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所谓估算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数学能力和数学方法。对于日常生活而言,到处都存在估算。估算能力强弱会对人们的工作效率、学习和生活节奏产生直接的影响。估算是一种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小学低年级数学中也普遍应用到估算,并且正受到老师和学生的逐渐重视。新课标中提到:估算广泛应用于数学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对发展学生估算能力,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加强学生的数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4-0-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不断深入,很多老师也逐渐接受适应,但估算的教学现状却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就是老师缺乏恰当的教学方法和足够的重视程度。因此,我们应该进行反思,通过把握估算本质,积极引导小学生学习估算,提高小学生的估算能力,使小学生的能力和心智得到提高和发展。
一、估算的重要作用影响
1.进行估算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估算能够促进人类大脑的协调发展,能够帮助学生对数量的概括性和全局性进行全面的把握和认识,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整体化的思想,从而养成将问题进行整体分析的习惯。估算还能够培养学生整体性、概括性地对计算结果进行理解和认识能力,并且对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能够进行合理推理和判断,能够不断提高学生解决和处理具体问题的相关能力,从而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
2.进行估算教学能够培养小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
对于学生的数感而言,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培养的,是通过学习逐步建立和培养起来的。估算是增强学生数感的重要方式之一。例如,估算468/5,500和450都是5的倍数,因为450和468更加的接近,所以其进行估算的结果更能接近正确结果。但这种方式需要学生能够根据数据合理性对估算策略进行灵活的调整,要求学生要具备对数据大小进行把握的敏感性,对于培养学生数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进行估算教学能够培养小学生思维发散能力
虽然估算不要求得出具体的精确值,只是需要大概的估计出结果所处的范围,并且所使用的方法还是离不开除、乘、减、加,但估算必须要对问题进行分析、猜测、思考、运算、推理、判断以及观察等。估算是多种思维方式所进行的组合,经常要先凭借生活常识以及直觉思维把握目标,再凭借思维逻辑实现目标,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实现估算教学的方法策略
1.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估算习惯
进行日常教学活动时,老师应该注意学生估算意识的激发,从而促进学生估算习惯的培养。这并不意味着要让学生机械的、被动地去记忆,而是需要学生一步一步的去理解估算的意义和实用价值。应该增加学生的体验,将他们对于估算的经验进行不断地丰富,从而让学生养成估算的习惯。
老师应该具备估算意识,才能够帮学生不断积累经验,促进学生估算习惯的养成。估算教学存在很多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结于老师缺乏足够的估算意识,对于教材中所涉及的“算一算、估一估”的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另外,应该让学生体会到估算的重要性,从而促进其习惯的养成。小学低年级学生需要培养的重要方面是对计算结果要有进行估算的意识,培养学生对计算结果进行估计的直觉,为小学低年级学生今后估算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打好基础。
2.进行生活情境的创设,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估算的兴趣
老师应该将估算放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游戏中实现教学,认真合理的设置游戏环节,以便于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游戏上,让学生能够边玩边学,体会到估算带来的无穷乐趣。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估算的兴趣,还能够将学生的估算能力提高。如教学生认识20以内的数时,先让学生抓一把糖果并估算其数量。教学生认识50以内的数时,可以让小学生估算一下整个班级内的同学总数。教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时,可以让学生猜测妈妈或爸爸的年龄:他们的实际年龄比四十小,比三十大,请猜一下他们的年龄。学生一旦猜中就会非常激动、欢呼雀跃。在某次猜糖果游戏中,老师先让学生猜一下糖果的数量,有的学生说30颗,有的学生说80颗,还有的学生猜是100颗等等。这和真正答案62颗有很大的差距。老师于是先让学生拿出10颗来看一下,然后再让学生观察这堆糖中约有几个10颗,在进行估算,有的说50,有的说70,还有的说65等等,这样能够使学生所猜的数量越来越靠近实际数量。最后再派一个代表数出这堆糖的正确数量,和估算结果对比,表扬估算的与实际数值相近的同学。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极大地调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主动性和兴趣,从而使学生的估算能力有所提高。
3.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估算能力
生活是数学的一个重要来源。建立起日常生活和估算教学的联系,才能够让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估算学习更加贴近生活。例如,大概估计一下学校跑道的长度,体育场所能容纳的人数,去超市购物要带多少钱等等,这些都是和估算有关联的。对于这些问题而言,我们不需要知道它的真实结果,只需进行一下估算,增强学生的估算能力是主要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以见到需要使用分米、米等单位的地方,可以让学生随时进行估算一下。使学生能够和实际生活相联系,通过两者的结合进行长度单位的估测和填写,如校门高度大约是2(),大头针的长度大约是24(),或者是跳绳的长度大约是2(),书本的厚度大约是3(),同学的身高大约是1(),尺子的长度大约是10()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不仅能够锻炼小学生的估算能力,还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估算是一种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
三、结语
小学估算教学是增强学生估算能力以及学好数学的基础,是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综合素质、贯彻党的教育政策方针的需要。在进行小学数学的估算教学中,必须要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确立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主导地位,培养小学生的估算意识,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任文,许晓宁.小学估算教学现状分析与建议[J].中小学数学,2012(12)
[2]陆丽萍.小学估算教学的现状分析与策略重建[J].新课堂,2012(11)
[3]刘丽.小学估算教学的几点看法[J].新疆教育,2012(20)
[4]孔琳.浅谈小学估算教学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2(24)
【关键词】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4-0-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不断深入,很多老师也逐渐接受适应,但估算的教学现状却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就是老师缺乏恰当的教学方法和足够的重视程度。因此,我们应该进行反思,通过把握估算本质,积极引导小学生学习估算,提高小学生的估算能力,使小学生的能力和心智得到提高和发展。
一、估算的重要作用影响
1.进行估算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估算能够促进人类大脑的协调发展,能够帮助学生对数量的概括性和全局性进行全面的把握和认识,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整体化的思想,从而养成将问题进行整体分析的习惯。估算还能够培养学生整体性、概括性地对计算结果进行理解和认识能力,并且对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能够进行合理推理和判断,能够不断提高学生解决和处理具体问题的相关能力,从而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
2.进行估算教学能够培养小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
对于学生的数感而言,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培养的,是通过学习逐步建立和培养起来的。估算是增强学生数感的重要方式之一。例如,估算468/5,500和450都是5的倍数,因为450和468更加的接近,所以其进行估算的结果更能接近正确结果。但这种方式需要学生能够根据数据合理性对估算策略进行灵活的调整,要求学生要具备对数据大小进行把握的敏感性,对于培养学生数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进行估算教学能够培养小学生思维发散能力
虽然估算不要求得出具体的精确值,只是需要大概的估计出结果所处的范围,并且所使用的方法还是离不开除、乘、减、加,但估算必须要对问题进行分析、猜测、思考、运算、推理、判断以及观察等。估算是多种思维方式所进行的组合,经常要先凭借生活常识以及直觉思维把握目标,再凭借思维逻辑实现目标,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实现估算教学的方法策略
1.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估算习惯
进行日常教学活动时,老师应该注意学生估算意识的激发,从而促进学生估算习惯的培养。这并不意味着要让学生机械的、被动地去记忆,而是需要学生一步一步的去理解估算的意义和实用价值。应该增加学生的体验,将他们对于估算的经验进行不断地丰富,从而让学生养成估算的习惯。
老师应该具备估算意识,才能够帮学生不断积累经验,促进学生估算习惯的养成。估算教学存在很多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结于老师缺乏足够的估算意识,对于教材中所涉及的“算一算、估一估”的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另外,应该让学生体会到估算的重要性,从而促进其习惯的养成。小学低年级学生需要培养的重要方面是对计算结果要有进行估算的意识,培养学生对计算结果进行估计的直觉,为小学低年级学生今后估算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打好基础。
2.进行生活情境的创设,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估算的兴趣
老师应该将估算放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游戏中实现教学,认真合理的设置游戏环节,以便于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游戏上,让学生能够边玩边学,体会到估算带来的无穷乐趣。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估算的兴趣,还能够将学生的估算能力提高。如教学生认识20以内的数时,先让学生抓一把糖果并估算其数量。教学生认识50以内的数时,可以让小学生估算一下整个班级内的同学总数。教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时,可以让学生猜测妈妈或爸爸的年龄:他们的实际年龄比四十小,比三十大,请猜一下他们的年龄。学生一旦猜中就会非常激动、欢呼雀跃。在某次猜糖果游戏中,老师先让学生猜一下糖果的数量,有的学生说30颗,有的学生说80颗,还有的学生猜是100颗等等。这和真正答案62颗有很大的差距。老师于是先让学生拿出10颗来看一下,然后再让学生观察这堆糖中约有几个10颗,在进行估算,有的说50,有的说70,还有的说65等等,这样能够使学生所猜的数量越来越靠近实际数量。最后再派一个代表数出这堆糖的正确数量,和估算结果对比,表扬估算的与实际数值相近的同学。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极大地调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主动性和兴趣,从而使学生的估算能力有所提高。
3.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估算能力
生活是数学的一个重要来源。建立起日常生活和估算教学的联系,才能够让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估算学习更加贴近生活。例如,大概估计一下学校跑道的长度,体育场所能容纳的人数,去超市购物要带多少钱等等,这些都是和估算有关联的。对于这些问题而言,我们不需要知道它的真实结果,只需进行一下估算,增强学生的估算能力是主要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以见到需要使用分米、米等单位的地方,可以让学生随时进行估算一下。使学生能够和实际生活相联系,通过两者的结合进行长度单位的估测和填写,如校门高度大约是2(),大头针的长度大约是24(),或者是跳绳的长度大约是2(),书本的厚度大约是3(),同学的身高大约是1(),尺子的长度大约是10()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不仅能够锻炼小学生的估算能力,还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估算是一种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
三、结语
小学估算教学是增强学生估算能力以及学好数学的基础,是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综合素质、贯彻党的教育政策方针的需要。在进行小学数学的估算教学中,必须要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确立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主导地位,培养小学生的估算意识,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任文,许晓宁.小学估算教学现状分析与建议[J].中小学数学,2012(12)
[2]陆丽萍.小学估算教学的现状分析与策略重建[J].新课堂,2012(11)
[3]刘丽.小学估算教学的几点看法[J].新疆教育,2012(20)
[4]孔琳.浅谈小学估算教学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2(24)