结合现场声,一样可以展现火灾的危害之大、场面之恶劣、公安民警的舍生忘死精神。最大的好处是,这样的画面可以最直观的展现拍摄者(新闻工作者)工作的环境和付出的努力,为新闻作品增加附加值。
二、用镜头交待背景资料
“声画”有机结合是电视媒体的优势,在今天的电视节目中,声音运用似乎已是游刃有余,相当灵活,但对于画面的语言表达却相对单一,简单,信息量较少。电视是声画结合的艺术,成功的新闻作品,画面和声音就应有机的融合,互相说明,弥补和烘托。
如现在有的新闻节目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提供新闻背景资料多是通过同期声和解说词等声音渠道。而电视的画面也仅是拍个被采访的人的脑袋,或看图说话式的插入解说词涉及的部分内容。如果电视节目依然更多的去说,让观众去听新闻,听报道倒不如去听广播来得简单,也就不需要这种“声音加上形象的图文画面”了。所以既然电视有着丰富的画面语言功能,有着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法,我们的摄像记者何不让观众真正看明白电视,而不是听明白电视,而且看得精采,看得津津有味呢?
电视是现今最能保持现实生活素材完整性和原始性的媒介,其画面直观记录了生活中正在发生、正在进行的事件的存在方式和运动形态,包括形象、声音、氛围、环境、表情、动作,这种身画同步的记录方式赋予观众最大程度的现场感和参与感。在美国“9.11事件”中,当恐怖份子驾机撞毁世界最高建筑纽约世贸大楼和美国军方总部五角大楼的惨剧发生时,电视播放的画面同样让不在现场的观众置身于大灾难现场。如果说事件本身已令人震惊,那么电视中的画面则进一步强烈刺激着人们的感受。现场的哭喊声、救援声、慌乱的人群、担架、鲜血……不用什么语言,画面即交代了环境,又能让观众感到震撼。镜头产生的冲击力不由得让人们对整个事件进行长期的关注。 三、用镜头调动情感
新闻性节目,尤其是事件调查一类的新闻多以事件报道为主,但镜头对准的应是时时刻刻地与人的情感关联的细节。如果单独报道事件的起因与结果,缺少层次和情节,缺少人们对于问题的提出和耐人寻味的解答,似乎总让人感到空洞无味,如今的观众已经习惯于在收视的同时进行深层次思考和探索,平淡的报道是没有吸引力的。
要从事件中找人,挖掘人物性格、个性、心理变化、情感世界,反映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生存空间的关系,能让观众很快进入情境,在观众被激发喜,怒,哀,乐各种情感变化中,节目的主题和宗旨是极易被认可和接受的。
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浙江卫视等中国电视的翘楚都是用镜头调动情感的好手。一件件普通的事情,通过镜头的渲染,能达到感动人、鼓舞人、激励人的目的。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歼十五战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的新闻报道为例,新闻首先展示了歼十五战机在空中的华丽英姿,引出它的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尤其在记录罗阳为保护歼十五战机机密,每次回家小心翼翼,多次过家庭而不入,牺牲前一天,和母亲隔窗挥手告别的镜头,让人无不潸然泪下。其实,这个挥手告别的镜头是以前拍摄的画面,尽管画质不好,但放在宣传英雄形象的特殊时刻,无不让国人感动。英雄的形象一下子在国人面前高大起来。
内涵丰富的镜头和画面让观众感到解说词和同期声都无法达到诠释,看画面就像在翻阅哲理深蕴的生活书本,观众产生收视心理,也激发了他们更多的思考。
四、用镜头让“硬新闻”软着陆
领导参加的政务活动及重大会议中采写的新闻常常被称为“硬新闻”。不仅内容“硬”,涉及大政方针,重大决策,而且形式也硬,记者写出来的稿子常常是高高在上,板着面孔训人。长此以往,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由于报道的内容局限了报道的形式,有些报道还要受到当地领导指导思想、宣传纪律、节目编排的制约,这样制作新闻也有存在的合理性。但是电视镜头的灵活运用,可以让“硬新闻”软着陆。
今年,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出国访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就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比如,习总书记携夫人彭丽媛出访,总书记引经据典的场面,彭丽媛着外国民族服装慰问幼儿,和外国学生交流的画面;李克强总理夜晚逛夜市购物,和普通外国市民交流的画面,无不让人感觉一股扑面而来的人性之风,让人产生一种“原来领导也是凡人,也有亲民、可爱的一面”的感觉。还比如,今年习总书记到武汉调研,挽起裤脚,自己打伞走在雨中的镜头,以及在武汉市民中心对一位年轻女孩说“你好,美女”等画面,更让我们感受到了领导的亲民之风。这些镜头比以前那种硬邦邦的“领导调研,群众靠边;领导强调,无不重要”的新闻报道模式真的是天壤之别。
五、镜头运用受采访对象、节目特色、时间制约
电视节目形态的多样性、受种对象的广泛性也决定了电视节目制作时要有针对性,电视受种由于年龄、性别、学识、爱好等不同,对于不同栏目、不同风格、不同视点的节目会不同程度的认同,一个电视节目很难顾及到所有层次的观众。因此在制作节目过程中,需要确定根据受种对象确立节目定位,在题材的选择、编辑的节奏方面都要考虑到特定对象特定播出时段可能的特定需求。比如同样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栏目,晚上的《新闻联播》可能比较严肃,侧重报道的政策性、指导性;而午间的《新闻30分》则相对轻松、侧重报道的新闻性、服务性;而晚上的《新闻社区》则强调报道的娱乐性、生活化。同样的题材在《新闻联播》中可能以短消息出现,也许在《新闻30分》中是现场性强的长消息。而在《新闻社区》中可能是娱乐性强的新闻特写。这就要求电视工作者要根据实际情况重新编辑画面。如果只有一组记者参与画面拍摄,那就要求记者尽可能全面的拍摄,以保证镜头的充分运用。拍摄时也要根据节目特色采取不同的拍摄方法。《新闻联播》可能要拍摄大量的定镜头和稳定的运动镜头,而《新闻30分》《新闻社区》则可能较多的使用推、拉、摇、移、甩等拍摄技巧,画面编辑也相对比较灵活。
总之,新闻性节目报道中,镜头的拍摄直接影响到观点的阐述,主题的深化,如何拍出“人人心中全有,人人口中全无”的内涵,应是摄像记者为之追求的目标。面对今天的开放性思维看电视的观众,我们的镜头语言必须有更多的思想性。
参考文献:
[1]王哓红.电视画面编辑[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2]刘东华.当代电视报道理念与技巧[M].新华出版社,2004.
[3]冷冶夫.电视记录片创作[M].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
关键词 新闻镜头 新闻思想性 运用
新闻性节目包括新闻消息、新闻评论、新闻专题三大类,它的表现形式常见的有深度报道、跟踪报道、系列报道等。这些节目纪实镜头的语言表达,镜头的思想性、深刻性,在新闻报道节目创作中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应具备这样几点:
一、心中装着主题
(一)挑细节
新闻性镜头可以有情节性,但一定不能少细节。一个节目,结构上要有细节,镜头中也要有细节;而且往往从镜头里拍摄到的细节会给观众留下更深的印象,正如观众或许会忘记结构中的某一场景,情节,但记忆犹新新的却会是这段场景中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的几个镜头。优秀的,有思想的摄像记者会让作品中出现让人回味,拍案叫绝的好镜头,甚至成为整个作品的代表。
第十七届中国教育电视奖一等奖、2011年度湖北广播电视奖一等奖作品《护士肖芳街头救人勇担当》反映的是护士肖芳在街头偶然遇到呕吐不止的市民,她不顾卫生和可能感染疾病的危险,毅然对病人实施人工呼吸。记者前去报道时,新闻事件已经发生,但记者来到事故现场,采访到见证者,尤其是周围的一个店主。她的动作和语言为烘托主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店主绘声绘色地说‘“现在哪个敢救人啊,搞不好,别个还怪你,说你把他弄死了”,而肖芳的举动,无疑是对持有这种思想的人的回击,歌颂了人性的真、善、美。揭示了现象背后蕴藏的更深层的道理,这就是好的细节镜头在节目中的具体运用。
(二)等过程
新闻性节目原则上讲应该去“抓,抢,挑”,在 “等”中去“抓,抢,挑”。这里的“等”是指“等过程中的高潮”,以便给观众的情感以积累的过程,让观众有“顺理成章,瓜熟蒂落”的认同情绪。对于今天具有独特判段力的观众来说,这是一种体现纪实性,真实可行性的有效方式。很多新闻由于是事件性的,大多不可预见,因此,电视记者在拍摄新闻作品时,要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做好先期的准备工作,分析现场可能会发生情况,并提前作好应急预案,好的新闻工作者在现场会用机载话筒记录尽可能多的第一手的现场画面。
第十五届中国教育电视奖一等奖新闻作品,系列报道《关注重度烧伤女孩王丹》,事件跨度3个月,作者跟踪拍摄了200多分钟的素材,完成了6条共20多分钟的作品。其中,记者在飞机上全程拍摄运送、救助王丹及王丹接受欧洲皮库及父亲皮肤的新闻,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在飞机上,机组人员主动为王丹服务,为她捐款的镜头让人感动,那种人性的关怀,无须语言,通过镜头就能让观众直观的感受到。而父亲多次为王丹捐皮时的坦然神情,以及看女儿时关注的眼神,也突出的表现了亲情的伟大。能够抓到这样的细节,与记者近百天的坚守有着直接的关系。除了知道王丹来武汉的时间,记者其他信息只能通过医院知道,保持与医院的长期联系,经常的沟通。而事件的发生也不具有预见性,一个手术,通常要两到三个小时,记者只能孤独的在医院守候,前面提到的父亲开女儿的眼神一个画面,记者就抓拍了5分钟的素材,从中精选了这不足5秒的镜头。
新闻有时要等,急不得,记者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从业精神,也许就是一个等的过程。
(三)抢关键
因为新闻性节目的创作是一种发现和记事的过程,我们必须去发现和保留那些最典型,最有特点的,最吸引人的“点”,以一种最独特的视角,最灵活的手法向观众展现事件的来龙去脉。另外,“抢”还指记者在拍摄新闻时要抢拍摄位置、抢角度、抢时间,用最好的状态、时机去捕捉服务主题的画面。一个老练的新闻工作者,同时一定是个会抢时机,有很强烈思想感情的人。
在新闻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在我们记者报道,开掘的纵向时间,横向空间里我们会发现有许多内容和情节存在,但应着重强调与主题有关的便于表达的部分,如果面面俱到,主次、轻重不分,即便是采访,拍摄的非常详尽完整,结果也只会是节目节枝纷繁,层次无序,淹没主题。相反,有些画面即使不能尽善尽美,但由于抓住了关键,一样能感动观众,起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象公安消防类节目就很容易体现这一特点。比如,突发的火灾;公安民警在抓捕犯罪分子时,由于受场地和环境的制约,拍摄的画面很容易抖动厉害、虚焦严重,但只要结合现场声,一样可以展现火灾的危害之大、场面之恶劣、公安民警的舍生忘死精神。最大的好处是,这样的画面可以最直观的展现拍摄者(新闻工作者)工作的环境和付出的努力,为新闻作品增加附加值。
二、用镜头交待背景资料
“声画”有机结合是电视媒体的优势,在今天的电视节目中,声音运用似乎已是游刃有余,相当灵活,但对于画面的语言表达却相对单一,简单,信息量较少。电视是声画结合的艺术,成功的新闻作品,画面和声音就应有机的融合,互相说明,弥补和烘托。
如现在有的新闻节目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提供新闻背景资料多是通过同期声和解说词等声音渠道。而电视的画面也仅是拍个被采访的人的脑袋,或看图说话式的插入解说词涉及的部分内容。如果电视节目依然更多的去说,让观众去听新闻,听报道倒不如去听广播来得简单,也就不需要这种“声音加上形象的图文画面”了。所以既然电视有着丰富的画面语言功能,有着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法,我们的摄像记者何不让观众真正看明白电视,而不是听明白电视,而且看得精采,看得津津有味呢?
电视是现今最能保持现实生活素材完整性和原始性的媒介,其画面直观记录了生活中正在发生、正在进行的事件的存在方式和运动形态,包括形象、声音、氛围、环境、表情、动作,这种身画同步的记录方式赋予观众最大程度的现场感和参与感。在美国“9.11事件”中,当恐怖份子驾机撞毁世界最高建筑纽约世贸大楼和美国军方总部五角大楼的惨剧发生时,电视播放的画面同样让不在现场的观众置身于大灾难现场。如果说事件本身已令人震惊,那么电视中的画面则进一步强烈刺激着人们的感受。现场的哭喊声、救援声、慌乱的人群、担架、鲜血……不用什么语言,画面即交代了环境,又能让观众感到震撼。镜头产生的冲击力不由得让人们对整个事件进行长期的关注。 三、用镜头调动情感
新闻性节目,尤其是事件调查一类的新闻多以事件报道为主,但镜头对准的应是时时刻刻地与人的情感关联的细节。如果单独报道事件的起因与结果,缺少层次和情节,缺少人们对于问题的提出和耐人寻味的解答,似乎总让人感到空洞无味,如今的观众已经习惯于在收视的同时进行深层次思考和探索,平淡的报道是没有吸引力的。
要从事件中找人,挖掘人物性格、个性、心理变化、情感世界,反映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生存空间的关系,能让观众很快进入情境,在观众被激发喜,怒,哀,乐各种情感变化中,节目的主题和宗旨是极易被认可和接受的。
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浙江卫视等中国电视的翘楚都是用镜头调动情感的好手。一件件普通的事情,通过镜头的渲染,能达到感动人、鼓舞人、激励人的目的。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歼十五战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的新闻报道为例,新闻首先展示了歼十五战机在空中的华丽英姿,引出它的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尤其在记录罗阳为保护歼十五战机机密,每次回家小心翼翼,多次过家庭而不入,牺牲前一天,和母亲隔窗挥手告别的镜头,让人无不潸然泪下。其实,这个挥手告别的镜头是以前拍摄的画面,尽管画质不好,但放在宣传英雄形象的特殊时刻,无不让国人感动。英雄的形象一下子在国人面前高大起来。
内涵丰富的镜头和画面让观众感到解说词和同期声都无法达到诠释,看画面就像在翻阅哲理深蕴的生活书本,观众产生收视心理,也激发了他们更多的思考。
四、用镜头让“硬新闻”软着陆
领导参加的政务活动及重大会议中采写的新闻常常被称为“硬新闻”。不仅内容“硬”,涉及大政方针,重大决策,而且形式也硬,记者写出来的稿子常常是高高在上,板着面孔训人。长此以往,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由于报道的内容局限了报道的形式,有些报道还要受到当地领导指导思想、宣传纪律、节目编排的制约,这样制作新闻也有存在的合理性。但是电视镜头的灵活运用,可以让“硬新闻”软着陆。
今年,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出国访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就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比如,习总书记携夫人彭丽媛出访,总书记引经据典的场面,彭丽媛着外国民族服装慰问幼儿,和外国学生交流的画面;李克强总理夜晚逛夜市购物,和普通外国市民交流的画面,无不让人感觉一股扑面而来的人性之风,让人产生一种“原来领导也是凡人,也有亲民、可爱的一面”的感觉。还比如,今年习总书记到武汉调研,挽起裤脚,自己打伞走在雨中的镜头,以及在武汉市民中心对一位年轻女孩说“你好,美女”等画面,更让我们感受到了领导的亲民之风。这些镜头比以前那种硬邦邦的“领导调研,群众靠边;领导强调,无不重要”的新闻报道模式真的是天壤之别。
五、镜头运用受采访对象、节目特色、时间制约
电视节目形态的多样性、受种对象的广泛性也决定了电视节目制作时要有针对性,电视受种由于年龄、性别、学识、爱好等不同,对于不同栏目、不同风格、不同视点的节目会不同程度的认同,一个电视节目很难顾及到所有层次的观众。因此在制作节目过程中,需要确定根据受种对象确立节目定位,在题材的选择、编辑的节奏方面都要考虑到特定对象特定播出时段可能的特定需求。比如同样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栏目,晚上的《新闻联播》可能比较严肃,侧重报道的政策性、指导性;而午间的《新闻30分》则相对轻松、侧重报道的新闻性、服务性;而晚上的《新闻社区》则强调报道的娱乐性、生活化。同样的题材在《新闻联播》中可能以短消息出现,也许在《新闻30分》中是现场性强的长消息。而在《新闻社区》中可能是娱乐性强的新闻特写。这就要求电视工作者要根据实际情况重新编辑画面。如果只有一组记者参与画面拍摄,那就要求记者尽可能全面的拍摄,以保证镜头的充分运用。拍摄时也要根据节目特色采取不同的拍摄方法。《新闻联播》可能要拍摄大量的定镜头和稳定的运动镜头,而《新闻30分》《新闻社区》则可能较多的使用推、拉、摇、移、甩等拍摄技巧,画面编辑也相对比较灵活。
总之,新闻性节目报道中,镜头的拍摄直接影响到观点的阐述,主题的深化,如何拍出“人人心中全有,人人口中全无”的内涵,应是摄像记者为之追求的目标。面对今天的开放性思维看电视的观众,我们的镜头语言必须有更多的思想性。
参考文献:
[1]王哓红.电视画面编辑[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2]刘东华.当代电视报道理念与技巧[M].新华出版社,2004.
[3]冷冶夫.电视记录片创作[M].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