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角材料作为幼儿活动的操作对象,不仅蕴含了教育的意义,更是孩子体验、建构、发展的媒介。它是开展区角活动的物质基础,区角材料的投放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活动兴趣及发展,如何科学巧妙的投放区角活动中的相关材料,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求,是值得我们当前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我们先针对各年龄班区角活动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进行教研,解决区角活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对教师感到棘手的问题加以研究,让区角活动更加常态化,让教研活动更具实效性。
一、现状分析
1.材料投放缺乏目的性和层次性
具体表现在有的班提供的材料与幼儿年龄不相符,主要是因为个别教师把自己制作的玩具材料随班级带走。有的班一个区角中投放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太多,没有目的性,幼儿看着眼花缭乱的材料无从下手,无目的地摆弄不利于孩子的发展。有的班有些材料只适于个别操作,不利于合作行为的产生。因此,研究材料的价值及投放、调整策略已成为我园当前的一个非常迫切的课题。
2.材料实用性不强
活动材料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如同别的资源一样总是有限的,它凝聚了教师大量的创造性劳动,也花费了教师大量的精力,有的材料孩子玩一两次就不行了,还有的班级活动材料更换不及时,不能定期或根据孩子的兴趣及时调整、更换新的游戏材料,造成孩子越来越没有兴趣。能否采用一种两全其美得办法,既兼顾到教师的操作量,同时又延长了材料的生命力?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二、应对策略
1.、理论培训 提高意识
针对在调查问卷中教师们提出的疑问与困惑,我们对教师进行了区角活动理论方面的培训,让她们了解开设区角活动的意义,知道材料制作与投放的一些技能技巧,学习区角活动的指导方法等等。
2.观摩研讨 分析问题
我园规定:每周进行一次课题组老师观摩研讨活动,每两周进行一次全园性的观摩研讨活动,结合本学期我园的教研主题,主要以案例分析的形式,通过观察和记录,发现区角活动中关于材料投放方面存在的问题,再通过分析和研讨,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进而提出改进的方式方法。
例:教研活动——孩子对材料的兴趣度及调整策略
(1)主题确立背景
在区角活动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师辛辛苦苦制作的材料投放到活动区中去无人问津。当孩子对教师投放的材料不感兴趣时,教师就应反思材料所存在的问题。是否太难,偏离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是否太容易,对幼儿缺乏挑战;是否投放时间过长造成厌倦重复感;是否活动指向太单一,缺乏选择性等问题。
因此,在今天的区角活动观察研讨中,我们的观察重点就是:哪些材料是孩子非常感兴趣的?为什么会感兴趣?哪些是孩子不感兴趣的?为什么这种材料孩子不感兴趣?我该怎样调整?
(2)教研活动流程
第一个环节:走进我的宝贝
请教研组教师结合教研主题进入班级观摩孩子的区角活动。
第二个环节:夸夸我的宝贝
请老师们根据今天区角活动开展的情况,把活动中孩子最感兴趣的某件材料拿来与大家分享。夸一夸你的材料蕴含了那些教育功能,并试着分析一下它受欢迎的原因。
第三个环节:说说我的困惑
我们所投放的材料,并不可能都能受幼儿欢迎,总有一些材料会受到幼儿的冷落,在这方面,你有什么发现?有哪些困惑请给我们说一说。
第四个环节:听听你的建议
针对老师们的困惑,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和建议提供给他们吗?
第五个环节:讲讲你的问题
今天的研讨进入最后一个环节:讲讲你的问题。请参加活动的老师,看过区角活动后,谈谈自己的想法。
3、总结经验 解决问题
(1)各年龄段有重点,各教学班有特色——解决了材料投放缺乏目的性与层次性的问题
区角操作材料的投放与调整,是我园本期重点研讨与解决的问题。我园在区角材料投放中要求教师既要符合不同年龄段的层次差异,同时又要考虑到同一年龄段的层次差异,我们主要根据以下三方面进行投放:一是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兴趣,二是根据各个区角本身的教育价值及目标,三是根据本月主题活动的延伸。
(2)智慧地运用材料的调整策略,使原有材料焕发新生命——解决材料实用性问题
我们在对材料进行调整时会在一部分材料进行更换的基础上,尝试在材料原有状态下做一些迁移调整,以挖掘材料的使用潜力,追求物尽其用的境界。
例:研究孩子对材料的兴趣度及调整策略
幼儿对材料不感兴趣时,我们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策略,使游戏出现新的转机,产生新的游戏含义。
因素一:材料投放过于简单——添加材料
材料投放单一导致玩法单一。如:中班教师投放分类盒,活动没开始两分钟孩子就坐在那儿不动了,我仔细观察了教师投放的材料(只有一种材料瓶盖,而且大小一样,也只有两种颜色),难怪孩子操作着没意思,与教师交流后我们建议教师可以从大小、颜色、形状等不同角度入手去投放材料。
因素二:材料满足不了孩子经验需求——添加材料、组合材料
有些材料刚投放的时候孩子对它特别感兴趣,经常光顾摆弄操作,可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就无人问津了,我们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现有的材料以满足不了孩子当前经验的需求。
因素三:材料投放难度过大时——删减材料
材料投放难度过大时孩子当前经验水平有限,导致操作困难时会使孩子对材料没有兴趣,这时我们就需要进行材料的删减,以降低难度。
如:我们的科学区,经常会给孩子提供一些操作观察记录表让孩子在试验中进行记录,一次我们在“颜色对对碰”材料中,让孩子观察颜色融在一起发生的变化,这位老师设计的观察表就一起把各种颜色的交融都设计上了,表格密密麻麻,让孩子无从下手,给记录带来了干扰和困难。对此,我们建议教师先采取删减材料的策略,让材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投放,先观察单色黄色与其它颜色相溶着手,这样的记录表让孩子一目了然,便于操作记录,提高孩子的兴趣。
因素四:材料不美观——美化材料
幼儿天生就喜欢一些色彩亮丽的一些物品,如果教师投放的材料外形不美观,色彩不鲜艳,就不容易去吸引孩子,不会让孩子引起想玩的欲望。
总之,我们认为区角活动材料应体现多元价值,传递的是教育对幼儿的期待和鼓励。在材料的投放和调整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创造精神,充分利用每一个创意、每一件材料,智慧地运用材料的调整策略使原有材料焕发新生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创设积极互动的区角环境,让孩子在健康、丰富的活动环境中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人;提供适宜有效的活动支持,把区角活动这个最能体现幼儿活动自主性的游戏活动做好、做实;积极为孩子营造自主开放的区角氛围,让区角活动正常有序的健康发展。
一、现状分析
1.材料投放缺乏目的性和层次性
具体表现在有的班提供的材料与幼儿年龄不相符,主要是因为个别教师把自己制作的玩具材料随班级带走。有的班一个区角中投放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太多,没有目的性,幼儿看着眼花缭乱的材料无从下手,无目的地摆弄不利于孩子的发展。有的班有些材料只适于个别操作,不利于合作行为的产生。因此,研究材料的价值及投放、调整策略已成为我园当前的一个非常迫切的课题。
2.材料实用性不强
活动材料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如同别的资源一样总是有限的,它凝聚了教师大量的创造性劳动,也花费了教师大量的精力,有的材料孩子玩一两次就不行了,还有的班级活动材料更换不及时,不能定期或根据孩子的兴趣及时调整、更换新的游戏材料,造成孩子越来越没有兴趣。能否采用一种两全其美得办法,既兼顾到教师的操作量,同时又延长了材料的生命力?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二、应对策略
1.、理论培训 提高意识
针对在调查问卷中教师们提出的疑问与困惑,我们对教师进行了区角活动理论方面的培训,让她们了解开设区角活动的意义,知道材料制作与投放的一些技能技巧,学习区角活动的指导方法等等。
2.观摩研讨 分析问题
我园规定:每周进行一次课题组老师观摩研讨活动,每两周进行一次全园性的观摩研讨活动,结合本学期我园的教研主题,主要以案例分析的形式,通过观察和记录,发现区角活动中关于材料投放方面存在的问题,再通过分析和研讨,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进而提出改进的方式方法。
例:教研活动——孩子对材料的兴趣度及调整策略
(1)主题确立背景
在区角活动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师辛辛苦苦制作的材料投放到活动区中去无人问津。当孩子对教师投放的材料不感兴趣时,教师就应反思材料所存在的问题。是否太难,偏离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是否太容易,对幼儿缺乏挑战;是否投放时间过长造成厌倦重复感;是否活动指向太单一,缺乏选择性等问题。
因此,在今天的区角活动观察研讨中,我们的观察重点就是:哪些材料是孩子非常感兴趣的?为什么会感兴趣?哪些是孩子不感兴趣的?为什么这种材料孩子不感兴趣?我该怎样调整?
(2)教研活动流程
第一个环节:走进我的宝贝
请教研组教师结合教研主题进入班级观摩孩子的区角活动。
第二个环节:夸夸我的宝贝
请老师们根据今天区角活动开展的情况,把活动中孩子最感兴趣的某件材料拿来与大家分享。夸一夸你的材料蕴含了那些教育功能,并试着分析一下它受欢迎的原因。
第三个环节:说说我的困惑
我们所投放的材料,并不可能都能受幼儿欢迎,总有一些材料会受到幼儿的冷落,在这方面,你有什么发现?有哪些困惑请给我们说一说。
第四个环节:听听你的建议
针对老师们的困惑,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和建议提供给他们吗?
第五个环节:讲讲你的问题
今天的研讨进入最后一个环节:讲讲你的问题。请参加活动的老师,看过区角活动后,谈谈自己的想法。
3、总结经验 解决问题
(1)各年龄段有重点,各教学班有特色——解决了材料投放缺乏目的性与层次性的问题
区角操作材料的投放与调整,是我园本期重点研讨与解决的问题。我园在区角材料投放中要求教师既要符合不同年龄段的层次差异,同时又要考虑到同一年龄段的层次差异,我们主要根据以下三方面进行投放:一是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兴趣,二是根据各个区角本身的教育价值及目标,三是根据本月主题活动的延伸。
(2)智慧地运用材料的调整策略,使原有材料焕发新生命——解决材料实用性问题
我们在对材料进行调整时会在一部分材料进行更换的基础上,尝试在材料原有状态下做一些迁移调整,以挖掘材料的使用潜力,追求物尽其用的境界。
例:研究孩子对材料的兴趣度及调整策略
幼儿对材料不感兴趣时,我们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策略,使游戏出现新的转机,产生新的游戏含义。
因素一:材料投放过于简单——添加材料
材料投放单一导致玩法单一。如:中班教师投放分类盒,活动没开始两分钟孩子就坐在那儿不动了,我仔细观察了教师投放的材料(只有一种材料瓶盖,而且大小一样,也只有两种颜色),难怪孩子操作着没意思,与教师交流后我们建议教师可以从大小、颜色、形状等不同角度入手去投放材料。
因素二:材料满足不了孩子经验需求——添加材料、组合材料
有些材料刚投放的时候孩子对它特别感兴趣,经常光顾摆弄操作,可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就无人问津了,我们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现有的材料以满足不了孩子当前经验的需求。
因素三:材料投放难度过大时——删减材料
材料投放难度过大时孩子当前经验水平有限,导致操作困难时会使孩子对材料没有兴趣,这时我们就需要进行材料的删减,以降低难度。
如:我们的科学区,经常会给孩子提供一些操作观察记录表让孩子在试验中进行记录,一次我们在“颜色对对碰”材料中,让孩子观察颜色融在一起发生的变化,这位老师设计的观察表就一起把各种颜色的交融都设计上了,表格密密麻麻,让孩子无从下手,给记录带来了干扰和困难。对此,我们建议教师先采取删减材料的策略,让材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投放,先观察单色黄色与其它颜色相溶着手,这样的记录表让孩子一目了然,便于操作记录,提高孩子的兴趣。
因素四:材料不美观——美化材料
幼儿天生就喜欢一些色彩亮丽的一些物品,如果教师投放的材料外形不美观,色彩不鲜艳,就不容易去吸引孩子,不会让孩子引起想玩的欲望。
总之,我们认为区角活动材料应体现多元价值,传递的是教育对幼儿的期待和鼓励。在材料的投放和调整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创造精神,充分利用每一个创意、每一件材料,智慧地运用材料的调整策略使原有材料焕发新生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创设积极互动的区角环境,让孩子在健康、丰富的活动环境中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人;提供适宜有效的活动支持,把区角活动这个最能体现幼儿活动自主性的游戏活动做好、做实;积极为孩子营造自主开放的区角氛围,让区角活动正常有序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