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研究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7月间临海市汛桥中心卫生院收治的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接受泮托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9%)与对照组(80.00%)相比明显较高,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应用泮托拉唑治疗效果明显,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 老年人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4-0103-01
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一种内科急症,呕血与黑便为主要表现,近年来,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因老年人通常合并其他疾病,一旦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容易造成循环衰竭,直接威胁患者生存安全与生命质量。采用有效、正确的药物治疗能够迅速止血,及时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患者晚年生活质量。临海市汛桥中心卫生院对2013年11月——2014年7月间收治的52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别采用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7月间临海市汛桥中心卫生院收治的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2例,分为两组。观察组27例,男性14例,平均年龄(66.75±4.21)岁,女性13例,平均年龄(65.32±4.84)岁。对照组25例,男性13例,平均年龄(67.18±3.97)岁,女性12例,平均年龄(66.41±3.56)岁。临床表现:47例呕血、便血,39例上腹疼痛,12例出冷汗,25例伴有心悸头晕,4例休克,5例无症状。出血前的2~3个月44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饱胀反酸反应,18例患者单纯感觉胃纳不佳,上腹不适,消瘦16例。伴随疾病:22例肺肾疾病,13例心脑疾病,19例呼吸系统疾病,11例肝脏疾患。两组患者年龄、临床表现与伴随疾病等一般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治疗前1~2d患者需要禁食,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补充机体血容量与补液治疗,若患者失血严重,及时输血浆或者红血球。观察组接受泮托拉唑治疗,40mg的泮托拉唑融入生理盐水,1天2次,静脉滴注,持续用药5d后调整为口服用药;对照组接受奥美拉唑治疗,40mg的奥美拉唑融入生理盐水,1天2次,静脉滴注,持续用药5d后调整为口服用药[1]。
1.3 疗效标准
显效:给药24h后停止出血,患者嘔血与便血反应停止,大便潜血结果阴性;有效:治疗48~72h后成功止血,患者停止呕血,血压稳定,治疗72h后患者黑便反应消失,大便潜血结果阳性;无效:治疗3d后患者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至进一步加重,血压不稳,血红蛋白下降,大便潜血结果阳性。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92.59%)与对照组(80.00%)相比明显较高,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治疗期间,观察组恶心头晕患者1例,腹泻患者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1%;对照组头痛恶心患者1例,嗜睡1例,1例便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内科急症,目前其诊断与临床治疗水平虽然已经有了明显提高,但是在老年人群中其病死率仍然相对较高。相关研究表明,60岁以上患者的死亡率高达30~50%,对老年患者生存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pH值、抑制机体胃酸分泌,从而达到止血目的。质子泵抑制剂对胃酸分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均为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此类药物对胃酸分泌具有快速高效的抑制作用,而且能够清除机体的幽门螺杆菌,有效治愈溃疡。奥美拉唑属于第一代的质子泵抑制剂,能够非竞争性与选择性的对-ATP酶等产生抑制。泮托拉唑属于第三类的质子泵抑制剂,生物利用率相对较高,而且具有极强的化学稳定性,作用强、效果好、起效快、药效持续时间长。本研究中,应用泮托拉唑治疗的观察组总有效率(92.59%)明显高于仅接受奥美拉唑治疗的对照组(80.00%),与王一平[2]报道一致。由此表明,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应用泮托拉唑治疗效果明显,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郭功兵,唐世琪,陈明锴,周永明,胡春梅,徐丽娟.老年与青壮年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与临床特点[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2,18(03):124-125.
[2] 王一平,谢艳,杨锦林,甘涛.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J].华西药学杂志,2010,26(04):239-241.
[3] 邢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224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0(28).
[4] 谭华斌,边至慰.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198例临床分析[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7(05).
【关键词】 老年人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4-0103-01
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一种内科急症,呕血与黑便为主要表现,近年来,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因老年人通常合并其他疾病,一旦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容易造成循环衰竭,直接威胁患者生存安全与生命质量。采用有效、正确的药物治疗能够迅速止血,及时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患者晚年生活质量。临海市汛桥中心卫生院对2013年11月——2014年7月间收治的52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别采用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7月间临海市汛桥中心卫生院收治的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2例,分为两组。观察组27例,男性14例,平均年龄(66.75±4.21)岁,女性13例,平均年龄(65.32±4.84)岁。对照组25例,男性13例,平均年龄(67.18±3.97)岁,女性12例,平均年龄(66.41±3.56)岁。临床表现:47例呕血、便血,39例上腹疼痛,12例出冷汗,25例伴有心悸头晕,4例休克,5例无症状。出血前的2~3个月44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饱胀反酸反应,18例患者单纯感觉胃纳不佳,上腹不适,消瘦16例。伴随疾病:22例肺肾疾病,13例心脑疾病,19例呼吸系统疾病,11例肝脏疾患。两组患者年龄、临床表现与伴随疾病等一般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治疗前1~2d患者需要禁食,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补充机体血容量与补液治疗,若患者失血严重,及时输血浆或者红血球。观察组接受泮托拉唑治疗,40mg的泮托拉唑融入生理盐水,1天2次,静脉滴注,持续用药5d后调整为口服用药;对照组接受奥美拉唑治疗,40mg的奥美拉唑融入生理盐水,1天2次,静脉滴注,持续用药5d后调整为口服用药[1]。
1.3 疗效标准
显效:给药24h后停止出血,患者嘔血与便血反应停止,大便潜血结果阴性;有效:治疗48~72h后成功止血,患者停止呕血,血压稳定,治疗72h后患者黑便反应消失,大便潜血结果阳性;无效:治疗3d后患者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至进一步加重,血压不稳,血红蛋白下降,大便潜血结果阳性。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92.59%)与对照组(80.00%)相比明显较高,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治疗期间,观察组恶心头晕患者1例,腹泻患者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1%;对照组头痛恶心患者1例,嗜睡1例,1例便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内科急症,目前其诊断与临床治疗水平虽然已经有了明显提高,但是在老年人群中其病死率仍然相对较高。相关研究表明,60岁以上患者的死亡率高达30~50%,对老年患者生存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pH值、抑制机体胃酸分泌,从而达到止血目的。质子泵抑制剂对胃酸分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均为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此类药物对胃酸分泌具有快速高效的抑制作用,而且能够清除机体的幽门螺杆菌,有效治愈溃疡。奥美拉唑属于第一代的质子泵抑制剂,能够非竞争性与选择性的对-ATP酶等产生抑制。泮托拉唑属于第三类的质子泵抑制剂,生物利用率相对较高,而且具有极强的化学稳定性,作用强、效果好、起效快、药效持续时间长。本研究中,应用泮托拉唑治疗的观察组总有效率(92.59%)明显高于仅接受奥美拉唑治疗的对照组(80.00%),与王一平[2]报道一致。由此表明,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应用泮托拉唑治疗效果明显,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郭功兵,唐世琪,陈明锴,周永明,胡春梅,徐丽娟.老年与青壮年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与临床特点[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2,18(03):124-125.
[2] 王一平,谢艳,杨锦林,甘涛.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J].华西药学杂志,2010,26(04):239-241.
[3] 邢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224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0(28).
[4] 谭华斌,边至慰.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198例临床分析[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